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锐 《文教资料》2007,3(27):76-78
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根本动力,各国生产力发展的程度与水平的不同也就决定了他们各自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的区别。科技作为生产力的首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科技对现实生产力的贡献或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率和水平就代表着一国的生产力,而科技的兴衰又直接与教育紧密相关,因此,明确与加强科技与教育的关系具有历史和现实的深远意义。本文对此做了一些思考与探讨。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根据现代社会发展的新特点,在马克思关于科学是生产力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作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新发展。这一马克思主义的论断,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国内理论界已形成了热烈的学习、研究高潮,并已成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强大动力。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小平同志上述思想作了深刻而精辟的阐述,其中心思想是要充分认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巨大作用,要最大限度地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本文将以江泽民同志的重要讲话为指针,对“第一生产力”的内涵及其与现实生产力的关系进行初步分析,并联系说明科技、经济与教育的协调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教育自身的特点及它同社会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辩证统一关系,阐述了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教育发展的基础,教育的发展又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成为联结经济与科技的纽带。现代经济的发展依赖于现代科技的进步,更依赖于现代教育的发展。教育是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4.
在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下,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愈发凸显。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当前技术生产力的最新体现,其对教育生产力的变革将对技术领域和教育领域都产生深远的影响。基于此,文章首先梳理了技术生产力与教育生产力的定义,并从概念内涵和发展历程两个方面分析了两者殊途同归、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随后,文章通过呈现生成式人工智能如何驱动劳动者由人到智能体、劳动资料由配置到介入、劳动对象由硬知识到软知识、教育生产力形态由转化到进化的发展过程,阐释了生成式人工智能重构教育生产力的过程机制。最后,文章从人机关系由人机协作到人机融合再到人机共生的演进角度,探讨了从“此时”到“未来”的人机协同教育图景。文章的研究为深入理解新时代技术与教育的关系提供了新视角,有助于明晰人工智能教育的演进脉络,推动人工智能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并为未来教育中人机关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朱秋 《培训与研究》2010,(9):110-112
生产力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决定力量,直接制约着社会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而马克思、恩格斯语境中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关系根本上是生产力与教育的关系。无论是从生产关系的内部要素来讲,还是从生产力对生产关系以及对社会关系的制约来说,它对教育都有着根本的决定和促进作用。而教育则服务于生产力,推动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社会经济关系中,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取决于科学技术这一“第一生产力”水平的高低,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取决于人才,人才依赖于教育,要培养教育一大批生产力发展所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教育本身必须创新。本文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理论指导,围绕生产力的持续发展问题,论述了生产力发展与人才培养规格之间的关系、先进生产力对培养人才规格的要求以及我区人才培养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科学技术对生产方式进行过三次大的变革。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科学发现→推动技术发明→促进生产进步。科学是推动整个社会全面进步的最革命的力量。因此,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相似文献   

8.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同志对当代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关系的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又一新贡献。确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对于我们大力推进经济、科技和教育诸方面的改革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拟就科技、教育与生产的结合以及这种结合对当前教育改革的要求谈些个人浅见,以求教于同仁。一、对科技、教育与生产三者结合的系统考察(一)科技、教育与生产的结合是一个历史过程科技、教育与生产的结合,并不是当代社会特有的现象,三者的结合是一个历史过程。为了使人们看到这一历史过程的变化,我们不妨从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阶段来考察。在古代农业社会,由于科技、教育与生产尚处于未充分分化状态,故人们不易认识三者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的生态生产力理念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思想的继承与发展。首先,马克思的生产力思想中内含了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的辩证统一,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性,是生态生产力理念的理论渊源。其次,生态生产力的核心理念是生态良好与生产发展的相互溶融,以“人的需要”为视角对生态生产力理念做深入解读顺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殷切希望。最后,保持生态生产力生机与活力的现实路径,一是要创新生态文明理念的教育形式,二是要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三是要积极提升生态科技的撑持强度。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工作是推动物质生产力发展的可靠保证,能为物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思想政治工作也是推动精神生产力发展的根本保证,直接表现为能推动精神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国家既要发展物质生产力,创造物质文明,又要发展精神生产力,创造精神文明,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  相似文献   

11.
建设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区域的本质要求是发展生态生产力。生态生产力和工业明观生产力比较,两既有传承关系,又有本质区别。工业明观生产力属于发达生产力,发达生产力只有同先进的明取向相结合,才能成为先进生产力,生态生产力即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生态生产力是推动21世纪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是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主要力量,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从而也提高经济拉动力的根本要求。循环经济是生态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模式,应当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态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为了了解怎样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须先弄清楚什么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 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最重要的是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 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研究生产力内部各个要素的地位及相互关系,提升和优化各个要素,充分发挥各自的 作用,也是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三个代表"中的三个方面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的,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要辩证地理解三者的关系,在实践中使之互相推动、互相促进。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的发展。科技、教育的发展对提高人口素质有巨大推动作用 ;人口素质的提高对科技教育发展具有反作用 ,两者是相辅相承的关系。科教兴国 ,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为纪念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20周年而作。文中第一部分论述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伟大意义,认为这一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是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世纪性总结;第二部分强调要完整地理解邓小平的科学论断,文中指出从邓小平关于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发展科技与尊重和使用人才的关系、发展科技与发展教育的关系、加强科技与经济建设的联系等思想来理解这一论断;第三部分提出了全面、深入地落实邓小平科学论断的若干建议和认识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教育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和改变生产力的首要要素劳动者,从生产力内部推动生产力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和观念属上层建筑范畴,从外部为生产力发展扫清道路。  相似文献   

16.
建设和谐社会离不开教育,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我国教育在发展进程中存在着许多不和谐因素,必须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各级政府共同承担费用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处理好学校、教师、学生三者的关系;坚持教育创新,解放“教育生产力”来共同推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7.
生产力标准是在真理标准大辩论以及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基础上提出的,是实践标准的具体化。生产力标准的提出,对于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正确认识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推动教育和科技的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自建国以来,从毛泽东、邓小平到江泽民,党的三代领导核心为将我国建设成为民主、文明、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把发展科技教育事业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并在指导思想上强调科教兴国,推动了三代领导集体对科教兴国战略意义认识的飞跃。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表明,每一次认识的进步,都会带来教育与科技的大发展,都会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大解放。  相似文献   

19.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善,决定教育的变革和发展。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代表的生产力和以经济体制创新为代表的生产关系这两大重要变革,推动民办教育发展的大潮滚滚向前,为了积极推进民办教育蓬勃发展,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完善法制,规范办学行为,以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中教育、学前教育为重点,采取多种形式办学,办出特色,以特色求生存,求发展。  相似文献   

20.
发展生产力和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两种手段,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思想政治教育受生产力发展决定,同时又反作用于生产力。因此,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对于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