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幼儿喜爱唱歌,但兴致一来,就会不由自主地喊叫,这样下去,极易损害嗓音并影响声带的发育。怎样保护和训练好幼儿的嗓音呢?实践证明,训练幼儿用头声发音唱歌是改变这种现象较有效的一种方法。头声唱歌就是要求幼儿用轻声、高位的发音方法来唱歌。我根据我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嗓音条件,以有关理论为指导,初步作了些尝  相似文献   

2.
唱歌是用声带发音的。三、四岁的幼儿几乎都有一副银铃般的小嗓子,保护幼儿的嗓音是教师的天职。因此有经验的教师、专家认为,幼儿应用头声发音唱歌,这样,才能在保护声带的前提下取得发音优美、和谐的效果。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发音方法,可为入小学和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什么叫头声发音?头声发音主要是运用咽腔上部更小的小容积共鸣振动,这种声音似在头腔响动,称之谓“头声歌唱”。  相似文献   

3.
三、四岁的幼儿,几乎都有一副银铃般的小嗓子,清脆悦耳,逗人喜爱。可是,往往由于保护不当,相当一部分孩子的嗓音,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失去原有的光彩,有的甚至终生嗓音不佳。因此,保护幼儿的嗓音,应引起教师和家长的充分关注。保护幼儿的嗓音,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加强幼儿的体育锻炼,保证他们有充足的睡眠,使幼儿的体质增强,以保障其发声器官正常发育。还应让幼儿有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以提高其肌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其次,应经常教育幼儿,不要大声哭闹、喊叫,身体不适时不要唱歌,以避免声带因负担过重而损伤。最后,教师必须用正确的方法教幼儿唱歌,这  相似文献   

4.
关于幼儿唱歌教学的几点体会马小群本文结合自己的实践,试图就如何对幼儿进行唱歌教学谈几点体会:一、掌握幼儿唱歌器官的生理特点和幼儿歌曲的特点1、幼儿唱歌器官的生理特点。唱歌器官包括喉头、声带、共鸣、发音、呼吸、听觉感受等。幼儿年龄小,唱歌器官发育尚未健...  相似文献   

5.
在对待幼儿唱歌的问题上,成人总是鼓励孩子唱得洪亮、高昂。其实,这是不科学的。幼儿期喉腔狭窄,声带较薄,不够坚韧。若不注意保护,很容易充血肿胀,从而失去清澈、透明的音色,严重的就成了哑嗓子,对以后的工作、学习都有很大影响。那么如何采取有效可行的方法保护幼儿声带呢?  相似文献   

6.
小树叶     
当我们教一首歌曲时,我们并不要先告诉幼儿要响亮地唱还是轻轻地唱,过分地强调快一些或慢一些、强一些或弱一些,这样可能使得他们对音乐感受变得模糊不清。所以我们要求幼儿演唱时能用正确的姿势、自然的声音唱歌,然后帮助幼儿理解歌词、乐曲的意境和意义,启发幼儿按照他们认为适当的强度等级来演唱、表现之。例如歌曲《小树叶》:  相似文献   

7.
斯坦利说:“学声乐,方法最重要,如果发音方法有错误既使用轻声来唱,对嗓子也是有害的。方法正确,只要不超出能力范围,开怀畅唱则是很好的锻炼,对嗓子是有益的。”就此,结合教学实践。我的体会是: 一、保持良好的姿势、良好的呼吸是唱歌的基础 唱歌是用人声来进行艺术表现,因此它就不能完全是一种自然状态。姿势正确与否将会直接影响着发声器官的功能发挥。因此正确的姿势应该是:首先要站稳(或坐稳),身体的重心稍前倾,胸部要挺起来,要做到全身既不紧张,但也不松懈无力,要自然、放松,精神饱满,手自然下垂,头部端正,不可随便乱动。唱歌中,随着感情表达的需要,身体各部分会有些动作变化,但无论做什么表情,那种自然、放松,精神饱满的状态,始终要保持。  相似文献   

8.
市里要举行幼儿歌咏比赛,小朋友在老师“看谁唱得最响”的鼓励下,排练时都使足了劲唱。可是,临近比赛,几个“歌坛新秀”却成了“沙嗓子”。显然,这是由于用嗓过度造成的。日本曾有人用喉动态镜观察幼儿练唱,发现唱歌时间一长就会出现声带肌疲劳、声带松弛无力甚或声门闭合不全,  相似文献   

9.
培养幼儿正确的身体姿势是重要的一项幼教内容。因为幼儿处在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骨骼、肌肉及内脏器官各系统功能都未发育完善,姿势不正确会直接影响幼儿的身体健康。那么,教师该如何培养幼儿正确的身体姿势呢? 幼儿园教育中,游戏是主要的活动形式,而体育游戏又是向幼儿进行体育教育的重要方法。如何把体育游戏与形成正确姿势有机地联系起来可从下面几点着手:  相似文献   

10.
《人生十六七》2011,(01Z):26-26
最近,有关专家提醒,孩子经常学唱成人歌曲,容易损伤声带。这是因为,成人唱的歌曲一般音调比较高、音域也比较宽,孩子经常唱这样的歌曲,会对声带造成严重损伤。此外,唱歌时起调过高,迎风唱歌或唱歌后喝冷饮,都会损伤声带。对婴幼儿的嗓子保护,要避免他们长时间大声哭喊;  相似文献   

11.
唱歌的技巧训练唱歌的技巧训练涉及:姿势、呼吸、共鸣、咬字、吐字等方面的内容,下面逐一说明。一、姿势良好的唱歌姿势,首先要求精神饱满,保持天真活泼的特点。再次要求胸部略微挺起,双肩微微向后。站唱时两脚稍稍分开,成立正姿势,坐唱时,腰杆挺直,双脚平放,两眼平视前方;脸部和颈部的肌肉要放松。按歌曲的内容正确表达感情。二、呼吸小学生歌唱要做到发声自然,必须保持平稳的呼吸。歌唱时呼吸需象闻花香一样平稳地、有节奏地控制运用。唱歌呼吸方法主要是“胸腹式呼吸法”。胸腹式呼吸的方法就是用胸腔、横膈膜和腹肌肉共同控制气息的呼吸方法。要领如下:  相似文献   

12.
我园开幼小衔接研讨会,请来小学一年级老师看了一节计算课。他们发现我园大班幼儿握笔姿势不正确。我们就这个问笔姿势不正确的小朋友字写不好。产生握笔姿势不正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的是家长过早教幼儿握笔写字,其次是家长只重视写字结果,忽略了纠正孩子的握笔姿势。有的家长认为先学会写字,握笔姿势可以以后再纠正。殊不知先入为主,先接受了错误的概念,再纠正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因此,我向广大家长呼吁:一、不要过早教孩子握笔写字,握笔写字要有一定的力量。孩子过小,手指的指骨很嫩,容易产生疲劳,易出现错误的握笔姿势。二、教孩子写字时要强调握笔姿势正确。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气顺则声圆”,“气深声有根”,说明了唱歌时发声与呼吸的重要关系。幼儿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呼吸方法和良好的唱歌姿势,才能发出自然、纯正的歌声。教学实践表明,由于幼儿的接受能力所限,他们不可能理解呼吸原理,教师也很难给他们讲清楚。就呼吸问题,我在音乐教学中有过这样的教训:对幼儿越强调越糟糕。比  相似文献   

14.
幼儿教师必须重视保护幼儿的声带。我发现不少孩子唱歌时大喊大叫,农村因多数还没有风琴,孩子唱歌时喊得更起劲。有些教师缺乏音乐知识,不按“纲要”精神进行教学,凭个人爱好,把一些音域跨度大,技巧高的成人歌曲和一些港台流行歌曲教给孩子。有些教师还长时间不停顿地让幼儿唱,致使孩子声嘶力竭,青筋暴起,严重损害了  相似文献   

15.
正唱歌教学是幼儿音乐教学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唱歌内容上要注意歌曲选择应适宜幼儿发展特点,以歌曲之"有趣"激发幼儿之"兴趣",歌曲音域的选择要适合幼儿年龄发展特点注意保护幼儿嗓音。在伴奏设计时,应分析歌曲风格,对症下药,采取不同的伴奏方式。一、内容设计:适宜幼儿发展特点(一)素材的选择:以歌曲之"有趣"激发幼儿之"兴趣"一首歌曲能否让幼儿认真演唱,  相似文献   

16.
张士祥 《山东教育》2002,(17):47-47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以培养人为核心。音乐通过情感交流,直接与人的心灵对话,通过音响刺激产生音乐形象并作用于人的灵魂。因而,上好每节音乐课是我们音乐教师的神圣职责。在音乐教育中,要特别注重学生唱歌能力的培养,这是提高音乐素质的关键。下面谈一下我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歌唱能力的几点做法。一、训练正确的歌唱姿势正确的歌唱姿势是学生歌唱发声的基础,各部分器官机能得以正常自如活动,并能掌握与运用歌唱基本技巧,是获得动听悦耳歌声的重要条件,因而在唱歌教学中应重视唱歌的姿势训练。课堂上…  相似文献   

17.
音乐活动本身就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及创造力。通过音乐教育激发幼儿体会美、欣赏美、表现美的情趣,促进幼儿身体、智力、情感、个性各方面和谐发展。唱歌是音乐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幼儿较喜爱的。我觉得在唱歌活动中培养、扶植、激发、鼓励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能收到好的效果。具体从以下几方面谈一谈:  相似文献   

18.
幼儿的执笔姿势不容忽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幼儿进入大班,要开始进行数字书写等练习。这时,幼儿的正确执笔姿势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执笔姿势不正确,不仅会影响书写的质量,而且会由此影响坐姿而造成视觉敏度减退。一旦幼儿形成不正确的执笔习惯,进入小学后纠正起来非常困难。为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我对本园大班幼...  相似文献   

19.
最近,我在给一年级小学生上音乐课中发觉,有些小孩声音嘶哑,音色难听,唱歌说话很费劲。通过了解发现:有的幼儿园教师在上唱歌课时,不讲究咬字、发声,也不顾幼儿的音域范围,不论什么调的歌曲,一律按C调或F调来处理。这样,小孩子受苦了,只好拍着手仰着头声嘶力竭地跟看喊叫,长此以往,声带受损;还有的是因购买来的电子琴或小钢琴音不准,破坏了幼儿的听辨能力,造成唱歌时走调。要改变这种现象,必须加强对现有幼儿园教师的培训,提  相似文献   

20.
<正>唱歌教学作为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音乐教学内容,也是学生最经常参与的音乐表现形式。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明确定位了"演唱":是孩子们应该掌握的音乐基本技能之一,对于这种表现形式,标准中要求"能够用正确的姿势、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能够采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现歌曲的情绪,能够用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唱歌,培养良好的唱歌习惯。"基于此,唱好歌,更多的是要引导孩子在作品风格特点、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