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言意关系是语言符号系统和意义系统之间的关系。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无论是古代还是近现代,言意关系一直是文人学者讨论的话题。有赞成言意统一,言尽意者;有坚信言意不统一,言不尽意者。事实上,统一是语言达意功能的基础,而矛盾是突破语言自身局限性的前提,正是由于两者既统一又矛盾,才使语言既保持相对稳定又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语文阅读教学追求言意兼得,但教师在文本细读过程中对于言意矛盾的认识不足阻碍着言意兼得的目标达成。言意矛盾是指语言与心意之间存在的差异、距离或不对等。古人有"立象以尽意"之说,把"立象"视作解决言意矛盾的方式方法,这是从写作的视角提出的。对"立象以尽意"作出重大革新的魏晋玄学派代表人物王弼就"言"、"象"、"意"三者的基本关系明确指出:"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  相似文献   

3.
语言作为人类的文化表征符号,自人类诞生起就与人的思维情感紧密联系,在古今中外的文化视域里,人们都已认识到语言不仅显示着人之为人的独特生命体征,而且也成为人类与社会及其处身的世界之间建立意义联系的必经之途。不仅如此,中西方文学在探讨超越言意矛盾的具体方式时也表现出文化的异质性。在比较的视域下系统梳理中西言意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言意关系指的是语言与意义的关系,在这个问题上,我国自古以来一直有"言尽意"和"言不尽意"之争。综合分析可以看出刘勰其实是"言尽意"和"言不尽意"的辩证统一论者,而且他也认为"言不尽意"是文学语言的艺术特征之一,它造就了文学作品的深厚的美的意蕴,刘勰继承了"言不尽意"的哲学思想,从而提出"意象"这一概念,巧妙地解决了文艺创作中言意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5.
语文阅读教学追求言意兼得,但教师在文本细读过程中对于言意矛盾的认识不足阻碍着言意兼得的目标达成。 言意矛盾是指语言与心意之间存在的差异、距离或不对等。古人有“立象以尽意”之说,把“立象”视作解决言意矛盾的方式方法,这是从写作的视角提出的。对“立象以尽意”作出重大革新的魏晋玄学派代表人物王弼就“言”、“象”、“意”三者的基本关系明确指出:“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这段论述中的“寻言以观象”“寻象以观意”可以对应阅读的过程,为阅读理解中言意矛盾的破解提供了思路和方法,即从“寻言观象”到“寻象观意”,经历看到象和看透象的过程,充分发挥象的中介作用,理清“言-象-意”之间的紧密关系。  相似文献   

6.
正语文教学要关注语言的表达形式,要提升学生的语用意识和语用能力。这样的过程主要是通过语言样式和文本意蕴之间的相互置换和融合的过程来实现的。因此,言之外形和意之内蕴牵动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全部内容,贮存着语文教学的全部密码。所以,我们的阅读教学就应该致力于对文本言意之间内在关系的揭示上,致力于言意生成规律的探寻上,致力于言意形式的和谐上。1.言意共融要以文本解读为源头作为教师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应该拨开文本语  相似文献   

7.
言意之辨     
言意之辨是对言意关系的思考。从古到今,中西方都对言意的关系有不同的思考。言意之辨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言足以志";一种是"言不尽意"。不论是"言足以志"还是"言不尽意"都在试图说明语言和意义之间的复杂关系。因此,深入且准确地理解言意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语言艺术及其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8.
言意融通则是指师生在与文本的情感互动中去透彻理解文本的含义,积累运用文本中的经典语言使得语文课堂言中有意,意中有言,达到言意互补,言意互转,最终将学习语言和感受精神巧妙融通,把人文熏陶和言语实践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9.
言意融通则是指师生在与文本的情感互动中去透彻理解文本的含义,积累运用文本中的经典语言使得语文课堂言中有意,意中有言,达到言意互补,言意互转,最终将学习语言和感受精神巧妙融通,把人文熏陶和言语实践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0.
人类的共性决定了不同语言之间也存在着共性,在明确汉外两种语言之间存在共性的同时,也要善于发现两者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从“语言是介质”的本体论角度出发,从语用实践方面考量,语言能力的核心在文质相称的“言意体”的生成能力,因此,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的着力点应在于文质相称的职业“言意体”的生成能力。职业“言意体”的生成不仅关乎语言“形式”,而且关乎语言“内容”,关乎职业知识。职业“言意体”的优劣不仅表现在是否“文从字顺,条理清楚”,也表现在“立意构思”的高下方面。国家职业汉语能力不应只考语言的“形式”而不考“内容”,只考“文从字顺,条理清楚”而不考“立意构思”。科学的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应紧密联系职业知识,构建模块组合体系,创设职业工作语境,以主观题为主,客观题为辅。  相似文献   

12.
语言作品是语言文字据以存在的根据,语言文字包含着语言作品这个统一性的、普遍性的根据。以语言作品为对象,在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是培养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它需要明晰教学内容的逻辑层次及其生成规律。根据读者注意力对文本结构的不同选择,阅读活动可分为语言、言语和作品三个层次;作为学科对象的交际问题,亦可相应地区分为语言问题、意识问题和语用问题(言意矛盾)三个层次。三个层次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共同构成语文教学内容的结构层次。  相似文献   

13.
<正>语文教学强调以人为本,让学生学会学习,自动获取知识,即以学定教;同时还需要言意兼得,即实现语言与精神的双"丰收"。在课堂中,如何以学定教,实现言意兼得是每一位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爱之链》的教学为例来谈谈这方面的问题。一、深情导入,营造学习氛围在正式上课前,教师通过细腻的语言、舒缓的语气,营造学习氛围,拉近师生、生本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内心情感;然后,引导学生对全文的整体  相似文献   

14.
自20世纪出现“语言学转向“以来,朱光潜、钱钟书等学贯中西的诗学大家对脱胎于儒道佛三家的古典诗学语言工具论进行了有力的批驳.他们或从区别哲学意义与艺术意义的言意关系入手,或从生理心理学的言意一致性入手,来论证语言不仅是工具,更具本体意义.在艺术创造活动中,艺术语言不仅与审美物象须臾不可分离,就是与审美意象和审美体验也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15.
推荐理由:"知情交融,言意同构"是语文课堂的美好境界,当学生的情感体验丰富时,其精神世界也将变得丰富。蒋智斌老师执教的《水》一课,从学的角度思考教的策略,紧扣文本内容描述的矛盾点和学生生活体验的反差点进行教学,诱导体验,以情唤情,丰富了学生的言语实践,实现了语言和精神的同构共生。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强调以人为本,让学生学会学习,自动获取知识,即以学定教;同时还需要言意兼得,即实现语言与精神的双“丰收”。在课堂中,如何以学定教,实现言意兼得是每一位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爱之链》的教学为例来谈谈这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是休戚与共、相互依存的关系。一方面,人类需要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另一方面,人类生产和生活所产生的废弃物也需要排放到环境中。不当的利用方式让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同时对环境造成了破坏,也导致了人类发展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矛盾。尤其是自18世纪工业革命开始以来,这一矛盾显得越来越突出,这也促使人们思考建立一种新型的人地关系。  相似文献   

18.
全国小语会会长崔峦老师指出.语文课教学“言意兼得才有语文味.才能留住语文的根”.“言”是指语言形式、表达方法;“意”指的是言语传达的思想、情感、文化。那么,语文课如何做到“言意”兼得呢?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从语言形式入手.在“比”中品味语言形式的过程.也是学生加深理解、提升情感的得“意”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言不尽意论是我国古代文论一个重要命题,它与我国古代哲学中的言意之辨有紧密的联系,但也有很大的不同。本文试从哲学、文学的角度来探讨古代哲学和文学中言和意的关系,并落脚于文学创作。本文认为言不尽意论是在对语言表达功能充分肯定的基础上深化了对言意问题的认识,我国古代对言意关系的认识由三部分构成;一是言以达意论;二是言不尽意论;三是言外之意论。由言以达意、言不尽意到言外之意,既承认了言和意的一致性,又指出了它们的矛盾与冲突,同时也找到了解决冲突的途径和方法,这样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言意论。  相似文献   

20.
<正>一、共生及言意共生的内涵"共生",顾名思义即共同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共生教学,就是追求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互相激活与共生共长。个性、差异是共生的基础,求同、协调是共生的实质。"言"是形式,即文本本身的魅力;"意"是内容,即文本的意象、意蕴、意趣等精神性方面,它是情感、思想的合称。情感和思想互相影响,互相融合。教师要和学生一同通过言语实践活动,走进文本深处,实现言与意的转换,进而让言与意融合共生。言意共生是语文与其他课程的本质区别,是语文教学所散发出来的特有之美。它是师生在与文本的情感互动中透彻理解文本的含义,积累运用文本中的经典语言,使得语文课堂言中有意、意中有言,达到言意互补、言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