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文化细胞     
一般人只要一提到教育便联想到学校,一提到普及教育便联想到普设学校。他们好像觉得学校是惟一的教育场所,如果要想普及教育便非普设学校不可。倘使没有钱普及四年的学校教育,他们便退一步主张普及一年的学校教育,甚至于退到四个月、两个月、一个月的学校教育。万一不能普及全天的教育,他们想半天、二小时、一小时也是好的,但必须在学校里办。  相似文献   

2.
北大校长蒋梦麟说过这样一句话:“有真学术,才有真教育,有真学问家,才有真教育家。他们的学问或学术是以人类思想文化的精华为背景的,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自然就有超出一般的精神气质。”做为一名教师,我也时常在想,我们当前的教育战线上奋战着的教师们是否都有真学术,真学问呢?最近也看过许多文章中提到教师读书越来越少了,学习型的教师不多了等等。反思一下自己几年来的教学实践,的确有些不踏实。有这种感觉还要从学校最近的变化说起。  相似文献   

3.
看了《江西教育》1998年第四期《须拘一格降人才》和七八期《也谈“选调教师进城”》两篇观点相左的文章,笔者认为,选拔人才与留住人才是对立也是统一。作为农村学校,人才流失这一现象留给我们的思考是:怎样才能留住人才?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教师想进城是人之常...  相似文献   

4.
21世纪的竞争是科技、人才的竞争。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不仅是教育的起点,而且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因为这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前途和命运,而且关系到我国在21世纪能否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如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因素,其中教师的素质更为重要。教师在学生面前享有很高的威信,学生常以教师的行为、品质、学识作为衡量自己的标准,他们把教师的言行作为行为的典范。教师影响着学生的智慧、感情和意志品质的发展,影响着他们的生活,也影响着他们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教师的素质高,可以使一般智力的学生有很大的发展,教…  相似文献   

5.
教师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 ,人们往往比较注意学生的心理问题 ,但是却没有意识到 ,教师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就教师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谈一下个人的认识。一、教师的性格特点对学生具有重要影响冷冉同志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 :“教师并不人人都是英雄模范 ,但他们的工作要求他们以英雄模范为榜样 ,去引导学生走正路 ,立志向 ;教师并不人人都是博学者 ,但他们的工作要求他们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展其才能 ,使全体学生都有成才的可能。”教育家乌什斯基也指出 :“教师个人对青年人心灵的影响所产生的教育力量无论什…  相似文献   

6.
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作为培育人才的学校来说,创新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所以学生要想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的要求,就要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中学生一般创新能力较差,他们习惯于被动的接受教师的讲课方式,从而束缚了个人创新思维的形成.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它不仅仅需要教师讲解,更需要学生通过自身的观察和实践,敢于创新、敢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所  相似文献   

7.
一、《教育学》课教学应重视德育内容的必要性 1.教师在教学时应将德育提到应有的地位并给予重视,这是因为德育对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唐朝的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把“传道”视为教师三大任务之首。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道德的影响是教育的主要任务,这个任务比一般地发展儿童的知识去充实他们的头脑重要得多”。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看到了德育的导向作用,无一例外地强调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关于学校素质教育评价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素质教育与学校素质教育一般认为,素质教育的概念最早出现于本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其主要依据是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到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以及1986年《义务教育法》第三条规...  相似文献   

9.
一、为什么高等学校的教师也要学点教育学? 过去,一般认为只要有学问的人就可以当大学教师。他们不学习教育理论,也不大讲究教学方法,只要能把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讲清楚就算是一个好教师。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一般地说,课讲得好的教师是懂得教育规律,讲究教学方法的,不过没有提到理论上来认识罢了。我们说要按教育规律来办教育。教育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按照教育规律办事,就会收到好的教育效果,违背了教育规律,就达不到好的教育效果。不过以前没有人专门去  相似文献   

10.
江峰 《教书育人》2001,(17):26-27
差等生,一般是指在学习和品德等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转化差等生被公认为教育工作中的难题,有学者甚至提出“差等生的转化是学校教育工作永恒的主题”。人们不禁要问:差等生是怎么形成的?我们知道,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他们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全面负责。学生身心发展状况直接与教师的教育行为有关。因此,笔者认为,教师是导致差等生形成的主要因素。其主要原因是:一、教育效能感发展不平衡教育效能感是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它包括教师的个人教育效能感和一般教育效能感两个方面。个人教育效…  相似文献   

11.
有百分之八十的儿童到学习塾上学的岛根某地方的教师在报告中说,“见童认为,学习塾才是交往的场所,学习塾的教师比学校的教师平易近人,不明白就一点一点地教。”还有许多报告也提到了这类教育偏向和教育荒废的事例。  相似文献   

12.
一太原市五一路小学在了解儿童、研究儿童工作方面做得很深入。在这基础上,他们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一般都做到从儿童实际出发研究问题,处理问题。现在已经取得了许多经验,并且总结出一些原则来了。把关心儿童、了解儿童提到了学校工作的第一位,是他们的特点。全体教师明白:这  相似文献   

13.
在2006年以前,对于教师从事校本研究,只是从有关资料上有一些了解,同时也有一些误解,认为搞研究是学者、专家及教育科研机构的事,更没有想过课题研究会对教学有什么现实意义。从2006年开始承担呼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研究工作,到2009年申请结题,历时四年,使我对校本研究的地位和作用及教师从事有关课题研究的意义有了比较深的认识。中小学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的自身要求,校本研究应该自始至终围绕学校的发展来进行,至少通过科研达到以下几个目的:一、解决学校实际问题,二、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  相似文献   

14.
一提到研究,教师首先认为那是专家的事情,自己只是普通的一线教师,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有关教育研究方面的培训,理论资源也较缺乏,搞不了研究。难道说教育教学科研真的就那么难吗?  相似文献   

15.
一、高校推行教师授课质量考评制度的必要性近年来,不少高校采用让学生打分的办法考评大学教师的授课质量。校园网上纷纷开通了教师授课质量考评系统。我校在实现更名为大学的目标之际,也施行了教师授课质量考评制度,目的是提倡全校教师的教育热忱和教研风气,引入学生对教学的反馈来督促提高教学质量,使学校在各方面得以进步,对社会负起教育责任。笔者认为,在高校推行教师授课质量考评制度是十分必要的,这是因为:1、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有更强竞争力、创造力的全面发展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关键在教师,要想培养出适应新形势下的复合型、开拓型…  相似文献   

16.
赵晓花 《新疆教育》2013,(14):163-164
学校是一个培养人才的地方,许多优秀的人才,都是辛勤的教育者培育出来的,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为这点感到自豪,但同时,不可否认,我们的教育也的确存在着一些缺陷。就拿我们对待差生的教育来说吧,“差生”这一现象在教育教学界是客观存在的,绝大部分教师对待差生的态度是置之不理、让他们自生自灭等等。那么针对差生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哪些策略呢?我想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浅见。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要培养学生创新力 为了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加快“四化”建设的步伐和贯彻邓小平同志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指示,我国亟需培养一大批有创造性的开拓型人才。学校教育工作中更应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提到:“学校的目标应当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人”,“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中等教育的对象是青少年,他们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培养他们具有创新精神是完全符合他们特点的。  相似文献   

18.
教育部周济部长在《爱与责任是师德之魂》一文中提到当代教师至少要面临三项责任,即岗位责任、社会责任和国家责任。那么特殊教育学校校长的岗位责任是什么呢?提到校长的责任,可能大家想得多的是安全责任、教育收费责任、教育质量责任、行风建设责任等。其实所谓岗位责任,也就是所任职位分内应做的事。校长的岗位责任还远不止这些,就我多年来校长工作的体会来谈,特殊教育学校校长的岗位责任至少有以下三项:  相似文献   

19.
提到对学生的教育 ,一般都认为理所当然是班主任的工作。但我认为 ,在教学中 ,教师投入真情实感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的技校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 ,处在国内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翻天覆地变化的新时代 ,他们在各自不同的成长环境中接受了不同的教育。达不到父母“望子成龙”目标的技校生 ,所得到的只是家长的指责 ,从而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 ,对家长的过高期望心生畏惧 ,对教师的严格要求由怨而生恨 ,产生逆反心理。同时 ,这些从小被视为“掌上明珠”、“小皇帝” ,受到加倍宠爱的学生 ,养成了许多不良习贯 ,在学校…  相似文献   

20.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研究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多出人才,快出人才,不仅是学校领导的重要任务,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现代教育方法,不仅关心学生学到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学会怎样学习。它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大量的知识,而是要求他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