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作为大学老师,为了达到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必须能够做好两项活动,既要做好课程设计,又要做好师生互动.就这两项活动而言,我们的课程设计能力常常是制约因素.《创造意义深远的学习经历:大学课程整合设计方案》一书作者,美国奥克拉荷马大学教学发展项目部主任迪·芬克博士撰写了一份大学课程设计的自学指南,旨在给大家介绍一套系统有效的课程设计程式,帮助大家学会怎样进行课程设计.指南包括课程整合设计的三个主要阶段,每阶段包括开篇的介绍性评价,读者可以加以使用的工作簿,以及读者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可以对自己提出的一些问题,以对自己的设计实践进行推敲.  相似文献   

2.
目标导向网络课程的课程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标导向的网络课程设计理论认为:网络课程设计包括了课程设计和教学设计两个阶段,课程设计针对的是课程的形成,研究网络课程的目标、内容、结构和活动。目标导向的网络课程在课程设计阶段的工作包括: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确定内容的组织方式、设计网络课程的结构、计划网络课程中教与学的活动。本文对以上环节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3.
课程设计是课程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但至今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大学课程设计是分层次的,有宏观、中观和微观之分。宏观的课程设计是对一所大学的课程进行总体的安排,中观的课程设计是对一个院系、学科或专业的课程进行整体的安排,微观的课程设计是对某一门课程进行具体的安排。微观课程设计要根据宏观和中观课程设计的要求展开,其主体是教师。课程设计包括课程目标设计、教师角色设计、教学方式设计、课堂管理设计和课程评价设计等。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生涯规划课程是大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生涯规划课程设置对大学生生涯发展、高校人才培养、大学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为解决现阶段高校生涯规划课程设计的诸多问题,我们应该努力做好课程设计理念、设计方法和设计要素三个方面的工作,以推动大学生的生涯发展。  相似文献   

5.
当今,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逐渐从整合阶段进入高度融合阶段,凸显出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的重要性。本文从微课程的优势出发,通过对国内外微课程设计的现状,以及与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相关的视频案例进行分析,提炼出面向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培训的微课程的设计流程和要素。在此基础上,将微课程设计的流程和要素进行整合,分析二者之间的联系,从而构建出面向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培训的微课程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6.
测控技术及仪器专业综合课程设计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在测控技术及仪器专业本科教学中开设专业综合课程设计的实践,包括课程目的、选题原则、设计任务、组织实施方式、设计要求、注意事项及成绩评定方法等。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专业综合课程设计不仅可以让学生将大学阶段几年来学习的知识点“串”起来,形成有机的整体,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增强协作意识。  相似文献   

7.
基于魔灯(Moodle)课程设计的BIG6模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信息技术与课程已经进入全方位的整合阶段,表现之一就是教师从设计课件、教案发展到设计课程。而魔(Moodle)作为一个开放的网络平台为教师进行课程设计提供了功能强大的虚拟环境。本文主要从课程设计的角度,提出课程设计的“BIG6”模式,并且详细介绍了魔灯对教师课程设计“BIG6”模式的功能支持,以及基于魔。灯的课程设计对教师思维方式转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该文依据微课程的理念,基于CPBL的教学模式对化学师范生演示技能教学进行微课程设计,主要包括过程设计、内容设计和设计反思三部分.其中过程设计部分详细叙述了微课程设计的"七个阶段"及其核心阶段的"四个环节";内容设计部分则分别从宏观课程安排与要求和微观具体课程内容设计思路进行阐述;设计反思部分则对演示技能微课程的设计作一总述,为化学师范生演示技能的教学探索一条可行的微课程之路.  相似文献   

9.
远程教育的网络课程是一种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数字学习资源,也是网络教学的基本要素,其设计水平直接影响远程教育中网络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本文以远程教育、教学设计、网络课程设计等相关理论和原理为基础,以目前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网络课程设计的现状为例,分析了目前远程开放教育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过程中已取得的经验,其中包括:建立了比较完整的课程团队;网络课程定位明确;及时应用新技术,充分整合课程学习资源,建设了大批适合成人远程学习的网络课程。同时,通过对现有网络课程及其设计方案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网络课程设计本身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与要为全社会提供全媒体、多终端的数字学习资源的目标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的网络课程设计中教学媒体的选择和教学策略的应用还不能够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影响了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效果。本研究的目的是梳理远程开放教育网络课程的设计,总结经验和发现不足,为未来远程开放教育及国家开放大学数字学习资源设计和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是澳大利亚一项全国性课题的部分成果;该课题目前尚在进行之中,由澳大利亚政府教与学办公室提供资助,旨在研究设计思维策略和步骤在澳大利亚大学不同学科领域和不同教学模式课程(包括在线和面授)中的使用。本文介绍了一个例证型案例,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了解到设计思维在一门在线课程中的使用情况,同时还分析了大学教师对设计思维的看法。这个案例的教师在准备课程的过程中使用设计思维策略,而学生的课程考核主要涉及使用设计思维方法为中小学生创设一项具有创新性、基于网页的学习活动。研究结果显示,这些大学生在为中小学生设计在线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成功运用设计思维策略提高设计质量,而大学教师也能够成功运用设计思维策略提高在线大学课程的设计水平。此外,教师们对于设计思维的理念和作用有不同但又不相互矛盾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教育改革、教育创新是时代进步的体现,历时近10年的精品课程建设暂告一段落,取而代之的是在现有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成果基础上,开展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全国各大学正在积极地进行精品资源共享课的中报和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较之精品课程,建设的意义何在,建设的要点何在,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是网络化、数字化的时代,如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化课堂教学,是对每个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高校教师提出的客观要求。在信息化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善于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即适度使用网络语言以及利用网络热点事件开展案例教学,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高校“两课”教育的有效性不仅需要相应的政策保证、体制保证、课程保证,而且需要相应的师资队伍保证。目前,我国高校“两课”教育师资队伍的主流是好的或比较好的,但也存在着亟待解决的数量不足、素质欠缺等问题:高校应充分认识“两课”教育本质、功能的特殊性,端正指导思想,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站在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的高度,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两课”教育的有效性提供可靠的队伍保证。  相似文献   

14.
This conceptual article explores teaching as design work, arguing that a critical thing teachers do is design systems that enable their students to learn. Designing occurs when teachers generate new learning activities or modify curricular programs to create coherence for themselves and their students. Nonetheless, few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s include instruction in learning how to engage in design thinking. Here, designing is explored as a means to help pre-service teachers develop their facility for adaptive teaching practice by incorporating design thinking at an early stage in their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s. Literature is drawn from traditional design fields to articulate design capacities and to describe design studio pedagogy practices often used in the education of designers. As an illustrative example is presented of such practices were incorporated throughout one 15-week educational psychology course embedded in an undergraduate elementary-education program to support pre-service teachers development of design thinking. The goal was not to prepare students to use particular instructional innovations, but to collaboratively design such innovations themselves.  相似文献   

15.
Susan Otto's book, Designing Business Training for Fun and Results, highlights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portions of the ADDIE instructional design model. Through situations, scenarios, and learner activities, Otto is able to give readers the opportunity to gain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about best practices. The book is written to engage readers while providing new activities and course techniques that can be implemented immediately. Designing Business Training for Fun and Results (2012; ISBN: 978‐468149968; $18.00) is published by CreateSpace Independent Publishing Platform.  相似文献   

16.
在通识教育已为全球高等教育普遍接受的背景下,公选课已逐渐成为我国高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公选课在我国高校的整体教学活动中仍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只有从教育理念、教学评价、教学管理等方面具体分析当前公选课运行中的症结,以通识教育理念及课程教学论为指导,解决公选课管理中存在的数量相对不足、学生课程权力缺失、盲目选课、功利选课、质量监控以及教师激励机制等诸多问题,才能使其真正发挥作用并成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党建工作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利于端正大学生入党动机,为党建工作开展提供理论基础,提升大学生党建工作队伍素质。而任课教师能够教育引导大学生端正入党动机,参与大学生党员培训,推动大学生党员培养。但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及任课教师的作用不充分,有必要采取完善措施: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加大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党建学习与考核比重。同时还要健全并落实规章制度,搭建任课教师宣讲团队,提高大学生党员培训质量,并调动任课教师科研主动性,探索规律,为党建工作开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虽然网络教学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领域一个备受关注的前沿和热点问题,但高校网络课程的推广和有效应用仍然是仟重向道远.本论文基于<学习科学与技术--信息时代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本科课程多年网络教学及跨校协作的实践探索,总结了高校网络课程跨校协作共建共享的方法、策略及主要问题和障碍,以期抛砖引玉,共同推进我国高校网络教学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Robert Regnier 《Interchange》2005,36(1-2):95-120
Besides learning transmitted content, university students develop learning patterns through pedagogical processes designed into the structure of their courses. Courses shaped within the assumptions of epistemologies and ontologies that only afford narrow learning patterns can eschew learning as valuing processes. However, university courses can be conceptualized and constructed within assumptions that allow students to respond to the lure for learning through the valuation of importance that makes freedom possible.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two Whiteheadian notions of learning as event and learning as achieving strength of beauty through which courses can be conceptualized to facilitate the lure for learning in the pursuit of truth. Then, the paper illustrates how university courses can be designed as learning events through which students create prophetic visions as a means of achieving strength of beau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