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陶喜红 《新闻界》2007,(6):19-21
媒介有效的融合可以使传媒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和高级化,推动传媒产业的规制改革.同时,媒介融合有利于拓展和传媒产业的盈利模式,使传媒的服务理念得到更新.  相似文献   

2.
“传媒娱乐化”背后的“娱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传媒娱乐化的社会影响的讨论中,多数人强调其负面影响,认为娱乐化价值取向造成传媒的同质化竞争,使一些媒体为求得生存和发展,放弃了新闻业应恪守的真实、公正原则,使其应有的公信力受到损害.更多人认为当前的传媒娱乐化风潮是大众传媒功能的走偏,娱乐化暗含的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特性会使人们远离崇高的理性追求,麻醉人的神经,使之处于虚幻的满足状态,弱智化的娱乐使人成为物欲膨胀的精神侏儒.[1]谌至有人借用尼尔·波兹曼的一句惊呼告诫国人:"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使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2]  相似文献   

3.
冯春 《新闻前哨》2008,(7):71-72
网络信息时代.世界传媒发展趋势发生巨大变化。全球化使传媒产业价值链的跨国界整合成为必然.数字技术的应用促使传媒产业向多样化发展,传媒产业趋向碎片化和分众化。中国广播电视业正处在从模拟技术向数字转换、从传统传媒向现代传媒转变、从计划事业型向事业产业型转型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4.
新闻娱乐化近年被引入内地,它的出现引起业界一片哗然,持反对意见者忧心忡忡,认为“新闻娱乐化”将导致传媒流于庸俗,最终使传媒的权威下降、公信力丧失,甚至危害社会风气。而持肯定意见者却将“新闻娱乐化”当做争取受众和市场的法宝。  相似文献   

5.
新闻传媒过度娱乐化甚至异化,使其内容滑向低俗化、庸俗化甚至恶俗化的歧途,弱化了传媒引领社会、传播知识、教育受众的教化功能,必然会造成新闻传播形式与功能的错位以及新闻本性的迷失。媒体自身的权威、公信力、  相似文献   

6.
"艳照门"事件使我们看到传媒操守的失范,也看到众人潜伏的偷窥心理.传媒的娱乐化、低俗化拷问着媒体的社会责任和道德底线.充分发挥"社会嘹望哨"、"预警器"和"安全阀"功能,共同构建和谐社会,这是当代传媒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当前传媒乱象的表现、成因及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当前传媒文化存在的庸俗、低俗和媚俗等问题.即传媒商品化、娱乐化、传媒暴力、传媒虚假化、传媒歧视等,这些传媒乱象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笔者针对传媒文化存在的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进入21世纪以来,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媒介环境.新媒体环境为传媒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也渗透着被动、庸俗与感性.本文从分析新媒介环境入手,提出了面对视觉化冲击、娱乐化氛围、快餐化阅读,传媒教育应把持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9.
何谡之 《记者摇篮》2010,(5):50-50,3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媒、世也迎来了一股来势凶猛的娱乐化浪潮,从最初的纯娱乐性节目和内容的大幅上升,到各类新闻节目铺天盖地向娱乐化的强行拉近,新闻的娱乐标签在传媒平台上几乎随处可见。那么我们该如何客观对待新闻娱乐化这一现象?笔者认为,我们有必要对新闻娱乐化进行批判的解读,使之更好地服务受众,服务新闻的本源。  相似文献   

10.
种种的迹象已经表明,区域性新闻机构的影响日益扩大,在我国的传媒空间,正逐渐迎来一个“小传媒”的时代。 早在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期,传媒发展较早的美国早已呈现了小传媒占据主导地位的趋势。竞争,迫使大量的传媒改变它的内容和形式,使他们的传播趋向单一化、受众非群体化;广播电视由“广播”变成了“窄播”。综合性电台大多数分割为全新闻电台、全音乐电台、全教育电台等专业电台。 以“窄播”、“分众化”为主要特征的“小传媒”的  相似文献   

11.
黄敏 《编辑学报》2012,24(5):461-465
以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对科技期刊集群发展进行分析和总结。指出提升科技期刊集群整体质量的实施策略,使之向精品化、数字化、国际化、效益化、可持续化以及规范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传媒所提供的精神文化产品在本质上同样是公共服务的一种类型。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化的深入,传媒的社会属性不断被经济属性排挤,传媒公共服务功能日趋退化。伴随着新媒体的崛起,其双向性、互动性的传播过程和个性化、定制化的传播内容对于扩大公共服务信息公开程度,拓展公共服务渠道等方面正在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数字化时代的新机遇正使我国传媒公共服务进入全新发展期。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传媒语言的发展特点 传媒语言的外语化。伴随着文化全球化趋势的发展,文化全球化带动了国内传媒语言的外语化。所谓传媒语言的外语化,是指在各种传媒中运用外国语言来阐释相关的事物。传媒语言的外语化主要体现在报刊内文或标题上,吸收了英语广泛使用的词语,使文章生动而形象,且贴近百姓,贴近社会,为文章增色不少。例如:“国家主席江泽民今天会见了美国IBM公司董事长”,“国务院总理李鹏昨天会见了国际SOS儿童村主席”,“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这次来华是为GE公司牵线搭桥的”,“最能代表国产软件水平的DOS中文系统,已从创新走向辉煌”。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以来,中国电视节目制作愈发专业化、品牌化、娱乐化。面对潮水般不可挡的电视节目娱乐化,在传媒文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应对这种泛娱乐化及其产生的影响,怎样提高媒体的文化品格和道德约束力,使之既能在带动传媒产业的发展的同时也能兼顾社会大众对之寄予的文化和道德想象,不仅需要建立和提高电视节目行业的业界自律意识也需要提高来自社会监督力度。只有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娱乐观,电视节目才能在这场娱乐化风暴中获得发展和延续。  相似文献   

15.
目前,新闻娱乐化已经成为我国新闻传播业的一种普遍现象。新闻的娱乐化发展使新闻传媒更好地贴近受众,在传媒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同时,也模糊了新闻和娱乐的界限,损害了新闻媒体的权威和公信力,造成了新闻传媒行业整体素质的下滑。本文对新闻娱乐化现象展开了全面深入的思考,并就如何在坚守理性原则的基础上更好地满足广大受众的信息需求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全媒体背景下,传媒技术的异化、传播的碎片化、传媒的产业化使传媒和传媒人社会责任的缺失现象日显突出。必须加强他律和自律重建传媒和传媒人的社会责任。一、传媒业全媒体发展势不可挡全媒体是在信息、通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条件下,各种新旧媒介形态(纸媒体、广播媒体、电视媒体、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借助文字、图形、图像、动画、音频和视频等各种表现手段进行深度融合,产生的一种新的、开放的、不断兼容并蓄的媒介传播形态和运营模式,①传媒业全媒体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新闻传媒的消费主义文化变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社会、经济、文化全面转型和传媒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我国大众传媒消费主义文化的产生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传媒消费主义一方面体现为传媒对消费主义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传播,另一方面也表现为传媒自身的消费主义文化变异,即传媒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以消费为目的,围绕自身产品(传播内容)的“可消费性”来组织生产。这种变异使传媒既是新闻信息的传播者,同时又成为自身文化产品的推销者,传播者的角色变更正使它的运作理念、制度安排、生产流程、叙述模式等发生着消费化的改变。商业逻辑正入主新闻传播并成为其内在驱动力,使得新闻传播这种人类的精神交往活动被物化。传媒消费主义文化包含复杂的意味,不可持简单否定的态度。  相似文献   

18.
韩冰 《东南传播》2012,(5):86-88
数字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促成了新闻传媒形态的转型,构建全媒体传播平台,进行传播内容的"跨媒体"传播,已成为传媒发展的主流。新闻传媒的运营模式由以往的单一化媒体运营转变为全媒体化运营。全媒体化运营模式的建立使新闻编辑业务的媒体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新闻编辑业务需要进行创新,以发挥全媒体优势,实现联动效应。  相似文献   

19.
正视新闻娱乐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闻娱乐化现象在我国的出现是近两年的事儿。它的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持反对意见者忧心忡忡,视其为洪水猛兽。认为:新闻娱乐化将导致传媒流于庸俗,最终使传媒的权威下降,公信力丧失,甚至危害社会风气。持肯定意见者却将新闻娱乐化当作争取受众和市场的法宝。  相似文献   

20.
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对传统的传媒产业商业模式的完善与重塑体现为: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带来的媒介融合将传统的传媒产业发展格局由各自分立改变为平台式上下游一体化生态模式,由此促进了传媒产业商业模式创新;用户经营意识重塑传媒产业产品研发、制作、营销业务流程,使传媒产业商业模式得到完善;“关系”维度重要性的凸显倒逼传媒产业商业模式创新;用户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促使传媒产业探索个性化、草根化、小众化商业模式.文章认为,互联网背景下的传媒产业商业模式完善与重塑遵循着一条从草根到主流、从边缘到中心的道路,以技术创新带动商业模式创新,用户的互动、参与、共享成为推动传媒产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