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2011年版课标在关于阅读教学的实施建议中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孙建锋老师是国内"对话教学"的提倡者和引领者,他的课给予一线教师很多思考和感悟。然而,笔者观察孙老师执教的《目送》,发现其对话教学的有效性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现提出来与孙老师商榷。  相似文献   

2.
<正>这学期有幸参加了"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来滨讲学活动",参观了孙老师《教学组诗》课堂教学及聆听了孙老师的《诗歌与形象思维》主题讲座,感触颇多。一、学本色教学,善待差错简简单单、实实在在教学,方显语文本色。善待差错,给学生出错的机会,让学生的错误在自我反思、否定中得到纠正。纵观孙老师的课,课堂上可谓"错误百出":"滨海的特产是什么?""烤肠""肯德基""轮滑"……答案各式各样。可是孙老师并没有因为学生天马  相似文献   

3.
五月十一日,扬州花园小学迎来了诗意洒脱的孙双金老师.孙双金老师是情智语文的掌门人,有人这样评价他:"孙老师站在讲台前风度翩翩,光彩照人,他出众的才华、缜密的思维以及与学生之间特有的默契,把教学活动引入艺术的殿堂,听他的课是一种艺术享受."这次,我有幸聆听了孙老师的一节课《儿童诗》,充分感受了孙老师情智课堂的无穷魅力.反观自己的语文教学,这节课中实在有太多地方值得我们去揣摩和学习.  相似文献   

4.
策划人语在语文这条敞亮的路上,有一位以"小语三剑客之一"美名在大江南北传扬的行者,他就是"12岁以前的语文"教学的倡导者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孙老师不仅是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更是一位探索者、发现者和引领者,引领着学生攀登一座又一座思维的高峰。形成了潇洒不失严谨、灵活而又扎实的教学风格。他的课总是"出乎预料之外,却在文本之中",师生一同经历获取知识与情感交融之旅,孩子们乐此不疲,思维灵动,情趣盎然,智慧盎然,诗意盎然。本期专题让我们一起随孙老师撑起的那一支长篙,向青草更深处漫溯,去领略他"12岁以前的语文"教学风采!  相似文献   

5.
日前有幸在“金帆课堂”听了江苏省特级教师孙双金校长给如东县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上的一堂语文课——“走近李白”。说心里话;课前拿到孙老师的教学设计时我是心存疑虑的,给小学生讲李白不容易,一堂课要讲四五首古诗,更不容易。可是孙老师却把课讲得深入浅出,生动精彩,轻而易举地达成了他的教学构想。不禁深深折服于名师对文本解读的独到。对古诗诵读的引导、以故事串联结构的匠心。短短五十分钟,似乎第一次真正理解了什么叫做“教学生”。这样的课堂效果与他贯穿课堂始终的闲聊、闲情和闲话是分不开的。现就孙老师课堂前后的几处闲笔反思其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6.
近日,聆听了特级教师孙双金执教的《儿童诗》一课。在课堂上,孙老师给孩子们讲了两首儿童诗:  相似文献   

7.
正曾听过孙双金老师的《落花生》一课教学,课堂上,处处体现着语文与生活的融通——孙老师用生活化"色彩"扮靓了语文课堂。【片段1】谈话导入环节师我姓孙,"孙悟空"的"孙"。(板书:孙)谁愿意把自己的名字写在黑板上与大家交流?师你叫什么?生我叫安诗乐。(学生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姓名。)师什么意思?生"诗",因为我爸爸希望我像诗人一样出口成章;"乐",就是因为我爸爸也很喜欢  相似文献   

8.
有幸和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面对面,无论是他的课还是他作的报告,都让我感觉到一种特有的实在和扎实;让我感觉到语文课就应该这样去上。为了和众多同行分享名师经验,我把孙老师报告中的某些观点作了整理,又结合孙老师的课和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对比分析,写了这样一篇杂感拙文,仅与同行共勉。  相似文献   

9.
他为天津美院中国画教学打下了基础
  我是1954年入学的,那时候天津美院老师少,学生也少,一个班就十几个人。当时教国画的只有孙老师一人,他还担负速写、透视学等几门课。当时的教学基础很差,后来孙老师从北京调来了好几位老先生,像李智超、李鹤寿、刘君礼、张其翼、溥佐、凌成竹等,并且从北京请了一些老师来代课,这样就给美院中国画教学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正时间:2009年6月地点:广东东莞[课堂实录]师:孩子们,下午好!生:老师好!师:主持人刚刚介绍过我,注意听的同学一定知道我姓什么?生:姓孙。师:知道我叫什么吗?生:(摇了摇头)不知道。师:请你到前面来,拿着这支粉笔,很快就知道我叫什么了。先写一个"孙"字,子、小,孙。生:(一笔一画写)"孙"。  相似文献   

11.
教学现场 师:孩子们,下午好! 生:老师好! 师:知道我姓什么? 生:姓孙! 师:怎么知道的? 生:主持人介绍的。  相似文献   

12.
邹旭升 《河北教育》2006,(12):36-37
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倡导“情智语文”。他认为,课堂应该是情智共生的。要以情促智,以智生情,让学生的情感闸门不断开启,让学生智慧的火花不断点燃。的确,孙老师正在不断地用自己的教学实践诠释着他的“情智语文”。如他所执教的《二泉映月》一课,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理念。现在,以其中第4自然段的教学来欣赏孙老师的情智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3.
学生们在课堂上静静地读书,李博文的课桌面却"砰"的一声砸在地上。他怯怯地说:"老师,是孙琪琪卸下了面板螺丝……"还没等老师说话,孙琪琪不耐烦了:"我把螺丝给了你,是你弄丢了……"王老师只好问孙琪琪:"你为什么卸螺丝?"孙琪琪不服气地说:"王明明、刘亮亮前些天也卸过,您为什么不问他们?"王老师平静地说:"下课后我们再讨论这件事。请大家继续读书。"下课了,王老师平和地问孙琪琪:"现在开始,你使用李博文的课  相似文献   

14.
<正>孙笑笑,中学高级教师,浙江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现任教于浙江省温州中学。从教15年来,孙老师始终坚持用高尚的师德塑造人,用高超的师能征服人,用多变的师艺启发人,用改革的师风引领人,教学成绩显著。其教学视频被选为2014年"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教育部"优课"。命题竞赛获得市级一等奖,入选浙江省教育考试院骨干征题教师库。  相似文献   

15.
又到了周四的习作课,孩子们似乎早就翘首以待。下午刚到校,就有孩子问我:孙老师,下午会有什么好戏开演呢?上课铃声之后,我走上讲台,环顾教室到处是孩子们兴奋期待的小脸。询问了预习情况,我们就步入正题,现将课堂教学实录如下:师:同学们知道网络红人是什么意思吗?你知道哪些网络红人?(生来了兴致)  相似文献   

16.
哪个孩子不喜欢听故事呢?每当收音机里传出孙敬修同志那慈祥、亲切、娓娓动听的声音,吸引住多少渴求知识的孩子们的心啊! 八十多岁高龄的孙老师,从事儿童教育工作已经六十多年了。他二十几岁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就在小学里工作,一直到五十八岁才离开学校。解放前,他在北平汇文小学任教,星期天多数孩子回家了,家远的得留下来,有的想家,有的打闹,孙老师便怀着爱孩子的深切情感,给他们讲故事。经过长期的实际锻炼,孙老师渐渐掌握了讲故事的艺术。有一回,他带着学生去电台表演节目。节目演完了,可时间还有富裕,怎么办呢?孙老师随机应变,上去给孩子们讲了个《狼来了》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深深地吸引了小听众,同时也引起了电台的极大兴趣。从此,孙老师便开始了为孩子们讲故事的生涯。孙老师讲故事的技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那  相似文献   

17.
许海琴 《班主任》2020,(5):28-29
于永正老师说过:"我精心设计的课,很少有让学生记住的,让他们难忘的,竟然是故事。故事更多地是让孩子们从中知道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它教孩子们做人的道理,对孩子的人格塑造起着很好的示范和启蒙作用,它教会孩子们求真、向善、尚美。"我就是这样一位有故事的班主任,是孩子们心目中最棒的"故事姐姐"。  相似文献   

18.
前几天,我们有幸聆听了江苏省丹阳师范附小校长、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所授的《落花生》一课,耳目为之一新。我们深深地被他那精湛的教学艺术所折服,感慨颇多。孙老师开放型的课堂教学,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9.
原本是俞老师在室外上体育公开课的,由于天气变化,只能在室内上课,使他不知所措。于是俞老师来找我商量怎么办。我建议:我们是农村小学。抓住农村的特点,设计一堂农村气息的课,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孩子们既容易配合,又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热爱自己的家乡思想感情,同时也让城镇的老师感受一下农村小学推出的别出心裁的课。那么,新课程下农村孩子们体育实践课时,我们应该注重些什么?下面结合几个案例来谈谈吧!  相似文献   

20.
在一次教研活动中,有幸观摩特级教师孙卫胜执教"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一课。孙老师那自然朴实的教学风格、润物无声的教学艺术、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以及对课堂教学的睿智思考,都让我由衷感叹!这节课几个教学亮点所绽放出的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