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以食为天”是句世人皆知的老话,它形象地表明了“吃”在我国民众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作为世界明古国,中国的饮食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我国民族化中最具魅力的瑰宝,在世界饮食化中一直享有独特的地位。作为一名多年报道餐饮美食的专栏记,如何把我们传统民族化中的精华,更直接、更完美地展示给广大读,丰富千家万户的物质化生活,一直是我努力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我国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孟子等诸子百家就重视“传播”的作用,他们的传播思想在世界传播史上居重要地位。这一论点,是新出版的《大众传播学总论》一书中着重提出的。  相似文献   

3.
饮食文化是民族文化之一,它的广泛传播,对于整个国家和民族在世界的影响是广而深的。饮食文化传播的途径繁多,本文主要是研究饮食文化在电视剧中如何有效传播,以韩剧中饮食文化成功传播为典型案例,深入分析成功的原因,以及对我国传统饮食文化如何在电视剧中有效传播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置于甘青地理的交界、族群互动的边界以及夏夷文明中间区位的土族,是陇西民族走廊中人口较少的民族。土族哭嫁原因的复杂性、情感表达的集中性、参与主体的多元性,共同解释了处于中间圈民族文化的杂糅性特征。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改变,作为哭嫁的主要参与主体,其在仪式中的表达立场因之变迁。从“学哭”到“要哭”,是土族女性表达中“被动”到“主动”的变化的过程,其情感表达逐渐走向独立。哭嫁不再是女性单一宣泄情感的通道,增加赋权、提高地位、传承文化和职业所需,成为土族女性群体在新时代表达的情感希冀,女性在仪式中的主体意识随之建构。  相似文献   

5.
“人类编辑活动”与“文化缔构编辑观”是王振铎在《编辑学通论》中提出的两个范畴。从提出者对它们的解释和论述来看,前者实际上是指作者、学者、编辑者、读者及其他一些不同职业、不同地位的人共同具有的“编辑活动”,后者实际上是把“编辑学”看作“是一门研究人类文化缔构的科学”。对此,王振铎近几年来的论述又有所发展。笔者不敢苟同,故作此文。 (一) 阅读王振铎关于“人类编辑活动”与“文化缔构编辑观”的论述文字,人们就常会面对逻辑上的矛盾与混乱。 例如什么是他所说的“文化”呢?在“文化的构成”这部分中,王振铎指出:“广义的文化,有三层含义:一是自然的文化,……二是社会的文化,……三是精神的文化,即人类思考世界、美化世界、完善自身心智,建构共同的心理状态与文化结构。”而其“在本书中所用的文化一词,通常是指狭义的精神文化,而不是包罗一切的‘大文化’概念”。这很明确,王振铎所说的“文化缔构编辑观”中的“文化”是指“精神文化”,而且“精神”前面没有任何修饰语、限定语。他又说:“英国科学哲学家波普,曾把世界划分为三大部分。一是客观物质世界,二是主观精神世界,三是人类文化世界。我们借用这个划分方法,而着重从其中的第三世界,即人类文化世界来考察编辑现象。”这  相似文献   

6.
黄雨  李笑妍  周鸿 《今传媒》2024,(4):109-112
“花儿”是青海地区较为流行的民歌种类,2009年9月被联合国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符号的一种,音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了交流情感、传承文化的重要作用,而民族民谣作为一种特殊的音乐形式,通常带有自身独特的魅力。青海的“花儿”是一种极具自身特色与文化内涵的民族歌谣,但是由于民族性较强、文化较为小众以及在传播过程中传播力、影响力不够高,再加上新媒体时代新颖的音乐形式逐渐充斥音乐市场,使得新业态趋于饱和,其传播面临着较大的压力。本文对青海民族歌谣“花儿”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概述,探究了新媒体视域下“花儿”的传播现状及困境,并针对传播过程中的问题与困境提出相应策略,旨在为我国民族歌谣的传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十三经”是我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经典著作,无论从哪一个层次研究或了解我国古代的思想与文化,更不必说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遗产这样的重大课题,它都是必须研读的基本典籍。然而,“十三经”文辞的古奥、解释的歧义,一向是  相似文献   

8.
1989中金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相继推出系列广播《重唱创业歌》和《深情的黄土地》,作为一种探索,如果把这两部作品当做开篇,到1990年5月播出的《民族正气歌》,这种探索则更趋于成熟。这组报道发挥广播声音的优势,浓墨重彩,描绘了一个又一个生动的形象,讴歌了中华民族威武不屈、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高尚气节,宣扬了中华儿女自强不息,为祖国争光的浩然正气。难怪听众赞扬它是“弘扬民族正气的颂歌”、“难得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的好教材”。深入具体地总结这3组报道的经验,有助于发展具有广播特点的深度报道,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广播。  相似文献   

9.
张琦 《大观周刊》2011,(18):201-201
汤在俄罗斯的饮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有人曾经这样问过巴赫列布金:餐桌上的哪道菜最能体现出一家人的幸福与温馨?这位前苏联著名的学者和美食家毫不犹豫地回答说:“汤”!俄罗斯人爱喝“汤”,他们把“汤”作为正餐的第一道菜,这些都是构成俄罗斯人饮食文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刘群 《群文论苑》2003,(3):35-36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今后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把加快城市化进程作为经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2010年世博会将在上海隆重召开,世界选择了上海,上海将还给世界一个惊喜。上海提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作为世博会的主题,上海新一轮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作为上海西大门和后花园的青浦乘东风、抓机遇,借世博会之机响亮地提出了“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口号。文化作为经济的上层体现,青浦在加快城市化进程中,大力塑造现代化城市文化成为共识。  相似文献   

11.
服装作为不用时代文明的载体以及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在人类的文明是进程中呈现了很强的民族传承性。中国传统的审美思想中,儒家所倡导的“和”的审美理念占据了核心的地位,在中式服饰的特征上就呈现出讲究“情景合一”、“天人合一”的大一统风范,和谐、内敛、包容等审美情愫也不断地在中国古代的不用时期的服饰格律中加以表达。现代服饰设计需要民族文化的渗透与传承,这样才能展露出更富审美情节的民族华章。服饰审美正是源于社会的需求,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个性化、艺术化生活方式方面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追求。i  相似文献   

12.
两岸三地的“故宫博物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真正的紫禁城只有北京一个;作为皇家宫殿的“故宫”,北京和沈阳则各有一个;但作为博物馆(院)的“故宫”,却在台湾海峡两岸实实在在地存在着三个。就文物等方面说,其实这三个“故宫”不只是雷同或相似,而是完全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这是因为两岸三地的“故宫”文物,不但有着共同的文化和民族渊源,而且有着共同的时代和地点来源。  相似文献   

13.
从上古时期到今天的现代生活中,作为石之美的“玉”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本文以先秦时期的玉印为切入口,对古人用玉的情况及其背后所蕴涵的古代文化信息进行了系统的探讨。通过讨论我们发现,自古以来。玉在人们的生活中一直充当着特殊的角色,发挥着其他艺术品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因为玉不仅是一种宝贵的装饰品,更象征着人的高贵及其高尚的品格。  相似文献   

14.
与一个人的健康成长一样,中国电视的成长也需要汲取各种营养,在众多营养元素中,“民族文化”可以称得上是必不可少的“钙质”。21世纪,世界文化格局不可避免地承接着由经济全球化浪潮所带来的迅猛冲击,即将面临重建新的文化架构。矗立在世界文化交流与对话风口浪尖上的第二媒介——电视,通过传播“全息化”信息,责无旁贷地成为了人类观察异文化背景的重要窗口。然而,这个充满风景和诱惑的窗口也极可能成为西方强势文化大举入侵发展中国家弱势文化的门槛。中国电视,如何避免一场“文化鸦片战争”悲剧的上演,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5.
“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于2006年被纳入《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重大文化工程,是我国最早实施的推动中国图书走向世界的推广计划.“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以“向世界说明中国,让世界各国人民更完整、更真实地了解中国”为宗旨,以资助出版中国的图书和向国外图书馆赠送图书为手段,力图打造图书版权贸易出口和实物出口两个平台,实现连通中国与世界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胡春梅 《现代声像档案》2007,9(1):I0019-I0019
随着现代文明的推进,在我国56个民族中,许多民族的民俗生活现象、民间的文化,正在陷入前所未有的变迁、遗失的窘境中。作为一名酷爱民俗生活题材的摄影人来讲,记录、弘扬这些具有历史价值的文化,用影像来保存“人类的记忆”就显得极为重要了。然而,由于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民族习俗与生活,他们的文化现象也会有精华与糟粕之区分,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广告为人们创造了无数商机与财富,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起着催生和杠杆的作用。同时,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广告文化如同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一样,已经走进我们的社会和千家万户,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和思想情趣。考察文化视野里的广告的地位和作用,除它的经济功能以外,更应着眼于它的文化教育作用和影响。广告文化的这种“作用”和“影响”,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肌体有益亦有害,有利亦有弊。  相似文献   

18.
京道 《编辑之友》1989,(4):21-23
“挖掘”与“引进”是少数民族科技图书编辑工作中经常涉及到的两个问题。所谓“挖掘”,是指整理、总结本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积累下来的科学文化财富;所谓“引进”,是指吸收和普及兄弟民族,尤其是汉族的先进科学文化为本民族所用。一、挖掘本民族的科学文化遗产是少数民族科技图书出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每个民族都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进行着生产活动和生存斗争,从而积累了各不相同的、适应和改造本地大自然的生产技巧和生活方法。这些技巧和方法,虽然常局限于特  相似文献   

19.
王培 《大观周刊》2011,(25):22-22,12
儒家的"六艺"是我国古代教育的六种科目,孔子在春秋末期创立自己的学派时,继承了这一传统,用来教育弟子。在以后的几千年中.“六艺”一直是儒者安身立命的根本,凭借其实用性和威严性在封建社会获得了很高的地位。虽然对于“六艺”的界定有不同的说法,但是“六艺”的重要作用依然在诸多版本中被凸显出来。今天,我们有必要深入“六艺”内部,揭示其独特的学术魅力.以弘扬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0.
一、文化和互联网的定义现行的“文化”一词在多种意义上使用。①最通常是指“知识”。如“学文化”,“文化课”等。这恐怕是“文化”的最通俗,最表层的含义。②指某种较突出的社会生活习惯,风俗。如“饮食文化”等。③我国古代“文化”一词主要指“教化”、“文治”。作为“教化”的文化,如传教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