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潘旭光 《新闻窗》2014,(2):75-75
一、电视记者新闻采访概述 1.电视记者新闻采访的内涵新闻采访工作是电视记者的日常工作,新闻工作者要掌握一定的提问技巧,在采访过程中获取更多的新闻事实,进而提取其中的有效信息,为新闻的后续工作打下基础,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2.
刘亚红 《新闻传播》2009,(10):106-106
在电视新闻中,镜头是新闻事件现场的再现,可是,绝不能机械地有闻必录和毫无目的地拍摄。也不能无视形象造形和视觉效果,相反.记者要学会运用一定的技术和手段,有选择地选取具有充分说服力和感染力的事实形象去影响观众,带给观众最佳的视觉效果。要能够充分反映现实生活的一角,反映事物本质的典型意义。所以,对于一名电视记者来说,必须在新闻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判断能力.培养敏锐的新闻嗅觉——新闻敏感性。电视记者的新闻敏感性主要从四个方面加以培养.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现阶段,随着我国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视记者在新闻采访过程中提问方法与提问技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视记者在新闻采访的过程中,由于要与被采访人进行直接面对面的接触,因此提问方法与技巧就会对新闻质量的高低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新闻采访的过程中,电视记者如何熟练、灵活地应用提问方法与技巧就成了一个重要的课题。为此,本文主要针对电视记者新闻采访工作中提问的方法与技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名合格的电视记者,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就是新闻敏感性,强烈的新闻敏感性有助于记者更好的发现新闻、报道新闻。作为一种敏捷的思维能力,新闻敏感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二是对于现实中具有代表力的景象能随时的进行捕捉。在本文中,阐述了电视记者应该具备的新闻敏感性能力,并提出了电视记者把握受众心理的做法。  相似文献   

5.
关于电视新闻画面真实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新闻通过生动逼真的形象画面使观众产生纪实性和真实感。电视画面是电视记者传播新闻信息的语言,是体现电视新闻特点、发挥电视新闻优势的手段,也是电视记者报道新闻事实的基础。那么,怎样才能保持电视新闻画面的真实性呢?  相似文献   

6.
新闻敏感是新闻从业者应具备的,也是最起码的基本素质之一,在新闻工作事业中一直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它是记者在大量的社会现象中,迅速准确地发现或判定哪些事实具有新闻价值的一种能力,是记者、编辑政治素养业务的综合反映。电视记者常常是集文案与摄像工作于一体,敏锐而又独特的观察力是他们捕捉新闻眼的前提,所以新闻敏感对于这种能力的培养而言就显得异常重要了。本文从新闻敏感的涵义出发,指出电视记者的新闻敏感是一种判断力和思维力的综合体现,并通过举例论述新闻敏感在实际操作中,对于电视记者观察力的体现与帮助,借助详细的剖析,指出电视记者应如何去培养及提高自己的新闻敏感,最后得出新闻敏感是电视记者需要不断积累、不断充实的一种基本能力素质,也是优秀新闻作品产生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7.
朱彦明 《记者摇篮》2005,(12):59-59
做为一名县级台电视记者接触较多的采访莫过于会议新闻.几乎成了电视台的“家常菜”。由于某些记者对会议新闻的报道重视程度不够.图省事.会议又有一定程序和现成的材料,从而形成了会议新闻的模式化。年长日久.这道“菜”变得干干巴巴,没有味道,形势单调、枯燥,信息含量少。观众不爱“吃”.记者不愿采,会议新闻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日益下降,节目失去了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于一个电视记者来说,必须具备对新闻事实有准确的判断能力,也就是说,要有敏捷的新闻嗅觉——新闻敏感。[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电视记者新闻采访是其工作中的一个核心环节,围绕着电视记者新闻采访工作的落实,为了较好提升其落实效果,达到较为理想的新闻采访目的,获取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必须围绕新闻采访工作中的提问环节进行重点优化,采取较为恰当的方法和技巧进行优化。本文首先分析了电视记者新闻采访工作的基本原则,然后重点围绕具体方法和技巧进行了简要论述,希望对相关工作人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电视画面是电视记者传播新闻信息的语言,也是电视记者报道新闻事实的基础。电视新闻画面拍摄不同于艺术创作,它只能面对新闻事件现场进行选择,画面必须准确清晰,主题明确,即必须遵从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相似文献   

11.
无论是事件性新闻还是非事件性新闻,大多数的事情发生时,电视记者只能在第二时间赶到现场,而此时,事实已经发生、现场正在改变、人物正在离场、氛围正在淡化、时光正在飞逝。对于电视记者采访来说,这一切“电视画面”都在时过境迁、事过景迁。那么,怎么样保证报道既不失真又能好看?根据作者实践体验,似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相似文献   

12.
对新闻有着极高的敏感性是每一位新闻记者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这一基本素质能够帮助新闻记者在繁多的信息中把握住最有吸引力、价值最高的新闻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运用简单明了的新闻语言进行描绘,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新闻传达给受众。对于电视记者来说,还需要拥有灵活使用摄影机和相关的摄影技巧,精准地对社会事实中最具新闻意义的景象进行捕捉的能力。本文首先阐述了电视记者的新闻敏感性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其次,论述新闻敏感性对电视新闻记者的意义,最后,结合电视记者新闻敏感性对如何把握受众心理做进一步的解析。  相似文献   

13.
关注人的命运──关于电视记者的心态胡劲草“新闻之所以重要,主要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人。它写人,影响人,而且通常只有当它对人有影响时,最无生气的题目才会显得重要。”──引自《最佳普利策新闻获奖作品》序电视记者本身作为一个个体的人然后扮演他特定的社会职业...  相似文献   

14.
新闻敏感性是一个新闻记者应该有的素质,既是综合判断能力,又是敏捷的思维能力。一个有经验的电视记者,具备在一大堆事实中,迅速准确地嗅出、寻找出重要新闻价值的本领。评论一个电视记者的新闻敏感,就看他在纷杂的社会乱象中,是否具备深刻而敏锐的洞察力、鉴别力,并随时随地迅速运用现代摄像技术,准确地捕捉、客观地传达。同时,一个好的电视记者还要用高度  相似文献   

15.
对于电视记者而言,现场思维反应能力是采访成功的关键。提问,是电视记者最基本的能力,作为一个采访节目的中心人物,需要熟练运用各种提问方法和技巧。对于一篇报道是否成功,与电视记者密不可分。本文对电视记者新闻采访方法和技巧进行分析,明确电视记者在采访中的作用,探究电视记者在提问中如何运用的方法和技巧,希望能给广大电视新闻记者作为参考,使其提升更好的采访能力。  相似文献   

16.
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是指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由电视记者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直接面向观众进行的新闻报道。上个世纪60年代,电视记者现场报道在美国一出现,就因为它让受众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更加强烈而风靡开  相似文献   

17.
让电视记者从摄像中解脱出来,从镜头后走到‘镜头前,是电视新闻的一种进步和必然。令人遗憾的是,如今能在镜头前采访自如、施展风采的电视记者并不多。我们荧屏上的绝大部分电视新闻,依旧是画面加解说的模式,很少看到记者在镜头前活跃的身影,也听不到记者生动的采访声音。有的新闻固然有采访镜头,由于记者提不出精彩的问题,被采访者便无视他们的存在,兀自对着镜头说话。所谓的电视记者,  相似文献   

18.
电视画面是电视记者向观众传递新闻信息的主要元素,也是电视记者报道新闻事件的基础。电视新闻画面的拍摄于艺术创作不同,其只能面对新闻事件现场进行选择,画面一定要清晰,且主题明确,还需遵循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文章主要针对新闻事件中电视画面拍摄的拍摄技巧进行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19.
新闻敏感是新闻记者必备的素质,它既是一种综合的判断能力.又是一种敏捷的思维能力,而电视记者的新闻敏感.则表现为记者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是否具有锐利而敏捷的观察力.并随时随地能够运用摄像机、摄影技巧迅速而准确地捕捉客观现实中最有代表性的景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谢越青的《试论电视记者在新闻现场镜前传播行为特性》,对他所研究的这个问题作了比较系统的概括,对电视记者和广播记者都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