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集宁师专学报》2017,(6):61-65
国债,即国家公债,是国家按债券的一般原则,通过向外界筹集资金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国债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的,所以国债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认为是最安全的投资方式。它对调整社会资金结构、聚集社会闲散资金、推动生产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适度的发行国债可以弥补财政赤字、有效控制货币供应量、影响市场利率、调节供需关系的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但是,由于国债性质的特殊性,利用这种方式集资必须要有一定的限度。笔者通过查阅我国历年国债发行相关资料,分析后发现,目前我国国债发行正处于急速增长阶段,国债的发行量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也越来越大,甚至已经超过了15%的警戒线。因此,客观分析了我国目前国债发行规模及其影响因素非常必要。该文将采用数学统计方法,分析一系列影响国债发行规模的因素,研究我国国债现状并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国债政策越来越成为各国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我国自1981年恢复发行国债以来,国债规模逐年增大。针对这一问题,本对影响国债规模扩张的动因以及当前我国国债规模是否适度的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国债规模与结构分析朱齐欢国债是指中央财政代表中央政府发行的一种国家公债。从1981年恢复发行国债以来.我国已发行了国库券、国家重点建设债券、国家建设债券、财政债券、特种债券和保值公债等几种债券.截至91年底,国债累计发行额达1307.75亿元...  相似文献   

4.
我国国债规模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我国国债发行规模的历史进行简要的描述的基础上,对国债的规模进行了指标分析并建立了预测模型,同时对未来我国国债发行的规模问题提出了一些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国债,是国家财政金融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吸收社会购买力,调节社会货币供应量,加强对宏观经济进行财政金融调控的政策工具。尤其是1998年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我国国债规模空前扩大,于是我国国债融资的可持续性就成了人们关注的问题。本文在阐明我国国债的社会作用及社会效益的同时,重点通过分析我国国债的应债能力和偿债能力两类指标,论述了当前我国国债发行的规模与特征,并针对国债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国债市场的发展和国债管理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经过16年的发展,中国国债市场在其规模、结构以及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建设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国债已经成为影响我国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重要因素;由于国债规模日益增大,影响日益深广,使得有关国债的发行、流通与清偿等等的安排,均已超出了传统的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范围,这就要求我们把国债管理政策提高到作为宏观经济政策体系组成部分的地位上来认识;国债管理政策应包括四项内容,即国债的规模、国债的品种和期限结构、国债的利率以及国债的持有者结构  相似文献   

7.
关于我国国债规模的实证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债不仅是弥补政府财政赤字的手段,也是政府筹集资金、缓解财政压力和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工具。通过对我国国债规模的各项基本指标的分析,文章认为,我国国债的规模陷入了财政债务负重同国民应债能力宽松的悖论之中。从长期看,国债发行规模的持续增长尚有一定潜力,但必须与GDP增长保持同步;从近期看,应慎重发行国债。政府应把国债利息支出纳入财政预算;改年初确定国债发行额为控制年终的国债累积额;尽快建立全口径的政府债务预警指标体系;优化国债结构,提高国债使用效益;建立偿债基金,分担偿债风险;尽力扩大国债投资的“策略效应”,促进国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国家的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在时间流和数量流上时常由于不一致性,而出现财政赤字或盈余,从世界范围来看,执行平衡预算或盈余预算的国家极少。国债在促进经济增长同时,对长期资本的形成以及市场机制的完善均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如何看待国债对于宏观经济结构影响,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随着我国国债管理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国债市场得到了不断发展,国债的规模也有了显著扩大,不仅品种日益丰富,而且对于国债的管理制度也逐步健全。本文通过对我国国债规模和期限结构的阐述,重点分析其对结构经济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1981年我国政府重新启用国债政策以来,国债规模逐渐扩大,2011年国债发行量达到17100万元.发行国债无疑是政府调控经济的一个手段,那么其对经济增长到底有没有直接影响?本文运用计量软件,对私人投资,就业人数,国债资本和国民生产总值进行回归,并结合VAR模型研究私人投资、就业人数和国债资本对国民生产总是的冲击以及利用方差分解对比个变量的贡献度.得出结论是,三个自变量中私人投资对经济影响最大,国债直接对经济增长效用不大,但是可以通过引导私人投资,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0.
分析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的影响因素,选取毛入学率、适龄人口、人均GDP、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等四个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协整检验,构建回归模型,对国家中长期高等教育规模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1.
●1950年新中国发行第一期国债,发行额为1.48亿份,总价值约2.58亿元●5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22年间,我国没有发行国内国债●2000年共发行1500亿国债●寻觅国债发行的轨迹,请看——赵老师将1981年购买的60元国库券当作了永久的收藏,他认为非常珍贵,因为许多人都已将为数不多的国库票券兑换掉了。1981年,为解决能源、交通等基金不足的问题,弥补国家财政赤字,中国政府决定发行48亿元国债。尽管当时老百姓并不富裕,但是为了支援国家建设,大多数人都响应了政府的号召。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发行国债不仅成为一项重要…  相似文献   

12.
国债规模迅速扩张,国债风险凸现。本从国债规模现状入手,探讨国债的期限结构与国债规模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国债规模扩张给经济带来的影响,并提出建立我国合理的国债期限结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96记帐式六期国债的顺利上市,财政部11月20日正式宣布,1996年度1952亿元的国债发行计划已圆满完成。而随着’97记帐式两年期的200亿元贴现国债的招标,正式拉开了97国债发行的序幕。我们有必要回顾近年来,特别是96国债发行规模的加速扩大可能引发的风险以及对今后的展望。  相似文献   

14.
第八章 公债一、重点掌握的问题:1、公债的概念.(1)公债与国债公债是各级政府的负债或债务.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将中央政府的负债或债务称为国债.国债属于公债的一种.在我国,公债和国债往往视为同一概念.(2)公债与国家信用公债属于国家信用范畴,是国家信用的一种主要形式.公债亦称为国家信用.国家信用还具有其他形式,如向本国银行借款;向外国政府、外国银行借款;向本国企业发放贷款;向外国提供贷款等.2、公债范畴属性及特点.公债属于财政范畴.其特点是:(1)公债采取信用方式,有偿取得收入.(2)采取自愿认购方式,不能强制购买.(3)公债发行主要吸收社会游资转为政府使用.(4)公债由于有偿,易被人们接受.举借外债可动员部分国外资源为本国所用.偿还外债又造成本国资源流失到外国.(5)发行公债的目的主要是弥补财政赤字.财政支出增加导致增加公债收入,公债收入增加又将支出规模抬高到一个新的高度而无法再降下来,形成财政收支共同扩大的局面.  相似文献   

15.
国债的魅力     
每期国债一上市 ,就以惊人的速度被抢购一空。那么 ,国债何以卖得如此之“火”呢 ?所谓国债即政府债券 ,又称政府公债 ,是由国家的各级政府为筹措资金所发行的多种债券。从用途上分 ,可分为国库券和建设债券 ,国库券是由中央政府代表国库发行的债券 ,主要用来弥补国库暂时性资金短期不足 ,平衡财政收支 ;建设债券是为了经济建设事业筹措资金而发行的债券 ,一般期限较长。从形式上分 ,还可分为凭证式国债、记帐国债和无记名国债。凭证式国债是一种国家储蓄债券 ,可以记名、挂失 ,以“凭证式国债收款凭证”记录债权 ,不可上市流通 ,从投资者购…  相似文献   

16.
国债规模扩大的原因及合理对策赵军改革开放以后,从1981年开始发行国库券至今已有15年,这期间国债的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近几年增幅更为明显。1981年实际发行48.66亿元,1994年突破1000亿,1995年达1530亿,1996年预计发行1952...  相似文献   

17.
国债     
天伟哥哥,什么叫国债?国债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 是中央政府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国债是国家信用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18.
由于我国确定自1998年第四季度以后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而且自1995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预算法》规定中央政府不能再向银行透支以弥补财政赤字,年度发生的财政赤字只能通过发行国债来予以弥补。因而,国债必须在国民经济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说明加强对国债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在论述中国国债发行现状后,分析了国债发行可能对经济产生的有利和不利影响,并针对不利影响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表现,它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对影响外汇储备的因素采用一般到特殊建模的方法,说明1985年至2008年贸易依存度、外债余额以及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是影响我国外汇储备的主要因素。本文又利用协整分析,说明外汇储备、国债余额以及贸易依存度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外汇储备的自我调整机制存在,并指出外汇储备对国债余额、外汇储备自身以及贸易依存度三种冲击的响应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0.
以短期国债设计的主要因素出发,揭示出利用短期国债的相关操作,达到平衡年内季节性国库收支余缺的管理目的,同时分析出了短期国债的公开市场操作空间小和操作工具运用受限的两大现金管理难题。针对两大难题提出了三点建议:扩大短期国债发行,满足投资需求;短期国债与央行票据协调配合,增强公开市场操作能力;利用短期国债市场工具,提高国库现金管理灵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