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美国传播学家麦库姆斯和肖在其著名论文《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中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等信息传播活动会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从而影响着人们对各种事件重要性的判断。关于议程设置的研究,实际上涵盖了两个交互作用的过程:自上而下的“议程设置”和自下而上的“议程建构”。议程设置过程是指大众传媒向公众传播各种议题的相对重要性,并影响其判断的过程,关注的是传媒议程如何影响了公众的议程;议程建构过程,指政治精英的政策议程受到各种因素(主要包括传媒议程和公众议程)影…  相似文献   

2.
人们创造了传媒 ,驾驭着传媒 ;同时 ,传媒正在重新改造世界 ,影响、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发明和使用传媒的人 ,正在被传媒所左右。随着大众传播媒介朝着全球化、数字化、商业化迈进 ,生活在媒介世界和信息海洋的人们 ,如何乘风破浪 ,到达彼岸 ,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3.
话语权既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也代表这一种游戏规则。基于社会契约论,传媒机构关怀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公共话语权,有着自然而然的法理责任和社会担当。从时代发展的角度,探讨了大众传媒话语权从精英主义到消费主义的历史嬗变,以及自媒体时代对大众传播活动的影响和给公众大众传播话语权的获取开辟了新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4.
1972年,美国传播学家M.E.麦库姆斯和D.L.肖发表了题为《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的论文,引起传播学界的广泛注目。他们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相似文献   

5.
传媒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传媒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传媒所提供的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所谓传媒素养教育,就是指导人们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健康的传媒批评能力,使受教育能够充分利用传媒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公众自我议程设置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议程设置理论作为传播学的经典理论之一,最早由美国的马尔科姆·麦肯姆斯和唐纳德·肖于1972年提出,其核心观点是:大众传播媒介在一定阶段内对某个事件和社会问题的突出报道会引起公众的普遍关心和重视.进而成为社会舆论讨论的中心议题。而在我国学者郭庆光教授的《传播学教程》一书中,他认为议程设置的中心思想是: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相似文献   

7.
媒体道德辩护—兼论传播伦理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迅猛发展的大众传播媒体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我们的社会中,几乎每一个人都成为至少一种传媒的忠实“俘虏”。但问题也随之而来:随着大众传播活动的迅猛发展以及各类组织普遍性的传播参与,传播道德问题显得日趋突出。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因为职业自律、侵犯公众隐私权、传媒的社会责任、文化建设等等道德“罪行”,大众传媒被推上了当代社会的道德法庭,正接受社会的道德审判。在这里,每个人都成了理所当然且理直气壮的审判官。诚然,大众传播媒体的功能不仅囿于报道、劝说、陈述、娱乐,人们还有理由期望它能把握事实总体上的责…  相似文献   

8.
一、研究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在传播学研究中,大众传播的效果研究可以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广义的效果是指大众传播的内容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效果的总和;狭义的效果是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本研究主要通过公众调查,了解大众传媒(广州本土电视传媒)对广州亚运会的舆论引导在受传者(广州市民)身上所产生的影响和反应.  相似文献   

9.
汤劲 《新闻知识》2007,(11):45-46,22
一"议程设置"理论最早于1972年由美国传播学者M.E.麦库姆斯和D.L.肖提出。该理论认为:就物理视野和活动范围有限的一般人而论,关于当前大事及其重要性的认识和判断,通常来自于大众传播,而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相似文献   

10.
加拿大的传媒越来越集中在少数私人集团的手中。传媒所有制的垄断现象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担心,由于少数集团公司垄断了越来越多的大众传播媒体,大众传播活动的目的有可能与言论自由和社会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发生矛盾。垄断集团的利益与新闻自由、言论自由的矛盾冲突究竟有多严重?如何减弱或削除这种冲突?加拿大政府曾花了些力气对此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试图制订对策。许多新闻工作者、传括学者和受众也就上述问题有自己的认识和意见。本文想就加拿大传播媒介垄断的发展历程作一回顾,并就媒介的垄断与公众利益、言论自由的关…  相似文献   

11.
大众传媒发展不但助推时尚风潮更替迅速,亦推动时尚传播出现反“滴流”现象.时尚传播由上而下改为由下而上,时尚传播的路径和模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进入网络与社交媒体时代,这一趋势变得更加明显.不过大型全媒体集团等机构的出现再次改变这一趋势,其“机构化”特征与社交媒体的“圈层化”“碎片化”特征相互冲突又必将长期并行并存,这一发...  相似文献   

12.
近十年来,随着大众传媒关于大学生群体的负面新闻报道不断增加,大学生的媒体形象正在发生嬗变。笔者对《中国青年报》、《齐鲁晚报》1997年与2007年有关的大学生新闻报道加以统计分析,试图找出这十年内媒体建构的大学生形象的变化,希望提醒媒体及公众,对大学生群体产生特定形象认知时能更为谨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 以"科学人讲坛"在"新媒体+科学文化内容"方面的有序推进为主要案例,论述新媒体技术在图书馆科学文化传播活动中的具体应用,找到专业图书馆科学文化传播工作优势及发展方向。[方法/过程] 梳理"科学人讲坛"讲座内容、推送渠道及观看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影响科学文化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结果/结论] 新媒体及时、灵活、强互动等特性在科学文化传播工作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图书馆的服务意识、丰富馆藏及科学人文精神与新媒体技术优势的结合,使科学文化传播工作中公众的参与兴趣得到了极大提升,拉近了科学与公众间的距离,提高了科学文化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 以"科学人讲坛"在"新媒体+科学文化内容"方面的有序推进为主要案例,论述新媒体技术在图书馆科学文化传播活动中的具体应用,找到专业图书馆科学文化传播工作优势及发展方向。[方法/过程] 梳理"科学人讲坛"讲座内容、推送渠道及观看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影响科学文化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结果/结论] 新媒体及时、灵活、强互动等特性在科学文化传播工作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图书馆的服务意识、丰富馆藏及科学人文精神与新媒体技术优势的结合,使科学文化传播工作中公众的参与兴趣得到了极大提升,拉近了科学与公众间的距离,提高了科学文化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5.
潘立 《新闻界》2008,(2):173-174
本文分析了传统媒体积极探求与新兴媒体的联动互动,努力创新传播方式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6.
孔薇 《编辑学报》2020,32(6):611-614
全媒体战略构想正朝着更广范围和更深层面加速推进,为科技期刊大众传播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本文从内容建设、用户体系、平台搭建和人才资源4个层面构建了全媒体背景下科技期刊大众传播体系,并从不同维度对科技期刊大众传播进行理性审视。融媒体时代的科技期刊应在专业化定位的基础上,通过聚集和整合内容资源,在专业传播与大众传播之间寻求发展策略的平衡,不断提升科技信息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在图书馆服务推广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释了当代网络媒体和移动通讯媒体蓬勃的发展态势,在分析用户使用行为的基础上,认为用户获取信息的方式在进一步多元化;在信息源的选择和使用上,图书馆、搜索引擎和网上图书馆等共同成为用户获取情报的来源;另外,新媒体的使用还与用户年龄、地域等因素紧紧联系。现代图书馆有必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推广服务,架构实时交流平台,促进与读者的互动交流,还可与新传媒合作开展服务,提升图书馆服务的可见度。  相似文献   

18.
闫波  郑博 《新闻界》2008,(2):83-84
分析社区传播的相关机制,把握新媒体在社区传播中的特性和作用,利用好新媒体,发展社区传播。  相似文献   

19.
姚荣 《晋图学刊》2010,(3):19-22
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传统的图书越来越失去传统的知识中介的地位。高校图书馆作为育人的前沿阵地,需要与大众传播媒介通力合作,借助大众传播媒介中的新科技成果,积极使用lib2.0、lib3.0技术,使得自身优势与大众传播媒介的优势得到最大发挥,从而达成共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新媒体传播环境,针对农业产品品牌传播,提出了农业产品品牌的新媒体传播方式,即体验传播、精准传播、互动传播和植八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