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正>运动学习中的"动"应该有更深层的含义,是指"有能"的身体,也可以称之为"灵动的身体""充满活力的身体"。([1])运动技能的序列发展具有的高度的复杂性和动态的连续性是客观存在的,体育教师能否发现在技能形成中的共属、规律、积累、连续的动作元素,这是运动学习逻辑的核心所在,只有明白不同运动项目中共属的动作价值,才能在教学中设计出具有  相似文献   

2.
<正>George Graham将动作分类为位移性、操作性和非操作性3类([1]),从George Graham的运动要素构成图中可以获得对教材的延展。那么如何理解并运用运动要素设计单元教学,位移性动作技能的学习结构种属与运动项目的关系是怎样的,笔者结合水平四足球运球单元教学设计说明运球(位移性技能)教材内容内在的学习逻辑。一、体育教学中的运动要素的解析运动者在参与运动项目时对动作结构的理解,动作顺序的选取,动作时机的把  相似文献   

3.
<正>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中最先要考虑的因素,是陈述学生在一堂课中的学习需要掌握的"学"的任务,即学什么、怎么学、学会什么。科学、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是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正确处理的首要问题,是衡量教学质量的尺度,对教学方式起着决定和制约作用([1])。现代教学设计理论认为课堂教学是"为学习者设计的教学",所以需要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力水平、认知倾向、技能基础、已有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等([1])。现代教学设计理论认为课堂教学是"为学习者设计的教学",所以需要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力水平、认知倾向、技能基础、已有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等([2]),本  相似文献   

4.
<正>《课标》的课程目标主要包括四个学习方面,即运动参与、身体健康、运动技能、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1])。按照不同的水平段将四个学习方面的目标进行细化和分解后,构成了由水平目标、学年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组成的完整目标体系。达成不同阶段的学习目标,需要以运动技能学习为载体,实际上,一个运动项目,甚至是其中一项技术动作的学习,如,篮球运动中的传接球技术学习,是难以在一节课的有限时间中完成,有时需要较多的课时来系统  相似文献   

5.
<正>笔者在本届教学观摩交流活动中现场展示了水平二(四年级)《正面双手投掷与游戏》一课,教学中将正面双手投掷的动作,创设在"真实"运动情境的结构化内容中,发展学生基本动作能力,取得积极效果。现将教学设计分享如下。一、教材分析《人类动作发展概论》中将基本动作技能分为移动技能、非移动技能和操控技能([1]),正面双手投掷属于操控技能,在操控技能中足球的掷界外球、篮球的双手头  相似文献   

6.
<正>根据George Graham等将动作分为3类,即位移性运动技能、操作性运动技能和非操作性运动技能([1]),非操作性运动技能亦称为非位移性动作(原地动作)。由于本期研讨的重点是位移性动作技能,本文只对位移性动作技能进行分析。从研讨提纲提出的立定跳远案例来看,有"感知跳跃时身体的变化、跳跃方向的控制、认知身体的运动轨迹、跳跃时的身体控制、不同条件的立定跳远"等几个技能主题,所要完成的任务则不同,如,"跳跃方向的控  相似文献   

7.
<正>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体育学习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要使体育学习可持续发展,需让学生获得积极的身体练习体验([1])。学生在身体练习行为表现、运动认知、心理感受的生成中,主要体现为"乐动会"([1])。学生在身体练习行为表现、运动认知、心理感受的生成中,主要体现为"乐动会"([2])。笔者以基层体育教研员的视角进行分析与探索,以抛砖引玉。一、形成发展学生的身体教育思维——让学生"乐"(一)存在问题一些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并不快乐,  相似文献   

8.
《中国学校体育》2021,(9):52-54
<正>一、基本动作技能的分类与作用(一)基本动作技能的分类动作技能定义为由身体、头和/或肢体活动构成的指向目标的运动([1]),根据维度划分为一维和二维,其中根据大小肌肉或大小肌肉群参与的程度而进行分类的方法属于一维分类法。笔者所指的基本动作技能采用的是一维分类法,主要是指由大肌肉或肌肉群参与的基本动作技能,是指向体育与健康学科幼儿园小小班至小学生中低段的年龄阶段。  相似文献   

9.
《中国学校体育》2021,(10):78-79
<正>运动技能学习伴随着信息的加工,是指将收集到的信息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编码,也就是与自己原有的信息(经验)进行重新构建,教学过程中关于个体的认知便是对外部或内部信息加工的过程([1])。本期案例以武术的虚步学习为例,探究了运动技能学习的内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笔者尝试以“条件限制法”进行分析,探究学习者在学习运动技能的过程中如何快速、有效地进行信息的内化,形成所学动作正确的运动感知觉,从而达到指导者的教学意图(或课程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学校体育》2021,(9):68-69
<正>"贯穿式"情境教学是运用多个互相关联的连续性情境设计教学的方式,它是以某一个角色、故事等为主线,设计一个或多个互相关联的情境内容,并且这个情境内容需有一定的情节变化,并随着情节的演化呈现出相应的教学任务,然后由学生自主探究或小组合作,获取运动技能,最终形成一种情感升华的教学手段([1])。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任务驱动、闯关游戏、童话激趣等方式设置"贯穿式"情境,有效地激发和保持小学低段学生的学练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能力。  相似文献   

11.
<正>体育教学的价值从外显来看是运动技能的获得,从内隐来看是认知与情感体验的精神生长。教育是为了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和个性的健康发展,既包含知识、能力,又超越知识、能力。为此在重视运动技能获得的过程中,还要重视学生心灵世界的生长,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这才是球类教学所要追求的效果。一、以球致趣"趣"是球类运动之"源"。休闲时代体育观已经从运动制胜开始向运动致趣转变~([1])。为此国内学者开始了对运动项目  相似文献   

12.
《体育师友》2016,(3):24-26
<正>1设计意图1.1问题的提出教育部主管基础教育的司长如是说:我们跟着体育教师上了十二年的体育课,结果是什么也没学会,现在年龄越来越大了,想参加体育锻炼了都没人带咱们玩;体育课和外语课可以申报吉尼斯纪录了,体育教了那么多年,居然学生连一项运动技能都没有掌握。([1])为什么会出现学生喜欢上体育活动课而不太喜欢上体育  相似文献   

13.
《中国学校体育》2021,(10):39-43
<正>教学单元是一种学习单位,一个单元就是一个学习事件、一个完整的学习故事,一个单元就是一个微课程。([1])《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了体育学科教学依据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达成,目标是从知识点的了解、理解与记忆,转变为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的培育。([1])《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了体育学科教学依据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达成,目标是从知识点的了解、理解与记忆,转变为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的培育。([1])  相似文献   

14.
<正>运动特性一词虽然在国内使用的频率不高,甚至很少被使用,但在国外的运动技能学习和体育教学中却被广泛使用。如,王晋教授认为"体育运动项目众多,每一个运动项目都有各自的特性"~([1]),就直接提示了运动特性是一个项目区别于另一个项目的本质所在。如果对此认识不足  相似文献   

15.
<正>本期案例从运动概念的视角,以原地侧向投掷垒球为例,对操作性动作技能的单元进行了构建,通过共同探讨来进一步明确"教什么"和"用什么教"的问题,以此为单元构建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一、运动概念与各项运动之间的关系分析Rudolph Laban(1974)从运动概念和技能的视角对所有的运动进行分类和分析,并确定了与运动相关的四个关键要素(见表1)([1]),Laban在此基础上进行了  相似文献   

16.
<正>一、针对研究主题确定观察视点"方法"是体育课堂教学中联系学生、教师和教材的纽带。"方法"包括动作方法、练习方法和运用方法,教"方法"主要是教会学生怎么做(准确),怎么才能做好(原理),怎么才能会用(运用)。([1])也就是说,教方法策略的合理性主要体现在"方法"的关联性、针对性、准确性等方面。而双杠教学的合理性主要体现在体操运动的项目特征,双杠的项目特征为稳定性、不变性、一致性。本次活动观察小组从"学生学习行为表现"进行观测,通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观察"教方法策略的合理性"。本文  相似文献   

17.
<正>"通过体育教育教学解决中国学生身心健康问题的关键是:每一堂体育课给予学生持续运动的时间应占一堂课总时间的(运动密度)75%以上,不管是运动技能的学习还是体能的练习都要保证学生达到适宜的运动负荷(运动强度应在125160次/m i n),每一堂课的运动技能学习时间保证在20m i n左右,专门的体能练习时间为10m i n左右,运动技能的学习以活  相似文献   

18.
《中国学校体育》2021,(4):62-63
<正>日本学者中内敏夫认为,学校设置的各类课程按照认知性质,可以理解为"概念性认知""形象性认知"和"身体性认知"。([1])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讲解向学生传授动作要领属于"概念性认知";教师示范、挂图或观看视频等形式属于"形象性认知";而最常用的各种身体练习则属于"身体性认知"。在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这3种认知方式,值得每一位体育教师关注和探讨。一、技术动作学习前应先明确动作的目的技术动作学习前,应该先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这样做,  相似文献   

19.
<正>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无论是在小学阶段还是初中阶段,都要重视选择武术等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项目进行学习"([1]),并且在"运动技能"方面的课程内容中,规定初中(水平四)的学生应"基本掌握并运用一些其他较复杂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项目的技术"。"如基本掌握并运用竹竿舞、花样跳绳、抖空  相似文献   

20.
《中国学校体育》2021,(10):75-76
<正>具身认知理论认为,人的认知不能够脱离身体的物理属性而存在,认知产生于身体器官、运动、经验以及情感与交往之中,身体是人们进行思考的基础,认知的内容往往来源于身体([1])。身体对技术动作的内化也是认知的过程,因此,运动技能的认识内化可以从感官、身体、本体、迁移等方面进行探究。一、感官联觉:通过模仿促进运动技能的内化运动技能内化需要视觉、听觉、触觉的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