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图书馆界》2020,(1):F0003-F0003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营造喜庆、祥和、欢乐的节日气氛,同时为进一步提升公共数字文化工程的影响力,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于2020年1月18日-2月8日举办“我们的中国梦”公共数字文化进万家2020年春节服务活动。活动包含“‘瑞鼠春首·岁稔年丰’VR贺新春数字文化虚拟现实体验活动”和“‘文旅e家助力美好生活’公共数字文化工程春节服务活动”两部分,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2.
《网络传播》2007,(12):37-37
2007年6月3日至4日,全国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积极利用、大力发展、科学管理的要求,在建设中加强管理,以管理促进健康发展,努力把互联网建设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对外宣传的新渠道,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唐义 《图书与情报》2014,(1):111-116
信息环境下,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纷纷构建数字化馆藏,通过网络为社会公众提供数字文化服务。这些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建立的网络虚拟文化信息服务系统就是公共数字文化信息生态系统。该系统生态主体是公共数字文化信息人,包括公共数字文化信息生产者、组织与传递者、消费者、监管者;该系统生态因子包括公共数字文化信息本体、信息技术、信息制度以及信息时空。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公共数字文化信息生态系统这个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4.
高校图书馆参与社区公共文化建设能够充实社区公共文化的内容,提升居民参与公共文化活动及享用公共文化服务的思想意识,有助于构建社区公共文化体系.高校图书馆需要在完善的法律制度下,把握好自身角色定位,实现与社区公共文化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文章选取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作为样本,以产品三层次理论为指导,通过网络调研获取特色文化资源、公共文化设施、文化创意产品、文化旅游活动、服务营销网络等维度的乡村公共文化建设数据,总结实践特点,分析困境成因,提出发展路径:在核心产品层面注重保护乡村传统文化资源,凝聚乡村文化特色;在形式产品层面加强文化设施设计,丰富公共文化活动形式;在附加产品层面扩展文化旅游宣传渠道,提供精准化信息服务,促进乡村公共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6.
彭兰 《军事记者》2011,(5):61-61
彭兰在2011年第2期《网络传播》刊文认为,要认识网络文化,需要将它放在不同层面加以考察。这包括网络文化行为,网民在网络中的行为方式与活动,大多具有文化的意味,它们就是网络文化的基本层面.是网络文化的其他层面形成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何美 《网络传播》2007,(12):52-53
近年来,互联网发展成为重要的文化创怍生产平台、文化产品传播平台和文化服务消费平台。如何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不但成为我们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也在实践当中不断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确把握网络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主导网络阵地的前提。从知识论的认识立场出发,网络文化主要是知识传播和理论教育的载体,是通过新媒体技术体现出来的彻底理性化的文化。在生存论的视阈中,网络文化是人在信息社会中的数字化生存或网络生存,也就是作为生存方式的人类文化的互联网形态。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现实的实践活动是一般的现实文化的本质,虚拟实践活动则是网络文化的本质。网络社会中的虚拟实践活动创造了网络文化,又将这种文化转化为网上的人格个性,构成网上生存,并内化为网民在现实社会中的心理特征和思想观念。只有基于虚拟实践活动去范导网络生存,才能使网络文化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网络书目的文化解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邹瑾 《图书馆杂志》2006,25(7):14-18
网络书目是网络文化活动的重要一环。受数字化和网络化影响,目录学进入到新的文化背景之下,网络书目的文化内涵也随之发生演化,书目的文化功能也得到进一步扩展。  相似文献   

10.
6月13日,文化部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十七大以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就。其中,推进文化科技融合,实施重大数字文化工程是近年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的成就之一。近年来,文化部以实施推进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和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三大公共数字文化  相似文献   

11.
李月明 《图书馆》2007,(4):114-116
本文对公共图书馆构建网络信息服务体系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提出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基于网络建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跨越式发展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2.
档案文化以开放的姿态融入信息社会,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文章以社会公共文化作为信息时代档案文化发展的新定位,以大众文化为新的表现形态,共同推动档案文化从“组织文化”向“社会文化”的转变,并结合实践中的具体案例从空间、主体和成果三个维度描述信息时代档案文化所呈现的微观样态,将档案文化空间样态解构为网状实体空间与赛博空间;阐释了档案文化主体样态呈现出的多元化和协作化趋势;档案文化创意产品和档案文化服务活动共同构成了面向大众的档案文化成果样态。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种社会公共文化载体,应当说,互联网在承载文化信息方面,已经大大超越了任何一种传统的媒体,并且,基于互联网的跨地域、跨时空、传者受者多元互动等特点,人们越来越多地从网上接受到本土和外来优秀文化的熏陶及教育。总体看,网络文化的主流是好的,应予以充分肯定。但也不容否认,迅速崛起的网络文化潮流中也存在着许多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现象,需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正3月13日至14日,在国家图书馆主办、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承办的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宣传员培训班开班仪式上,贵州省图书馆荣获"网络书香"活动优秀宣传单位称号。历年来,网络数字服务中心始终注重对贵州数字图书馆及推广工程的宣传推广等工作,不断的将宣传推广培训等活动推向机关、企业、学校、警营、社区等地,极大地提升了贵州数字图书馆及推广工程的知晓率,有效地拓展了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和传播范围,充分发挥了数字文化在公共文  相似文献   

15.
时下,随着社会的进步,休闲日逐渐地多了起来.一年的公休假日达108天,几乎占全年的1/3。大众自由支配时间的增加,便全国的旅游热一浪高过一浪.人们不但热衷于旅游,而且在旅游中还游出了文化的内涵。一些文化含量较高的公共场馆,纷纷成为旅游者休闲者的抢眼点。早在1998年春节,为满足休亲者的需求,一些图书馆、博物馆就已在春节假日开门迎客,  相似文献   

16.
论网络传播中的文化现象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尝试从传播学的角度对国际互联网络空间的文化现象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从90年代开始,国际互联网以空前的速度开始大规模商业化的进程。网络传播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手段粉墨登场,网络传播活动的出现促进了网络文化现象的出现。本文认为,网络空间的文化现象的产生是建立在传统的受众获得了空前的传播自由以及网络空间的信息交流的巨大自由度基础之上的。网络文化是一种群体化、多元化、多层次和极具创造性的文化形态。根据网络文化的这几个特点,可以对网络文化分别进行分类。本文对根据网络文化的群体化所区分的两种文化形态——网络媒介文化和网络亚文化群体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对大众文化在网络传播时代的命运及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影评已占据影评市场,成为当下最受欢迎的评论方式,促进了电影文化产业的发展。本文从网络影评的传播特征和文化内涵出发,通过深入分析和探究网络影评传播形态的变化,进一步阐明网络影评存在的社会文化价值,进而引导公众更好地参与到网络影评中,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促进网络影评方式的不断改进和创新,丰富公众的公共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18.
2012年4月16日至23日,由国家文化部、中央文明办主办,文化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共同承办,文化共享工程广西分中心协办的2012年“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志愿者活动在广西举行。,活动内容包括向基层公共图书馆赠送图书和光盘,开展宣传服务活动,为县、乡镇文化共享T程支中心和服务点开展人员培训、设备检修,并邀请著名作家、山东省作协主席张炜在南宁市、桂林市举办文化春雨大讲堂等。  相似文献   

19.
李天娅 《大观周刊》2012,(18):47-47,44
网络政治是人们通过网络行使社会公共权力,参与政治生活的一种政治现象。本文分析网络政治对我国政治文化改革的影响,指出如何利用网络政治推动政治文化改革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伴随web2.0风靡互联网,网络客群体风生水起,迅速掀起了网络客文化狂潮。这种由网络快速普及而催生的文化是对人类本性文化的回归,并以独特的样式丰富了整个网络文化。网络文化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复杂的社会因素,融入了虚拟性与现实性的网络客文化,对公共领域的重构和草根话语权的回归产生了明显而又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