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秀清 《英语辅导》2011,(2):113-115
本文通过问卷对高职院校英语专业二年级140名学生听力学习动机、听力学习策略和听力成绩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高职生的听力学习动机以应试动机为最高,其次是实用动机和兴趣动机;最常用的听力学习策略是意义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高职生的学习成绩与学习动机基本呈显著正相关;各种学习策略也与学习成绩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该文从英语教学的角度研究不同院系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自主听力学习的情况,针对不同院系的学生在自主听力学习动机、情感和学习策略这三方面的差异,对不同院系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自主听力学习和大学英语教学提出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3.
采用问卷法对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应用泰国语专业一年级专科学生进行为什么和怎样学习泰语调查,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学习动机中,学习欲望和内部动机是高职应用泰国语专业专科学生泰语学习成绩的主要相关因素;学习策略中,情感策略、认知策略和交际策略是专科学生泰语学习成绩的主要相关因素。学生自我评定泰语水平依次与学习欲望、内部动机、情感策略、认知策略和交际策略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张芬  王松 《海外英语》2011,(9):11-12,24
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的选择对英语学习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对150名经常参与网络自主学习的本科生进行调查,探讨网络环境下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选择的关系。通过分析发现:学生使用最多的学习策略是认知策略而最少的是社会情感策略,元认知策略居中;内在动机比外在动机对学习策略的影响更大;强动机组的被试比弱动机组的被试采用学习策略更多。  相似文献   

5.
金琳 《教育教学论坛》2014,(10):167-170
本研究采用调查问卷方式对烟台大学文经学院部分学生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学习动机、学习策略以及对教师角色的期待,在此基础上,探讨独立学院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路径:多方面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着重地培养学习兴趣;优化学生的元认知策略,培养其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转变传统的教师角色,使教师成为学习规划引导者、资源利用促进者、自主学习评估者、学习兴趣激发者以及学习监控调节者。  相似文献   

6.
蒋丽华  陈曦 《考试周刊》2010,(51):83-85
学习策略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通过对大学日语专业三年级和四年级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问卷调查和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提出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必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重视培养学生使用学习策略的能力等。  相似文献   

7.
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内涵特征表现为强烈的学习动机、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有效利用学习资源、选择有效的学习策略和自我调控学习过程等.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包括学习动机的培养策略、学习策略的培养策略和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策略等.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心理测量法、数理统计法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习策略、学习倦怠与学习成绩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学习倦怠三个纬度上,行为不当每题平均得分最高,其次为情绪低落和成就感低.四个年级学生存在显著年级差异,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不同学习倦怠的学生其学习策略存在一定的差异.学习倦怠对学习策略和学习成绩都有消极影响.(2)体育专业学生学习策略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不同的年级学习策略总体和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两个维度存在显著差异.男女生在元认知策略方面存在显著性别差异.(3)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存在显著正相关,表现为获得奖学金者的学生学习策略优于不获得奖学金的学生.学习成绩影响学习策略的使用及学习倦怠的程度.不同学习成绩学生,其学习倦怠不同,学习策略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对大学一年级学生非英语专业语音学习策略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非英语专业学习者使用最多的语音学习策略为补偿策略,最少的是记忆策略。学习成功者经常使用语音学习策略,最多的是情感策略,而学习困难者则较多依赖补偿策略。我们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加大语音教学力度,有条件的最好开设英语语音选修课。  相似文献   

10.
管振彬 《培训与研究》2009,26(1):102-104,119
本研究对英语专业一年级和三年级共计100名、年龄跨度为17-22岁的学生在二语学习过程中情感因素和动机因素进行了对比,对他们的深层学习动机、表层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积极的学习情感等可控因素进行了检测。研究发现高年级学生深层学习动机比低年级学生强;从受试者整体来看,在二语学习中,学习兴趣和年龄是深层学习动机的显著预测变量,而且学习兴趣和深层学习动机均可明显预测积极的学习情感。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学习策略调查量表对大学三年级学生的学习策略应用水平进行了调查 ,发现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普遍偏低 ,其他分量的水平差异较大。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学生的专业及专业基础课成绩与学习策略应用水平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在“多媒体技术”课程中 ,依据学生的学习策略应用水平 ,在协作与竞争、任务设计、评价、沟通互动和电子学习档案等方面来设计和支持网上学习活动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251名非英语专业大学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网络多媒体环境下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策略的有效性。研究数据来自问卷调查、访谈和期末考试成绩。研究结果表明:策略培训有效,对实验班学生的自主学习策略和英语水平都产生积极影响。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实验班使用策略的均值普遍高于控制班使用策略的均值,其中九种策略的使用呈显著差异;定量、定性研究都说明实验班的策略意识和学习效率得到提高;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元认知策略中"关于学习者如何合理有效安排学习时间"和情感策略中"学习者自我鼓励和自我奖励"对学习者的英语成绩有显著预测力。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对英语专业一年级和三年级共计100名、年龄跨度为17-22岁的学生在二语学习过程中情感因素和动机因素进行了对比,对他们的深层学习动机、表层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积极的学习情感等可控因素进行了检测。研究发现高年级学生深层学习动机比低年级学生强;从受试者整体来看,在二语学习中,学习兴趣和年龄是深层学习动机的显著预测变量,而且学习兴趣和深层学习动机均可明显预测积极的学习情感。  相似文献   

14.
自主学习策略研究的目的,旨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研究过程中,尝试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时间、激发内在学习动机、发展认知策略、提高元学习能力、提升信息处理能力等自主学习策略的指导.通过一个学年的等组教学实验,分别采用t检验、F检验,对实验的前测与后测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发现这些策略的实施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态度,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15.
采用自编“大学生学习策略问卷”对18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从大学一年级到三年级,学生学习策略水平呈上升趋势,到了大学四年级出现下降,低于二年级、三年级的水平.大学一年级学生在学习策略三个维度上均表现出较低的水平;(2)在元认知策略上存在显著的文理差异,文科生高于理科生.在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上,文科生普遍高于理科生,但差异不显著.建议加强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学业管理,激发学习动机;加强大学生整体的学习策略指导.  相似文献   

16.
网络环境下英语自主学习的动机与策略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的选择对英语学习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根据对120名有过网络自主学习体验的英语专业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学习动机与策略的选择和使用频率。通过分析调查结果,阐明学习动机与策略的相互关系,旨在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有效地选择学习策略,从而有效地提高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7.
元认知策略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的语言学习策略。高校大学英语选修课符合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基于元认知策略理论,从制定学习计划、设置和监控学习任务、建立多元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新探索,促使学生成为一个成功的语言学习者,实现大学英语选修课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8.
基于学习策略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旨在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和认知策略,培养学生的元认知策略,训练学生的情感调控能力,增强学生互动协作策略和资源利用策略的意识,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标。本教学模式立足于帮助学生获得策略意识,灵活选择和运用优良的英语学习策略,积极监控、反馈、调节英语学习活动,提高大学英语教与学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基于学习策略培训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指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和各认知策略,培养学生的元认知策略意识,训练学生的情感调控能力,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标。本教学模式立足于帮助学生获得策略意识,灵活选择和运用优良的英语学习策略,积极监控、反馈、调节英语学习活动,提高大学英语教与学的成效。  相似文献   

20.
基于学习策略培训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指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和各认知策略,培养学生的元认知策略意识,训练学生的情感调控能力,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标。本教学模式立足于帮助学生获得策略意识,灵活选择和运用优良的英语学习策略,积极监控、反馈、调节英语学习活动,提高大学英语教与学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