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薛净 《新闻世界》2010,(9):57-58
我国的科技报道对受众的关注度不够,在语言和内容上也有一定的欠缺和不足,这些都造成了新闻报道的亲和力不足,也影响了媒体对受众的影响力。媒体在传播报道科技新闻对要做好对自身的定位,做好受众分析,从业者要增强自身的科技知识修养;科技报道的语言要平实,贴近受众,版面也应简单生动。增强科技新闻报道的亲和力,有利于增强媒体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张博 《出版广角》2015,(11):104-105
本文分析了2014年巴西世界杯新闻报道过程中中外新闻媒体态度的异同.通过分析造成中西媒体报道异同的因素,从强化新闻报道的队伍建设、提升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广度、丰富新闻报道的技巧、提高新闻报道的受众关注等角度,提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体育赛事新闻报道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新闻报道是为着让受众接受而采写、而传播的。新闻报道的受关注度,是指它在面世后受到受众关心、重视的程度。有些新闻报道刊播后无人关注,这很难说收到了传播效果和实现了其价值。 新闻报道的受关注度,与受众的心理需求密切相关。一般说来,如果新闻报道的内容符合受众的需要,那末,他们就会主动关注新闻事实和新闻信息,新闻报道的受关注度就比较高。相反,受众就不可能表现出对新闻报道关注的热情。  相似文献   

4.
在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媒体的固有传播流程被改变。新闻报道想增强传播效果,彰显传播特色和地位,牢牢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就必须重塑传播流程,高度重视传播效果监测和受众反馈,健全舆情响应机制,做好补充传播,形成有效调节的传播闭环管理。  相似文献   

5.
融媒体时代给借助体育赛事的营销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以2014年巴西世界杯期间中国市场诸多借助世界杯进行营销传播的案例为例,借鉴传播学的拉斯韦尔5W模式,分别从传播者、传播受众、传播媒介、传播内容和传播效果等五个方面探讨企业借助体育赛事进行营销传播的策略,认为企业宜充分把握融媒体时代带来的机遇,应对其带来的挑战,在确定企业适合借助特定体育赛事进行营销传播的前提下,锁定并分析传播受众,根据营销传播的目标进行多重分析,选择合理的媒介组合和传播内容,并综合考量各种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6.
方妍 《今传媒》2015,(4):96-98
现场报道能给广播受众较强的现场感,突出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因此,做好现场报道是对每一位广播记者的工作要求,也是自身职业素质的一种体现.本文讨论的民生新闻、会议新闻是较常见的两种现场报道类型,笔者就这两种类型的现场报道进行分析讨论,探讨做好广播新闻现场报道需注意的几个问题,以达到增强新闻报道效果,更好服务于广播受众.  相似文献   

7.
新闻策划是对新闻报道活动的策划,电视新闻策划是现代社会受众和电视自身发展的需要。电视新闻的策划重在发挥电 视传播的优势,强调整体的协作。  相似文献   

8.
职业足球联赛新闻报道在职业足球商业化运作和体育新闻传播大环境的助推作用下呈现出新闻报道主体受众化、新闻报道媒介融合化、新闻报道方式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即职业足球联赛新闻报道主体更加以受众为中心,报道媒介更加趋于跨媒体联动,报道方式更加注重故事性和趣味性。  相似文献   

9.
新闻在传播过程中,其新闻价值常常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其中受众是新闻价值实现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受众的信息取向,是新闻传播的关键所在。受众逆反心理的成因受众逆反心理是指新闻报道同受众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具有强烈抵触情绪的社会态度(注①)。受众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很多,主要有来自传媒的因素、来自受众自身的因素这两个方面。首先,新闻报道失实、失真,会造成受众产生逆反心理。例如一些新闻单位为了宣传某位模范人物,常常把模范拔得太高、太全,他总是整天工作,家里人生了病也不回家,…  相似文献   

10.
当代新闻记者的职责是采写新闻报道,通过报道反映社会变化、做好舆论引导。采写新闻报道作为向广大受众传播信息的重要途径,被认为是记者的首要职责。新闻记者如何写出读者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让新闻报道得到最广泛的传播,发挥最大范围的影响力,不仅依赖于新闻事件本身的客观条件,更决定于记者对写作题材形式、结构、语言等技巧性的处理。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Web2.0网络技术的出现,为新闻报道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使新闻报道传播领域不断扩大、传播速度不断加快、传播模式不断创新,这也使受众从过去的"普通公众"即信息接受者向信息传播者、发布者、互动者转变,从而使受众成为新闻报道的一种有效资源,而受众在新闻报道中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这就使得如何开发受众资源、推动新闻  相似文献   

12.
张伟 《传媒》2014,(21)
正在网络体育新闻报道中,因为受众对于体育赛事进程、结果的特殊需求以及网络新闻报道的特性,网络媒体尤其是商业门户网站进行体育赛事新闻报道时,对新闻报道的形式、新闻的时效性、新闻资源整合能力有着特殊的要求。2013年10月6日,中国足球超级联赛第27轮广州恒大队在客场以4比2战胜山东鲁能队,提前卫冕,实现中超三连冠。国内体育媒体对于这场中超强强对阵的比赛尤为关注。笔者统计了新浪、腾讯、搜狐、网易等国  相似文献   

13.
优秀的新闻报道就应当是生动的故事。故事化报道为新闻传播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增强了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契合受众深层次的视阅需求,扩大了新闻传播效果。做好故事化新闻需要用心构思、凸显主角、突出细节、注重描写。另一方面,故事化新闻应恪守真实性底线,防止对新闻真实性的伤害。  相似文献   

14.
由于新闻报道自身的特点和中英语言与文化的差异,对外新闻报道中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一些承载着浓厚中国文化特色的词汇。这些词汇的翻译不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一种跨文化信息的传播与交流。在对外新闻报道中,对文化词汇常采用音译、直译或直译加解释性文字、意译或意译加解释性文字、或重组的方法进行转换,并针对不同的受众对象和传播目的选择有效的翻译方法,以期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5.
时政新闻是舆论引导和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对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用重大。在融媒体时代,为进一步提升时政新闻传播效率,时政新闻工作者应掌握受众的阅读习惯,转变陈旧的时政新闻报道方式,使时政新闻更加接近百姓,服务百姓。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融媒体时代时政新闻传播的特征,然后从重构新闻用语表达方式、打造多平台立体化矩阵、打造用户参与的传播模式、持续深耕新闻内容等方面提出了融媒体时代做好时政新闻报道的策略,希望能进一步提升时政新闻报道水平。  相似文献   

16.
新闻的传播对象是受众,离开了受众,新闻工作就失去了意义。要搞好新闻工作,提高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就必须研究受众的心理,掌握受众的心理规律,围绕受众进行新闻策划,使新闻报道准确反映受众的需求,正确表达受众的好恶,引起受众的共鸣。本文以报纸新闻宣传为例,分析探讨了好奇心理、对比心理、得益心理、求近心理等几种常见的受众心理。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网络信息传播和网络新闻传播的角度对网络受众调查的意义作了阐释,总结了网络受众调查的类型与方式。并重点论述了配合新闻报道的网络受众调查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的全媒体信息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升级进步和传播手段的不断完善,体育报道进入了一个多元化发展时期。通过微博、短视频平台、各类网站等信息传播互动工具,面向广大受众群体传播的体育赛事报道以及相关体育人物和各种体育活动新闻,满足了全媒体时代人们对体育新闻的多样化需求。本文通过详细分析2022北京冬奥会体育赛事报道的全媒体视角传播,来为我国体育赛事报道提供更多的全媒体宣传尝试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刘真 《新闻世界》2009,(11):46-47
以受众为本,是新闻报道一贯坚持的传播理念。坚持以受众为本,就要在新闻报道中实事求是,正确引导,入情入理,情理交融,把握好新闻报道的方向、语言和情感宣泄的分寸,找到情、理、事的最佳结合点,增强报道的亲和力,发挥新闻报道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20.
新闻报道中如何处理突发事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大突发事件往往对社会生活产生突发性的巨大震荡力,影响正常的生活秩序,对社会的正常运行产生种种难以预测的冲击力甚至是破坏力。能否做好对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是对新闻工作者职业素质的严峻考验。也可以说,对突发事件的报道是新闻媒体争取受众关注、扩大自身影响、参与舆论形成、左右传播方向的重要机遇。因此,怎样以自身的角色定位,报道好受众所关心的突发事件新闻,做到新闻传播与舆论引导的有机统一,是新闻传媒必须直面的课题。一、面对突发事件要快速反应就目前来说,是否注重突发事件报道的时效性成为考量新闻媒体争取受众的重要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