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英汉修辞对比和中式英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修辞方法的巧妙运用可以使语言的表现更加丰富多彩,而要在英汉互译中把握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就应注意到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下英语的词语运用特征,使翻译既忠实于原文,又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翻译中应将英汉两种语言常用的修辞手法进行对比,利用各种手段,充分体现英汉语表达上的特点,避免中式英语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比喻在英语和汉语中都是最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然而英语中并不存在与汉语“比喻”完全对应的辞格,双方在这一辞格的细分类上也存在不少差异。在进行英汉比喻辞格的互译时,应该注意喻体的转换或辞格的转换。  相似文献   

3.
英汉比喻修辞比较研究初探魏光明作为分属不同语系的两种不同语言,英语和汉语在词的构成、词形变化及句法结构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就修辞手法而论,绝大部分英语常用修辞格却都能在汉语中找到与之相同或相近的修辞方式。因此,通过对英汉修辞的对比研究,寻找出...  相似文献   

4.
英语辞格Repetition是一种常用的结构上的修辞手法,主要分为七种形式。汉语修辞格中的反复也是被普遍运用的常见修辞手段,可分为三种形式。本文以英汉、汉英对照的形式,分别说明两者的特点,并进行区别。文中还将Repetition与顶真及回环两种汉语修辞格做了对比.并对英语辞格Repetition和汉语修辞格反复的翻译技巧和规律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5.
头韵是英语中最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具有节奏美和音韵美,能增强语言表现力。由于汉语中不存在头韵修辞格,因此头韵的翻译成了英汉翻译中的一个难点。实践充分利用汉语的多种语音修辞手法,可以再现英语头韵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6.
夸张是英、汉语中很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按意义标准,英、汉夸张可以分为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三大类;按构成标准,英、汉夸张可以分为一般性夸张和借助性夸张两大类。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夸张手法既有相同也有相异之处。其共同点在于:两种语言都可以利用数字来进行夸张;在语义上进行夸张;与其它修辞手法相结合的夸张。不同之处:汉语中有超前夸张。英语夸张倾向于写实,汉语的倾向于写意。夸张辞格的翻译有直译;意译;根据句意,作模糊处理;根据语言习惯,变通翻译等。  相似文献   

7.
胡波 《考试周刊》2009,(39):115-116
借代(metonymy)与提喻(synecdoche)是两种常用也难以区分的修辞手法。在英语专业高年级阶段,特别是在高级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将它们搞混淆。本文结合近几年作者在高级英语修辞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一些体会,期待帮助学生更好地区分和使用这两种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8.
英语和汉语一样,也有许多修辞手法,使语言不但明确、简练,而且生动、形象、有音响、有光泽。它能够在反映内容的同时,产生一种美感,勃发一种情趣,以强烈的艺术魅力,吸引读去深刻领会章的内容。在英语的多种修辞手法中,夸张法是较为常用的一种。所谓夸张,就是有意识地故意夸大事实,  相似文献   

9.
英语中的修辞(Figurees of speech)表现在各种英语文体中,尤其是谚语和文学作品中。它能描述客观事物,表达一定的思想观念和抒发主观情感。英语中的修辞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能使其所表达的事物或观念呈现出一种动人的魅力,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较高的审美价值。英语中的修辞手法很多,下面谈谈最常用的几种。基于相似关系(likeness or similarity)或联系(association)的修辞手法主要有以下几  相似文献   

10.
Satire与Irony是两种常用也难以区分的修辞手法。两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在英语专业高年级阶段,特别是在高级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将它们搞混淆。本文就《现代大学英语》(第六册)中一道相关的练习题引发的分歧展开讨论,期待帮助学生更好地区分和使用这几种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11.
英译汉中,如何处理英汉修辞是一个不好把握的问题。翻译时应尽量保持与原文一致的修辞方法,若不能做到,可以运用汉语其他修辞方法来翻译,以期达到“信、达、雅”的效果。不管翻译中英汉修辞能否对应,译文首先应保持意思正确。  相似文献   

12.
英汉语篇对比修辞研究是对比语言学学科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围绕英、汉两种语言和文化的修辞规约异同及汉族文化在英语习得过程中的影响这两个话题,国内外学者作了深入研究。其研究方法复杂多样,但定性和实证对比研究居多;研究结论有相似之处,然也存在不同的声音。而多元化的英汉语篇对比修辞理论值得期待,基于口语语料和网络对话这种新文体的英汉语篇对比修辞研究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3.
舒菲 《铜仁学院学报》2005,7(5):55-58,63
汉、英修辞手段对比对广大英语学习者提高英语修养的帮助是不言而喻的。对于各种修辞格的对比近年来已经有了较为系统的论述,但对于汉、英语音手段的对比的论述却较为鲜见。本文拟从汉、英修辞中语音手段对比的讨论来帮助英语学习者另辟蹊径,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周倩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8):26-27,207,208
广告语是特定社会文化的产物,也是语言艺术的结晶。英汉广告语大量使用修辞手段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进而打动广告受众。但是由于受本民族语言文化的制约与影响,英汉广告又各有自己的表现手法,形成各自的风格特点。本文主要从语音修辞、语义修辞、结构修辞三个方面对英汉商业广告中较为常用的修辞手法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5.
Since both translation and rhetoric are aimed to achieve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through language tools, it is a good way to borrow rhetorical theories and resources to polish translation. Translatology and rhetoric have long enjoyed academic attention, while the discipline of translation rhetoric is at the infant stage and calls for further research. Through analyzing the English and Chinese versions of Imperial Peking, written by Lin Yutang, at the levels of figures of speech, text structure and language style, this paper is aimed to have an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expression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and to throw light in how to talk about Chinese culture in better English.  相似文献   

16.
正确运用修辞手段,是翻译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对英语中的修辞格在翻译中的不同处理进行探讨,为使英语的修辞效果尽可能完美地传达到译文去,可以采取直译、意译、归化以及数种译法并用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广告英汉互译中,思维方式、语言、词汇、句法、修辞等方面都存在着文化差异.通过"功能相似,意义相符"的符号学理论,可作出适宜的处理.  相似文献   

18.
逆喻是英语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格,本文对其修辞作用及其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寻求直译、拆译、增词译等相应的汉译对策。  相似文献   

19.
英语和汉语分属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 ,二者在多方面存在差异。从修辞格的角度 ,就汉语的对顶格与英语的矛盾修饰法在概念内涵与结构组成方面的差异进行比较 ,探讨二者概念的交叉与构成规律 ,以便于语言学习者更好地了解这两种辞格  相似文献   

20.
在音韵、词汇与修辞、意蕴三个层面上分析格律诗英译中的翻译和变通问题。翻译诗歌要尽可能保留原诗的音韵之美,格律诗中的平仄押韵等与英诗的音步韵格之间存在可译性,因此应在不损原意的基础上表现出原诗的音韵之美;中国诗歌的用词、文法和修辞要有适当的译入语与之对应;上乘的译品能再现原作的意蕴。作者提出论点并结合大量翻译实例予以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