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试析家谱档案经济价值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谱是我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合理开发利用家谱档案,对海内外华人寻根认祖、增强民族凝聚力、吸引海外华人来大陆投资、促进地方经济建设等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省级图书馆家谱文献的抢救性调查搜集与研究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谱是一种特殊文献资源,是我国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但有史以来私人家谱概不外传,加上历代天灾人祸对家谱文献的破坏,得以幸存的家谱极少,以致省级图书馆此类资源严重匮乏。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对家谱文献进行抢救性调查搜集并进行研究开发,使之为经济建设及弘扬民族文化服务。  相似文献   

3.
东北民间满族家谱作为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历史性特征的档案资料,它的来源是多层次的,家谱来源的多层次性决定了家谱记载内容丰富,这为研究满族史、东北史、清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4.
山西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民族文化积淀深厚,纂修家谱的风气源远流长,但流传下来的家谱疏于记载。笔者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到山西家谱目录共计693种,略为梳缕,以期读者知其大概。  相似文献   

5.
李丹丹 《兰台内外》2023,(18):7-8+14
满族家谱反映出特定历史条件下满族家族最真实的生存记录。本文所研究的满族家谱时间跨度约为18世纪前后,其中较为普遍的是清康熙朝中后期黑河地区八旗驻防满族家谱。这类家谱文献极为珍贵,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家谱文献所反映出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本文以中俄边境黑河地区满族家谱研究已有成果为基础,以《瑷珲正红旗佛满洲扎库他(张)氏宗谱》《武氏族谱》等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满族家谱的功能、价值等。对研究家谱文化、清史、八旗驻防史、中俄边境地区满族人口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家谱是记载家族世系及相关内容的文书档册,主要包括谱序、源流考、世系表、辈字、族规家训、图像等内容。作为一种原始资料,家谱承载了大量的信息,它对于学术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宁安地区历史悠久,是满族的祖居地,满族语言文化存留时间较长,留有较多的满族家谱。本文通过对宁安地区瓜尔佳氏、墨尔哲勒氏、阿克扎拉等家族家谱的介绍,从记录历史人物及政治制度、反映民族价值观念、揭示家族管理与教育、展现地域文化等方面阐释家谱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宁夏图书馆家谱文献的收藏情况,并对其所具有的民族、地方特点,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人之有祖,亦犹是焉。”寻根认祖是人类的共性之一,是人的一种本能。人类记录祖先、认同祖先的意识,久已有之。超越了族别与国界,各个民族都有这种传统。世界各地都有自己形式的家谱。中国家谱记载的内容与西方家谱不尽相同,中国家谱通常记述了家族的兴衰,如世系繁衍、人口增减、居地迁徙、婚姻状况,以及重要成员的社会地位、文化著述,  相似文献   

9.
论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背景下搜集、整理梅州客侨家谱资源的价值和优势,述略家谱数据库开发建设的流程方向,探讨如何充分发挥地方文化对梅州经济建设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家谱数字化资源的开发与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家谱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谱又称族谱、宗谱、家乘、家牒、世谱、房谱等,是记载本宗族世系和事迹的历史图籍。家谱数字化就是采用计算机技术,将常见的文字或图形符号转化为能被计算机识别的数字符号,从而制成家谱书目数据库和家谱全文数据库,用以揭示家谱中所蕴涵的极其丰富的信息资源,从而达到保护和利用家谱的目的。对家谱数字资源的分布做调查分析,既有利于指导下一步的家谱数字化工作,促进家谱数字资源的整合,又有利于社会各界充分利用家谱数字资源,挖掘家谱资源的文献信息。一、家谱书目数据库的开发与建设家谱书…  相似文献   

11.
湖南少数民族家谱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寻霖 《图书馆》2006,(5):49-51
在湖南51个少数民族中,只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白族、回族、壮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畲族10个民族人口较多,并形成了聚族而居的氏族。与汉族家谱相比较,湖南少数民族家谱普遍讳言所出而攀援汉族华胄,同时体例也较为简略,所录丁口不多,首修年代也较晚。一些氏族还得聘请他族人士主修族谱。  相似文献   

12.
家谱是中国众多家庭记载其宗族世系繁衍的家族档案,其内容丰富,能充分反映家族与当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方面的关系,具有较高研究价值,是不可多得的文献资料。本文从家谱的演化、特点等挖掘其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3.
巴音 《中国档案》2003,(10):54-55
相关背景:国有正史,地方有方志,家族有家谱。家谱是人类以血缘为核心亲缘关系的投影。有研究者说,家谱是一块块历史的碎片,它用独有的方式映现着一个群体、一个区域的历史文化,与正史、方志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三大支柱,对于研究姓氏文化、民情风俗、人口迁移、基因遗传等都具有重要价值。中国最早的家谱,主要记载帝王诸侯的世系、事迹,到魏晋南北朝时,门阀制度盛行,家谱成了世族间婚姻和仕官的主要依据。隋唐五代后,修谱之风从官方流行于民间。特别是宋明清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推动社会权力进一步下沉,氏族宗族也向平民宗族发展,家谱失去了以往政治功能,更多地由官修变为私修,以至遍及各个家族,出现了家家有谱牒的盛况。20世纪50年代,在轰轰烈烈的土改时期,随着旧的宗法关系的打破,被认为代表着“封建族权”的家谱,多被付之一炬。文化大革命则令更多的家谱遭遇了灭顶之灾。有人估计,从50年代到70年代,全国大约有两万种家谱被人毁掉。而进入80年代,随着海外华人寻根热潮的兴起,民间修谱之风又开始慢慢升温。上海图书馆是世界上收藏中国家谱最多的地方,收藏有1.45万种家谱。2001年文化部决定由上海图书馆主持编纂《中国家谱总目》。据悉,上图目前已经收到大陆报上来的近5万种家谱条目,目前正在加紧其他方面  相似文献   

14.
作为文化历史价值仅次于正史和方志的家谱,是民族社会记忆的一部分,也是研究社会史的重要历史文献,其学术价值日渐受到史学研究者和人口学家的关注和重视。以记载家庭世系的繁衍为核心的家谱,一定意义上是一种历史的记述,也是档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家谱文献资源数字化可以提高家谱文献保存和编研,是今后家谱文献资源建设的趋势。目前我国家谱文献资源数字化一般通过建立网络、编研数据库等形式,存在分散进行、规范不统一、开发层次较低等不足,为此,需要准确定位家谱文献资源数字化特色、加快相关工具软件开发、拓展家谱信息来源、逐步推进家谱文献资源数字化的市场化良性运作。  相似文献   

16.
家谱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谱又称族谱、宗谱、家乘、家牒、世谱、房谱等,是记载本宗族世系和事迹的历史图籍。家谱数字化就是采用计算机技术,将常见的文字或图形符号转化为能被计算机识别的数字符号,从而制成家谱书目数据库和家谱全文数据库,用以揭示家谱中所蕴涵的极其丰富的信息资源,从而达到保护和利用家谱的目的。对家谱数字资源的分布做调查分析,既有利于指导下一步的家谱数字化工作,促进家谱数字资源的整合,又有利于社会各界充分利用家谱数字资源,挖掘家谱资源的文献信息。  相似文献   

17.
家谱是中国众多家庭记载其宗族世系繁衍的家族档案,其内容丰富,能充分反映家族与当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方面的关系,具有较高研究价值,是不可多得的文献资料.本文从家谱的演化、特点等挖掘其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8.
吴桂敏 《兰台世界》2007,(2X):51-53
家谱是中国众多家庭记载其宗族世系繁衍的家族档案,其内容丰富,能充分反映家族与当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方面的关系,具有较高研究价值,是不可多得的文献资料。本文从家谱的演化、特点等挖掘其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近代和现代史上 ,湖南出了许多有重要影响的人物。这些名人的家族的家谱对于研究中国近现代的发展过程具有极其重要的史料参考价值。此丛刊首批推出 10种家谱 :湘军首领曾国藩、胡林翼家谱 ;革命领袖毛泽东及母亲家谱 ;刘少奇、彭德怀家谱 ;江苏巡抚、两江总督兼两淮盐政陶澍家谱 ;湖北、安徽巡抚李续宾家谱 ;江苏巡抚、漕运总督黎培敬家谱。上述家谱均属孤本。湖南省图书馆编辑 ,首次由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中心影印出版。精装 16开 ,全套共4 5册 ,定价 2 2 0 0 0元。《湖南名人家谱丛刊》将影印出版…  相似文献   

20.
海南家谱收藏保护及开发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海南家谱提要》的出版、《海南家谱数据库》的建设等方面综述了海南省家谱开发现状,提出加强海南省家谱网站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