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是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文章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界定了区域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特征,构建了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进行综合评价,解决以往区域人力资源评价中存在的许多弊端.以江苏省人力资源发展状况作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2.
区域发展要具有可持续性,就必须有一种度量监测可控制发展趋势的有效方法,以此评价可持续发展政策和措施的实施效果,本通过建立多层次分析与多目标综合测度模型,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进行了探讨,并以四川省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为例,在大量统计数量基础上,求算出四川2000年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值,总结出四川省2000年可持续发展水平较1995年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基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在福建省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特征与数据源条件分析基础上,根据区域可持续评价目标及综合评价指标设置原则与选择方法,从人口系统、资源系统、环境系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5个方面设置33项二级指标,同时从区域及其空间、时间关系考虑而设置193项三级指标,构建具递阶层次的福建省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在指标的发展位、协调度定义基础上,提出从不同角度进行多指标综合的模型及进行协调性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自从可持续发展概念提出以来,如何有效地对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定量测度,一直是旅游学研究的热点和旅游研究方法的难点。文章在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旅游生态足迹评价方法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研究对象,对旅游生态足迹在民族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应用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2006年甘南藏族自治州人均旅游生态足迹为0,02071,其中交通足迹最大,占到88.6867%;其次是餐饮,为7。4457%;再其次是住宿,为3.5442%。而人均旅游生态承载力为0.03963256,生态占用指数为0.5226。旅游发展处于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下,旅游活动对旅游环境的压力在旅游承载力范围之内,生态系统是安全的,但必须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最后文章指出了旅游生态足迹在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缺陷和测度出现的误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出发,提出了将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纳入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思想,指出了规划环境评价中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建立流程和评价方法。以天津滨海高新区和天津华苑生态工业园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得出2015年天津滨海高新区和天津华苑生态工业园区的综合评价指数及所处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6.
矿区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引入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法对矿区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现状进行定量的评价,得出该矿区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等级,为及时发现矿区环境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隐患和缺陷、制定相应的措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已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上最具有活力和发展前景的经济区域之一。对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来说,港口的发展对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对港口的综合评价却缺乏有效的方法.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港口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量化的数据.此研究为港口的建设及布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区域可持续发展预警系统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从系统观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区域可持续发展预警系统及其结构的设计问题,提出将预警活动引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活动中来,并从理论上设计了预警系统的结构及其衡量与评价模型,得出一套综合评价和测算的方案(常权、递增权、层次分析和变权),为今后的实际建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科学地评价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是循环经济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首先,在分析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然后,由于评价指标和发展水平具有主观性和模糊性,提出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来评价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0.
常德市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前提,利用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常德市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从总量规模和结构协调两个方面对常德市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可为常德市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基于信息熵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中各单项指标的评价结果具有独立性和不相容性,需要考虑不同指标的属性.文章基于信息熵的分析方法,通过获得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的指标信息熵,由指标信息熵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再结合属性识别模型,实现对各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综合评价和排序.此基于熵权的属性识别模型被应用到西安市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综合评价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西安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陕西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品牌丰富化、区域发展特色化、节庆旅游多样化等特点。本文运用ASEB栅格分析法,以体验为视角,分析了陕西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并从发展可持续、管理可持续、动力可持续和生态可持续等方面探讨了陕西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区域系统的要素组成、结构与功能.提出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区域系统不断协调、组织与完善的过程,并就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基本理论做了初步探讨.最后构建了河南可持续发展的四个子系统,以及推进河南省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行动框架.  相似文献   

14.
区域发展理论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区域发展理论经历了由追求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发展的传统发展理论到谋求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发展理论的发展过程,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多学科思想的集成,是区域发展理论的最高层次。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地域上的落实与实现,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中各子系统协调发展的结果。是区域发展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5.
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系统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在教育地理学、系统科学、可持续发展理论等所提供的理论基础上 ,对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从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原则、机制、模式以及发展策略等方面 ,构建一个较为完备的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区域职业教育体系协同特征基础上,根据协同学理论中序参量概念和支配原理,对职业教育体系资金投入、就业率序参量进行了模糊灰关联程度分析,并结合信息熵原理,建立基于协同学理论的区域置业教育体系的演化机理模型,结合实际对区域职业教育系统的构建和协同效应进行探讨,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区域职业教育体系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沿海开放地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在沿海开放地区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前期工作的基层上,提出了构建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新框架模型和新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为下一步的深入研究准备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吉林省区域物流产业的发展,提升其物流能力,该文选取了吉林省2004~2011年运输行业统计数据,运用模糊物元法对吉林省物流业的货运量、客运量、公路里程、铁路里程、邮电业务量等指标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吉林省物流规划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