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清代同治、光绪以来,晚期桐城派的领袖人物曾国藩主政直隶,将桐城之学带到朴茂的燕赵大地,开启了学术新风."曾门学士"张裕钊、吴汝纶相继主讲直隶莲池书院,造就河北多士,形成了绵亘百年、历经五代的"莲池学派"."莲池学派"诸子以经济、学术之才,专精古文,旁及诗歌、书法、绘画、音乐、印学等多个艺术领域,形成了核心突出、层次丰富的文艺思想,是研究晚清、民国文艺思想绕不开的一个重要群体和流派.  相似文献   

2.
一直以来,赵元任先生被认为是提出汉语"羡余"这一术语并对其研究的第一人.梳理1836至1968一百多年间部分有关汉语研究的中外文献发现,从德国传教士郭实腊、清代学者俞樾,到赵元任等10位中外学者都研究了汉语"羡余"现象,美国汉学家卢公明明确提出了"羡余"的早期汉语术语"饶足句色".中国学者主要关注由词义重复、语义磨损、词汇双音化,结构融合等引起的"羡余",西方学者主要关注由音韵和谐、行文布局、区别同音词等引起的"羡余".  相似文献   

3.
作为心学之集大成者的王阳明强调"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致良知"学说在大学新生养成教育的渗透研究过程可以理解为发现大学生的本心,向内寻求力量,助力学生自我成长.本文在深入理解阳明的"致良知"学说的基础上,结合大学新生养成教育的工作实践,在教育过程中渗透这一理论,以多层次立体化的教育模式,着重开展新生生活习惯养成、学习习惯养成、综合能力养成及人格魅力养成教育的工作,帮助大学新生塑造出众的人格魅力,实现教育、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统一,促进大学新生养成教育的实效性、长效性和发展性.  相似文献   

4.
青岛市是我国第一批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试点城市之一,近8年来对体育中考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并逐渐形成了较为稳定的"青岛模式".研究认为:青岛体育中考制度改革主要围绕着考试分值、考试项目、考试方式和"特殊考生"制度4个方面,但是对学校领导的体育观念、体育教师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都产生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建议在未来的考试制度改革中,应当纠正应试体育之风、实行多元评价机制、倡导体育走出升学考试,才是体育中考制度深化改革的应然取向.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的"贵和"文化构建起了我们民族独特的思维特性及行为方式,进而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个性."贵和"文化思想具有十分精深的内涵,它不仅高扬"天人之和""人人之和"的至高价值,而且其最可贵最精深之处还在于它的辩证思维,崇尚"和而不同""和而不流""和不弃争"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学习力作为当今社会衡量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是高职学生适应社会和自身发展需求的一个必备条件.虽有地域之差、文化之异,但"产婆术"教育观蕴含的教育思想十分契合高职学生学习力的培养理念.基于此,在"产婆术"的视角下,探讨高职学生学习力的培养途径,即在师生关系上,有教无类,教师应尊重学生,以激发其学习兴趣;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引导学生,使其发挥潜能,以培养其学习能力;在教育理念上,教师应实施"赏识教育",以增强其学习毅力.  相似文献   

7.
中国《体育法》设三章分别规定"社会体育""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具体内容,形成三元结构的体育类型.运用规范分析的方法,以法文本为分析对象,可以判断出它们所追求的核心价值南辕北辙:秩序是"社会体育"的核心价值;自由是"学校体育"的核心价值;公平是"竞技体育"的核心价值.《体育法》的终极追求是人的持久幸福,由此构筑出"三位一体"的核心价值体系.厘清《体育法》中不同体育类型的核心价值,对《体育法》修改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洛克是最早提出"三育",并把体育列为"三育"之基并系统地论述全面发展的教育观的教育家之一,更是率先系统论述体育思想体系的思想家,他的体育思想对于教育体系的完善、体育在教育中地位的肯定、现代体育学科的建立,还是对体育从古到今的转型都有着相当重要的历史影响.文章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头脑风暴法等方法研究论述了体育在"三育"中的基础地位,阐明了体育发展对人的重要作用,进而论述了体育在形成健康的身体、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和塑造绅士气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战略目标.但"乔布斯之问"同样困扰着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实践.究其原因或在于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战略方向出现了偏差,其价值取向和路径选择受传统教育框架的影响较深.教育信息化所坚持的价值取向和变革逻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信息化的效果.在"互联网+"时代,教育信息化在推动教育变革方面应该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0.
目前,浙江、山东、湖北等经济发达区推行的"镇级市"改革,旨在不改变原建制镇行政级别的前提下,将中心镇纳入到设市模式的范畴中,使其有能力以市的标准来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改革的实质是通过县(市)政府的放权和镇政府的扩权来解决经济强镇所面临的"责权倒挂"的制度性难题.这一权力的重新配置行为,一方面容易引发上下级政府间的权力博弈和失范;另一方面又有利于"镇级市"自主性的培育.但在实际运行中,"镇级市"改革并未对县、镇政府间的职权关系作根本性的调整,难以实现规范化的纵向分权和同步性的权力规制.因而,在制度设计上需要进一步的优化、创新,以促使基层治理转型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