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熙宁变法"又称"王安石变法",是发生在中国十一世纪的重大改革。它不仅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同时也是世界史上的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改革。但这次中古世纪的伟大变革却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研究者歧见甚多,大多数认为主要是由于新法触动了北宋官僚豪绅大地主的利益,引起他们的反对,再加上变法派内部的纷争及用人不当导致了失败。但笔者认为王安石变法没有针对社会症结去解决基本矛盾,而是在流通领域和财产分配上动脑筋,打乱了社会的经济秩序,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相似文献   

2.
清朝末年 ,中国曾先后出现过几次图书翻译高潮 ,依次为 :鸦片战争时期为禁烟知夷而组织的译书 ;洋务新政时期为制器强兵而引发的译书 ;维新运动时期为变法强制而引发的译书 ;维新失败之后为开智新民而涌起的译书。翻译的内容虽各有侧重 ,但却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追求真知的精神与探寻救亡强国之路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3.
近20年来史学界对慈禧的研究有所增强,在慈禧与辛酉政变、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等方面出现了一批较有价值的成果及论著.慈禧研究在史料搜集整理、跨学科方法采用等方面仍有较大拓展空间.  相似文献   

4.
义和团运动后,为了挽回声誉,重振民心,维护清廷的继续统治,刚刚逃至西安的慈禧太后就颁布诏令启动变法,让社会各界各抒己见,由此拉开十年新政序幕。华文报刊《叻报》在1900年前后紧跟清廷的时局,积极报道义和团的动向和战争的进程,并对运动的失败和时局的败坏痛心疾首。当1901年初两宫诏令新政后,《叻报》仍然紧密关注清廷的动向,大量转载国内与改革变法相关的奏折和文章,并为新政建言献策,其中隐含着南洋华人群体希望国家民族自立与强大的爱国之情。  相似文献   

5.
《商君书》是商鞅及其同派法家的重要著作,成书在秦昭王末年。它是商鞅变法(前359—前338年)至秦昭王时期(前306—前251年),约百年左右秦国新兴地主阶级在夺取政权后,进行变法革新,防止奴隶主复辟,巩固新兴地主阶级专政的经验总结。商鞅(前338年),卫国人,是战国中期新兴地主阶级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商鞅所处的时代,正是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社会大变动时代。当时,新兴地主阶级在中原各诸侯国相继夺取政权,但奴隶主复辟势力仍很强大,“他们反抗的劲头正由于他们的失败而增长了千百万倍。”加之,新兴地主阶级又缺乏巩固政权的经  相似文献   

6.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但是它失败了,其失败的原因有很多。本文着重从民族社会心理的“讲传统,重经验,喜保守”方面,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另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7.
满清末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变法维新运动虽然失败,但这次变法维新却严重地打击了封建势力和封建文化,促进了新的文化教育的发展,使人们的意识极大地觉醒起来。刘光蕡就是在陕西推行变法、倡言改革的代表人物。他积极介绍新学,批判旧学,大胆地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对陕西以及西北地区文化教育的发展,社会风气的开化起了重要作用。刘光蕡(1843——1903),字焕唐,别号古愚,晚年又号瞽鱼。陕西咸阳人,出身  相似文献   

8.
《更法》 [说明] “更法”就是变法。公元前三五九年,在秦孝公主持的国事会议上,商鞅与甘龙、杜挚就要不要变法这个根本问题,进行了一场大论战。这场论战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阶级之间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激烈斗争。本篇就是这场论战的生动记录。没落奴隶主阶级的政治代表甘龙、杜挚,继承了孔老二“克己复礼”的衣钵,竭力主张“法古”’、“循礼”,疯狂地反对变法。商鞅坚定地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的立场上,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的变法革新主张。他运用“三代不同礼  相似文献   

9.
西汉王莽当权之后,进行了一系列经济法制改革,其中尤以货币制度的立法改革为重心.由于不合时宜,加上王莽个人主观原因,改革最终失败.本文描述了币制立法改革的全过程,分析其失败之因,以期给当代经济法制改革以启示.  相似文献   

10.
摘要:近代中国女子体育教育史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国近代妇女解放史的缩影。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历史研究法,得出如下结论:18世纪由西欧启蒙运动兴起的自由女性主义信奉理性、公正、机会均等和选择自由,认为是教育方面的机会不均等造成了两性之间在理性上的差异。自由女性主义体育理论倡导应在体育训练、设施、服务、比赛参与上都做到男女平等。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民主自由、天赋人权、男女平等的思想逐渐传入。在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之后,中国女子体育教育从无到有,蓬勃发展。伴随着自由主义与妇女解放的观念深入人心,体育教育观也从单纯的“强国育种”变成了男女平等,女性解放,成为了一种深入人心的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11.
《书·秦誓》并非学术界一般所说的是秦穆公的“悔过书”或“罪己诏”,它反映的是秦穆公尊贤使能的用人思想。《秦誓》作于秦三帅在崤战败后被遣归来的秦穆公三十三年。此时秦军将士喧哗滋事,其真正原因应是秦国将士借秦三帅失败之机掀起了反对外来将帅及其卿大夫的事件。秦穆公便借机宣讲了他的人才思想。秦穆公的人才思想在春秋中叶历史意义十分重大,它为秦穆公称霸诸侯、战国时秦国能彻底变法而迅速强大以及最后统一天下提供了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拿破仑是一个军事天才,他一生只失败过两次,而这失败的两次都对他的政治生活带来了毁灭性的影响。一次是莱比锡战役的失败,拿破仑被囚厄尔巴岛,一次是滑铁卢的惨败,拿破仑被囚于圣赫拿岛直至生命的终结。滑铁卢的失败其失败的因素却纵说纷纭,本文从国际形势、法国经济、拿破仑将帅人才的匮乏、拿破仑的自负和同盟国将帅等方面分析滑铁卢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商君书》,记述商鞅的思想及政治主张。商鞅本卫国公族,原名公孙鞅,亦称卫鞅。由于卫国弱小,卫鞅家道衰落便到魏国求发展,终不为用,而西入秦,为秦孝公所重用,在秦国推行变法,秦国由此强大起来。秦孝公封他商於之地,由是称为商鞅。 《商君书》列为诸子法家一类,在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近两千年,受到冷落,研究它的人极  相似文献   

14.
北宋时期的变法是中国封建社会一次重要的政治革新运动。王安石作为变法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和实践者。针对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提出了很多革新的措施,对当时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王安石变法中的民本思想主要是"民贵君轻"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从王安石变法的实施途径看变法的消极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安石实施变法的途径,主要有四条,即设立变法的专门机构,鼓励神宗独断,改变监察机构的性质,用人以是否拥护新法为标准。它带来了极大的消极影响,使皇帝时代最为进步的体制——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政治体制遭到了破坏,民主性减少,专制性加强。监察机构成了政府的附庸,为权臣的产生开辟了道路。实用主义的用人路线,使社会风气大坏,投机钻营者得势,贪污贿赂成风,政府成为腐败的温床。  相似文献   

16.
“四人帮”的御用写作班子梁效、罗思鼎之流,借研究儒法斗争史为名,歪曲历史的罪状很多。借口研究王安石变法,以读《王荆公年谱考略》为名,歪曲封建社会的历史,就是重要的一例。罗思鼎的《从王安石变法看儒法论战的演变》(载《红旗》1974年第二期)一文,荒谬地提出:围绕着王安石变法在统治阶级内部展开的斗争,“是封建社会中长期进行的儒法斗争的继续”,为他们把阶级斗争的历史歪曲为儒法斗争史制造历史依据。同时,  相似文献   

17.
梁启超作为中国近代的启蒙学者,他的政治思想主要有变法救亡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权思想,虽然他的思想受到时代的局限,但其中的合理因素依然闪烁智慧之光。  相似文献   

18.
收入本卷的几部中篇小说(《没用人的一生》、《忏悔》、《夏天》)是高尔基在1907——1909年写的,那是俄国1905年革命失败之后的反动时期。高尔基认为第一次俄国革命对人民群众将来反对沙皇制度的有决定意义的行动具有不可磨灭的意义;他的这个思想,就是在反动派肆虐的最黑暗时期,也在继续发展。 “我们的革命异常深刻、全面,它应  相似文献   

19.
古人云 :“失败是成功之母”。从失败或失误的科学实验中找准原因 ,启迪和开拓学生的创新意识 ,往往能得到理想的结果 ,这方面的历史经验很多 ,如我国的四大发明中造纸业的产生 ,起初的目的是为了制造出光滑平整的纸张 ,可偶尔一次由于兑料时出现失误 ,有心者因势利导 ,制造出如今名扬四海的国画用宣纸 ;爱迪生正是善于从失误中得到启迪 ,所以在经历了 160 0多次实验之后 ,最终选定了制作灯丝的最佳原料—钨。大量的实验事例充分表明 ,只要正确地对待实验中的失误 ,就能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更新层次的创造和发明。在教学实验中 ,往往也会出现…  相似文献   

20.
作为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集团中的重要成员之一,薛向于江淮等六路发运使、三司使、知定州等任上,表现出杰出的理财才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