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2003年12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召开的全国特殊教育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前后,本刊“视点”栏目先后推出了《我们怎样开展信息技术教育?》(2003年第11期)、《期待E校园》(2004年第2期)两组重头文章,从特殊教育学校建设与管理、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特殊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与软件开发等方面,探讨了特殊教育学校如何普及和开展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特殊教育现代化的问题,报道了会议确立的战略目标和部署:“从2004年起,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特殊教育学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力争在较短时间内缩小和普通教育之间的距离,逐步实现利用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手段最大限度地弥补残疾学生的生理缺陷,开发他们的潜能,同时以信息化带动特殊教育现代化,全面实现‘校校通’工程,努力实现特殊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三年多过去了,既定目标正一步步实现和接近,特殊教育信息化的硬件环境、课程环境和资源环境也因此而发生了令人欣喜的变化。不久前,教育部新颁发的盲、聋、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都毫无例外地增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光盘版和网络版的特殊教育资源库也由教育部向全国特殊教育学校免费发放,中国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还举办了首届全国特教学校教师信息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大赛…… 在特殊教育信息化环境逐步形成并不断优化的今天,在当前特殊教育学校实施新的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加快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的背景下,在现代信息技术已极大地改变人们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的现实面前,如何进一步提高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信息技术综合应用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从而更加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有针对性地提高残疾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生存能力,最大限度地弥补残疾学生的生理缺陷、开发残疾学生的潜能,不仅成为社会尤其是残疾学生家长的迫切要求,也成为特教学校校长、老师日益关注并积极探索研究的新课题。为此,本刊特邀有关领导、专家、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和在首届全国特教学校教师信息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大赛中获奖的部分老师,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共同探讨这一问题。希望他们的思想理念、经验做法和认识体会能给正在实践与探索中的广大读者,给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特殊教育学校以更多思考与启迪。[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在21世纪,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发布和应用将成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标志。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基础教育的内容也应随着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 早在1998年,教育部就提出信息化教育分三个层面推进:第一层是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在学校的普及和运用;第二个层面是网络的普及和应用,利用网上资源提高教学质量;第三个层面是开办现代远程教育,建设并提供大量的网络资源,不断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终身教育…  相似文献   

3.
特殊教育信息化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殊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是培养残障儿童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文就当前特殊教育信息化的情况,从信息基础建设、专用设备开发使用建设、信息资源建设、信息技术教育普及等四个方面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教育部部长陈至立10月25日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指导方针是:科学规划,全面推进,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根据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总体步骤,21世纪第一个十年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将从三个层面推进,第一个层面是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并推进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在学校的普及和运用;第二个层面是网络的普及和应用,使学生学会充分利用网上资源;第三个层面是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建设并通过提供大量的经过信息化加工的教育软件和课程资源,通过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及互联网等…  相似文献   

5.
教育信息化 :世纪亮点新世纪开元之年 ,教育信息化闪亮登场。教育部部长陈至立指出 :“根据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总体步骤 ,2 1世纪第一个十年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将从三个层面推进 ,第一个层面是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并推进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在学校的普及和运用 ;第二个层面是网络的普及和应用 ,使学生学会充分利用网上资源 ;第三个层面是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 ,建设并通过提供大量的经过信息化加工的教育软件和课程资源 ,通过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及互联网等多种手段 ,用较低的成本将课程送到广大农村地区 ,实现资源…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评估指标体系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教育信息化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现代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所学校能否充分认识到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地制定信息技术发展规划,切实利用信息化促进学校发展和课堂教学,都与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密切相关,因此建立校长信息化领导力评估指标体系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采用因素法,并依据系统理论,确定了五个一级指标:校长应当具备的四个主要能力要素和校长的内在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7.
2000年10月25日,国家教育部主持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并在该会议上做出决定:从2001年起用5到10年左右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为此,教育部提出了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两个目标:一是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二是全面实施中小学“校校  相似文献   

8.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给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研究系统梳理和分析了近年来国际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文献,发现已有研究主要聚焦特殊教育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态度、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教师职前培养中的运用,以及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教师职后培训中的应用三方面,为我国当前在信息化背景下促进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思路和经验。未来应加强特殊教育教师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研究,实现特殊教育教师信息素养研究的均衡化;根植本土情境,依托技术赋能特殊教育教师职前培养;开发与评估多样化、精细化的信息技术,搭建适宜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信息化环境。  相似文献   

9.
《现代教育技术》2016,(3):53-59
为解决我国特殊教育学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文章采用调查研究和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剖析了苏州工业园区仁爱学校利用教育信息化促进学校发展的成功个案。该案例带来的启示是:教育信息化能够促进特殊教育发展,进行缺陷补偿,为康复与教学提供支持。文章指出,特殊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要从国家、学校、课堂三个层面共同推进,开展教师培训、共建共享课程资源、搭建无障碍学习环境、实现康复—教学一体化等,从而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残障学生的生活技能以及融入社会的能力等。  相似文献   

10.
王唯 《中小学管理》2004,(10):32-36
北京市中小学信息化基础环境已有很大改善,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学校之间信息化发展的非均衡性比较严重,教师培训和软件开发相对薄弱;学校信息化管理不尽如人意,师生应用信息技术的时间很有限。对此,本文提出的对策是:把现代教育思想全面引入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协调性,调整政府对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投资的结构和重点,对教育资源进行数字化、网络化的整合改造,营造以人为本的学校信息化环境,将普及与提高并行作为目前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1.
史文津  黄翔 《职教论坛》2012,(11):90-92
通过对40所特殊教育学校的问卷及访谈调查,掌握我省特殊教育学校信息化现状,从特教学校信息技术环境建设、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认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特殊儿童信息技术教育现状、特教资源开发情况、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六个方面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并提出促进特殊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随着特殊教育信息化成为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的创新引擎,以信息技术驱动特殊教育学校课堂教学变革已是推进中国式特殊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抓手。本研究以培智学校低年段生活语文信息化课堂为着眼点,借助改进型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滞后序列分析法和课堂观察法揭示其教学互动的特征。研究发现:技术应用整体朝向通用学习设计本土实施发展,师生数字能力发展鸿沟仍旧存在;教学互动体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趋势,培智学校学生主体性学习机会有待丰富;受教学惯习和功能限制模式影响,技术催生多元互动结构的作用有待加强。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优化低年段生活语文信息化课堂教学互动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教育信息化》2006,(8):27-29
山东省五莲县地处鲁东南山区,现有普通中小学146处,教职工5308人,在校生70034人。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全县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协调、跨越发展,先后荣获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县、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县、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省农村教育先进县、全省基础教育先进集体等省级以上荣誉40余项。进入新世纪,为进一步增强教育发展后劲和活力,我们积极抢抓信息化发展机遇,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厅大力推进信息技术教育的要求,提出了“全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努力实现全县教育均衡跨越发展”的工作思路。经过几年艰苦努力,我县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成果,全面完成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普及工作。  相似文献   

14.
对中小学校园网建设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开展得如火如荼。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大举措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信息技术》课程在中小学的开设;二是实施教师继续教育“园丁工程”;三是全力推进“校校通”工程;四是大力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改革试验研究。在推进以上四个方面工作中,学校校园网建设处于极为关键的位置。其原因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通过校园网的建设,提高学校设备配备和教学应用标准;二是配合校园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建立能够较好适应信息技术课程开设和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教学环境;三是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  相似文献   

15.
许秀峰 《山东教育》2002,(32):15-16
近年来,教育部提出了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实施“校校通”工程,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宏伟目标。我们县及时抢抓这一机遇,加快基础设施和教师队伍建设,坚持区域整体推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1999年初中以上学校普及了信息技术教育;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比例达到60.3%,具备信息发布、教育管理、教育资源、远程教育和学生自主学习五大功能的全县教育城域网已建成开通,一期工程有7处中小学以光纤接入县教育城域宽带网,其他学校以拨号形式上网,目…  相似文献   

16.
教育信息化的浪潮正在涌向中小学校园。2000年10月25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宣布,我国将用5到10年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主要目标有两个:一是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2005年前,在所有的初中及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而全国普通高中和大中城市的初中,今年秋季就要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及其应用取得了巨大成果。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促使特殊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立足于我国特殊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对从CNKI中检索到的219篇文献进行分析与统计,并运用可视化软件Cite Space绘制关键词知识图谱。通过分析关键词并聚类,对我国特殊教育信息化的现状进行分析,通过数据处理分析得出近年来我国特殊教育信息化在特殊教育信息资源的组织形态、特殊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与学、特殊教育信息化管理、特殊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特殊教育信息化资源设计理论、特殊教育信息化变革与创新等六个方面,以及探索发现特殊教育信息化现阶段的研究热点与前沿主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面落实“以县为主”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调整布局、优化结构,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狠抓了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使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到2003年底,全市完全小学以上的学校全部开设了信息技术教育课;有3171所学校完成了“校校通”建设(含共享学校);963所学校建立了校园网,530所学校完成  相似文献   

19.
2006年是国家“十一五”发展与建设规划的开端年,回顾过去5年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可以得到这样的共识:第一,城市学校的信息化基础设备设施普遍完成,具有在各学科开展教育教学应用的环境;第二,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普遍提高,具备在课堂教学上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第三,信息技术课的普及,进一步提升了学生在使用信息技术上的优势,学校信息化的环境基础与教师、学生个体的能力基础具备了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条件。这些可以概括归纳为在个体、单位或系统的局部上完成了信息化目标。  相似文献   

20.
朱唯 《湖南教育》2002,(1):36-37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与广泛应用的今天,《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了“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根据教育部教基犤2000年犦33号文件,从2001年开始,我国中小学将在5~10年的时间内,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教育部2001年6月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已将信息技术列为从小学至高中的必修课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作为一门新课程,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是:如何正确认识信息技术教育,计算机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有何区别,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