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傩"是我国古代华夏民族的一种由巫者戴面具驱鬼逐疫的宗教祭祀仪式。在周初,就有关于"傩"的文字记载。"傩"在当时分为"有司傩"和"乡人傩"两种[1]1"。有司傩"主要是宫廷祭祀采用的仪式,到汉代发展为宫廷傩舞。舞者头戴假面,手执干戈,驱鬼捉鬼,也称为"方相舞"。而"乡人傩"则是寻常百姓驱鬼逐疫的仪式。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傩"逐渐由一种祈天向娱神转变,成为了一种具备浓  相似文献   

2.
清代祈谷礼     
王秀玲  万强 《兰台世界》2012,(12):34-35
清代祈谷礼作为国家祭典的重要内容,充分体现了统治者祈求农业丰收和盛世安民的强烈愿望。本文主要论述祈谷礼祭祀场所沿革、祭祀日期选择和在清代的实行情况。  相似文献   

3.
"稽山巍巍,鉴水汤汤,禹魂水生,禹风浩荡.元元情怀,拳拳心否.祈灵大吉,伏惟尚飨!"1995年以来,每年谷雨季节,人们都聚集存会稽山下、禹庙之前,膜拜先贤,祭奠大禹.  相似文献   

4.
古人对名字关系已经有很多研究,但是随着出土文献的大量增加,我们对有些名字关系可以有更好的认识。今对"楚屈巫字子灵"、"楚观从字子玉"、"郑印癸字子柳"、"楚公子贞字子囊"、"齐公子祈字子高"以及相关问题作些新证。  相似文献   

5.
杨晓明 《今传媒》2007,(6):51-51
又是清明节.一大早,我缓缓地踩着自行车,急不可待地穿行在满街的花丛中. 途中,我的手机传出了短信讯号,打开一看,是一段贺词:"报社全体人员,祝您生日快乐!祈祝您的生日,为您带来一个最瑰丽、最金碧辉煌的一生."  相似文献   

6.
在渭北农村一带,每逢过年过节、婚丧嫁娶、给孩子过满月、为老寿星祝寿,大都有酣畅淋漓、惊险刺激的骡车队表演。跑骡车相传源于先辈们一年一度的"祈年成"和庆丰收习俗,是远古农耕文明及冷兵器时代战争遗留的产物。大约在明末清初逐渐形成规模,是一种民间百姓自发组织的即兴庆祝、娱乐的活动。  相似文献   

7.
正按语:大高殿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是皇室、宫官婢女演练道教科仪的场所,也是皇帝求雨祈晴的地方。初名大高玄殿,清康熙帝玄烨即位后,因避讳改称大高元殿,后更名为大高殿。清朝每年均在大高殿办天腊、迎新禧、天诞、上元等道场,皇帝拈香行礼,举祭天礼仪,祈求天晴、下雨或降雪等。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  相似文献   

8.
拔河运动,最初被称为"钩强",六朝为"施钩",隋朝为"牵钩",直到唐朝才被称为"拔河"。它是中国古代一项民族传统运动,起源于春秋时的楚国,在唐朝达到鼎盛,明清以后无从考证。拔河运动的起源与当时的水上战争密切相关,起初是一种军事技术手段。之后,随着历史的发展演变,其军事意义逐渐淡化,娱乐、游戏性逐渐加强,同时还有了娱神、祈禳,祈求风调雨顺、农业丰收等独特意义。  相似文献   

9.
2000年秋季,国家图书馆善本部购入一册雕板佛教藏经《大宝积经》卷第五十四。这是一册很有特色的零本,卷端展开是一幅极少见的一纸四个半叶的"佛说法图"及云龙牌记,扉画左下角刊:"平阳府襄陵县在城信人王满禄舍/财刊造大藏圣像祈保自身吉祥如意。"云龙牌内刊:"皇图永固,帝道遐昌;佛日增辉,法轮常转。"经文卷首刊经名卷次"大宝积经卷第五十四",下刊  相似文献   

10.
刘广春 《今传媒》2010,18(9):116-117
《诗经》中的"农事诗"是最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部分之一,先民严格遵循农作物生长规律、重视农业生产,倾注了对孕育万物生命的胞衣之地大地母亲无限眷恋的情感。论文从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生态审美视角,讨论中华民族重视和遵循农业生长规律的生态意识,通过祭祖祈神的价值信仰构成了人向"神"言说的独特语境,以及借助质朴的艺术手法倡导"回归自然"的理念,体现了古典生态审美的智慧。  相似文献   

11.
四十三 前日承惠赠本馆早期出版教科书,兹附上清单一纸,即祈髻收为幸。此请  相似文献   

12.
笔者根据自己从事学报编辑工作及档案管理工作以来的认识,谈点对学报档案资料管理的粗浅看法,以祈同仁赐教.  相似文献   

13.
中秋节起源于月崇拜。从先秦至唐宋以降,围绕月崇拜形成了多维的叙事,包括:肇始于先秦帝王祭祀的仪式叙事,两汉月亮神话的图像叙事。唐宋文人伤别离、盼团圆的诗词叙事,这些叙事均于唐宋至明代逐渐汇集于民众习俗生活之中,形成了以团圆为主题并包含祈子、求偶、祈年、祈寿、女子祈求美丽、士人祈求折桂等内容的中秋节。  相似文献   

14.
郭佳 《文化遗产》2017,(5):116-122
西汉中期至东汉初期,中国古代历法制度中的纪日方法从干支纪日转变为序数纪日,东汉中末期四大重数节日出现,也说明了九月九日真正的产生时间。魏晋南北朝时期九月九日经历了发展与定型的阶段,受道教中儒家灾异论与神仙方士思想的影响,九月九日有了"重阳"之名并形成了广为后世接受的"辟邪消灾"观念。不过,将九月九日追溯至先秦农时周期对应的节气之上可知,九月九日来源于先秦秋季的养老节与秋尝之祭,节日中"养老祈寿"的观念比"辟邪消灾"有着更悠久的渊源。  相似文献   

15.
华夏自古祈富强 小康大同谱华章 天下归心万国朝 文治武功称汉唐 宋明天下成翘楚 文明和谐美名扬 但悲近代百年辱  相似文献   

16.
刘玮  李炜 《兰台世界》2013,(22):156-157
<正>秋千,是我国民间一项喜闻乐见的大众化娱乐活动。据相关资料记载,秋千起源于北方少数民族,后传至中原地区。西汉时已经相当普遍,"汉武祈千秋之寿,故后宫多秋千之乐",到唐朝,"秋千之戏"已经固定为寒食节的传统习俗之一,自此以后的各个朝代,秋千运动一直广泛流行,长盛不衰。本文主要对秋千的源流进行梳理与考察,借助文学作  相似文献   

17.
斧正与斧凿     
谦逊的作者常附言:"敬祈斧正"."斧正",典出《庄子》.典实略谓:巨匠抡圆大斧,砍去粘在朋友鼻端薄如蝉翼的灰屑.鼻头粘有灰屑固然有碍观瞻,但弹指即可挥去,"运斤生风"倒也大可不必.其寓意盖在于:赞誉匠人的慧眼与他朋友的镇定.作者常为佳字而不忍割爱冗句,常为丽句而不忍割爱赘段.编者斫冗段而留丽句,弃赘句而留传神之佳字;砍去悬疣附瘤,  相似文献   

18.
<正>2019年6月,我们在进行新馆展览——《重庆记忆——近代以来的重庆变迁》素材收集时,于馆藏豫丰纱厂档案中意外发现了一封1940年11月20日邓颖超同志写给豫丰纱厂总经理潘仰山的信,信的内容是这样的:"仰山兄:承赠奠仪,殊深感谢!惟先母此次逝世,除花圈挽联外,余均不敢领,故仍将原款奉还,千祈原谅为幸。专复。  相似文献   

19.
熊雯雯 《贵图学刊》2005,(3):43-44,63
利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2002-2005年《贵图学刊》所刊载论文及引文进行了统计分祈。  相似文献   

20.
魏强 《兰台世界》2007,(9X):42-43
笔者根据自己从事学报编辑工作及档案管理工作以来的认识,谈点对学报档案资料管理的粗浅看法,以祈同仁赐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