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意义]梳理国内外研究文献,揭示数据跨境流动研究主题与动态,分析现有研究的特点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探讨未来的研究思路与发展趋势。[方法/过程]采用系统性综述方法,以国内外数据跨境流动治理研究文献为对象,从研究缘起、法律规制、治理模式、监管制度、数据主权等对数据跨境流动治理理论基础、应用实践等主题进行提取,对其研究脉络与方法进行分析整合。[结果/结论]数据跨境流动治理呈现出明显的多学科交叉研究趋势,理论体系研究不足;欧盟、美国、日本、俄罗斯、中国、印度和新加坡等国家和组织构建了特征不同的数据跨境流动监管制度;在理论层面,数据主权与国家安全、个人数据隐私保护、数据跨境流动治理规则等是未来的研究热点与趋势;在实践层面,政策与法律、规则与监管、风险与安全等议题是研究者急需关注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
考察数字贸易发展的背景,研究跨境数据流动的界定标准;通过对当前跨境数据流动规制的国际比较,探讨形成跨境数据流动国际治理体系的共识,分析其基本框架和重点议题。展望中国作为数字经济发展大国,应在跨境数据国际治理体系中承担的角色及采取的举措,为我国高质量参与全球数字贸易合作带来启发。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考察欧美跨境数据流动的合作与分歧,有助于准确把握跨境数据流动国际发展趋势,对我国在统筹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背景下构建数字贸易规则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基于安全港原则与隐私盾协议两次失效案,回顾欧美跨境数据流动合作的演进历程,分别从技术、价值、文化3个维度溯源欧美两次合作失败的成因,进而从意愿、路径和前景3个方面分析后Schrems II时代下欧美跨境数据流动规则的合作预期,为中国的数字治理路径提供借鉴。[研究结论]欧美跨境数据流动合作产生分歧的原因包括技术能力差异、价值主张分歧和法律文化冲突,其根本分歧在于“技术主权”与“监控资本主义”的冲突。考虑到现实需要,欧美仍可能通过重构隐私框架、使用标准合同条款和获取充分性认定实现合作。对此,中国应从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采取应对措施,为全球跨境数据流动规则提供“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前跨境数据流动尚未形成统一的全球规制体系,中国跨境数据流动领域的法律规制尚未完善。文章试图对跨境数据流动进行探究和本质性分析,建立“自由-规制”张力框架,并以此为抓手,对中国跨境数据流动治理进行检视,分析比较欧盟、美国治理模式,为探索中国治理方向和路径,构建出一套更加规范的、可持续的、中国化的法律体系提出参考建议。中国应在跨境数据流通“自由-规制”框架下坚守国家安全的基点,明确“自由-规制”数据平衡路径,同时探索公私共治的自由激励模式,找寻“自由-规制”框架平衡。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从国家安全观视角,不仅能考察美国数据隐私保护框架的顶层设计,也能充分、全面、立体地揭示出美国数据隐私保护制度的整体趋势与优劣,为我国跨境数字贸易流通有效安全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过程]运用文献研究与内容分析法,对美国新型国家安全观的基本构成与特点、数据隐私立法演化历程及其数据隐私框架进行了分析。[结果/结论]美国新型国家安全观下的数据隐私保护以数字经济优先发展为前提;其数据隐私整体框架,由国内和跨境数据保护与流动规则两个部分组成;美国数据隐私保护统一立法、跨境数据流动监管与治理现代化立法成为趋势;美国主导的同盟国跨境数据流动圈的形成,成为逆全球化的数据贸易壁垒;构建“共同价值观下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成为中国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王倩  刘杨钺  牛昊 《情报杂志》2023,(3):174-180+173
[研究目的]跨境数据流动规制,既是防范数据泄露威胁、维护数据安全的应然之举,也是把握国际网络空间话语权、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措施。美国和欧盟作为全球两大经济体,在跨境数据流动规制上形成了不同的规制模式。我国正处于中国特色网络空间治理的探索阶段,在跨境数据流动规制方面存在诸多挑战,分析美国和欧盟关于跨境数据治理的规范设计、价值诉求以及双方在此领域的博弈,对全球和我国跨境数据流动规制具有重要意义具有参考借鉴意义。[研究方法]通过历史研究、对比分析、文本分析、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欧美跨境数据流动规制目标、规制形式、规制特点、博弈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研究结论]在跨境数据流动规制过程中,“美国模式”注重以消除网络空间壁垒、控制全球网络空间主导权为导向,“欧盟模式”则注重以保护个人权利为名、增强网络空间竞争优势为实。美欧双方围绕跨境数据流动展开多轮博弈,同时也暴露出远程数据控制、数据资源争夺、个人数据保护、监督审查机制缺位等数据规制中的深层次矛盾问题。为此,我国应不断完善相关领域立法,建立“事前+事后”两级救济机制,建立健全数据监督和审查机制,为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有序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个人数据跨境流动在促进数字经济全球化与数字产业升级的同时,对个人数据跨境流动监管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在新安全格局下探索个人数据跨境流动监管体系的优化路径,有助于保障数据安全与数字人权,推动构建中国式现代化数据安全治理体系。[方法/过程]通过多学科交叉研究、法律及政策分析等方法,基于对新安全格局下个人数据跨境流动内涵和法理基础的厘定,从监管主体、监管客体和监管内容三个面向,比较考查欧盟、美国和中国个人数据跨境流动监管模式的制度演进。[结果/结论]基于对个人数据跨境流动监管模式变革趋势的总结,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监管体系优化构想,包括加强数据跨境监管力度,保障数据流动安全有序;提升数据监管治理精度,促进数字经济安全发展;拓展数据监管合作深度,构建全球数字共治格局等。  相似文献   

8.
洪永淼  张明  刘颖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2,37(10):1418-1425
作为连接全球经济的纽带和新秩序博弈的焦点,跨境数据流动在极大提升跨国协作效率的同时,也面临着数据主权、国家安全、利益冲突、隐私保护、数据监管等问题。文章首先从数据要素的经济影响出发,梳理跨境数据流动对经济全球化的作用;进而,分析全球范围内跨境数据流动的制约因素,总结我国数据生产总值的优势和不足;最后,结合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实践,提出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更好结合、推动数字隐私技术研发应用、发挥自贸区和自港区先行先试作用、实行分类分级的差别化监管政策、发起多边协定为国际数据治理提出中国方案、坚持系统思维引领数字经济全球化的政策建议,以期推动跨境数据安全有序流动,使我国更好地把握数字经济全球化的战略机遇。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在数字经济时代,政府基于国家安全和执法等目的访问数据引发广泛的担忧。研究跨境数据流动中欧美间政府访问数据的博弈与合作,有助于把握政府访问数据机制的发展趋势,并对我国跨境数据流动对内与对外治理规则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与文本分析法,探讨欧美间政府访问数据的理论溯源、现实矛盾与监管发展以及为我国提供的借鉴。[研究结论]欧美间政府访问数据关涉公私与公公两对关系,欧美还存在数据权益分配不均、不同利益相互冲突的现实矛盾。尽管欧美间通过发展政府访问数据监管以促进跨境数据流动互信,然而,双方仍面临诸多挑战。为推动数据跨境双向有序流动,中国应在隐私与安全之间取得平衡,跨国公司亦应探索多元路径以应对政府访问数据。  相似文献   

10.
数据本地化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论,主要在数据安全、产业保护以及国际贸易与投资等方面产生影响。在跨境数据流动规制的方式选择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化现象。美国主张数据自由流动,欧盟注重隐私规制,大量发展中国家则偏好数据本地化政策。这是各经济体基于自身信息技术水平和隐私保护意识,追求规制净收益最大化的结果。本文对中国根据国内条件变化尽快转向隐私规制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个人数据跨境传输治理探索中,欧盟逐渐形成了以《通用数据保护条例》为代表,以保护公民基本权利、对内打破数据流动壁垒、对外强调数据主权为价值取向,以“充分性认定”及“白名单”制度、长臂管辖制度、国际合作为主要特点的个人数据跨境传输制度,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我国也建立了以维护国家安全为首要指导原则,以“数据本土化”为基础的个人数据跨境传输机制。为进一步融入数字全球化,借鉴欧盟有关经验,我国可通过适当增强个人数据跨境传输自由度,构建个人数据跨境传输国家的分类、梯度式管理机制,与欧盟建立“部分”充分性认定协议,以及拓展国际合作空间等措施,进一步完善个人数据跨境传输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风险评估是国家情报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对西印度洋非传统安全展开风险、困境及对策研究,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在该地区推进过程中的风险评估和预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方法/过程]首先对西印度洋海上非传统安全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对地区非传统安全治理在国家、区域和国际社会三个层面存在的治理困境进行论述,分析其治理动能缺失的原因,最后对中国参与该地区的治理提供路径选择和建议。[结果/结论]在该地区,中国首先应该建立西印度洋情报研究中心,其次要以现有机制为基础深度参与地区海上治理并发挥主导作用,最后要长期不懈为地区提供护航、维和等区域公共产品。  相似文献   

13.
孙华鹏  苏敬勤  崔淼 《科研管理》2014,35(10):94-100
研究民营企业跨国并购的特点和规律兼具理论与现实价值。鉴于现有文献缺乏对我国民营企业跨国并购动因的系统梳理,本研究使用案例的方法通过对三个典型的中国民营企业跨国并购案例的分析,系统地识别出民营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并构建了民营企业跨国并购的四轮驱动模型研究。结论表明:品牌国际化、获取核心技术、扩大市场份额、以及获取国际化经验是驱动我国民营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四个最主要动因。通过与西方企业跨国并购驱动因素的对比,得出品牌国际化、获取核心技术和国际化经验是驱动中国民营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特色因素。  相似文献   

14.
程慧平  于欢欢 《情报科学》2022,39(1):102-108
【目的/意义】对现有政务数据安全共享政策文本进行分析,有利于促进政策体系的优化,为政务数据安全 共享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完备的政策保障。【方法/过程】从生命周期、安全保障要素和政策客体三个维度构建了政 务数据安全共享政策的三维分析框架。借助NVivo 11 Plus工具,对54份国家层面政务数据安全共享政策文本进行 内容分析。【结果/结论】我国目前的政务数据安全共享政策还存在对政务数据共享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安全重视不 平衡、各安全保障策略的使用不平均、各政策客体的参与不均衡问题。未来的政策制定应关注政务数据在其共享 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安全状态,明确各类安全保障要素的重要性,约束所有政策客体的行为活动,并且强调不同的政 策客体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数据共享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安全保障策略。【创新/局 限】从三维分析框架角度解读国家层面的政务数据安全共享政策文本,为政策体系的优化提供了新视角。未来研 究需拓宽数据源,分析地方层面的政务数据安全共享政策。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世界第一大稻米出口国,印度稻米出口贸易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全球稻米供给及粮食安全,并对地缘格局带来一定影响.本文基于FAOSTAT数据,利用网络结构测度指标和以地缘视角为基础的聚类分析方法,旨在探析印度稻米出口贸易格局及其地缘影响力.研究发现:①从2012年起,印度成为全球稻米出口第一大国,且稻米出口贸易的网络组...  相似文献   

16.
张学文 《情报杂志》2022,41(2):176-181,189
[研究目的]数据经济的迅猛发展,进一步突显了数据的财产权属性和商业化价值。因此,“商业数据”的类型提出和权属确认便对数据出境的法治化运行及安全责任的具体化落实具有重大意义。[研究方法]以“商业数据”的概念廓清与权属分析为切入,通过数据企业的“应然权利”为视角正向解析现有数据出境中限制性规定的规范边界和实践运行。[研究结论]数据权属是数据跨境规则建构的逻辑起点,数据企业基于数据劳动、数据生产而将数据自复杂的权益诉求中剥离时,理应享有法律所确认的数据权利而不受自由干预。据此,强调个人数据、重要数据“安全性”的同时,理应强化经由数据剥离后商业数据的“自由性”,以实现数据保护和数据开放的结构平衡。  相似文献   

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为我国支持基础研究国际合作的重要渠道,新时期应在国际科技合作中发挥引领作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形成了“科学研究—人员交流—人才培养”的国际合作总体布局,合作总体布局不断完善,合作深度广度不断拓展,合作模式不断优化。新形势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要适应全球化趋势和科研范式转变,构建全球化创新网络,拓展国际发展空间,以及应对全球挑战和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因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模式与管理方式亟待创新。世界主要科技强国科学基金都建立了多层次、多样化的国际合作资助体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系统优化、全面升级、梯次推进,加强顶层设计和能力建设,加强重大任务和平台资助布局,拓展国际合作渠道,实施精细化国际科技合作战略。  相似文献   

18.
Blockchain technology provides us a new tool to solve the product traceability problem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cross-border e-commerce context, to propose a blockchain-based framework, and develop a set of corresponding techniques and methods for achieving traceable products and transactions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 general blockchain-based product traceability framework is introduced. This framework is based on a cross-border e-commerce supply chain context, incorporating a series of blockchain-based models, including multi-chain structure model, data management model and block structure model. Several core methods and algorithms are also developed, such as information anchoring method, key distribution method, information encryption algorithm and anti-counterfeiting method. The framework, models and methods form a complete and comprehensive solution, which are evaluated by applying to several typical problems and attack cases. The cas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framework, models and methods can successfully deal with key recover problem, and protect against clone attack, counterfeit tag attack and counterfeit product attack. The effectiveness, extendibility, security, implementation and governance issues of applying these solutions are also discussed. This research contributes to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literatures on blockchain technology, cross-border e-commerce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research fields.  相似文献   

19.
气候适应治理的国际比较研究与战略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深度减排力度不足导致未来气候变化风险加剧的背景下,强化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成为我国应对气候风险、提升气候韧性的必要手段。本研究分析比较了中国、英国、德国的适应战略演进和治理体系特征,并依据所得启示从适应知识、技术、资金三个能力维度提出完善我国气候适应治理体系的若干政策建议,旨在为我国争取新一轮国际气候博弈主动权、提升全球气候治理领导力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田毕飞  戴露露 《科研管理》2019,40(9):149-158
本文构建了基于跨境电商的国际创业路径模型,并采用跨案例研究法对鼎龙股份、中瑞思创、青岛金王三家企业的国际创业路径进行了剖析,提出了技术型、市场型与技术市场整合型三种国际创业路径。本文认为,中国新创企业应根据技术、市场、资金三方面的能力强弱,借助跨境电商优化自身相对较弱的国际创业要素,选择适合自己的国际创业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