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雅雅喜欢躲在地铁里的感觉,经常一个人从地铁线路的一端坐到另一端,然后再从另一端坐回去,周而复始。"奇怪的女孩儿。"苏雅雅经常听到有人这样说自己,说的最多的是林未未,一个男孩。没有人知道苏雅雅是在等人,  相似文献   

2.
在自然地理的学习过程中,有这样一个对趾点的话题,我们脚下地球的另一端在哪里?是什么地方?对于这样的话题,曾经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在我们脚下地球的另一端是关于地轴对称的地方,也就是说,我们脚下地球的那一端是美国.  相似文献   

3.
故乡     
我常常羡慕他们用手指指 遥远的方向 说那是故乡 我没有故乡梦中一马平川 绕过一棵棵树 独自来到蓝色大海的另一端 哦青山作证 我也有沉重的乡愁 当世界沉沉睡去我的故乡 在说也说不出的地方故乡@李南~~  相似文献   

4.
魏永先 《物理教师》2007,28(1):3-23
在有关重力的教学过程中,有这样的一个话题:我们脚下地球的另一端在哪里?是什么地方?对于这样的话题,曾经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在我们脚下地球的另一端是关于地轴对称的地方,也就是说,我们脚下地球的那一端是美国.第二种说法是:在我们脚下地球的另一端在过地心的连线上。关于地心对称的地方,即阿根廷、智利、玻利维亚、多拉圭、秘鲁等国.这两种说法对吗?笔者认为第一种说法不一定对,这种说法只有在赤道上时才对,而在其他地方就不对了.第二种说法则不够恰当.[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across,through和cross这几个词都有"穿过;通过"的意思。across是介词,意为"穿过;跨过;在……对面",指在一个空间内,从一端到另一端,或十字交叉穿过,如穿过街道、路、山等。例如:  相似文献   

6.
苏雅雅喜炊躲在地铁里的感觉.经常一个人从地铁线路的一端坐到另一端,然后冉从另一端坐回去,周而复始。 “奇怪的女孩儿。”苏雅雅经常听到有人这样说自己,说得最多的是林未未,一个男孩。没有人知道苏雅雅是在等人,就连林未未也不知道。  相似文献   

7.
在一节排球课上,课前我宣布课的主要内容是正面下手垫球时,学生们无精打采的,有的说太打手了,有的说垫来垫去没意思。我突发奇想“那我们来一场挑战赛吧!”话音刚落,学生们“刷”的一下安静了下来,我继续说:“谁能自己垫球,或两人互垫从篮球场的一端垫到另一端,中途不掉,我们就封他为我们班的‘排球垫球冠军’或‘排球垫球最佳搭档’”。  相似文献   

8.
地图会说话     
说到地图,地球人都知道。地图不就是一幅俯瞰某个地方画出来的特殊图画吗?没错,但你知道地图能告诉你哪些信息吗?地图会告诉你:你所在的位置和通向你要去的地方的路;告诉你家附近的河有多长,甚至地球另一端有哪些城市;世界上哪些地方是平原、丘陵或高山;哪些地方适合种植庄稼,哪些地方适合人类和动物居住,哪些地方物产丰氟而且一张小小的地图,就能够描绘出整个地球的情况,带上一本地图,你就可以周游世界。  相似文献   

9.
运动三例题     
例1 汽车的速度为10m/s,某线路起点到终点长为4800米,在这条线路上每隔一分钟从两端同时各有一辆汽车相向出发,则某一辆汽车从起点到终点最多共与多少辆汽车相遇?解:汽车从一端开到另一端需行驶的时间t=s/v=(4800m)/(10m/s)=480s=8min 因两端每隔1min同时各有一辆汽车出发,所以在每辆汽车准备出发时,两站间的路面上已有9辆汽车从对面路上开过来,在汽车从一端开到另一端的8min时间里,对面又有8辆汽车出发,因而汽车从一端开到另一端共与17辆汽车相遇,其中包括汽车刚启动时相遇到站和汽车停,止时相遇出站  相似文献   

10.
笔记本型电脑常用的散热方式为散热片和风扇,这两种散热方法最大的好处是成本低,此外还有键盘对流散热、散热管散热、温控风扇散热。1.散热管方式:散热管是最新的散热装置。可以有效地将热从一端传导到另一端。它长20多厘米,直径0.5厘米,里面有纤维和水,管内抽成真空,一端贴近CPU,另一端则远离CPU。它的工作原理是:真空状态下,水的沸点很低。如果在管子的一端加热,水就会蒸发,把热带到另一端,  相似文献   

11.
<正>一、表示“…地点”at,in,on. 1.一般说来,at与in最明显的区别是at用在小城市、村庄、小岛屿、建筑物、公共团体等范围小的地方;in用于国家、大城市、大岛屿等范围大的地方。如:We live at Fengshang. We live in China. 但这个区别只是依一般规律而言,在运用时并不能机械地把这个规则搬上去,因为场所、地方的大小有时并非指其具体的实际大小而言。有时从语词来观察属大的场所或地方须用in,然而用at,有时从语词来看属小的地方应用at,却用in。为什么同一语词既可用in又可用at呢?所谓大与小是相对的。譬如B地对于A地来说是小的,但对于C地来说就可能是大的。因此,in与at的用法不是一成不变。一般来说,它涉及到以下几种情形: A.“主词”或“说话者本身”现所处在的地方或场所用in表示;若主词现不处在该地方,则用at表示。比较:Is there a steel plant in this town?  相似文献   

12.
自动虹吸管     
材料:橡胶管或塑料管,橡皮空气球,螺母制作:将两段橡皮管接在橡皮球两端,螺母接在一根橡皮管另一端即成。用法:用于汽车司机从油桶往油箱灌油或家中养鱼缸换水。将带螺母一端放入被吸液体中  相似文献   

13.
器材:一条铁丝弯成如图一所示形状的铁丝钩;一条直径10毫米,长70厘米的铁条也弯成如图形状的铁钩,火柴枝若干;短木棒一条;扁担一条;有耳玻璃杯一只.表演:甲演员拿出铁丝钩,把玻璃杯钩着,向观众说:“有一根火柴枝,我用手指托住它的一端,则它的另一端可以吊起这只玻璃杯.你们相信不相信?” 说着,他把火柴枝的一端放在手指上,个料,火柴枝掉了下来,引得哄堂大笑.他不慌不忙,把火柴枝如图一那样插进铁丝钩,再用手指托住火柴枝的另一端,哩!成功了.观众有的赞叹,有的叫“看不清”.  相似文献   

14.
怀谷 《四川教育》2001,(2):87-87
“哲学是讲道理的科学,这门科学研究的是讲道理的技术或艺术。”“哲学一端接着我们的基本感受和领会,另一端接着形式化的框架。”这是陈嘉映先生在其《思远道》中的两小段论述。对于哲学是什么,一百个哲学家可能就会有一百种不同的说法。陈嘉映的“讲道理说”很能服人。任何学问深究到底、任何感觉提升到顶都是哲学。  相似文献   

15.
[题目]一根2.4米长的铁丝,从一端起每隔5厘米作一个记号,从另一端起每隔4厘米作一个记号。沿记号处剪开后,长度为1厘米的铁丝有多少段? [分析与解]这根铁丝的长度为2.4米,即240厘米。从一  相似文献   

16.
张保雷 《物理教师》2011,32(1):17-17
人教版《物理》必修2第22页"做一做"内容如下:如图1,绳子的一端栓一个小沙袋或其他小物体,绳上离小沙袋重心40cm的地方打一个绳结A,80cm的地方打另一个绳结B.请一位学生帮助看手表.  相似文献   

17.
有这样一道电磁感应问题;如图1,一条形磁铁水平放置,闭合导线框abcd位于永磁铁一端,线框平面与磁铁的上表面垂直,并与磁铁的端面平行.当线框匀速地从磁体的一端平移到另一端的过程中,框中的磁通量怎样变化?  相似文献   

18.
在云端     
在云端遇见你的地方是在生命的转角让我有天堂能够想象忘不了在云端你深邃的目光世界另一端最神秘的磁场让宁静的时光去遗忘望不尽的海洋一层层的海浪  相似文献   

19.
《课外阅读》2010,(1):I0001-I0001
金字塔的建造方法没有任何文献记载。后人有几种推想:一种是用一个巨大的杠杆。一端用绳子绑住石块,另一端通过人力将石块吊往上方。然后将石块逐步往上堆砌:另一种推测是。用土堆成斜坡,利用木质滚轴将石块拉上去,土堆是环绕金字塔螺旋上升:也有人认为。  相似文献   

20.
《西游记》里,孙悟空等神妖变化多端,刚才还在花果山,眨眼便到了高老庄。大家都知道这是神话,但科学家们的“瞬间转移”技术却将神话变成了理论上的可能。所谓“瞬间转移”技术,就是使人或物件瞬间消失,再在另一个地方重新现形。从1993年4月起,世界各国的六个科学组织便积极从事这门科学的研究工作。最具代表性的是,由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华裔物理学家林平奎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他们曾用一种名为“量子牵引”的技术在光学通信系统的一端把一束激光信息“毁灭”,然后在一米外的另一端,成功地再现了它。研究人员先将一段无线电资料信息编成“光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