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6 毫秒
1.
我喜爱民间艺术。可以说民间艺术是我创作《春节》邮票的灵感来源。设计《春节》邮票,已经是过去的事了,没有什么可说的,但如果说起民间艺术我却津津乐道。我家住在潘家园附近,没事就去古玩旧货市场转一圈,淘换点儿东西。  相似文献   

2.
吉祥年画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的瑰宝。贴年画以求幸福、平安、吉祥,是新春佳节五彩缤纷的点缀,也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台湾地区年画印制始于道光年间,大陆东南沿海广东、福建将年画(版画)制作传入岛内,盛行一时。  相似文献   

3.
贵州土家族傩舞面具是高层次的民间艺术,内涵极其丰富深邃,造型千姿百态,各具神韵,有不同的层次。具有鲜明的质朴美、柔和美、执著美。“刀山敢上,火海敢闯”,以“上刀梯、下火海”为代表的傩技表演惊险绝伦,令人胆战心惊,具有突出的惊险美、阳刚美和无所畏惧的壮美。傩堂戏最大的特色是它与宗教和民俗的血肉联系。面具作为傩堂戏艺术的重要表征,必然形象的凝聚着傩文化所体现的宗教意识、民俗意识和审美意识。美是体育舞蹈的基本特征,因此,从体育美学文化的角度,透视并分析了傩舞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傩舞”的人体关、音乐关。  相似文献   

4.
海原回族刺绣艺术经过长期的传承和发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广大回族妇女在参与的同时,也把民间刺绣的技术及文化流传给一代代后人.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欣赏力也在一步步提高,手工刺绣产品的销路也会越来越广,为刺绣产业的发展提高良好的机遇,使其能更好的传承、发扬、光大下去.  相似文献   

5.
农民画农民     
作为闻名遐迩的陕西民间艺术瑰宝,户县农民画一直是陕西人心中永远的骄傲。到2008年,这颗民间艺术奇葩已走过半个世纪的沧桑。素有古都西安"美丽的后花园"之誉的户县,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中部,是文化部最早命名的"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是周、秦、汉、唐等十三朝古都的京畿之地,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民间文化积淀丰厚,这是户县农民画萌生和  相似文献   

6.
苏州木版年画与日本浮世绘有许多共性,也有许多差异。将两者的起源、题材、风格演变、材料技法等比较,讨论研究其艺术发展规律,发扬和传承富有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  相似文献   

7.
体育审美结构是体育美和体育美学中运动主体与审美主体、审美客体与审美主体的关系机制。体育审美结构的主要要素有体育审美对象、体育审美意识和体育审美欣赏。体育审美结构具有:动力、表象、理性、社会、愉悦和创造等功能。  相似文献   

8.
谢志强 《福建体育科技》2004,23(3):21-22,25
体育运动中的曲线丰富了审美者的美感和趣感。围绕曲线构成的审美场成为审美系统的关键,它决定了整个对象的审美特征和审美价值。曲线美给审美主体的审美体验主要是柔软、优美,但在特定的审美场中,也产生崇高感、巧趣感、谐趣感等审美感受,本文就此作几点研究。  相似文献   

9.
中国武术:传统审美的文化归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之美是东方的古老文明之美的缩影。中国武术具有丰富多彩的“美学”思想和价值,在内容和结构上都倾注了极为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文化意识。文章以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整体观、和谐观,生命意识观、天人合一观、意象观等诠释中国武术的审美主体、审美感悟、审美意象、审美和谐、审美追求、美育教化等审美体现,以此深化对中国武术的美学认识。  相似文献   

10.
高伟 《杂技与魔术》2021,(2):49-51,48
追求现代杂技节目的审美意蕴,已成为杂技创作者的共同向往。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时代进步、社会发展、文化审美的多元变化和审美水平的提高,杂技经历了“显技”“融艺于技”“由艺臻境”三个不同的审美层面,呈现出不同的审美意蕴和精神蕴涵。  相似文献   

11.
12.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查阅了大量关于武术套路审美问题的学术论文,以及关于审美学的学术专著,以竞技武术套路作为研究对象,在审美学和艺术学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武术专家、学者的建议,最终选择从审美属性、审美功能、审美表现和审美追求四个方面对竞技武术套路进行关于审美视角的研究,旨在实现对竞技武术套路日益凸显的审美属性的认知,促进竞技武术套路在现代社会中的科学化、合理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以身体美学为核心对象,从个体内部的审美素养与外部的媒介传播出发,纳入审美偏爱的调节效应,对个体体育艺术审美体验的作用机制进行系统剖析。研究发现,审美观念、审美知识与审美能力是主体感受体育艺术审美活动的基本素养,其与外部传播媒介会共同促进个体在体育艺术审美过程的感知体验。研究认为,正视个体对体育艺术活动的客观表达可以弱化人们的主观认识与评价,有效促进审美主体在审美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提高审美素养将有助于个体在体育艺术活动审美中产生更丰富的体验感,进而获得满足感、愉悦感。  相似文献   

14.
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关于竞技运动与艺术关系的众多观点,据此归纳出二者关系的4种论述,即竞技运动是艺术同时又具有审美特性;竞技运动是类似艺术和具有审美特性;竞技运动不是艺术但具有审美特性;竞技运动既不是艺术也不具有审美特性。同时评析了上述4种论述产生的原因。最后指出,今后竞技运动与艺术将在美学的引导下协同发展、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15.
中国武术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融摄了儒家、道家、哲学、医学、艺术学等文化内涵,而艺术与中国武术的融合造就了其独特的外在表现形象以及内在的精神内涵。中国武术从“技击术”到“技击的艺术”发展过程中,体现出中国武术中独特的艺术审美内涵。研究表明:中国武术是艺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情感精神的共同体验;中国武术具有艺术的肢体形象表现性;中国武术是具有丰富审美内涵的技击艺术。  相似文献   

16.
苗族采月亮,是在民间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民族体育文化。它与民族生存发展、战争、宗教、民族文化、体育竞技、芦笙音乐、舞蹈艺术和杂技等内容息息相关,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健身价值、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  相似文献   

17.
竞技武术套路的审美情趣是多元化的元素组合,文章从关学的角度,通过对竞技武术套路的和谐美、气韵关、意境关的探讨,指出竞技武术套路审美情趣反映在美学上是整体艺术观的和谐、气韵和意境之关。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武术的气韵生动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中国传统武术与传统美学中的气韵生动说进行了分析,结论认为:中国传统武术与传统美学中的气韵生动说有着深深的渊源关系,气韵生动说具有深长隽永的文化意味和美学意义,使传统武术得以滋养生发。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examines one component of Stephen Mumford’s case for the claim that we should regard sport, art and the aesthetic as more closely connected than has tended to be the cas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work of David Best, in recent years. Mumford’s rejection of what I call ‘the drama argument’ is examined in detail and it is argued that all but one element of his case fails to do the job he envisages.  相似文献   

20.
舞龙舞狮运动是我国一项历史悠久、风格独特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随着舞龙舞狮运动的发展和普及,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与喜爱。通过对"中国知网"等进行"舞龙舞狮"的相关文献搜索,对近来国内学者们的研究现状进行相应的总结概括,以便更好的了解国内舞龙舞狮运动研究的概况与动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