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不容易写的一章”的林语堂,由于宗教、文化、信仰、性格等多方面原因,造成他文化身份的多样性。其中各种因素缠绕错杂、相互渗透,形成了一个复杂的身份认同体系。文章将借助文艺学新兴的文化身份的研究方法,从宗教的角度对林语堂文化身份的认同体系与文化选择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2.
林语堂作为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知识分子的独特典型,在他晚年的精神自传《信仰之旅》中,描述了他“从基督徒到异教徒,再从异教徒到基督徒”的内心旅程,其中对儒、道、佛等哲学和宗教体系及其与基督教之间的相异与互通之处,多有独到的发掘与心得。本文以该书为探讨对象,结合林语堂人生和创作活动,说明中国近代知识人为什么和怎么样来面对基督教的体认以及“信仰回归”的基本主题。  相似文献   

3.
林语堂作为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知识分子的独特典型,在他晚年的精神自传<信仰之旅>中,他描述了他"从基督徒到异教徒,再从异教徒到基督徒"的内心旅程,其中对儒、道、佛等哲学和宗教体系和基督教之间的相异与互通之处,多有独到的发掘与心得.本文以该书为探讨对象,结合林语堂人生和创作活动,说明中国近代知识人为什么和怎么样来面对基督教的体认问题以及"信仰回归"的基本主题.  相似文献   

4.
林语堂的一生深受西方基督教文化的影响,经历了由基督徒到异教徒又回到基督徒的曲折选择过程。然而,他又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解之缘,并一直试图融合中西两种文化思想。但是林语堂文化选择的根基是西方基督教,基督教属于基本的根层面,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照是以西方基督教为参照标准的,因而传统文化属于审美表层。  相似文献   

5.
在二语习得过程中,输入、吸收和输出是其必要的关键环节。如何更多地将语言输入转化为吸收,促进语言输出的准确度和流利度,是二语习得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本文通过分析林语堂个人经历,来探讨林语堂文化身份的构成及影响林语堂文化身份的因素。以林语堂的《浮生六记》译本为例,从"文化替代""文化补偿""文化简介""文体风格"四个方面分析了林语堂的文化身份对其二语习得输出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太平天国运动从1851年持续到1864年。该运动遍及清帝国的所有省份,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革命;同时也是一场宗教文化革命,共有两千万人丧生。洪秀全所发起的太平天国信仰,虽然有着基督教的部分教义和形式,但它不是西方宗教或者基督教信仰,也不是中国化了的基督教。太平信仰由基督教信仰点燃,却发展成了一种全新的、充满活力的中国宗教,是中国古典文化与宗教的回归的尝试,这是太平天国运动吸引力的实质。洪秀全利用基督教因素打破其时固有的文化形态,开启了复古之路,其目标是要在古典文化与宗教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大同社会。  相似文献   

7.
林语堂作品中的中西文化的和谐共存对于文化的发展是具有积极的作用的,其产生与西方基督教文化的滋养、东方道教文化的反哺、东西文化的多样融合都是分不开的。林语堂的独特经历让他的作品成为世界性的作品,为外国人了解中国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8.
独龙族跨越中缅边境,居住在独龙江流域,大部分人信仰基督教,少数群众相信原始宗教。从宗教文化类型来看,独龙族的基督教信仰源于生活需要与娱乐消遣。具有不稳定性和弱组织性。从国内外独龙族居住地区获取的大量第一手田野调查材料并结合独龙族历史文化的相关文献记载和论述,可以将独龙族、怒族和僳僳族等居住在“三江并流”地区的少数民族的基督教文化归为同一个宗教文化类型——滇西北山地民族“弱组织强需求钟摆型”基督教信仰。  相似文献   

9.
许地山的小说《玉官》和林语堂的散文《信仰之旅》不约而同地反思了中国信徒在追求基督教信仰过程中遇到的文化障碍,以及在中西文化冲撞中所经历的内心挣扎.互文性阅读有助于更透彻地把握两部作品思考的共同要点:教会教育对中国学生的正负面影响;中国信徒面临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尤其是“祭祖”传统)与基督教信仰冲突时的尴尬;我们需要怎样的宗教.  相似文献   

10.
从互文性角度入手,从内容和形式上对林语堂的翻译进行研究,是基于林语堂多重文化身份,对其翻译研究的新尝试.复制原文的表达结构、文化存异是其互文性研究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1.
1925年后郭沫若对基督教文化的态度由原先的汲取的姿态逐渐变为批判的态度。20世纪30年代之后,他的文学作品中,基督教文化色彩已鲜有痕迹。透过历史背景,我们发现,这与当时的文化、政治环境有密切联系。郭沫若作为一个善于把握时代风潮的文学家,对基督教文化的态度必然受到两者的影响,而后期他转变为彻底的马克思主义者,基督教文化只能作为其文学创作素材的源泉,而非精神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
泉州出土的基督教石刻中,天使图像的刻画十分奇特,它反映了多种不同的文化来源,这在当时的宗教艺术中是前所未有的。泉州基督教团体的这种文化选择,是他们努力寻求宗教认同的见证,也投合了教徒的需要与归属感。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当代西方文化研究理论,试图以一种"边缘"和"他者"的新视角,重新阅读莎士比亚经典喜剧《威尼斯商人》,并解读其宗教文化维度。通过这样的解读,可以发现夏洛克实则堪称为犹太文化英雄。他不懈地寻求与犹太文化的认同,执着于犹太身份的自我建构,同时也在勇敢地抵抗基督教文化霸权。  相似文献   

14.
《典型的美国佬》是美国华裔作家任碧莲的代表作品.故事讲述了张家人文化身份的认同和重构的过程.张家人初到美国时,对美国文化极度鄙夷和排斥,坚决固守传统文化身份,后来逐渐接受并认同异邦文化,但是对美国文化的盲目认同使得他们遭受了巨大的灾难.通过反思,他们意识到化解认同危机的办法既不是对本民族文化的完全背弃,亦不是对美国文化的盲目接受,而是汲取中美文化的精华.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基督教文学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其传播主要有三种途径:教会内部传播、报刊出版传播和网络空间传播。虽然这三种传播途径往往是共时存在,但仍然存在着一条线性的发展历程。考察这个发展历程,一方面可以解读基督教文化在新时期以来中国的传播,另一方面也可以从中窥探到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对于基督教文化精神的观念变化。而中国基督教文学则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坚定了自身存在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6.
林语堂对《浮生六记》里主人公陈芸和沈复理想生活方式的推崇以及他对这两位平常雅人的赞赏,都从不同角度说明作为译者的林语堂如何构建自己的文化身份。这种文化身份既不是东方主义的,也不是西方主义的。相反,它超越了任何具体文化的界限,具有世界文化的胸怀。  相似文献   

17.
在《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中,福斯特把小说的女主人公露西置于英国文化与意大利文化的冲突中,直接导致了这个中产阶级女性文化身份的分裂及嬗变:露西在意大利文化的影响下,文化身份分裂为渴望融入意大利世界、享受美好生活的露西与被英国中产阶级男权意识牢牢束缚的露西;最终在爱默生父子的影响下,露西抛弃了她中产阶级的文化身份,与英国下层阶级的男子结合,成为了边缘化的中产阶级。  相似文献   

18.
在张承志的新疆经验和新疆书写中,对自然环境和日常生活认知的高峰体验开启了观察新疆的魅力之门,考古学学术素养和知识分子情怀引导作者走向了对边缘文化的认同。他以一种外来者的身份融入了当地人的自然、历史和文化生活,通过"美文"的言说方式解决文化隔膜的困境,由此形成其"文明内部的发言"的观察位置,为后来在写作中警惕和批判狭隘民族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提供了精神和生活来源。  相似文献   

19.
美国作为一个本土文化和移民文化交错互动的国家,正确定位其文化身份对于美国人来说显得特别重要。亨利.詹姆斯作为精英文学的代表,早在20世纪初就以其敏锐的洞察力意识到文化身份的重要性,其作品《奉使记》中主人公斯特莱塞对自我身份的追求深刻的反映了这一主题。文章基于霍尔的"文化身份"理论,通过分析斯特莱塞对身份探寻的过程,得出斯特莱塞对身份的追求不仅代表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广大美国人民对文化身份感到模糊的现状,同时也传达了詹姆斯对于美国文化该如何发展的的文化主张。  相似文献   

20.
对莎士比亚的研究多集中在戏剧,他的长诗《维纳斯与阿都尼》受关注相对较少。通过对《维纳斯与阿都尼》的文本细读,并联系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背景,我们可以看出:长诗中体现的莎士比亚独特的文化思考,既有对当时人文主义中张扬个性的认可,也有对传统基督教文化中节制忍耐的继承;作品中人物形象体现了他对希腊文化和基督教文化的批判继承,剔除了教会禁欲主义的极端成分之后,显示出了独特的人文主义的温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