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这里说的主体性,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 所谓高扬新闻写作中的主体性,就是充分发挥记者在新闻写作中的主观能动性。人是有思维的高级动物,因此,人有主观能动性。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告诉我们,任何精神产品都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观虽居第二性,却不是消极的,它有积极的能动作用。固然,没有客观事实做材料,任何高明的记者也写不出新闻作品,所谓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但不是任何客观事实都能充当新闻素材,写入新闻作品的,需要记者寻找和选择。也不是有了好新闻素材就能写出好新闻作品的,需要记者提炼加工,精心写作。  相似文献   

2.
"什么样的新闻是好新闻?"工作中大家常常有这样的疑问。好新闻的标准不好确定,主要是因为新闻作品属于应用新闻学范畴,是用主观思维反映客观事实的物化形式。笔者很认同著名新闻学者李希光眼中的好新闻标准:清澈、简练、聚焦、有细节、有诱惑力、能唤起人们的好感。用一句话说,好新闻,就是把故事讲得精彩。  相似文献   

3.
"什么样的新闻是好新闻?"工作中大家常常有这样的疑问。好新闻的标准不好确定,主要是因为新闻作品属于应用新闻学范畴,是用主观思维反映客观事实的物化形式。笔者很认同著名新闻学者李希光眼中的好新闻标准:清澈、简练、聚焦、有细节、有诱惑力、能唤起人们的好感。用一句话说,好新闻,就是把故事讲得精彩。  相似文献   

4.
新闻作品与时事新闻存在本质的区别。时事新闻是对客观事实的报道,属于公共信息,不具有独创性.所以不受著作权法的保护。新闻作品则是在时事新闻的基础之上进一步表达作者的思想观点,具有独创性.因此受到著作权的保护。通过分清新闻作品与时事新闻的界限,有助于把握著作权法,认清保护新闻作品的法律限度。  相似文献   

5.
新闻真实性所衡量的是新闻作品报道事实所达到的与事实原貌的吻合程度以及逼真程度。新闻是 人写出来的,人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在新闻作品整个流程中,新闻的真实性本身就受主观性的制约:新闻是作者根据 客观事实加工制作的,是对事实的报道;纯粹的客观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6.
篇优秀的新闻作品,向读者传输的信息应是多方面的。它不单纯是一个客观事实的再现。具体地说,构成一篇优秀新闻作品的信息组合应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一,客观事实信息。客观事实信息是一篇新闻作品的“眼”,读者通过对作品的阅读,可从中了解到该作品所反映的新闻事件,达到接收外部信息的目的。一般情况下,新闻作品的主要作用就是向人们传输这种事实信息,以使人们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了解、熟知更多的  相似文献   

7.
谈新闻写作中的『物』『意』『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是对客观事物的报道,是主观反映客观的产物。新闻写作作为写作的一种形式,它是客观存在和大脑思维共同作用的结果,必然要经历一个由“物”到“意”再到“文”的过程。新闻中的“物”是客观事实,是记者的采访对象或观察对象。它是新闻的本质属性之一。从客观事实到新闻,要经历一个中间环节──作者的头脑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加工。这一过程就是新闻写作的“意”。人脑反映客观事物,不是机械、直观的反映,而是自觉的、能动的反映,它是指作者从客观世界中得到各种材料后,经过大脑的思考,形成某种思想认识,这是新闻“意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度”是什么尺度”在这里是哲学名词,是一定事物保持自己的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也是由县变向质变转化的临界点.水变成气,低变成高,美变成五等等现象都是由度来进行衡量和解释的.而“度”在新闻实践中除具备以上特点与功能外,还是新闻采访、写作当中的一种操作技巧.比如,一件新闻作品不可能也不应该是客观事实的简单重复和再现,而应当是主观性、倾向性与客观事实信到好处的一次碰撞与结合.一件新闻作品如果过分强调了自然性、客观性,那么,这样的新闻就像没有烧开的水一样没有多少价值.相反,如果过分地突出和强调了主观性和…  相似文献   

9.
一般人都以为新闻是真实的,新闻的生命是客观性;但是,很少有人明确知道新闻报道的根本属性是主观性。客观事实与新闻报道之间是不能划等号的。传媒机构通过“议程设置”对现实环境中发生的客观事实,进行选择、加工、重构而成的“拟态环境”.与客观事实已经全然不同。这种不同的重要原因在于新闻报道的“事实”中已经自觉不自觉、  相似文献   

10.
新闻是对客观事实进行报道和传播而形成的信息,反映在新闻信息中的内容必须对事实具有真实传达。客观事实本身不是新闻,而是新闻记者把自己对客观事实的主观认识传达出来而产生的信息,其特点就是用事实说话。新闻被称之为一种用事实说话的艺术,用事实说话是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和内在要求。所有新闻工作者必须秉承着对新闻负责的态度,讲究用事实说话的艺术。本文站在一个公安边防部队新闻从业者的角度,结合多年从事基层一线新闻报道的实践,把新闻作为一种说话的艺术,对如何做好新闻的真实报道进行了研究,以期在新闻中保持原有的真实性,真正实现新闻的价值,树立正确的新闻道德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李国英 《新闻前哨》2006,(11):11-12
新闻真实性问题是关于新闻本原的问题。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它要求本着公正的立场、客观的态度报道与事实一致的新闻。新闻的真实来自事实的客观,违背事实客观的新闻就对它的真实提出挑战。客观事实最终编码成媒介产品即新闻本,首先要转化为记的经验事实。经验事实是对感官世界中事实的认识,是客观事实的主观化,经过记的选择和本化过程进入新闻之中,成为新闻事实。但新闻事实还不完全等同于新闻,它指新闻中的事实,而新闻还包括记对新闻事实的选择、加工、整合,并赋予其一种表现形式,或是短讯、通讯,或是深度报道,从而揭示客观事实的意义。从客观事实、经验事实、新闻事实到新闻,记的主观认识和意志伴随始终。从哲学的角度说,客观事实是一种存在;新闻真实也是一种存在,但这种存在只存在于人们的脑海。新闻只有具体的真实,没有抽象的真实。所以,从客观上讲,新闻完全绝对的真实只是一个神话。媒体及其从业人员的职责是让新闻无限地逼近真相,做到局部真实与整体真实的统一、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新闻是对客观事物的报道,是主观反映客观的产物。新闻写作作为写作的一种形式,它是客观存在和大脑思维共同作用的结果,必然要经历一个由“物”到“意”再到“文”的过程。新闻中的“物”是客观事实,是记者的采访对象或观察对象。它是新闻的本源,也是新闻的本质属性之一。“物”是新闻具有说服力的最重要因素。任何新闻都是对客观存在即“物”的报道。从客观事实到新闻,要经历一个中间环节———作者的头脑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加工。这一过程就是新闻写作的“意”。人脑反映客观事物,不是机械、直观的反映,而是自觉的、能动的反映,它是…  相似文献   

13.
刘枫 《青年记者》2016,(14):28-29
人们在讨论新闻事实之时,往往忽视两个现实:一是忽视了人们所言说的事实已经经过记者加工,是一种主观加工过了的事实;二是忽视了事实的层次或维度,即将其视为一个总体概念,未对新闻事实加以分层,并且将各种层次的事实混为一谈,都视为真实.前者导致人们认为新闻事实就是客观事实,后者导致记者报道事实时选择面过宽,加大了新闻报道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在自媒体时代,两者叠加,导致人们情绪化地表达,不加分辨地批判.探讨新闻事实的抽象层次,就是力图让新闻记者做出恰当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新闻界有一句流传的口头禅:没有事实便没有新闻。而因为发现是客观事实转化为新闻报道的关键点,其实更可以说,没有发现便没有新闻,更不会有精品新闻。一、什么是新闻发现新闻发现是建立在新闻实践基础上的一种复杂的认识和思维活动,是新闻工作者通过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认识,发现客观事物所蕴涵的新闻价值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新闻的基本规律是用事实说话。客观事实的发生、发展和结果都有其自身的规律,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但客观事实被作为一则新闻报道出去,要经过记者编辑或通讯员的搜集、选择、组合和加工甚至再创造等过程,其间的每一个环节的人为作用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新闻是客观事实的反映。离开了客观事实的变动就没有新闻。但是,在新闻报道中,又离不开人和事,离不开新闻传播者的主观性和倾向性。应当看到,不依赖主观意识的“纯客观”新闻是没有的.因此,只有科学地分析主观情感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和影响,充分认识西方资产阶级新闻学所宣扬的“纯客观报道”的虚伪性,我们才能正确地把握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原则,使我们的新闻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17.
一篇新闻稿从采访到见报,需要经过一个复杂的加工过程。新闻事实一进头脑“加工厂”,往往会融入新闻发布者的思想观点、价值取向、是非标准、情感投入、兴趣爱好,对千千万万读者产生影响。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报道是人的主观反映客观的活动。假如报道者的主观倾向与客观事实相脱离,就难免产生新闻偏见。  相似文献   

18.
摄影技术的不断发展使人们对图像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与普通摄影作品相比,新闻摄影作品具有语言特性,所塑造的客观事实常常以强烈的冲击造成情感共鸣。本文通过概述新闻摄影,对新闻摄影语言的纪实性、情感性以及形象性等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以期为研究新闻摄影语言特性的人们提供参考,促进新闻摄影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有句名言说:“艺术就是感情”。作为具有新闻性和艺术性双重价值的新闻作品来说,理所当然地需要感情。感情从何而来?我在宣传优秀典型人物赵秉梅的实践中进一步认识到,它来自客观事实对作者的鼓舞和教育,来自新闻工作者对崇高品德、美好情操的寻求、发现、汲取和升华。  相似文献   

20.
一、对新闻思维的总体描述新闻学反复为我们提出一个不等式:新闻如无≠此符号,用“不等于”事实。这有两层基本含义:一是新闻源于事实;一是新闻是客观事实的“主观映象”,是“观念的东西”,这种观念的东西,很自然地包溶着人的主观的思想、感情,即体现着人对客观事实的认识过程、结果及情感态度。因此,新闻有两次诞生:第一次诞生于人的行动(指作为采访对象的人的行动),这行动使新闻客观化为一个事实;第二次诞生于人对事实的思维,这思维使新闻主观化为一种意义。未经思维抚摸、整理、评价、体悟过的新闻,是佐餐助酒的谈资。新闻经受了思维的洗礼,才显现为人的过程,才会被受众接受。新闻因思维而获得了自己的世界。记者的新闻世界可表述为:从不同侧面折射出记者新闻思维的无数个事实的集合,小说、诗歌、戏剧可以选择想象构造世界,而新闻只能选择事实构造世界。它排斥虚拟性,追求事实的真实,因此,新闻世界是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