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吊唁鸣镝     
于鸣镝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6年10月16日10时15分在大连市逝世,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界陨落了一颗明亮的星!特赋诗吊唁:  相似文献   

2.
赵秀山 《图书馆学刊》2008,30(2):47-47,51
介绍了作者与于鸣镝先生从相识、相交到相知的过程,对于鸣镝先生勤奋执着的治学精神、乐观豁达的处世态度进行了评介。  相似文献   

3.
于鸣镝先生是中国当代图书馆学家。从读者与图书馆、读者基础、读者与阅读三个方面总结了于鸣镝先生关于读者的理论观点与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4.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亲朋,同志们: 我们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向当代中国著名图书馆学理论家于鸣镝先生遗体惜别. 于鸣镝先生祖籍云南,三岁而孤,后迁大连金州,先毕业于大连海运学校,后又进入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学专业一期,先后供职于大连海运学院图书馆和大连轻工业学院图书馆.对上述两馆业务建设、读者服务及管理水平的提高发挥过重要作用.先生也曾为大连市和辽宁省图书馆事业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孙娇  丛全滋  李春利  刘琨 《图书馆学刊》2009,31(10):17-19,32
通过对于鸣镝先生丰硕的学术成果进行研究,提炼出他在治学方面富有个性的研究特点和独具特色的写作风格,多角度展示了一个图书馆学家的风采,同时,为图书馆同仁从事学术研究和管理服务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叶继元 《河北科技图苑》2007,20(2):36-36,31
2006年下学期,我为博士生开设了“当代图书馆学前沿理论与实践”一门课程。在10月末的一次讨论课上,要求学生检索近期有关学者的论著并进行评价。一位同学谈到于鸣镝先生在《重庆图情研究》2006年第2期上发表的《图书馆学的学科归属问题》的文章,她评论后说于先生不久前去世了。我听后大为吃惊,急忙问“哪来的消息”?答曰“网上”。我知道于先生是1939年出生的,年纪并不是很老,近来时常见到他的大作,我以为他的身体应该不错。我半信半疑,准备下课上网查实,正好接到江乃武先生的来信,信中证实了这一不幸的消息。呜呼,我说不出话!我又一次感到…  相似文献   

7.
对于鸣镝先生生前的学术研究成果进行了研究.从藏书理论研究、文献采购、文献分类与编目、文献开发与共享、文献剔除等五个方面,总结了于鸣镝先生关于文献资源建设方面的理论观点与学术思想,阐述了他在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方面的突出贡献和对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武旭 《河北科技图苑》2007,20(2):35-35,48
收到《河北科技图苑》2006年第6期后,刚一翻阅就见封二登有一个不幸的消息,于鸣镝先生于2006年10月16日在辽宁省大连市病逝。惊悉噩耗,深感悲痛,诸般往事,涌上心头。将千思万绪诉于笔端,以寄托对于先生的哀思。  相似文献   

9.
收到《河北科技图苑》2007年第1期后,我含着热泪看完《图苑人物——悼念于鸣镝专页》的全部文章。于鸣镝先生的事迹十分感人,令我十分敬佩,于先生的精神永垂不朽!我完全同意《图苑》总编辑杨华同志“要自己宣传自己”的观点,因为“我们的世界并不缺少好人好事,而是缺少对好人好  相似文献   

10.
郭元元 《河北科技图苑》2007,20(1):23-25,14
于鸣镝先生一生著作丰盛,不能篇篇拜读,只能捡其一二,细读之余,对于先生的写作特色颇有感慨,故此略举几例,探讨于先生的写作特点。一、小标题句法灵活,有“韵律美”;二、标点符号的“传神”;三、“一论再论”的写作风格。  相似文献   

11.
陈竞 《大学图书馆学报》2004,22(3):83-85,79
介绍了陈誉先生的治学理念和做人风格,表达了作者的深深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12.
于光远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物理学家、经济学家,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的一生与图书馆结下不解之缘,并为我国图书馆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本文着重阐述了于光远与图书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欧七斤 《新世纪图书馆》2010,(3):102-104,11
青年钱存训任职交通大学图书馆期间(1932—1937),参与图书馆科学管理,尤其在西文编目方面颇有建树;在辅助交大图书馆主任、著名图书馆学家杜定友的工作中,他不仅掌握了图书馆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也对其毕生从事图书馆事业及其相关学术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张元济的图书馆学思想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玲 《图书情报工作》2005,49(10):136-139
分析张元济的图书馆学思想,认为1897年张元济与他人集资创办的通艺学堂图书馆是我国最早使用图书馆三字和最早对外开放的图书馆,其独创的图书馆求书四法实现了其理论主张--对公众开放。  相似文献   

15.
周文骏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文章回顾了周先生的《文献交流引论》一书的出版,通过记书、人与事,概述了该书的主要成就,以及周文骏先生对图书馆学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论文从余秋雨反对设立中国阅读节的三条理由入手,以图书馆员的视角分析了国民阅读中图书馆存在的弊端,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著名图书分类学家何日章的生平事迹,以及他的主要学术成就《中国图书十进分类法》及其在大陆和台湾近一个世纪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正确分类标引 避免错误加“0”——兼与于新国先生商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新国先生所举的加“0”例证存在着许多错误,其错误不在加“0”技术上,而在如何分 类上,应避免产生这样的错误。  相似文献   

19.
俞爽迷的图书馆学研究及其瑕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俞爽迷是对中国近代图书馆理论与实践作过较大贡献者之一,他的学术成果集中发表在1936年前后。在理论上,主要提出了图书馆的"三要素"、归纳了现代图书馆的性质及图书馆是重要的社会教育机构的思想,并创办了《厦大图书馆馆报》。在实践上主要是通过对厦门大学图书馆的管理体现出来的,他的先进的管理思想使厦门大学的图书馆工作发生了第二次飞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