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通过浅析语篇翻译中的衔接与连贯的关系,以杨宪益先生翻译的《红楼梦》为例,探讨英汉语篇在衔接与连贯上的差异,译者在翻译时注重这些差异才能更好地呈现翻译译本。基于系统功能理论进行语篇分析的方法,是以语言的社会功能为出发点,结合情景语境与文化语境,分析语篇连贯和衔接,研究语篇的生成和语篇结构。本文以韩礼德和哈桑共同提出的衔接理论为基础,对语篇的各种衔接手段进行分析。其中,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是两种常用的衔接手段,在语篇连贯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由于不同语言的成篇方式存在差异,翻译中对语篇结构进行某些调整,是译者常常要完成的一种行文操作。本文结合英汉翻译实例,从衔接与连贯、话题结构、行文视角、信息布局及时空顺序等方面,探讨了英汉语篇结构的差异及翻译转换规律。  相似文献   

3.
语篇连贯主要与内容有关,是语篇整体意义的无形框架。由于英汉语篇差异,中国学生在写作时,往往出现文章句子间缺少连贯与衔接。要实现文章的连贯性,学习者需要了解英汉语篇实现语篇连贯在语篇结构、语篇话题及语篇衔接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掌握英文写作过程中实现文章连贯性的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4.
英语语篇的连贯是由衔接手段实现的,语篇的衔接手段主要有词汇衔接和语法衔接。而在汉语中,语篇的连贯主要是通过语义衔接来实现的。本文拟以对衔接和连贯的理解为基础,并通过英汉语翻译实例来分析英汉语中的语篇连贯的区别以及在翻译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两种不通的语系,因此两者在组句成篇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这样就造成了英汉语篇逻辑结构上的差异.为此,结合英汉翻译的一些实例,从语篇衔接、语篇连贯、语篇主语话题转换三个方面进行了英汉语篇的逻辑结构对比,并给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6.
人们对科技英语被动句的研究大部分是在句法平面从翻译角度进行的。本拟从语用的角度,在语篇层面上对科技英语被动句的语篇功能作一探讨。被动句作为一种信息重组的语用手段,在科技语篇建构中具有如下功能:话题确立功能、话题连接功能、话题转换功能、焦点凸显功能、焦点对比功能和语篇衔接与连贯功能。被动句的这些功能通常都是相互作用,共同构建一个完整的语篇,从而确保语篇的连贯。  相似文献   

7.
连贯是语篇构建的重要原则之一,也是语篇的一个重要特征,因而是语篇翻译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首要因素.而英汉语分属不同的语系,二者在语篇的连贯方法上有着显著的差异.本文对比分析了美汉语在句群、段落、段际以及整个篇章的连贯手段上的差异,并结合典型翻译材料,论述了译者在英汉/汉英翻译时策略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词汇衔接体现了语篇内各相关词项之间的语义联系,对语篇的连贯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词汇衔接在英汉语篇中表现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本文通过具体文学语篇个案分析,比较了词汇衔接在英汉语篇建构、尤其是语篇连贯的异同,认为在英汉文学语篇翻译中词汇衔接的转换有助于实现从原语到目的语的语篇等效翻译。  相似文献   

9.
排比结构作为一种句法结构,除了具有一定的修辞效果外,同时也是一种语篇现象。作为一种信息重组的语用手段,排比结构在语篇建构中具有如下语篇功能:话题导入功能、话题展开功能、话题小结功能、语篇衔接与连贯功能、焦点凸显功能和焦点对比功能等。排比结构的这些功能通常共同作用于语篇建构,从而保证语篇成为一个统一的语义整体。  相似文献   

10.
语篇是翻译的直接对象,它能够传达完整的信息。在英汉语篇互译的过程中,语篇中的文化因素、语境、译者的语篇意识以及语篇的连贯程度都会影响语篇的翻译。译者在翻译语篇时,不能将语篇中的单个词或者句子孤立起来翻译,而是要将它们放到语篇中去理解。准确的掌握影响英汉语篇互译的因素,会帮助我们翻译出优美、准确的语篇。  相似文献   

11.
创业生态环境包括外部生态环境与内部生态环境,其中内部生态环境是决定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中医药院校毕业生面临着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因此,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提升高等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为研究目的,围绕建设校园创业文化、提升创业意识、增强创业实践能力等方面,构筑良性的创业内部生态环境,从而提升中医药专业大学生创业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中国历史没有适时地进入世界文明体系,大概是创造中国史的中国人出了问题,于是引发了对中国人的长期追问。这不能不涉及使中国人成其为中国人的基地。追问基地不仅需要思想,而且需要真诚和勇气,即鲁迅先生说的“变革,挣扎,自做工夫,却不求别人的原谅和称赞,来证明怎样的是中国人。”  相似文献   

13.
汉字是汉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在《语言文字法》颁布实施之际 ,回顾汉字的历史与现状 ,进一步认识理解汉字的特点及与汉民族心理与思维特质的关系 ,再谈汉字的特点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4.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汉字集音、形、义于一体,古往今来的骚人墨客,正是巧妙地利用了汉字集视觉、听觉和意义于一体的特点,创作了数不胜数的形象生动、高雅益智的文学作品,充分展现了汉字和中国文学与其他各国文字和文学相比较所独有的神奇魅力。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深,民族文化受到冲击,文化安全问题令人担忧。面对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生疏的现状,作为语文教师应肩负时代赋予的使命,为保护中华民族的文化安全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语文教学要建构自己的学科主张和课堂范式,必须要用扬弃的态度对待语文教育传统。首先是直接传承传统教育中符合人类语言学习规律的、耦合现代教育理念和语言学科的主张和做法。其次是对传统加以改造,使传统中部分主张和做法与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教学工艺整合融通。再次,对传统中的糟粕要加以批判和摒弃。如此,才能在曾经的"废墟"之上崛起语文教育的"现代大厦"。  相似文献   

17.
中国梦不同于美国梦和欧洲梦,它是根植于中国社会的土壤之中,在充分借鉴和吸收外国梦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人自己的梦。这使得中国梦带有浓厚的中国色彩。中国梦以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为路径,作为推动梦想实现的内生动力;中国梦的独特意涵在于将国家民族的宏伟梦想和个人的具体梦想有机的融合;中国梦以"梦"这个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心领神会的独特话语来诠释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些都充分体现出了中国梦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语言除了一般教学语言的特点外,还具有综合基础性、语言艺术性、鉴赏阐释性三个显著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语言模式主要有解说式语言、描述式语言和细节式语言。要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模式,以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语文素养”是我国语文课程改革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认识和把握语文素养的内涵和实质,首先必须把握语文课程的历史内涵,了解语文课程设置的演变和发展。语文素养并非包容一切,既不能将凡是与语言文字相关的活动所带来的个体认知、情感、动作等方面的变化、结果都理解为语文素养,也不能脱离学校的语文课程空谈语文素养,它应该是指由学校语文课程活动为主导而带来的积淀和修养。认识和把握这一点,不但有助于加深我们对语文素养的认识和理解,而且也有助于推动语文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语文教师是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使用者,也是语文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资源。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积极进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