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景观设计(Landscape)与室内设计一起共同构成人类居住的整体环境,是环境艺术设计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景观设计侧重于对室外环境的营造,更能体现地域民族对待自然环境的态度。本文从对传世名画《听琴图》的鉴赏入手,解析图中的室外家具陈设、景观元素的布局,深入研究传统景观设计的理念,使之能应用在现代景观设计手法中,传承并创新中国景观设计的自我风格。  相似文献   

2.
景观设计是门热门的学科,如何做好这门学科是大家很关心的话题,尤其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同时“以人为本”的居住环境逐渐走入生活。本文就如何去做好居住区的景观设计阐述了自己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3.
居住小区作为城市居民的重要活动区域和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的基本单位,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要求很高。健康、生态、和谐的人居环境景观已成为衡量小区质量和品位的重要标准。东莞市万科翡丽山居住小区从总体设计理念、景观设计元素分析、重点景区设计、绿化设计分析、园林灯光分析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设计,融合了现代居住环境简约、休闲的设计风格。将植物、水体及构件小品等环境元素融入社区环境,营造一个集健身、休闲、赏景、邻里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优美、自然而亲切舒适的现代休闲社区。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剐墅区居住。与公用绿地设计相比.别墅区室外空间设计更加注重隐秘性、室内空间的延展和个性化。在别墅区室外空间景观设计时,应充分体现别墅的庭园类型与风格。详细了解家庭人员对空间使用的需求,根据不同的面积进行相应的设计布局。同时,还要巧妙运用好植物、水体、道路和小品设计要素。  相似文献   

5.
高速公路景观设计是高速公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基于铜陵至黄山高速公路沿线自然景观与地理区位的现状,提出道路景观设计的指导思想,进而系统阐述了道路景观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施工技术,力求使景观与环境达到最佳的协调,形成道路沿线的动态风景线。  相似文献   

6.
社区体育人居环境是指社区内部全部健身场所和适合体育锻炼的空地的整体环境,主要包括锻炼场所的光环境、声环境、绿化、服务环境和室内锻炼人居环境等方面。在体育锻炼空间人居环境设计中应倡导以人为本的设计思路、自然与现实实际相结合的设计方法、体育锻炼空间与社区景观设计相融合的设计倾向。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商业步行空间外环境的特征、功能及景观的构成要素的分析,总结出商业步行空间外环境景观的设计要点,并根据设计要点以北方某商业步行空间外环境为案例从空间组织、交通设计、细部设计三方面进行景观设计。  相似文献   

8.
人的环境知觉是由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等多种感觉综合而成的,这就要求景观设计要强化人的各种感官所能体验到的景观要素。本文以环境知觉的相关理论为基本依据,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方面分析人的感官知觉对环境景观的认知作用。  相似文献   

9.
办公和生活总是分隔两地,让人来回奔波。现在番禺节能科技园要突破这一传统惯例,把办公和生活融为一体,该景观设计通过对空间结构的理性分析与有机组织,从使用者的需求出发,融合西方现代商业住宅环境简约、休闲的设计风格,充分发挥周边永久生态绿地柔和山际、水边、林荫作用,营造一个集时尚、简约、办公、生活、健身、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园区。引入全球观念,矢志培育创业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河口区滨河路景观改造方案的分析,指出城市道路景观设计需要综合考虑道路景观序列、沿街建筑的处理、绿化种植的设想、地面铺装设计、公共设施设计、夜景灯光设计及配套工程设计等多个方面,从而营造一个多功能的、舒适的、令人愉悦的城市道路景观环境。  相似文献   

11.
浅析日本式企业管理的伦理缺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中心”的企业管理模式是揉和美式和日式企业管理模式的长处而确立的新的管理模式 ,它的根本要求就是尊重人 ,关心人。但实际上笔者认为这样的管理模式在许多方面存在伦理缺失。  相似文献   

12.
连南瑶族自治县是排瑶分布最广的地方。持有《过山榜》的瑶民一支来到岭南山地定居,长久以来的游耕方式和连南八排瑶所处之地的生态环境,严重影响着农作物生长。农作物的不良种植使瑶民的生活资料变得短缺,难以抵抗灾害与疾病。但得益于与汉民的物质资料交换及外来作物的引入,缓和了人地矛盾,故此连南瑶民增加了生存的机会。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与人类中心主义都把人作为价值的起点和归宿,但人类中心主义具有历史、逻辑的局限性。而"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具有明确的价值主体、实现途径、价值标准和价值目标,它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科学的、适应社会需要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14.
幸福的本质是现实的人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一种不受约束的生活状态。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着眼于现实的人注重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分析分工在私有制制度下对劳动者的压迫以及作为造成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爆发的主要原因。马克思提出,要消除劳动异化,使人民群众获得幸福,必须要实现劳动者与劳动本身、与自己的劳动产品、与类本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统一。马克思强.调,无产阶级必须通过暴力革命获得国家政权,最终建立“自由人联合体”,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恰恰是幸福的终极目标。目前我国已步入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逐渐加深,新的历史方位下的幸福应该是物质与精神、经济与文化平衡发展,而奋斗是实现幸福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服饰的发展变化始终反映着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兴蒙乡蒙古族妇女服饰的产生、延续、发展、变化都不是偶然出现的,也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由其生存环境、生产、生活方式与水平、价值观念、审美意识、宗教信仰以及民族之间的联系交往的变化积淀而成,并相沿成习。只有充分了解了这些文化的背景、因素和成因,我们才能够真正解释其服饰的发展和变化。  相似文献   

16.
苏轼既创造了惊人的艺术成就,又彰显了独特的人格魅力,在贬谪期间有着鲜明的以自然为美的审美心境。即:不再囿于自然山水的阻隔和贫乏的物质生活,而是以情为本,以超然的心态赏玩着生活中的普通之物,咀嚼着周遭的普通之事;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他笔下皆化为艺术,焕发生机,昭示着他澄明、宁静、平和淡泊、旷远而深湛的审美心态。这种无往而不适的审美人生智慧汇聚着孔子舞雩风流的人的自然化精神与庄子“适意不异逍遥游”的艺术境界,又有别于同时代以理为本,高谈道德伦理的理学,直指人的现实的情感愉悦,成为了古代士人安身立命的典范。  相似文献   

17.
从政治伦理的角度,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在保障基本人权和社会公平的基础上维护好各方面的利益;寻求能够得到广泛认同的社会共识和价值准则;建立具有广泛包容性,能够承受不同张力的政治文化;形成官民之间的良性互动,保障民意表达渠道畅通;达成经济与社会、资源与环境、公平与效率、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相似文献   

18.
时代状况和人自己已经把伦理道德的广阔全景,地标式地安置成新的地域性伦理景观。当人举目眺望,徘徊和陶醉于伦理景观的导游者设计的路线图时。此种景观夹杂着不同变动游移的他性音调,使其伦理道德景观深刻的布展与飘动,伦理景观作为生成的一种文化模式日益感染和侵染着人自己。人被价值信念式的奴役成为现代市场社会所生成的巨大欲望链的伪神性操练手,公共性的寻求伦理进步信念方式的重新确立成为人自己道德性的思境之在场,阐释和澄明一种基于实践性之上的人类伦理道德的乡愿成为时代所思的在场。  相似文献   

19.
校园的绿化景观设计工作是高校环境建设的重点之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文化素质和精神文明建设。本文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深圳大学校园绿化景观的综合分析,运用环境心理学当中关于认知地图、行为场所、领域性研究理论,探讨高校教学、生活、社交空间等绿化景观设计中的环境心理学原理应用,以期营造舒适宜人的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