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业教育对于经济、社会、高等教育以及大学生个体的发展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创业教育的深入发展需要正确的思想指导,井冈山大学从自身特色和红色资源优势出发,以井冈山精神指导创业教育,应对创业教育的时代潮流,积极创新并完善井冈山精神在创业教育中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创业教育的界定,从广义视角而言,指培育具备开创性的个体。个体商户或者用人单位要求受雇群体在事业层面有所成就的同时,逐渐提高自身冒险精神、首创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水平、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专业技术。创业教育是使受教者在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领域中实施行为创新,开拓或者延伸新的发展空间,并且为他人与社会提供发展契机的教育活动。高  相似文献   

3.
创业教育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对建立创新型国家十分重要.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激发全民创新、创业的激情,培养创新、创业的技能,引领更多的人创业,提高创业的成功率,从而带动更多的人就业,对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创业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促进学生进行个体创业,最重要的是通过创业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型思维和企业家式技能.基于上述视角,通过对河南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现状、存在问题分析,提出一系列大力发展河南高校创业教育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当前创业教育研究呈现四个导向,即关注创业教育内容、关注创业教育与社会联系、关注受教育者的个体以及关注教育要素互动.基于这四个导向的多维架构模型,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可归纳为知识导向型、社会导向型、个体导向型和综合导向型四种创业教育实践类型.  相似文献   

5.
体验式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以学生学习体验的生成为重心,以实践性思维的训练为直接目标,以个体完整精神与生命发展为最终目标。文章对体验式教学在创业人才培养中的实施进行探讨,建议在创业教学活动中关注课程的教育价值,让学生心理与行为在体验中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今后能更好地与社会衔接。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在教育行政化的主导下,形成高度同质化的局面,使得创业教育缺少差异化和针对性。高校创业教育必须走差异化发展格局,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在理念上,需要鼓励差异、包容差异,这本就是创业教育的精神内涵及现实需求。创业教育之所以出现高度同质化现象,其主要原因是由社会发展及教育目标的同质化、就业导向的路径依赖和创业教育远离社会、市场等所致。因此,需要推进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创业教育与教师创业实践的结合、创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从而实现高校创业教育的差异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创业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目标不明教育将无所适从.师范院校只有准确定位创业教育的目标,才能推进创业教育的有序开展.师范院校创业教育目标的界定应根据社会的需要体现时代性,根据高等教育的要求体现层次性,根据师范院校的性质体现教育性,根据个体发展的需要体现差异性.培养的人才也不是统一的,既要面向全体培养创业准备者,也要满足个体需要培养创业的教育者、实践者和理解者与支持者.  相似文献   

8.
约翰·威廉斯1965年塑造的"斯通纳",浓缩了人类在20世纪历史的"宏大叙述"中,一个普通个体的真实经历与精神超脱。他的独特声音与悖反行为,是对个体身份异化的一种伦理质疑。战争作为人性的试金石与分水岭,工业社会伦理环境要求个体必须在"浮士德精神"与"斯通纳心灵"之间做出选择:斯通纳在大学教育之后,经历了浮士德走出书斋后的四次人生追求,追寻自身在当时社会的伦理价值;也或在内心深处坚持的自我身份遭遇四次异化后,做出回归人性的伦理选择。社会环境对斯通纳不断地"否定",促使他在伦理两难中发现内在自我,从而,走出文明进步对个体异化的假自治环境。在文学、爱与生命意识的交融中,形成与当时社会伦理环境鲜明对照的人性存在:"斯通纳心灵"。  相似文献   

9.
创业教育具有促进社会发展、创新教育理念、促进个体自我发展等重要功能,创业教育在我国已经走过近30年历程,从大学到社会都已逐步认可这一教育模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着创业教育功能定位模糊、创业教育模式单一、创业教育形式化等误区.在厘清创业教育本质的基础上,重新定位创业教育功能,因校制宜地开展创业教育才能保持创业教育活力,发挥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创业教育作用机制的社会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福建高校学生的问卷调查和教师的个案访谈,结合文献检索的方法,发现创业教育受到宏观社会系统、中观学校因素和微观个体资质等不同程度的影响。社会的政策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学校的教学环节、实践机制、环境系统,个体的创业意识、创业品质、创业知识、创业能力,都深刻影响着创业教育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浪潮影响下,中国正面临难得的创业契机。顺应国际创业热潮,中国高校纷纷推进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笔者认为,基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殊性,高职创业教育必须以企业家精神培养为核心,才能输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创新创业类人才。  相似文献   

12.
大学创业教育要素构成及其整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学创业教育要素构成,本文提出了大学创业教育要素由创业教育个体、过程与环境三个要素构成,创业教育的个体主要涉及选择有创业意识、创业潜质的学生进行培养和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创业教育过程主要是指创业课程教育和创业实践教育两个过程;创业环境主要包括创业文化和对创业个体的激励.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了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整合模式,通过将三者从微观上相互连接,实现三者的整合,从而达到提高大学创业教育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企业家精神是一种社会稀缺资源,同时也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它所蕴含的特质是每个个体都应该具备的素质,因此,企业家精神教育应当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融入到各学科之中.而英语专业教育拥有的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得企业家精神培养能够与之更便利地深度融合.将企业家精神融入英语专业教育不仅能够促进创业教育和素质培养,也对英语专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要促成企业家精神培养与英语专业教育的融合,需要从转变思想认识、调整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改革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发挥教师言传身教作用、利用中西文化交融等方面入手,进而进行系统的改革.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绩效评价机制存在缺陷,主要表现为缺乏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创业教育的实施与社会影响的互馈作用不大,创业教育质量标准定位不准确等。构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创业教育课程的开设、师资力量、创业环境、学生个体素质、创业绩效反馈、教育成本等六个方面为主线,将创业教育绩效评价内容分为六类共51项指标。  相似文献   

15.
笔者基于前人相关研究结论,将大学生个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4校近500名在读大学生的调查统计分析,得出大学生创业倾向与地域、专业、经管知识、创业大赛经历、企业家精神等存在明显相关关系。当前各高校应该加强对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设,注重对大学生创业个性特征的培养,增加创业实践在大学教育中的比重,为大学生成功创业提供良好的氛围和便捷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从行为视角,选择个体创业导向为主要变量研究高校创业教育的效果,并探讨其在创业教育与创业意愿间的作用,进一步研究创业教育对创业意愿的影响机制。实证研究结果是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导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实践导向创业教育的影响大于理论导向创业教育;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个体创业导向在创业教育与创业意愿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这一结果表明高校创业教育在塑造大学生创业行为模式、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且因此促进了大学生创业意愿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张国宏 《教育探索》2008,(11):18-19
创业文化教育是以创业文化为基本内容,以创业文化在社会个体身上的内化为基本过程,以培养社会个体创业基础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创业文化教育具有文化教育、非学科性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属性。中小学实施创业文化教育首先要确立创业文化教育的政策、工作和心理地位,并在此基础上组织教师培训,实现教师全员参与创业文化教育,开发创业文化教育资源,使其向多学科渗透,并贯穿于学生的全部生活。  相似文献   

18.
德育视野下的高校创业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业教育与德育在学生的人格发展、主体性发展、现代素质发展等多方面具有共同的目标取向,创业教育为德育发展研究开辟了新的视角。德育视野下的创业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首创精神和企业家精神,要分层次开展全校性的创业教育,要优化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要加强创业师资队伍的整合与建设。  相似文献   

19.
<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背景下,高素质双创型人才需求激增,这使得各大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工匠精神被重点强调。为实现工匠精神的有效传承与弘扬,高等教育需将工匠精神作为教育共识,以创新创业教育为载体,对大学生的工匠精神进行重点培育,促使他们成为满足国家与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双创型人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工匠精神培育,是高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导向,有利于高校通过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社会经济发展与转型升级提供助推力量。新时代,高校需积极探究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如何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构建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提升双创型人才培养质量,解决高校双创型人才培养现实难题,促进高校双创教育与学生综合素质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高校创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其内容与标准的独特性对教育手段和教学手法提出了多样化的要求.团体辅导作为一种结构式与体验性兼具的教育手段,具有实施效率高、效果好、维度多的特点,适合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所需的个体能力、团队品质与心理素质.研究从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团体辅导在创业教育中的适用性、团体辅导在创业教育中的实施效果三个方面分析了团体辅导在创业教育方面的积极作用,认为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提高创业者综合素质,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职业生涯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