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 ,学生普遍反映 ,哲学常识课最难学 ,但是 ,只要我们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 ,该课还是比较容易学习和理解的。笔者认为 ,学习哲学常识课必须掌握四个方面。一、掌握系统系统论是现代科学的基础。系统论把客观世界的一切事物和过程 ,以至整个世界都作为整体、有序、相互作用的动态系统来研究。任何一门科学都自成系统 ,哲学也不例外。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是具有严密而科学的系统的一门科学。因此 ,我们在学习辩证唯物主义时 ,必须从系统上把握它。辩证唯物主义分为辩证的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2.
任何一门科学都有其理论与实践的问题,形式逻辑是一门科学,当然也不例外。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理论来源于实践,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从形式逻辑这门科学产生二千多年的历史来看,形式逻辑的理论也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丰富的。  相似文献   

3.
试论自然辩证法的三个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任何一门科学都有自己的范畴、规律并形成一定的理论体系。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没有自己相对独立的范畴和规律呢?这是哲学界正在讨论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4.
系统论是现代科学的基础,将客观世界的一切事物和过程,以至整个世界都作为整体、有序、相互作用的动态系统来研究。任何一门科学都自成系统,哲学也不例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具有严密而科学的系统的一门科学。因此,我们在学习时,必须从系统上来把握它。例如,在学习辩证唯物主义时,我们应首先把它分为辩证的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这三大部分。而这三大部分又自成系统。所以,对于中学生来说,在学习时就应当把哲学视为一个由各个部分组成的严密体系,既要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各部分,又要从部分中联系整体,只有这样,才能理解和把握哲学的精神实质,学好并运用好哲学。  相似文献   

5.
(一) 引言通过几年来的政治业务学习,我组的一般同志对于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虽然也有了一些了解,但以此作为处理自己业务上一切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则还有着极大的距离。在思想认识上,有的同志认为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问题是一个哲学问题,我们既不是研究哲  相似文献   

6.
教育是极为复杂的社会现象,没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不能透过纷纭复杂的现象认清其本质的。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教育学是所有科学中最辩证的一门科学”,教育学的发展一方面为哲学提供新的验证,另方面又离不开一定哲学的指导。中外历史都充分证明,教育阵地是哲学最活跃的舞台。任何一种教育,任何教育实际家、教育思想家、教育学家都无法摆脱哲学的支配,问题在于用那种哲学为指导。辩证唯物主义是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我国社  相似文献   

7.
形式邏輯是一門什么性質的科学呢?它是不是哲学科学呢?它是不是关于認識的科学呢?和这有关,形式邏輯有没有阶級性呢? 人們对于形式邏輯是不是哲学科学的回答是比較暧昧的。想說形式邏輯是哲学科学的人,又苦于形式邏輯的內容不能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論,因为那样就会被称为形而上学;想說形式邏輯不是哲学科学的人,又苦于恩格斯曾經談到过去的哲学只剩下辯証法和邏輯的說法,而且似乎感觉到形式邏輯有若干和哲学相近之处。人們对于形式邏輯是不是認識的科学,回答一般是肯定的。肯定的理由大致是:形式邏輯是研究思維或思維形式的,思維是認識的高級阶段,因而它是关于認识的科学;或者說,形式邏輯既是关于思維和思維規律  相似文献   

8.
任何一门科学都有其最高范畴,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的历史唯物论,也有其最高范畴,那就是生产力。正由于生产力是历史唯物论的最高范畴,历史唯物论才可能有严密的科学体系,充分发挥其整体功能,而生产力状况也就必然成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作为历史唯物论最高范畴的生产力,就其客观内容说,是指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  相似文献   

9.
任何一门科学都有其最高范畴,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的历史唯物论,也有其最高范畴,那就是生产力.正由于生产力是历史唯物论的最高范畴,历史唯物论才可能有严密的科学体系,充分发挥其整体功能,而生产力状况也就必然成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作为历史唯物论最高范畴的生产力,就其客观内容说,是指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任何一门科学在其发展中都客观地要求把自己的研究对象描述为复杂的辩证的整体,形成自己特有的严密的逻辑体系。任何一个逻辑体系又必然有其作为开端的发轫项目,即逻辑起点。一门科学的逻辑起点,实际上是人们正确认识这门科学客观对象的思维过程的出发点,也是正确理解和把握这门科学逻辑结构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1.
关于开展自然辩证法的学习和研究的问题,谈谈我个人的几点粗浅的认识。一、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门类要开展自然辩证法的学习和研究,必须弄清楚这门学科是怎样产生的?它是个什么性质的学科?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的门类,它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又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虽然哲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但自然辩证法作为一门科学,却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时才出现的。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从哲学的对象的演变过程来看,古代的哲学,是当时一切知识的总汇,各种知识都归属于哲学之中而成为哲学的组成部分,每个具体的学科都不可能从哲学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管理哲学已跻身于哲学学科发展的行列中。但是,究竟怎样看待管理哲学的性质?管理哲学到底研究什么?它是否有其理论和实践上的必然根据?这是目前管理哲学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实际上,这些问题的解决也要涉及到哲学如何返回现实、哲学家们如何回到生活世界的根本问题。对此,我们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著述,本文辨析明确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世界观是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马克思把辩证唯物主义及其认识论的哲学原理、运用于人类社会历史科学,通过围绕《资本论》具体分析说明一种社会经济形态的著述,发现并且证明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科学原理及其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恩格斯在《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曾有一个著名的论断:“象唯心主义一样,唯物主义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阶段。甚至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①面临着现代自然科学的新突破,人们自然地由此想到这样一个问题:逻辑地说,辩证唯物主义也是唯物主义的一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其基本依据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辩证唯物主义强调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从某方面来说,中国古代朴素辩证唯物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和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反之,其也再次印证了辩证唯物主义。那么其中重要的一条在我接下来要论述的问题中要用到的理论,便是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和历史唯物主义下涵盖的唯物史观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华.”自然辩证法的时代精神.实质上就在于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当代研究水平。自然辩证法的创立,意味着人类的哲学思想进入一个完全崭新的阶段。20世纪自然科学的划时代发展,极大地推动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观和方法论的结合,自然辩证法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这就是自然辩证法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7.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无疑是一本政治性的论战著作,但它也是一本不折不扣的完全按照学术规则来处理哲学问题的学术性哲学著作.<唯批>对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体系的论证、对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论证和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论证等都是根据事实材料,特别是科学史中的事实材料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和反驳论敌的观点的.当然,列宁也引证了大量马克思特别是恩格斯的话,但他关注的是其中的科学事实和深入分析,而决不是他们理论上的权威.  相似文献   

18.
所谓写作哲学,就是运用哲学的原理、观点和方法来探讨写作本质规律的一门科学。一门学科,只有从哲学的角度才能真正的把握和看透它。哲学在一切学科中处于最高层次,任何具体学科,没有哲学去驭使和指导,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哲学的根本问题是“元”的问题,即本体的问题。何谓本体?本体就是作为本原存在,或者说是事物的安身立命之所,它是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的逻辑原点,事物的一切关系都是由此派生的、演绎的。写作不但要用一般哲学来指导,要彻底揭示它的本质规律,还要求对它的本体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哲学是一切科学的科学.文学作为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一种,也必然受哲学的制约和指导.因此研究文学创作、文学欣赏和文学史的演变规律都离不开哲学.以科学的哲学方法——辩证唯物主义为武器,去解析各种复杂的文学现象,就可以探寻到文学的底蕴,发现其内在规律,不被其变幻莫测的表面现象所迷惑;就可以使作家、读者、文学史家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更好地创作、欣赏、研究文学作品,有益于文学事业的发展.为此目的,作者不揣浅陋,把自己的初步探索写出来,就教于大方之家,以求抛砖  相似文献   

20.
陈方林 《天中学刊》2001,16(6):104-106
任何一门科学理论的建立,都是以合理的假设为选导,而一切社会实践都必须有相应的专门理论来指导。编辑学作为一门科学,也要有形成其理论的基本假设和基本原则,编辑实践必须有完善的编辑学理论作指导,进而推动编辑事业的健康发展,研究编辑假设的涵义、特征、意义和编辑原则及其体系,则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