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阿尔茨海默病(AD)是最常见的与年龄有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全世界约15%的65岁以上人群和30%的80岁以上老人患有AD.AD的病因仍未明确,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随着人类社会的老龄化,本病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重大医学和社会难题.许多证据显示β-淀粉样肽在阿尔茨海默病(AD)的病因学和/或病程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很多研究提示β-淀粉样肽的神经毒性与氧的负荷和自由基损伤密切相关.最近的研究表明,NF-κB在神经元存活和突触的可塑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CREB是长时程记忆(LTM)和长时程增强效应(LTP)的必要基因开关.本研究观察了科研新药ECH-931对β-淀粉样肽1~40,β-淀粉样肽25~35和H202所诱导的B104中枢神经系神经元细胞株神经毒性的预防和治疗作用.ECH-931的低,中,高实验浓度分别为50μg/mi,100μg/mi和150/200μg/mi,用ECH-931处理的方案如下细胞经ECH-931预处理3天后,用ECH-931和H202(100~200μM)共同处理3~12小时,以观察ECH-931对H202神经毒性的防治效果;细胞经ECH-931预处理3天后,用ECH-931和Abeta 1~40(10μM)处理48小时来预防性治疗Abeta1~40的神经毒性;在细胞暴露于Abeta25~35(25μM)8小时后再用ECH-931处理48小时(经ECH-931和Abeta25~35共同处理48小时)以观察ECH-931对Abeta神经毒性的治疗作用在NF-κB和CREB基因转染后以ECH-931处理5天,以观察ECH-931对NF-κ B和CREB基因表达的影响;在NF-κB基因转染并加Abeta1~40(5μM)后以ECH-931处理3天,以观察ECH-931拮抗Abeta1~40对NF-κB基因表达影响的效果.结果表明经ECH-931(50~200μg/mi)预处理和共同处理B104神经元能完全拮抗β-淀粉样肽1~40(10μM)诱导的神经毒性(P〈0.05~0.01〉;用ECH-931(50~200μg/mi)治疗性处理能显著阻止由β-淀粉样肽25~35(25μM)诱导的B104神经元细胞死亡/凋亡(P<0.05~0.01);用ECH-931(50~200μg/mi)预处理和共同处理能显著保护由H202(100~200μM)诱导的B104神经元细胞死亡/凋亡;用ECH-931(50~150μg/mi)治疗性处理能显著上调在B104 CNS神经元细胞中转染基因NF-κB和CREB的表达(P〈0.05~0.01〉;ECH-93150~150μg/mi能拮抗由β-淀粉样肽1~40诱导的NF-κB表达抑制(P〈0.01〉.并且,所有ECH-931的处理效应都呈现剂量依赖性(P<0.05~0.01).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我们认为ECH-931能保护(预防和治疗)神经元免受由β-淀粉样肽诱导的神经毒性.其机制与拮抗活性氧/氢氧根自由基损伤和激活NF-κB细胞存活信号通路有关.ECH-931治疗AD的另一个重要机理可能是它能调节CREB的表达,而CREB是长期记忆的基因开关.ECH-931的神经元保护效应尤其是其阻止β-淀粉样肽诱导的毒性和细胞死亡的效力显示出它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如AD)的潜力,具有重要的研究开发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阿尔茨海默病(AD)是最常见的与年龄有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全世界约15%的65岁以上人群和30%的80岁以上老人患有AD.AD的病因仍未明确,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随着人类社会的老龄化,本病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重大医学和社会难题.许多证据显示β-淀粉样肽在阿尔茨海默病(AD)的病因学和/或病程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很多研究提示β-淀粉样肽的神经毒性与氧的负荷和自由基损伤密切相关.最近的研究表明,NF-κB在神经元存活和突触的可塑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CREB是长时程记忆(LTM)和长时程增强效应(LTP)的必要基因开关.本研究观察了科研新药ECH-931对β-淀粉样肽1~40,β-淀粉样肽25~35和H202所诱导的B104中枢神经系神经元细胞株神经毒性的预防和治疗作用.ECH-931的低,中,高实验浓度分别为50μg/mi,100μg/mi和150/200μg/mi,用ECH-931处理的方案如下:细胞经ECH-931预处理3天后,用ECH-931和H202(100~200μM)共同处理3~12小时,以观察ECH-931对H202神经毒性的防治效果;细胞经ECH-931预处理3天后,用ECH-931和Abeta 1~40(10μM)处理48小时来预防性治疗Abeta1~40的神经毒性;在细胞暴露于Abeta25~35(25μM)8小时后再用ECH-931处理48小时(经ECH-931和Abeta25~35共同处理48小时)以观察ECH-931对Abeta神经毒性的治疗作用:在NF-κB和CREB基因转染后以ECH-931处理5天,以观察ECH-931对NF-κ B和CREB基因表达的影响;在NF-κB基因转染并加Abeta1~40(5μM)后以ECH-931处理3天,以观察ECH-931拮抗Abeta1~40对NF-κB基因表达影响的效果.结果表明:经ECH-931(50~200μg/mi)预处理和共同处理B104神经元能完全拮抗β-淀粉样肽1~40(10μM)诱导的神经毒性(P〈0.05~0.01〉;用ECH-931(50~200μg/mi)治疗性处理能显著阻止由β-淀粉样肽25~35(25μM)诱导的B104神经元细胞死亡/凋亡(P<0.05~0.01);用ECH-931(50~200μg/mi)预处理和共同处理能显著保护由H202(100~200μM)诱导的B104神经元细胞死亡/凋亡;用ECH-931(50~150μg/mi)治疗性处理能显著上调在B104 CNS神经元细胞中转染基因NF-κB和CREB的表达(P〈0.05~0.01〉;ECH-93150~150μg/mi能拮抗由β-淀粉样肽1~40诱导的NF-κB表达抑制(P〈0.01〉.并且,所有ECH-931的处理效应都呈现剂量依赖性(P<0.05~0.01).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我们认为ECH-931能保护(预防和治疗)神经元免受由β-淀粉样肽诱导的神经毒性.其机制与拮抗活性氧/氢氧根自由基损伤和激活NF-κB细胞存活信号通路有关.ECH-931治疗AD的另一个重要机理可能是它能调节CREB的表达,而CREB是长期记忆的基因开关.ECH-931的神经元保护效应尤其是其阻止β-淀粉样肽诱导的毒性和细胞死亡的效力显示出它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如AD)的潜力,具有重要的研究开发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对细叶亚菊全草75%乙醇提取物进行了总酚总黄酮含量测定并系统的检测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细叶亚菊乙醇提取物所含总酚含量为32.7±2.0μg/ml,总黄酮含量为14.19±1.29μg/ml.实验结果显示DPPH的IC_(50)值为253.16μg/ml,ABTS的IC_(50)值为34.4μg/ml.抑制脂质过氧化实验结果显示浓度0.4mg/ml的细叶亚菊乙醇提取物的脂质过氧化抑制率为29.21%表现良好的抗氧化生物活性。细叶亚菊抗氧化活性为传统药理作用和其开发成新药物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4.
车前草总黄酮清除自由基及对小鼠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车前草总黄酮体外清除自由基及对D-半乳糖诱导小鼠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化学模拟体系研究了车前草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from Plantago asiatica Linn.,TFPA)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及对脂质体过氧化的抑制作用。采用D-半乳糖建立小鼠氧化损伤模型,研究了不同剂量TFPA(100、200、500 mg/kg.bw)对小鼠体重、脏器指数及血清、肝脏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TFPA可有效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抑制脂质体过氧化,其IC50分别为9.00 mg/L、107.93 mg/L和18.28 mg/L。TFPA可使氧化损伤小鼠体重增量、胸腺指数显著升高(p〈0.01),使肝脏、肾脏和脾脏指数也出现一定程度的升高(p〈0.05);TFPA可有效降低氧化损伤小鼠血清和肝脏中MDA含量,最大降幅分别为22%和14%;同时有效增高氧化损伤小鼠血清和肝脏中GSH-Px、SOD的活性,且具有量效关系。结论TFPA可显著增高氧化损伤小鼠体内抗氧化酶活性,改善脂质过氧化.从而明显保护D.半乳糖诱导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5.
Vitamin D_2 and vitamin D_3 give a clear polarographic oxidation-wave,respectively,by neopolarography,with a 0.25M solution oflithium perehlorate in ethanol-dimethylformamide(1:1)as the supportingelectrolyte.Peak potentials are both+1.27V(vs.pure Ag plate).Thewave-height is proportional to the concentration in the range from 2.6×10~(-6)M(1μg/ml)to 1.1×10~(-3)M(420μg/ml)for vitamin D_3 and from2.5×10~(-6)M(1μg/ml)to 1.1×10~(-3)M(435μg/ml)for vitamin D_2,respe-ctively.The detection limits are both 1.3×10~(-6)M(0.5μg/ml).Themethod can be satisfactorily applied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vitamin D_3in injcction.Through various experiments,it is shown that the electrodeprocess of vitamin D at glassy carbon electrode is an irreversible oxida-tion process controlled by diffusion.The value of an is 0.84(α is thetransfer coefficient and n is the number of cleclron in the kineticprocess).n=2.The electrode reaction mechanism has been inferred.Besides,the choices of base solution and of experiment conditions aswell as the stability of vitamin D etc.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金贝痰咳清颗粒中白花前胡甲素和白花前胡乙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C18(250×4.6mm,5μm)色谱柱;甲醇-水(75:25)为流动相;流速1.0m L·min-1;检测波长321nm。结果:分别在12.5440μg/ml~250.8800μg/ml和4.9960μg/ml~99.9200μg/ml浓度范围内白花前胡甲素和白花前胡乙素的浓度和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分别为0.9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19%、99.64%,RSD分别为0.48%、0.79%(n=9)。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适用于金贝痰咳清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阿尔茨海默病(AD)是最常见的与年龄有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全世界约15%的65岁以上人群和30%的80岁以上老人患有AD。AD的病因仍未明确,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随着人类社会的老龄化,本病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重大医学和社会难题。 许多证据显示β-淀粉样肽在阿尔茨海默病(AD)的病因学和/或病程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很多研究提示β-淀粉样肽的神经毒性与氧的负荷和自由基损伤密切相关。最近的研究表明,NF-κB在神经元存活和突触的可塑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CREB是长时程记忆(LTM)和长时程增强效应(LTP)的必要基因开关。 本研究观察了科研新药ECH-931对β-淀粉样肽1-40,β-淀粉样肽25-35和H2O2所诱导的B104中枢神经系神经元细胞株神经毒性的预防和治疗作用。ECH-931的低,中,高实验浓度分别为50μg/ml,100μg/ml和150/200μg/ml,用ECH-931处理的方案如下:细胞经ECH-931预处理3天后,用ECH-931和H2O2(100-200μM)共同处理3—12小时,以观察ECH-931对H2O2神经毒性的防治效果;细胞经ECH-931预处理3天后,用ECH-931和Abeta 1-40(10μM)处理48小时来预防性治疗Abetal-40的神经毒性;在细胞暴露于Abeta25-35(25μM)8小时后再用ECH-931处理48小时(经ECH-931和Abeta 25-35共同处理48小时)以观察ECH-931对Abeta神经毒性的治疗作用:在NF-κB和CREB基因转染后以ECH-931处理5天,以观察ECH-931对NF-κB和CREB基因表达的影响;在NF-κB基因转染并加Abeta 1-40(5uM)后以ECH-931处理3天,以观察ECH-931拮抗Abeta 1-40对NF-κB基因表达影响的效果。 结果表明:经ECH-931(50-200μg/ml)预处理和共同处理B104神经元能完全拮抗β-淀粉样肽1-40(10μM)诱导的神经毒性(P〈0.05-0.01);用ECH-931(50-200μg/ml)治疗性处理能显著阻止由β-淀粉样肽25-35(25μM)诱导的B104神经元细胞死亡/凋亡(P〈0.05—0.01);用ECH-931(50—200μg/ml)预处理和共同处理能显著保护由H2O2(100—200μM)诱导的B104神经元细胞死亡/凋亡;用ECH-931(50-150μg/ml)治疗性处理能显著上调在B104CNS神经元细胞中转染基因NF-κB和CREB的表达(P〈0.05-0.01);ECH-93150-150μg/ml能拮抗由β-淀粉样肽1-40诱导的NF-κB表达抑制(P〈0.01)。并且,所有ECH-931的处理效应都呈现剂量依赖性(P〈0.05-0.01)。 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我们认为ECH-931能保护(预防和治疗)神经元免受由β-淀粉样肽诱导的神经毒性。其机制与拮抗活性氧/氢氧根自由基损伤和激活NF-κB细胞存活信号通路有关。ECH-931治疗AD的另一个重要机理可能是它能调节CREB的表达,而CREB是长期记忆的基因开关。ECH-931的神经元保护效应尤其是其阻止β-淀粉样肽诱导的毒性和细胞死亡的效力显示出它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如AD)的潜力,具有重要的研究开发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氢化可的松凝胶的质量控制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奥泰公司C18色谱柱(250 mm×4.6mm,5μm),乙腈-水(50∶50),检测波长为240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氢化可的松在80~80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6)。氢化可的松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1%。结论:本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氢化可的松凝胶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桑芪首乌片对正常大鼠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提供试验依据。方法:SD雄性大鼠,50只,平均体重305.8g,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桑芪首乌片高剂量组(1.692g/ml)、中剂量组(0.846g/ml)、低剂量组(0.423g/ml)、卡托普利组(0.832g/ml),按照1ml/100g大鼠灌胃标准,依次给药,空白对照组给与等体积的溶媒(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连续灌胃15d后,1次/d,应用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检测大鼠左侧颈总动脉血压。结果:桑芪首乌片0.423、0.846、1.6 92g/ml三个剂量组大鼠血压分别为83.89±8.26、93.42±4.1、102.44±10.17mm Hg,与空白对照组和卡托普利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桑芪首乌片对正常大鼠血压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种类茶叶中茶多酚对细菌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提取茶多酚,配成不同浓度的溶液;纸片法测定茶多酚(浓度为140mg/ml、120mg/ml、100 mg/ml、80 mg/ml、60 mg/ml、40mg/ml)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枯草杆菌的抑菌作用;比较抑菌效果。结果三种茶叶的茶多酚对供试细菌均有抑制作用,但不同茶叶的茶多酚对细菌的抑制作用不同,不同种类茶叶茶多酚对同一菌种的抑制作用亦不同。结论不同种类茶叶的茶多酚对细菌生长均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独一味胶囊中木犀草素、异鼠李素的含量。方法:采用奥泰公司C18色谱柱(250 mm×4.6mm,5μm),甲醇-水-磷酸(50:50:0.2),检测波长为360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木犀草素、异鼠李素在6~30μg.mL-1,1.5-7.5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6,r=0.99995)。木犀草素、异鼠李素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9%,99.21%。结论:本法简便、准确,可用于独一味胶囊中木犀草素、异鼠李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青藤碱凝胶剂的质量标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卡赛帕克C18MG液相色谱柱(218 mm×4.6mm,5μm),甲醇-0.2mol/L磷酸氢二钠-0.2mol/L磷酸二氢钠(50:30:20),检测波长为262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青藤碱在0.24~1.2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6)。青藤碱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3%。结论:本法简便、准确,可用于青藤碱凝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衰老过程与自由基有关,碧萝芷能够清除自由基,因此具有抗衰老的作用.我将引述一项研究来说明,碧萝芷可以延长某种普通实验物种(用于研究衰老过程)的寿命,但它在抗衰老方面的作用要胜于在延长寿命方面的作用.使用碧萝芷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生命的质量,同时延长寿命.我们希望自己能延长寿命,也希望能提高生命的质量.减缓衰老过程意味着活得更长和更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测定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中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含量。方法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磷酸盐缓冲液(取磷酸二氢钠7.8g,加水900ml溶解,用磷酸或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4.4 0.1,加水稀释至1000ml)-甲醇(95:5)为流动相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分别在132-308μg/ml,48-112μg/ml,范围内线形良好(r分别为,0.9997,0.999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99.3;RSD分别为0.62%,0.72%。结论该方法简便,重现性好,专属性强,为评价该制剂的质量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吡唑草胺原药的致突变性.方法:在非代谢活化和代谢活化条件下,进行吡唑草胺原药诱发V79细胞HGPRT基因突变试验和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吡唑草胺原药以160、80、40、20、10μg/ml浓度处理细V79细胞,各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突变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以160、80、40、20μg/ml浓度处理细CHL细胞,80、160μg/ml剂量组无论加与不加代谢活化系统,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01),且有剂量反应关系.结论:吡唑草胺原药浓度≥80μg/ml时,有致染色体畸变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草果干粉为原料,乙醇为提取液,确定微波-超声相结合提取草果中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对乙醇浓度、超声时间、微波时间等工艺条件进行单因素考察,黄酮得率为响应值,通过星点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试验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响应面分析,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再考察其抗氧化活性的强弱.结果:草果黄酮的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乙醇浓度50%,超声时间40min,微波时间60 s,黄酮得率为4.1474%,黄酮含量为41.47 mg/g,与响应面分析模型的得率4.2518%接近;草果黄酮含量达到135.60 g/mL时,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81.07%,DPPH自由基的半抑制率(IC50)值为23.85 g/mL.结论:证明该提取工艺稳定可靠,草果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为草果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银杏叶口服液中总黄酮醇苷的含量方法。方法:采用C18(250×4.6mm,5μm)为色谱柱;甲醇-O.4%磷酸溶液(50:50)为流动相;流速1.0m 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360nm;进样量10μl。结果:该方法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分别在2.94μg·mL~(-1)~58.87μg·mL~(-1)、42.86μg·mL~(-1)~57.19μg·mL~(-1)、2.34μg·mL~(-1)~46.72μg·mL~(-1)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分别为0.99997、0.99994、0.99996;平均回收率为99.41%,RSD(%)=0.49%。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能够用于银杏叶口服液中总黄酮醇苷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李阳 Strub.  O 《科技通报》1993,9(5):336-341
缺血、缺氧可引起大鼠离休灌流肝脏的损伤,这种损伤涉及反应性氧族对肝脏的氧化破坏.白蛋白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在本研究中,0.1%、1%、2%和5%的牛血清白蛋白可保护大鼠离体灌流肝脏由缺血、缺氧引起的损伤,而且不合流基和脂肪酸的牛血清白蛋白制剂及人白蛋白也有同样的保护作用.该保护作用不是通过白蛋白结构上的巯基,也不是通过白蛋白结合的脂肪酸来实现的.很可能是通过白蛋白与催化产生羟自由基或类羟自由基的跃迁金属离子及与反应性氧族的非特异性结合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综述运动、自由基与健康有关的研究成果,表明许多抗氧化剂都与死亡率呈负相关.适宜运动可增加抗氧化酶和辅酶的活性,规律性的身体活动可增强机体抗氧化系统,急性剧烈运动会降低机体抗氧化能力.抗氧化剂在运动与机体健康之间起一种媒介作用.运动可使自由基的产生增多,运动训练和营养补充能提高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减少脂质过氧化,增强抗氧化酶的活力,促进人体健康,延长寿命.  相似文献   

20.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栀子具有镇静、降压、凝血、抑制胃酸、泻下等作用。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栀子中栀子甙的含量。方法:采用奥泰公司C18色谱柱(220 mm×4.6mm,5μm),水-乙腈(85: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8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栀子甙在5~50μg·m 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栀子甙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结论:本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栀子中栀子甙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