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委托投资中的最优风险分担合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昌生  丰赋  黄卓 《预测》2003,22(3):62-64
在通常的委托-代理问题中,由于代理人存在道德风险,委托人通常采用线性支付合同来激励代理人的行动。本文在委托—代理框架下,讨论了委托投资的最优线性分担合同。我们发现,线性合同主要并不是用作激励,而是把一部分风险转移给代理人,以达到风险的帕雷托最优配置。在一定假设条件下,我们求出了问题的显式解,并对模型的解释能力进行了考查。  相似文献   

2.
委托——代理关系与信息经纪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颖 《现代情报》2003,23(2):158-159
委托——代理关系是信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介绍了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性及由此产生的不利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指出信息经纪人的出现改善了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分析了信息经纪人的报酬问题,以及在委托人与信息经纪人之间形成的新的委托——代理关系。  相似文献   

3.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分析科技查新工作中的委托关系及存在的缺陷。现行查新业务实施过程中的委托关系只涉及项目申请者或成果完成者即查新委托人和查新机构即查新代理人双方,为直线形的失衡结构。此关系下的查新付费模式会导致查新委托方与代理方的共谋,丧失查新工作的独立性。提出引入政府部门作为查新业务实际委托人的新型查新委托关系,并由实际委托人直接向查新机构支付查新费用,以期从根本上保证查新工作的独立性和真实公允性。  相似文献   

4.
经济学上的委托——代理关系泛指任何一种涉及非对称信息的交易,交易中有信息优势的一方称为代理人,另一方称为委托人。或者说,知情者(informed player)是代理人(agent),不知情者(uninformed player)是委托人(principal),并且代理人的有关个人信息(行动与知识)影响委托人的利益,委托人为代  相似文献   

5.
信息不对称是经济活动中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阐述了信息不对称下的委托——代理关系,以及委托——代理人的两个问题: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委托——代理模型基本框架是委托人在设计合同的基础。委托人在设计合同时,不仅要考虑到自身期望效用最大,还要考虑激励相容约束对代理人影响。  相似文献   

6.
委托代理理论是过去20年中契约理论最重要的发展。文章首先从公共产权出发,分析了我国国有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委托代理并存和资产委托代理和行政性的委托代理并存的特殊性;其次,文章分析了我国国有资产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的委托人问题和代理人问题并存的特殊现象;最后,我国国有资产委托代理关系的多层次性特点。文章认为,由于我国国有资产委托代理关系的特殊性,使得我国国有资产委托代理问题更加地严重。  相似文献   

7.
蒋婷 《科教文汇》2007,(3S):134-135
正如市场不同的交易者之间进行交易活动的背后是由利益驱动一样,在创新体系里,创新人员与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是由利益驱动的。体系的所有者国家为委托人(principal),创新人员为代理人(agent)。委托——代理理论框架旨在寻找处理他们之间关系的若干可能的解;或者证明,当最优解不存在时,会有什么样的次优解?理论发现表明:激励机制与风险机制之间是有替代关系;对代理人的监督程度也很难界定。如何重新调创新体系与创新人员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重新设计激励机制。寻找使效率最大化的最优解成为论述的核心。  相似文献   

8.
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产生了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协调这种关系的关键在于如何使代理人与委托人形成利益共同体,使代理人个人效用最大化和企业利润最大化趋于一致,而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引入,比较好地解决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后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股票期权及其激励作用,然后分析了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在我国运行中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问题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陈琦  赵涛 《软科学》2008,22(4):21-24
对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委托人和代理人对自然状态存在不同的认识时,对最优契约的影响情况;同时给出了考虑自然状态对代理人努力负效用的影响时的最优激励合同。通过激励补偿系数和委托人及代理人对自然状态估计的相关性分析,得到了有意义的经济学结论。  相似文献   

10.
风险投资家的代理风险表现与控制机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谈毅 《科研管理》2000,21(6):32-40
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市场参与之间的关系称为委托-代理关系,这大量地表现在一切组织,一切合作活动中,存在于企业的每一个管理级上,当然也存在于风险投资基金的运作中,解决这些问题,投资就必须通过一套科学的契约安排,对风险投资家的行业进行监控,从而缩小投资和风险投资家两的目标距离,削弱代理人对委托人利益的侵害。  相似文献   

11.
陈琦  赵涛 《软科学》2008,22(4):21-23
对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委托人和代理人对自然状态存在不同的认识时,对最优契约的影响情况;同时给出了考虑自然状态对代理人努力负效用的影响时的最优激励合同.通过激励补偿系数和委托人及代理人对自然状态估计的相关性分析,得到了有意义的经济学结论.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个体经济和民营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许多产业中实行了国退民进的策略,许多国营企业也从私有化中得到了新的活力.然而,在国退民进的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复杂,但本文主要讨论由于委托代理问题产生的经营管理者与企业所有者的利益不一致所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当前利用委托代理理论对国有资产进行分析时,大多数文献都假定国有资产的所有者是公民,而代理者是政府任命的管理者,从而着重对委托人和代理人双方的博弈进行分析,进而得到相应的结论.本文指出,在国有企业的实际经营过程中,国有资产的所有者并非是公民,因此上述理论中的博弈在现实中并未真正实现,与之相应的一系列博弈机制与激励约束机制并非是有效的.本文试图建立有效的博弈机制,促使委托人与代理人更好地发挥各自的职能,从委托代理的角度解决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发电企业经理承担着降低发电成本和减排成本两个任务,经理在这两项任务上的努力结果关系着企业效用的实现和自身的报酬。发电企业作为委托人,企业经理作为代理人,建立了多目标、非线性的委托—代理模型,设计了发电企业为激励经理努力工作的合约,并通过求导计算及MATLAB7.1软件作图,分析了影响经理分享企业产出比例的因素,得出委托人的效用与代理人两项任务的完成情况并不是严格上的一致,以及努力成本系数对激励水平的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股份公司是实现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一种典型的企业组织形式。股东并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而是委托管理者代表他们管理企业。股东和管理者之间就形成了一种代理关系,其中股东是委托人,管理者是代理人。委托人与代理人的目的往往不完全一致,因而代理关系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有何影响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杜伟  曾昆 《中国科技纵横》2010,(24):127-128
本文从委托代理的角度研究了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国资委和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以及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和其下属子公司之间的两个单层委托代理关系。通过对委托代理模型的分析得到结论认为:在两个委托代理关系中,代理人越规避风险其获得的风险收益越少,当委托人具有较高的风险承受能力时将获得较高的风险收益。在经济波动加剧的情况下,国有资产的经营风险大部分由国资委承担。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与下属子公司间的激励合同应根据子公司所在行业的特点设计,经营风险较高的子公司其激励合同应提高提供较高的固定收益。  相似文献   

16.
激励问题在委托代理理论中处于核心地位,健立和完善企业财务激励机制对于妥善处理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企业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促进企业现代制度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委托———代理关系的角度提出我国企业建立和完善财务激励机制的必要性,剖析了我国企业目前激励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且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企业财务激励机制的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运用信息经济学中传统的委托-代理理论模型和扩展的委托人缺失的委托-代理模型来分析银行挤兑的产生、存款保险制度建立之后所面临的道德风险问题,最后对文章中涉及的问题做出信息经济学的解释与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从委托代理视角,重点关注信息不对称和不确定性两个方面,构建大数据发展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模型。根据委托代理理论,验证和阐述大数据发展通过信息不对称和不确定性的作用,对企业技术创新各个参与主体的福利和决策产生影响。在数理模型的基础上,通过算例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大数据发展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大数据发展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和不确定性,提高代理人的努力水平和委托人的期望收入,对代理人实际收入的作用效果具有复杂性。  相似文献   

19.
高新技术企业的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信息经济学原理。基于高新技术企业特点,就如何通过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建立来减少企业经营者分配性努力进行了分析。建立了高新技术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模型。研究了信息对称情形与信息不对称情形下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机制。得到了相应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20.
企业信息化建设在防范代理人道德风险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信息化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主要技术措施,由于委找代理链中代理人的道德风险主要根源是信息不对称,因此,建立有效的企业信息系统防范或减少委托代理链中代理人的道德风险,防范代理人道德风险成为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