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9 毫秒
1.
几年前.美国科学教育协会代表团访问上海.在一所著名的重点中学听了一堂特级教师经过精心准备的课.课堂教学内容精当、层次清楚、语言规范、板书漂亮,问题设计合理.学生回答精妙。这无疑是近乎完美的优质课。然而美国代表团对此却质疑:“课堂上老师提出了很多问题.学生们对答如流.既然学生都知道了,这堂课还有必要去上吗?”是啊.这就是我们要的课堂吗?  相似文献   

2.
“课标”在分阶段内容里.明确指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可是.在我看到的课堂教学中.几乎看不到口算训练,尤其是低年级要求基本的口算.似乎已被打入“冷宫”了.这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这样下去.东方学生计算的强项将会消失: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小学生口算的训练.对于他们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堂中,我们经常会听到“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你还有别的方法吗”这类问题,体现了教师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学生多样化发展的做法。课后交流中也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我喜欢的方法就是算法多样化”,“算法多样化就是一题多解”,“算法多样化就是算法越多越好”……这些说法对吗?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4.
思考一:强化算理有必要吗? 这是一节计算课,一般我们认为计算课的教学应达成两个基本目标:一是掌握算法,二是理解算理。于是,第一次执教时,在学生交流了各种算法以后,我引导学生结合“先算2×3=6,再在6的后面添一个0,结果就是60”这种算法深入思考:这样算的道理是什么呢?学生无语。  相似文献   

5.
计算在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数学知识的学习几乎都离不开计算。《数学课程标准》对此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那么,新课程理念下的计算教学应该怎样进行呢?  相似文献   

6.
“算法多样化”是新《课标》中关于计算教学改革所大力提倡并鼓励的。因为它可以有利于“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 1.算法的多样化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算法多样化是《标准》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是指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方法,并不是让学生掌握多种方法。学生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和思考角度,他们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同一个计算问题,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风格的不同,常常会出现不同的计算方法,这正是学生具有不同个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鼓励算法多样化”是新课程倡导的理念之一。作为国家级课改实验区的老师,经过一年的课改实验,尤其感受到了这一点。一些教辅期刊刊出的“算法多样化是否多多益善”和“也谈算法多样化”等文章都对“算法多样化”进行了探讨,感受颇深,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鼓励算法多样化,还需优化吗?对于算法多样化很多老师认为:既然要提倡算法多样化,就无需优化,如果对算法进行了优化,那还谈得上多样化吗?对此,我认为应该辩证地去看,我的理解是:1.自主探究,算法个性化。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  相似文献   

8.
一次教研课,我上的是《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课前我查阅了厚厚的资料,摘录了大量的笔记。上课时,我旁征博引,口若悬河,学生也听得入了迷。课后。我等来的“赞美”却是:“一堂精彩的高中语文课。”我的听课对象是六年级学生,而我上的是“一堂精彩的高中语文课”,他们能听得懂吗?他们能理解多少?他们是被我教“明白”了还是被我教“糊涂”了?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的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在新课程实验教学中,广大教师积极贯彻了这一理念,给学生创设广阔的思维、活动空间,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自己的算法,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人地位。但是,由于对“算法多样化”缺乏正确的理解,在教学中也产生许多疑问:“算法多样化”是不是让学生掌握多种算法?“算法多样化”要不要给学生指出合理算法?“算法多样化”下,那些没有发现算法的学生怎么办?本人结合对…  相似文献   

10.
王松梅 《小学生》2010,(12):68-68
根据《新课标》提出的“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的要求,加、减法的教学均按照先估算,再计算的顺序安排,以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培养学生的数感。并结合部分例题,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要充分认识估算的作用,它是体现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的新课程特别强化了估算的教学,可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的教师都反映“估算教学难”。学生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估算?估算有什么用处?什么样的估算才是最贴合实际的生活呢?  相似文献   

11.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提倡算用结合,提倡算法多样化。但在具体实旌过程中,许多老师都反映学生的计算能力有所下降.原因何在呢?下面是我的一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2.
提倡“算法多样化”是课程标准关于计算教学的亮点,它满足了课堂中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其优点显而易见。但当人们对算法多样化趋之若鹜,纷纷仿效之时,我们应对这种热现象进行冷思考,理应变得理性起来。算法多样化的效果关键在于呈现后,教师应组织和引导学生正确分析、认识各种算法的特点和价值,学会在不同情况下灵活选择恰当的算法。我认为提倡算法多样化,其归宿必然是优化。  相似文献   

13.
一堂历史课,我们要求全班学生都能参与,都能投入课程的进行,应该并不过分。问题是怎么做,才能做得到呢?讲到全班学生都参与,我们立即会想到“角色扮演”,让全班学生都分配工作,每人都负责某项任务;像是某几位代表甲,某几位代表乙,其他的代表丙,或丁,或戊等等。一堂课下来,每位学生都参与了“历史”的演出,都兴高采烈,回味无穷。很好,这是一堂成功的历史课,但每一堂历史课都能这样上吗?显然不无疑虑。我们不妨设想另~情景,一位老师把历史讲得无比动人。全班学生无不全神贯注,听得如醉如痴。请问:这难道不是“全班参与”的一堂课吗?再问:每一堂历史课为什么不能都是这样上呢?我的意思是,历史课的全班参与,是在老师引导下,学生都能投入的学习过程,不只是搞搞活动,也不是尝试一些新鲜事物而已。当然,我还想说的是,不是旧的教学法都不好.更不是任何新的教学法都很好。  相似文献   

14.
笔者曾有幸参加了一次全国性课堂教学观摩演示会,会上演示了一堂“关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课。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大致是这样的:教师首先提问:会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吗?然后要求所有学生量一量每人手中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长方形的长和宽(其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都是...  相似文献   

15.
计算教学中.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口算的速度和正确率提高了.计算的能力也将随之提高。新课标要求:应重视口算.提倡算法多样化,避免繁杂计算和程式化地叙述“算理”。因此.小学数学口算能力的提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呢?在多年的数学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做好以下几点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田爱琴 《陕西教育》2008,(12):70-70
一、创设情境,感悟计算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 《标准》认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根据这一理念,在教学《十几减9》时,我设计出这样一个场面,学校召开表彰大会,在表彰大会上,我们班有11个三好生,校长已经给9个三好生戴了大红花,并发了奖状,还有几个三好生没有戴大红花?我先用多媒体显示学校表彰大会的场景图,引导学生观察,  相似文献   

17.
一次公开课后,上课的教师几乎哭着说:“他们怎么能这样!这样还要我老师干吗。”原来学生手头都有一本参考书。其实,听课的教师也有同感,好多问题学生可以不假思索就能对答如流,教师没起到什么作用,课堂上只能以“这位同学回答很好,下面我们齐读这一内容”应付。事后,我一直在反思这个问题:学生能对答如流就表示他们真懂了吗?参考资料唾手可得,我们能禁止学生课前参考吗?虽说新课程提倡学生自主学习,甚至有专家提出提倡学生看参考书,可学生毕竟还是孩子,为了完成任务会依葫芦画瓢,这样长期照搬参考资料学生还能有自己的阅读感受吗?  相似文献   

18.
当下课铃声响起,教师合起课本走出教室时,我们的学生是真的没有问题了,还是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又产生了新的问题?其实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更倾向于追求前者,教师致力于下课铃声一响,教案便分秒不差地宣讲完毕,然后很胸有成竹地提出一个毫无悬念的问题:“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在一片地动山摇的“没有了”的回答中老师心满意足,学生心安理得,一堂成功的课结束了。但是我却在考虑,这就是我们追求的有效课堂吗?“没有问题了”能说明我们的成功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与很多老师和专家交流探讨过。但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可见,算法多样化是《新标准》极力倡导的数学教学新理念。它打破原来的计算教学模式,使计算教学更符合学生实际,更尊重学生的个体探索,使每个学生都学到自己需要的数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提倡算法多样化的教学价值何在?怎样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算法多样化的教学要求呢?下面结合本人的工作实践谈几点。一、提倡算法多样化的教学价值(一)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算法多样化包括不同层次的学生按自己的思维水平想出的多种计算方法。如在教学9+4时,一部分学生只能根据…  相似文献   

20.
1引言 《全目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提倡和鼓励算法多样化”。近年来,算法多样化已成为广大教育者所关注的话题,诸多论者都认识到这一教学方式能够促进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那么.它为什么会带来如此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