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造性思维是创新过程中的多维性思维活动,其结果具有创新的性质.人们在进行创造性思维时,既需要直觉、形象思维,又需要分析、逻辑思维,但它的主要特点是既需要发散思维,也需要集中思维,而创造性更多地表现在发散性上.所谓发散思维是对一个问题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种答案的思维方式.它是集中思维的前提,是创造性思维的精髓之一。  相似文献   

2.
发散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大量变化的、独特的新信息,沿着不同的方向、在不同范围思维的方式.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用、一题多变进行发散思维,提高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3.
沈祖荣 《物理教师》2004,25(11):23-25
心理学研究表明: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创造能力的核心,而发散性思维又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直接决定着个体创造能力的大小,所以训练发散性思维是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基础.发散性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是指对同一个问题,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所给信息或条件加以重新组合,横向拓展思路、纵向探索研究、逆向反复比较,从而找出多种合乎条件的可能的答案、结论或假说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本文就变化性、解法性、阶梯性等三种典型的发散性思维发出,探析物理学科习题教学中如何渗透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训练问题.  相似文献   

4.
发散思维是从同一问题出发,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从而探求问题解决的不同途径的思维过程与方法。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  相似文献   

5.
创新思维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核心。这种思维方式具有主动性和独创性。是创造者在强烈创新意识支配下将大脑中已有的感情和知识信息,借助于想象和直觉,以突发性飞跃的形式进行的重建、组合、脱颖、升华所完成的思维,往往能突破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其观点问题富有新的创意。因此,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就得千方百计地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   1、启迪发散思维   发散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基础。“正是在发散思维中,我们看到了创新思维的最明显的标志。”这种思维是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从多…  相似文献   

6.
发散思维创新、收敛思维创新与作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思维方法 抛弃习惯性思维,遇事从多种角度和多种方向进行多方面的思维,考虑多种因素,想象各种可能,甚至包括某些人以为不切实际的、可笑的方法,只有到最后,才靠直觉和逻辑进行判断、筛选,这就是发散性思维。这是创新思维的精髓之一。人的创新思维强调思维的发散性,没有思维的发散过程,就不会发现事物的新领域、新方法、新因素。所谓发散性思维,就是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思  相似文献   

7.
重视发散思维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教育过份强调聚合思维(集中思维、求同思维,正向思维),而忽视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多向思维)的教学,这不利于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了创新,必须强调发散思维,没有发散思维就不会有任何创造性的萌芽和创造性的成果,可以说一切创造都起源于发散思维,因此,教学中强化发散思维教学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思维是数学的灵魂,数学教育实际上就是数学思维的教育.近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发散思维是创造思维的核心,是衡量创造能力的主要标志之一.因此,数学创新教育应突出发散思维训练,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9.
建构发散点:发散思维能力培养之基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散思维也称“求异思维”,它是创新思维的核心.杨振宁教授说:“加强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是培养学牛创新思维能力的‘重点工程’.”发散思维多指思维活动发挥作用的灵活性和广阔程度;是一种不以常规寻求变异,要求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或结论,而不是单一正确答案或结论的思维品质.其主要特征有: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等.  相似文献   

10.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其特点是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创新需要思维的发散和流畅,需要打破定势,需要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前苏联科学家卡皮查认为,数学课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是思维最适合的学科之一。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从多方向、多角度思考问题,要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可有目的设计一些或条件不完全确定,或结论答案不唯一,或解题方法的开放性题目让学生去思考讨论解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而创造性思维是学生创新的基石,作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深入挖掘话题作文的主旨。发散思维就是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孕度、贡同鬯善径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的思维方式。本文就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具体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能力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它是一种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去设想,探求多种答案.最终使问题获得圆满解决的思维方法,可以使人思路活跃.思维敏捷。当前我国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因而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培养创新型人才要从小学生抓起,在日常教学中时刻注意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特别是发散思维。  相似文献   

13.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性思维是创造力的特质.与创造有直接关系.强调“从同一起源生发结果的多样化和数量”。提出发散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等三个特征.也就是说,发散思维就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进行不同的信息重组.形成尽可能多的发掘问题解决途径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培养的要点所在。  相似文献   

14.
薛颖 《甘肃教育》2004,(5):18-18
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从多角度立意.是培养学生作文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这是由于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它强调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扩散开去,其特征就是“思路不为习惯所囿”,所以容易另辟蹊径,达到“柳暗花明”。为此,我在作文教学中注意教给学生发散思维的方法,常常面对同一题目,  相似文献   

15.
创新能力受创新思维品质的制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应该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开始.创新思维品质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来源于发散思维和批判思维.发散思维和批判思维离不开个人丰富的经验和知识的积累.复习是在学生拥有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复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是一个不应该错过的机会.实践证明,在生物学复习过程中运用联想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6.
发散思维是指通过主体的创造性活动而从已知信息中获取大量变化的、独特的新信息,其思维运行往往祖不同方向,在不同范围内活动,以不循传统,求异创新为目的.这种思维能力的特点是由一点想开去,产生广泛的联想、想象,从而想到一个问题的各个部分,或从一个问题想到另一个问题.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是科学猜想、科学假说的动力.因此,发激思维的培养对于创造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一般说来,高中学生的有意想象能迅速发展,能围绕一个中心不断地进行连贯的构思,而且创造想象和抽象逻辑思维处于优势地位.就其对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17.
发散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多变,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这种思维方法要求从一个目标或思维起点出发,沿着不同方向,顺应各个角度,提出各种设想,寻求各种解题途径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发散性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可以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是进行发明创造所不可缺少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8.
最新的阅读学理论研究表明:创造性思维并非一味求异,而是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的统一,是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的融合。发散思维是辐合思维的尖兵和先导.辐合思维是发散思维的起点和归宿;二者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相辅相成,共同完成创造思维的过程。忽视求同思维和辐合思维,误解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是导致阅读教学中思维创新培养发生偏差的主因。这里要特别提及发散思维,它被曾祥芹先生称之为创造性思维的“本质和核心”。  相似文献   

19.
二、通过对发散思维的培养提高创新能力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发散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针对问题将所得到的若干观念加以重新组合,从而找到多个可能的答案、解决方案、结论或假说的思维形式,它是创新思维中的求异思维形式,是创新思维的本质和基础.  相似文献   

20.
试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散思维”的训练湖南桑植县教师进修学校谷亦兵一、“发散思维”的意义及训练的必要性发散思维(也称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份;它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向和角度寻找多种解答问题的可能途径,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力求创新的一种思维;它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