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遗传与进化》的第二章第二节,内容意在揭示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孟德尔遗传规律与减数分裂紧密相连,而减数分裂是高中生物学的重点和难点,可以说掌握了本课的知识就扫除了高中生物学习路上的一道障碍。  相似文献   

2.
1教学背景分析本节为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2第5章第2节“染色体变异”中的教学内容,考纲要求为Ⅱ级,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以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本节内容可以与有丝分裂、减数分裂、遗传规律等知识相联系,知识综合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正>1教学分析1.1教学内容分析"减数分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章第1节的内容,是学生学习有性生殖、孟德尔遗传定律、生物变异以及生物进化的基础。同时,本内容涉及较多微观抽象的内容,学习难度较大。1.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描述减数分裂的概念;说出减数分裂的基本过程及意义。能力目标:培养观察、分析、比较、归纳和一定的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物教学》2016,(10):62-63
<正>1教学内容"减数分裂和配子的形成"是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单元第1章第1节的内容。该内容既是有丝分裂的继续,又是遗传和变异的细胞学基础,在知识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本节内容非常重要。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通过精子的形成过程掌握减数分裂过程及图解。能力目标:通过精子的形成过程,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观察减数分裂的染色体特点,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  相似文献   

5.
<正> 细胞的减数分裂是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它是生物遗传规律的细胞学基础,只有完全掌握了减数分裂的知识,遗传规律中的重点和难点才可迎刃而解。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有丝分裂,只有联系细胞有丝分裂的知识,在相互比较中进行学习,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高中生物学教材中,减数分裂的学习,是在学习有丝分裂知识的一个多月以后,学生对有丝分裂知识的理解记忆已趋淡化时进行的。因此,要让学生通过抽象的回忆和对比的方法来学习减  相似文献   

6.
1教材分析及设计思路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必修二模块《遗传与进化》第二章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一课时。本节内容是建立在已有知识如细胞学、染色体和有丝分裂的基础之上,并与第一章孟德尔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密切相关,因此,其在模块二中的地位十分重要。通过对减数分裂的学习,  相似文献   

7.
基于认知结构、过程与功能三个维度研究"减数分裂"教学,分析教学问题,寻求问题解决,进行教学设计与实施。在回顾补习初中知识经验中,设计形成先行组织者,实现了初中与高中相关认知结构的衔接;在初、高中教学衔接中实现"同源染色体"学习活动的前置,有效分散了染色体行为变化学习中的认知负荷;显化事实与经验以感知科学知识建构的过程,模拟观察研究实现"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变化"的发现式探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8.
叶小平 《科学教育》2005,11(3):48-49
《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细胞的成熟》是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该内容是细胞有丝分裂的延续,又是遗传和变异的细胞基础,具有承上启下作用。但本节涉及概念多而易混淆,包含的知识点分散、理解难度大等特点,在教学中采用何种教学手段才达到理想的效果?在以往教学中,常采用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借助教具和媒体完成本节教学任务。可是学到遗传和变异时,让学生联系减数分裂时染色体行为来理解遗传定律实质,就会发生知识迁移障碍,也说明以前学到的减数分裂知识是死记硬背来的。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高中<生物>"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一节中,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它是在减数分裂和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基础上,对遗传规律有关知识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0.
张军林 《中学生物学》2011,27(10):26-27
学习减数分裂是对已学过的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有丝分裂、生殖的类型等知识的进一步深化,又为学习遗传和变异、生物的进化奠定基础。减数分裂不仅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点内容、难点知识,也是历年高考的热点。笔者采用比较法引导学生学习,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在教学实践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比较。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物教学》2017,(12):63-64
在"减数分裂"一节教学过程中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重组,通过讲解同源染色体的定义,推导出减数分裂的定义,再以精子形成过程为例讲解减数分裂的过程,最后通过学生建构模型进行巩固。  相似文献   

12.
<正>"遗传与进化"是高中生物学新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通过这一模块的学习,学生会对生命的形成过程产生更加深入的了解。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遗传与进化"模块的难点知识进行释疑,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1减数分裂通过细胞周期实现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讲解"减数分裂"的知识时,教材中提到"减数分裂"是"有丝分裂"的特殊方式。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在讲解这一知识时,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物教学》2019,(8):63-64
根据构建数学模型的一般流程:模型准备、模型假设、模型建立、模型检验、模型应用,对"减数分裂"一节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进行模型构建,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理解建模过程,提高建模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物教学》2016,(16):58-60
以"减数分裂"为例,综合运用假说-演绎法、模型建构等教学方法,并在教学中渗透科学史教育,引导学生建构减数分裂的概念,帮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  相似文献   

15.
"减数分裂"教学难点的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减数分裂是生物学教材的重点也是难点内容,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本文认为讲述“减数分裂”的难点有两个,一个是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另一个是在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对于第一个难点,采取了“分散难点、化整为零”的突破法;对于第二个难点,由于它既是这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所以本文着重介绍对此难点的突破,指出“同源染色体移向两极的随机性”和“三个中期图、三个后期图的判断”更是难中难。具体运用了“形象比喻、设疑激发式及推断法”进行难点突破。  相似文献   

16.
1 教材分析 1.1 地位和作用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2第3章第1节的内容,是在前面学习了有关细胞学基础(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阐明了染色体在前后代遗传中所起的联系作用、分析了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的基础上来学习的. 本节内容在结构体系上体现了人们对科学理论的认识过程和方法,是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极佳素材.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优化课堂结构,妙用科学史实例,把知识的传授过程优化成一个科学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渗透科学方法教育.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物教学》2016,(14):49-50
<正>人教版《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是高中生物学重要的知识内容之一,在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特殊"行为"(即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是孟德尔遗传规律(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物质基础,同时又与生物的变异密切相关。在复习过程中运用图表和曲线,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掌握减数分裂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物教学》2019,(4):19-20
<正>"细胞增殖"是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6章第1节内容,本节内容对认识生物的生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生殖和遗传的基础,也是学习减数分裂、合子发育、DNA复制和遗传信息传递的重要基础。1对照课标定目标知识目标:(1)从细胞的物质交换方面模拟探究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2)说出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和各时期的主要特征;(3)概述细胞有丝分裂的  相似文献   

19.
模型构建是生物学教学、研究和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用模型模拟许多生物学现象时,往往会使这些现象变得易于理解。构建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扑克牌"模型对相关知识进行学习,优势明显,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20.
《中学生物教学》2017,(24):51-53
减数分裂是遗传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相关知识抽象且复杂,而人教版教材在这一节中安排的实验——"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却缺乏操作性。通过借助大学实验室平台以及相关遗传学的教学经验,对该实验方案进行了改进。以大葱的花药作为实验材料,通过制作植物细胞减数分裂的临时装片引导学生观察减数分裂各时期的染色体行为变化。结果表明,该实验材料具有便宜易得、操作简单、实验效果明显等特点,利用改进的方案进行实验,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对减数分裂知识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抽象的减数分裂知识的理解。可用于对教材内容和减数分裂实验的进一步扩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