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美术欣赏活动中,欣赏客体与主体发生一种审美关系。一方面,客体对人的审美感知和体验、审美能力和需要的本质特征的制约。另一方面,由于客体具有审美价值,主体对感知与体验必定表现为评价性;客体在主体心中的地位和认可程度,都具有主体的评价标准和情感态度。虽说评价本身不能创造价值,但审美价值必须经过评价才能被认识和掌握。在教学中,这种评价是多方位和多层次的。有教师和学生对客体的评价,又有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对评价的再评价;评价既可以是外部语言的表达,也可以是内心的检校与评判。通过大量的审美感知和体验的交互活动,逐渐使主体的评价标准与客体的审美价值相吻合,已达到欣赏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在美术欣赏活动中,欣赏客体与主体发生一种审美关系。一方面客体对人的审美感知和体验、审美能力和需要的本质特性的制约.另一方面由于客体具有审美价值,主体对其感知与体验必定表现为评价性;客体在主体心理中的地位和认可程度,都具有主体的评价标准和情感态度。虽说评价本身不能创造价值,但审美价值必须经过评价才能被认识和掌握。在教学中这种评价是多方位和多层次的。有教师和学生对客体的评价,又有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对评价的再评价:评价既可以是外部语言的表述,也可以是内心的检校与评判。通过大量的审美感知和体验的交互活动,逐渐使主体的评价标准与客体的审美价值相吻合,以达到欣赏教学的目的。本文从三个方面对绘画欣赏中的评价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美术欣赏,是欣赏主体在面对美术客体时的能动的审美活动。一方面,美术客体对人的审美感知和体验、审美能力和需要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客体具有审美价值,主体对客体有感知与体验的评价能力。任何作品都是某一时代和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反映,作品审美价值的各种现象都有其局限性,或侧重于技法、或侧重于观念;或侧重于唯美性、或侧重于文学性等等。只有用历史的辩证唯物的态度,才能较全面而客观地评价作品,一味迷信和排斥都不能揭示多种现象背后的审美价值。尽管教学活动的各阶段和各层次都有不同的目的和要求,但都必须围绕着以提高学生对形式的审美感知水平和对形式意味的直觉能力为宗旨。对实际作品进行多维的和有效的审美评价,是达到这一宗旨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4.
美术欣赏是欣赏主体对具有审美价值的客体进行感知与体验的过程,其结果表现具有评价性。中学美术欣赏作为美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学生美术审美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对现代美术素质教育具有重意义。在美术欣赏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美术欣赏教学特点的把握,针对学生整体的美术素养水平,让学生在美术欣赏教学中,逐步提高自身的美术审美素养,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观。本文通过对美术欣赏教学特点的探析,浅显地谈谈美术欣赏教学的审美价值与评价。[1]  相似文献   

5.
马文静 《中国教师》2011,(Z1):137-138
<正>在教学中,这种审美是多方位和多层次的。有教师和学生对客体的评价,又有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对评价的再评价;评价既可以是外部语言的表述,也可以是内心的检校与评判。通过大量的审美感知和体验的交互活动,逐渐使主体的评价标准与客体的审美  相似文献   

6.
美术欣赏教育能全面促进儿童审美能力的发展。儿童美术欣赏能力包括审美感知、审美想像、审美创造等要素。培养儿童的美术欣赏能力应注重引导儿童在欣赏中与对象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增进欣赏中的情绪体验,并与创作结合,提升审美创造力。  相似文献   

7.
美术欣赏教育能全面促进儿童审美能力的发展。儿童美术欣赏能力包括审美感知、审美想像、审美创造等要素。培养儿童的美术欣赏能力应注重引导儿童在欣赏中与对象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增进欣赏中的情绪体验,并与创作结合,提升审美创造力。  相似文献   

8.
由于实现自我生命的价值或意义,人走向审美.人的审美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审美实践和审美欣赏.审美实践是人的自我表现,自我实现;审美欣赏是人作为审美主体的自我体验,自我评价.审美对人而言无疑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审美是在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统一上追求真理、追求发展,背离真理与发展的审美,是不会得到社会长久普遍赞美的。在美术欣赏活动中,欣赏客体与主体发生一种审美关系。一方面,客体对人的审美感知和体验、审美能力和需要的本质特性的制约。另一方面,由于客体具有审美价值,主体对其感知与体验必定表现为评价性;客体在主体心理中的地位和认可程度,都具有主体的评价标准和情感态度。虽说评价本身不能创造价值,但审美价值必须经过评价才能被认识和掌握。在教学中,这种评价是多方位和多层次的。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美术欣赏教学是学生通过对美术作品进行感知、体验、分析、判断,从而获得视觉审美享受和美术文化知识的过程。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对古今中外的美术作品有所了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美术欣赏的方法多种多样,这里探讨的是在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运用的比较欣赏法。一、美术比较欣赏法概述  相似文献   

11.
美术欣赏是运用感知、记忆、经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进而获得审美感受和美术知识的过程。欣赏有利于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发展他们的美感,缩短从爱美到审美的距离,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审美感受。“美术欣赏教育是培育儿童艺术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让儿童从小就接触经典,与大师直接对话,这样对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作为幼儿美术教育重要内容之一的美术欣赏能够培养幼儿艺术素养,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探索幼儿美术欣赏审美心理对促进幼儿美术欣赏具有重要意义。幼儿美术欣赏的审美心理现象包括生活化的联想、丰富的想象、活跃的感知、直接的理解、强烈的情感等五部分。整体感知、审美判断、全面体味、领悟构思、创作表现共同组成幼儿美术欣赏的审美过程。  相似文献   

13.
幼儿美术欣赏教育是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已有研究的反思发现,存在美术欣赏内容单一、幼儿主体地位缺失、家庭和社会的审美教育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以及美术欣赏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为此,需要提升教师艺术素养,转变幼儿美术欣赏教育观念;立足幼儿生活经验,强调内容选择的多样性和开放性;重视幼儿主体地位,策略运用强调对话性、体验性、综合性;基于生态系统理论,拓展园外幼儿美术欣赏教育新途径;开发审美评估工具,制定科学系统的美术欣赏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4.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浪潮不断推进,改变了应试教育模式,从而使教学方法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高中美术教学是组成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其对于提高学生审美欣赏水平、艺术水平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所谓艺术欣赏是指欣赏主体与被欣赏对象之间存在的一种审美联系,其表现在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表现出的一种审美认可及评价标准,另外还表现在审美对象制约着审美主体的审美水平及审美观方面。对于高中美术教学,美术教师应重视学生的欣赏能力、审美评价方面的教学工作,帮助提高学生的审美评价能力以及欣赏水平。  相似文献   

15.
美术欣赏教学是学生通过对美术作品进行感知、体验、分析、判断,从而获得视觉审美享受和美术文化知识的过程。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对古今中外的美术作品有所了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美术欣赏的方法多种多样,这里探讨的是在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运用的比较欣赏法。  相似文献   

16.
书法欣赏是一种审美行为,是欣赏主体对欣赏客体的美的发掘与汲取,是提高当代大学生审美能力与综合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总结了当代大学生书法欣赏中的几个问题,并指明了应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正>欣赏是人们以作品为对象的一种积极的审美活动。是建立在对艺术美的感知和体验所带来的审美愉悦基础上。在欣赏过程中,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精神  相似文献   

18.
水彩画按表现题材分为风景、静物、人物三科,其中,水彩风景画因其透明、流畅、抒情的格调,深受人们喜爱,被称为绘画中的"轻音乐".水彩风景画的欣赏水平将直接影响水彩画家通过作品传达出的思想和理念.文章通过具体实例论证了主体(画家、作品)与客体(观众)之间三种不同的融合方式:主体的观照意向与客体呈现的物境之间的融合、主体的体验意向与客体呈现的情境之间的融合、主体的鉴赏意向与客体呈现的理境之间的融合,即审美欣赏的三种境界.  相似文献   

19.
在美术教学中,审美评价是多方位和多层次的.有教师和学生对客体的评价,又有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对评价的再评价;评价既可以是外部语言的表述,也可以是内心的检校与评判.通过大量的审美感知和体验的交互活动,逐渐使主体的评价标准与客体的审美价值相吻合,以达到欣赏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欣赏教学具有三个主要功能--认识、教育、审美.本文就观者的评价标准建立在什么样的审美价值的基础上、如何通过艺术形式的获得直接感知和审美体验、对作品分析时所使用的语言、方法及教具的进一步探究、教学过程中如何使学生成长为具有审美鉴赏力的评论高手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