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徐红晓 《传媒》2021,(20):47-50
面对极端天气引发重大灾情这一突发应急事件,河南广播电视台第一时间启动防汛救灾应急报道机制,积极履行媒体职责使命,创新融媒体应急报道实践,真实地记录河南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防汛救灾重要指示的具体行动,再现了凝聚军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战洪魔的动人场景.河南广电的防汛救灾融媒报道,彰显了媒体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更为媒体深度融合形势下如何创新做好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报道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大胆实践.  相似文献   

2.
湖北襄阳市在2021年7月15日下午突发暴雨强对流天气,8月11日夜间,全市范围出现强降水,部分县市区受灾严重。汛情就是集结的号角,灾情就是迎战的命令!面对严峻的防汛抗洪形势,襄阳日报社全媒体迅速启动应急发稿机制,组建报道专班,24小时备勤出勤。紧紧围绕中央、省、市防汛救灾决策部署积极响应、提前应对,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普及防护知识,回应社会关切,讲述暖心故事,形成了全媒体策采编发、全平台及时发布、全频道舆论引导的报道特色,为打好防汛救灾突击战提供了坚强有力的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翻开今年7月的防汛抗灾报道,我们发现见报频率最高的是这样一些字眼:"科学决策"、"科学防控"、"科学调度"、"科学抗洪"、"科学救灾"等等。的确,当今的抗洪救灾工作,已从以前的被动抢险转变为主动预防,从千军万马齐上阵的人海战役转变为科学指导下的从容应对.  相似文献   

4.
高方 《传媒》2016,(16):32-34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7月20日关于做好当前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交流入汛以来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宣传报道经验,推动下一阶段宣传报道工作更好的开展,8月4日上午,中国记协组织召开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宣传报道工作座谈会。来自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气象报社、中国水利报社等24家新闻媒体的相关负责同志共25人参加会议。中国记协党组副书记、书记处书记高善罡主持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5.
李鹏考察东北地区抗洪情况 8月4日至7日,国务院总理李鹏在吉林、黑龙江两省检查防汛抗洪情况。李鹏强调指出.要立足抗御更大的洪水。国务院成立全国救灾工作领导小组  相似文献   

6.
吴量亮 《青年记者》2017,(15):68-69
2016年6月下旬至8月,安徽遭受多次强降雨袭击,全省面临长江、淮河双线作战,外涝内涝两面夹击的局面,防汛救灾形势十分严峻.安徽日报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迅速行动,高站位策划、全方位部署、多视角报道,第一时间组织记者奔赴一线,用真情记录下一个个可歌可泣的一线抗洪救灾感人故事,为打赢防汛救灾硬仗,提供了有力舆论支持.正如中宣部《新闻阅评》所评述的:“安徽日报的抗洪救灾报道,注重用内涵深刻、主题鲜明的抗洪精神激励人,用鲜活事例、真实场景感染人,同时用大量的直观元素吸引人,体现了对时度效的把握,也体现了深化开展‘走转改’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8月2日,监利县委书记杨道洲在一次防汛大会上,当着数千名与会者大声说:“此次迎战长江洪峰,《监利报》宣传报道有力,防汛抗洪有功,特别值得一提。” 荆江是万里长江险段,而蜿蜒158公里的监利段又为荆江大堤的险中之险。入汛以来,监利报紧紧围绕防汛抗洪这一中心,充分发挥县委重要舆论导向和先锋指导作用。他们在利  相似文献   

8.
王涵 《新闻前哨》2022,(7):16-18
本文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河南特大暴雨防汛救灾报道中的系列行动与报道实践为例,对媒体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应急处置和报道策略进行探研.主要包括四个维度——第一,应急机制建设:形成一体化快反联动的组织机制;第二,舆论场域建设:释放第一现场的核心信息;第三,传播体系建设:构建系统化多态融合的传播格局;第四,服务平台建设:提供人性...  相似文献   

9.
过去的一年,苏家屯区水利局紧紧围绕水利中心工作,以农田灌溉、北沙河整治、水行政执法为重点,树立科学发展观,求真务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取得较好的成绩。一、切实做好防汛工作,取得抗洪抢险全面胜利今年防汛工作,我们认真贯彻省、市防汛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安全第一,常抓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克服麻痹思想,消除侥幸心理,及时召开全区防汛工作会议,落实防汛工作方案,从思想认识、组织落实、物资准备和工程建设等方面做好了充分准备。(一)责任落实到位。为了进一步加强防汛工作,确保防汛工作责任落实到…  相似文献   

10.
2008年的湖南冰灾,来势之猛、强度之大、覆盖之广、时间之长、损失之重,均为1951年湖南有气象记录以来之首。一场史无前例的抗冰救灾人民战争,悄然在三湘大地打响。在这场艰苦的战争中,湖南新闻媒体打破常规,迅速行动,全力以赴,全线出击,把抗冰救灾宣传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迅速掀起了抗冰救灾的宣传热潮。各新闻单位在非常时期,采取非常行动、非常策划,各展其长,各显其能,尽最大努力做大、做强、做深、做活抗冰救灾报道。  相似文献   

11.
2012年7月23日,泸州遭遇50年一遇特大洪峰,境内长江、沱江水位大涨。市档案局积极主动投入抗洪抢险第一线,并对档案局办公区域、档案馆库房的防汛情况进行了实地检查,部署区县档案馆进行防汛工作情况自查,确保汛期档案  相似文献   

12.
明代负责救灾的机构在中央政府中主要是户部,地方上则是地方各级政府,此外,中央特遣到地方的巡抚及巡按御史也有救灾的职责。明代的各救灾机构有一套完整的救灾程序,主要包括报灾、勘灾、形成救灾决议三部分。  相似文献   

13.
在汶川大地震的报道中,国内外媒体都不约而同地关注起了中国救灾军队的表现。国外媒体如何报道中国的救灾军队?国外媒体报道中的中国救灾军队形象是怎样的?带着这个目的,本文分析了2008年5月12日-6月12日《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的相关报道。采用内容分析的定量研究方法,结合定性分析,详细解读美国报纸汶川地震报道中的中国救灾军队形象。文章认为,这两家美国报纸报道中的中国救灾军队的形象是正面的、积极的,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很多救援能力上的不足等弱点。  相似文献   

14.
张玉  徐燕雯 《今传媒》2012,(2):37-41
在汶川大地震的报道中,国内外媒体都不约而同地关注起了中国救灾军队的表现。国外媒体如何报道中国的救灾军队?国外媒体报道中的中国救灾军队形象是怎样的?带着这个目的,本文分析了2008年5月12日-6月12日《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的相关报道。采用内容分析的定量研究方法,结合定性分析,详细解读美国报纸汶川地震报道中的中国救灾军队形象。文章认为,这两家美国报纸报道中的中国救灾军队的形象是正面的、积极的,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很多救援能力上的不足等弱点。  相似文献   

15.
2008年1月中、下旬开始.湖南省遭受了一场50年不遇的特大冰冻雪灾。总理48小时内2次来湖南救灾,很多机关单位无私援助,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顽强拼搏.共度难关.确保了交通贯通,主电网畅通,全省市场稳定,人民生活正常有序,取得了全省抗冰救灾的伟大胜利。在这场抗冰救灾中直接形成的档案资料,真实、完整地记录了这一重大事件的全过程,收集、管理好抗冰救灾中所形成的档案资料,是各级、各单位档案部门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具有存史资政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6.
明代负责救灾的机构在中央政府中主要是户部,地方上则是地方各级政府,此外,中央特遣到地方的巡抚及巡按御史也有救灾的职责.明代的各救灾机构有一套完整的救灾程序,主要包括报灾、勘灾、形成救灾决议三部分.  相似文献   

17.
2010年10月,甘肃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综合广播名牌节目《金色田野》荣获了全国广播创优节目三等奖。12月,《金色田野》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防汛抗旱暨舟曲抢险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荣获了全国防汛抗旱、抗洪救灾先进集体光荣称号,成为此次全国  相似文献   

18.
<正>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有关防汛度汛的工作部署,海城市档案局全面加强了防汛工作。坚持"以防为主、防抢结合"的防汛方针,制定了防汛值班表,由局领导带班,全局人员24小时轮流值班。明确要求值班人员认真负责,认真填写好值班记录,一旦发现汛情要及时上报,确保防汛工作落到实处。积极做好防大汛、抗大灾、应对  相似文献   

19.
《航空档案》2010,(5):4-5
中国空军救灾运输机飞赴玉树救灾 在青海玉树发生地震后,中国空军部队派出多架救灾运输机飞赴玉树运送救灾物资,转运受伤人员。截至4月20日,空军已共飞行82架次,抢运伤员1629人、救灾人员1493人、车辆13台,物资874.8吨.为加快救灾步伐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0.
第一现场     
防汛 长江洪水几乎每一年的夏天都会让整个中国“如履薄冰、戒慎恐惧”。目前,长江防汛已经进入实战阶段,并且迎来连续几天的强降雨。长江防汛总指挥部已向长江沿线八省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出紧急通知,这八省市包括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和上海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