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武汉方言中有一种类儿化音变现象。这种音变现象的音变规律、音变条件以及音变作用 ,与普通话及其他一些方言中的儿化现象有相当多的类似之处 ,但其音变形式与一般儿化又有明显的不同 ,不能算典型的儿化音变。本文分别描述这种音变现象的音变规律、音变条件和音变作用 ,并与普通话的儿化现象进行比较 ,最后推断这种音变现象可能是武汉方言历史上曾有过的儿化音变的遗迹。据悉 ,其他一些方言也有与武汉方言类似的这种音变现象  相似文献   

2.
和普通话的儿化音变比较起来,商丘方言的儿化音变现象有其突出特点。本文根据商丘方言的儿化音变实际将之归纳成复辅音型、双音节型、普通型三种音变类型,并简要分析了它的音变规律及特点。  相似文献   

3.
子变韵是汉语方言中与儿化韵同样重要的一种合音音变现象,是开封方言中重要的语音特色之一。开封方言中子变韵的音变方式是离散式音变,也有一些不符合音变规律的例外现象。开封方言中的子变韵目前正处于消亡阶段。  相似文献   

4.
澄江话属北方方言西南次方言,澄江话音变与普通话音变有极大的差异,且以其音变体现了澄江方音独特的地方变异性,区别于西南其它片区方言。这些音变现象不只是单纯的语音现象,与词汇现象和语法现象有密切的联系,有其独特的表达色彩。  相似文献   

5.
从词汇扩散理论看平顶山新派方言古入声字语音的变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平顶山方言中的古入声字在青年人中正处在快速的演变状态,这次演变是一项还未完成的正处在动态的演变过程中的语言变异现象。在这次变异中,方言中与普通话归类不同的古入声字在声、韵、调诸方面都趋向于和普通话语音系统对应一致。这种变异现象不是方言语音系统内的连续性的音变,而是在普通话影响下的方言语音特征的突变现象,用词汇扩散理论来解释这个音变最为合理。  相似文献   

6.
20世纪成都话经历了老年、中年和青少年三代人的语音变化。归纳、分析成都话的音变现象,可以看到成都话在普通话影响下的音变趋势、规律和特点,并由此引起我们对语言学历史比较方法的反思。  相似文献   

7.
合音现象是一种常见的语流音变,由于快读、连读或者其他原因两个音节或者多个音节合读为一个音节。合音现象在古代汉语时期就已经存在,在现代汉语方言中仍有许多这种现象的存在,本文将对汉语方言中的这一现象进行整理。  相似文献   

8.
在单县方言里.普通话里的后缀“子”尾和助词“着”,均分化为“恁”和“得”。另外,“恁”还有代词用法,它们的分化是音变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绍兴方言否定副词"勿"音变现象比较特殊,有两种情况:一是在语流中常与所搭配的音节发生合音,二是在固定结构"A(B)勿A(B)"中常常脱落,出现重叠反复问句形式.两种情况音变过程中的音节结构模式和变调模式均非常特殊.引起绍兴方言中"勿"变化的原因除了低浊短促的语音特色、活动能力上的粘着性再加高频率的使用以外,也是相关词语的音变趋同化规律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变调是每一种有声调语言普遍存在的音变现象,是语言里最主要的音变。北流白话属粤方言,变调主要有高升变调、阴平变调、阳去变调和非固定变调,高升变调是语法变调,阴平变调、阳去变调和非固定变调是连读变调,最值得注意的就是起语法作用的高升变调。该文把北流白话有普遍性的变调现象进行分类介绍,作出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1.
变调是每一种有声调语言普遍存在的音变现象,是语言里最主要的音变.北流白话属粤方言,变调主要有高升变调、阴平变调、阳去变调和非固定变调,高升变调是语法变调,阴平变调、阳去变调和非固定变调是连读变调,最值得注意的就是起语法作用的高升变调.该文把北流白话有普遍性的变调现象进行分类介绍,作出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临沧汉语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中的西南方言,临沧汉语方言存在一定数量由儿化音演变而来的词汇.只不过都发生了音变;与普通话相比,临沧汉语方言中的儿化现象还有一些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与普通话儿化音变不同,偃师方言的儿化音变有增音现象。根据偃师方言儿化音变的实际将其归纳为复辅音型、类双音节型、普通型3种类型,复辅音型与类双音节型儿化韵的产生不仅涉及韵母的韵腹与韵尾,而且受到韵母的四呼和声母的影响。偃师方言中儿化增音现象的产生是词缀"儿"的语音特征左扩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与普通话儿化音变不同,偃师方言的儿化音变有增音现象。根据偃师方言儿化音变的实际将其归纳为复辅音型、类双音节型、普通型3种类型,复辅音型与类双音节型儿化韵的产生不仅涉及韵母的韵腹与韵尾,而且受到韵母的四呼和声母的影响。偃师方言中儿化增音现象的产生是词缀“儿”的语音特征左扩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河津方言"子"尾有三个层次的读音:第一种是老派读音,即按照前一音节韵母是否具有鼻音色彩把"子"尾分别读为[tei0]与[nei0],这是一种连读音变现象,至今仍是当地方言的强势读音;第二种是中年妇女把[tei0]、[nei0]合流为[nei0]的读音,这应是一种弱化现象;第三种是青少年人群把[nei0]又读为[lei0],由[nei0]到[lei0]应是进一步的弱化。[tei0]→[nei0]→[lei0]这样连续的弱化链在同一方言共时平面上共现比较少见,它的进一步弱化应该就是周边方言的"子变韵"。  相似文献   

16.
从三个方面讨论三原方言的语流音变:两字组的连读变调;复合词的语流音变;三原方言的分音现象.  相似文献   

17.
河南封丘方言中有非常丰富的"子"尾变韵.从语音形式上看,这些"子"尾变韵更倾向于合音,是一种特殊的合音音变;从词语构成角度来说,"子"尾大部分附加在名词后面,也可以附加在动词、形容词、或者短语后面,从而构成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是名词化标记.  相似文献   

18.
语流音变是普通话的一个重要内容,直接影响一个人的普通话水平。本文在方言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四川彭州方言语流音变的类型。归纳了彭州方言语流音变的特点。进一步总结出该方言区的人学习普通话在语流音变方面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王碧 《考试周刊》2013,(40):23-24
在连续的语流中,某些语音成分由于受临近音的影响,或者由于说话的快慢、强弱、高低的不同,或者由于所处位置的特殊,可能发生不同的变化。本文通过对习水县隆兴镇方言连读音变的调查,着重描写了隆兴方言连续变调、儿化、脱落与合音这四种语流音变现象及特点。  相似文献   

20.
新绛方言属河东方言绛州小片。普通话无将来时制助词,但新绛方言中的“家”字可作将来时制助词,其用在动词(动词短语)后表示将来时态,且和进行时态助词“着”过去时态助词“过”“了”整齐排列,形成新绛方言完备的时制系统。此外,新绛方言的“家”字受整个句子声调影响在疑问句后音变为“间”,祈使句后音变为“价”。这是一种共时现象,而非其他专家所说的历时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