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20世纪末。随着建构主义学习观的风行,教育专家提出了“建设立体化教材”的观点。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在这种学习模式中,教师只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也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而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据此观点,一套好的教材应该考虑如何激发学习者的潜力,重在培养学习者独立思考的能力、批准性思维的能力、创新精神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徐琼 《青年记者》2017,(11):108-109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外界施加的信息只有通过学习者的主动建构才能变成自身的知识.但这种建构不是外界刺激的直接反应,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以已有的认知结构(包括原有知识经验和认知策略)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借助教师的指导、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和交流,对新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加工和处理,主动发现和建构意义的过程.因此,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成为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也是教学设计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冯立超 《大观周刊》2011,(27):123-123
课堂导入是物理教学的基本技能,更是教师课程观、教育观的体现。知识是不能传递的,学习不是对知识的记载和吸收,也不是从零开始的,而是学生主动地建构获得的,是基于原有知识经验背景的建构。一节课的导入正是本节课的知识建构的开始,如何抓住学生的认知需求和规律,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质疑释疑、渴求探索交流的情感,突显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有效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建构,这是从教学基本技能中提升的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课堂教学重视教师的“教”,而视学生的“学”。重视向学生灌输而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它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对于求知的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的宝库,是活的教科书,  相似文献   

5.
甜桃 《大观周刊》2013,(11):347-347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由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方法及手段这四大要素构成的一个动态过程。这四大要素用一句话来表达,就是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手段把教材提供的知识及所包含的能力传授给学生。现在我们强调课堂教学改革.就是指导如何正确处理课堂这四大要素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使这四大要素形成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和流程。若教师是带着教材走向学生,则教师就是教材的搬运工,这就是“注入式”、“满堂灌”的传统课堂教学;相反,若教师是带着学生走向教材,则教师必须对教材进行加工处理,且有驾驭教材的能力,这就是我们所要求的素质型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6.
杨宗平 《大观周刊》2012,(2):186-186
新课标的实施把课本教材由"教本"的角色转变为"学本";教师由主体灌输者变为教学的参与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转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学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探索者,整个教学过程由知识的单向流动变为学生的体验、感受、探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单一枯燥。所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是当前课改中迫在眉睫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黄伟 《大观周刊》2012,(52):150-151
1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就没有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力量。《师说》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主要是通过“传道、授业、解惑”将自己的知识、经验、技能,凭借一本教材、一本教学参考书、一支粉笔、一张嘴,传授给学生。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累。而又由于其课堂容量小,一节课下来,学生所得并不多。年复一年,形式照旧,枯燥单一,有些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甚至产生了厌倦情绪,  相似文献   

8.
张鑫 《大观周刊》2012,(16):293-293
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一堂信息技术课的效果如何,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行为能否调动全体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体验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主动建构,形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和技术素养。  相似文献   

9.
郭社群 《大观周刊》2012,(4):225-225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但是在实际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仍然未能改变单向灌输,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因为这种教学模式没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他们只是一个被动的听众,这样的方法不但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压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开发,而且助长了学生的学习依赖性,阻碍了学生的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王焕弟 《大观周刊》2012,(22):158-158
随着教育技术装备的更新。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过多地运用多媒体则会失去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意义.使学生在课堂上走马观花,无意注意过多而导致课堂教学流于形式,未能由表及里.更谈不上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与有些教师思想上存在误区是相关的。那么英语多媒体教学中具体存在哪些误区?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恰如其分地使用好多媒体辅助教学呢?接下来我就来谈谈自己在英语教学实践中的一点感受。  相似文献   

11.
李海燕 《大观周刊》2012,(33):188-188
新课程.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活动的总和:是学生主动与教材、与教师、与同学、与环境等相关课程要素进行互联互动、共生共创、、整合建构的“生态系统”。新课程的根本价值,在于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发展为本,把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放在教育首位。  相似文献   

12.
董茂永 《大观周刊》2012,(33):276-276
高中物理知识密度大,多数物理现象过程抽象,高中生没能很好实现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这一认识能力的飞跃,学习当中存在相当大的困难。多媒体辅助物理教学能充分调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从而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物理教师合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推进高中物理教育的革新。  相似文献   

13.
周业贤 《大观周刊》2011,(36):94-94
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教学媒体也越来越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中职英语教学如何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充分向学生展示适当的语境,准确呈现语言信息,并且利用多媒体创设的情境进行合作互助学习,引导学生运用教学媒体这种知识载体反馈教学效果信息,学习自由发挥运用英语的能力,会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更好的和谐高效教学过程,达成教学目标。本文拟将从这方面进行有效探索。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广西科技大学的《信息检索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为研究对象,提出并实践了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力的"加分制"教学改革,从而实现了教师从知识传播者向引导者转变,学生从被动学习向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转变,教学形式从教师单向授课到师生双向互动转变.  相似文献   

15.
张明权 《大观周刊》2012,(44):156-157
课堂教学在教育教学中占有尤其重要的作用,它是学生学习和理解书本知识、培养和提高自身能力的主要渠道,每位教师都应该认真考虑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本文认为,要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出发:一是明确数学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三是深入钻研教材,优化课堂提问;四是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16.
高芳 《大观周刊》2012,(33):195-195
通过不断学习、实践使我明白了:学习是一个积极的建构过程,不是南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应该是南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南教师向学生传递,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借助他人(教师或学习伙伴)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教学并不是一个自然发生的行为,而是通过系统的设计而形成的有序过程,因此要求教师掌握一定的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教学设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本文提出一个针对高等学校教师“教学设计支持系统”的概念模型。这一系统主要实现两个目的:一是为高校教师提供一个获取教学设计知识的环境.二是辅助教师快速而有效地完成教学设计过程。这一系统包括四个相互关联的子系统:知识库子系统、案例库子系统、自动化设计子系统和虚拟社区子系统。  相似文献   

18.
现代教学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要以学生为本,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本文以外语教学为例,探讨在课堂教学中应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9.
建构主义理论是一种教育思想的不断创新。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的变化。本文从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方法、学习观、教学观以及学习环境角度,阐述目前高校档案学专业实习模式存在的问题,运用建构主义理论的思想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进而提高高校档案学专业实习模式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杨彦学 《大观周刊》2012,(15):184-184
本文针对多媒辅助教学引入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的理论及实践,对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在思想认识上.和语文学科的特点及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一了综合阐述。并简要论述了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正确灵活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应把握的原则。使用多元化、网络化的电教媒体已是现代化教学的发展趋向.但它和传统的教学手段及模式发生碰撞。如何将二者统一起来并溶为一体?,使其真正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这一问题已显得越来越重要。多媒体是为学习者服务的,是对提高教学艺术做物质保障的,而不是以学习科学技术的本身或以应用多媒体为最终目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根本作用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和学生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