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高校国际化已经逐渐成为发展的新趋势,而打造高校品牌、加强品牌传播是高校国际化进程中的关键性因素.通过分析高校国际化品牌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强化国际化品牌传播意识、制定中长期国际化品牌传播规划、建立和健全国际化品牌传播体制机制等对策,使国际化品牌建设和传播得到快速有效的推荐.  相似文献   

2.
媒介融合背景下科技期刊品牌竞争力的提升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媒体时代,媒介融合是期刊数字化、网络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提出了媒介融合背景下科技期刊品牌竞争力的提升策略,即精心打造期刊的数字传播平台,树立期刊品牌的网络形象;多元化传播,跨媒体融合营销,扩大期刊品牌的传播路径;加强专刊和品牌栏目的策划,彰显期刊品牌的个性特色;借鉴国际经验,开展国际化合作,提升期刊品牌的国际影响力;转变传统的工作思维,掌握"全媒体"综合技能,构建期刊品牌的关键价值.  相似文献   

3.
赵寰 《新闻传播》2012,(5):111-113
中国企业在改革开放的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品牌的国际化步伐依然艰难。本文认为,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主要受到国家形象品牌的背书障碍、企业发展实力制约等两方面的影响,相应的,解决路径则是一方面要树立现代化国家品牌,发挥正向产品来源国效应,另一方面,相关企业自身需要做大做强,不断完善全球化品牌传播战略。  相似文献   

4.
国际传播中的国际化、全球化概念是与本土化概念紧密相连的,而中国期刊市场的发展潜力至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被众多国际期刊集团视为新的利润增长点。这些品牌杂志从落地中国开始,一直将本土化问题视为品牌杂志推广的重要策略,它们在中国市场所采取的不同传播模式与运作方式,不仅使这些品牌期刊已经成为中国期刊市场上名利双收的重要期刊,而且也成为传播国际流行消费文化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5.
21世纪后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实质是经济与文化等实力的较量,品牌恰属于这两个范畴交界范围内.首先研究相关文献,概述品牌与品牌国际化的定义,品牌国际化的形象策划与经营管理理论;再分析中国品牌内忧外患的现状与亟需拓宽市场的问题;后结合国际品牌成功的启示性案例对中国品牌国际化总结出合理布局培训与文化运用推广策略的营销方式补充,主要基于内外软实力运用框架.希望对中国品牌国际化提出恰当的营销策略,有助于企业发展盈利与中国地位提升.  相似文献   

6.
2012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中国纪录片品牌元年,品牌化效应初步呈现.2012年,中国纪录片市场产业化开始发力.2012年,中国纪录片国际化推进迅速,传播平台提升到新高度. 品牌化经验、产业化探索与国际化开拓为中国纪录片提供了一个更高的起点,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而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的旗舰驱动作用益加明确显现.事实证明,惟有品牌化、产业化和国际化才能发挥纪录片的国际传播力,提升文化软实力,释放纪录片跨文化、跨时空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7.
节目     
《视听界》2007,(4)
国际电视传播与一般电视传播不同,除了要让观众喜欢,展示中国形象更是其重要功能。《中国元素:电视品牌国际化的核心要素》一文告诉我们,以民族化的独特风格和典型的“中国元素”营造中国电视的国际品牌应该是国际电视传播的重要方案。本期  相似文献   

8.
从国际经验看,博物馆建设海外分馆,创立分馆品牌进行国际化推广,在传播文化价值观、彰显文化软实力方面效果显著。分析这些成功案例启示我们,品牌传播应成为推动我国博物馆“走出去”的新增长点,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形式。应着重考虑价值、风格和品牌立馆,探索中国博物馆海外发展的特色路径。  相似文献   

9.
颜瑾  蓝东兴 《新闻窗》2008,(1):15-17
随着传媒市场的逐步成熟,品牌已成为市场竞争的核心,各媒体都在竞相打造自己的品牌。而品牌的打造和维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所在机构的价值取向、传播理念、宗旨、人才、机制、传播方式、传播渠道、传播主体的道德自律和各种素质能力等等,其中,价值取向统领着以上诸多因素,且对于品牌有着方向性的指导意义,恰如一面旗帜。品牌受价值取向决定,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就有什么样的品牌。价值取向健康积极,品牌的内容形式也就健康积极,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2019,(3):92-100
从文明维度思考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就是从文化交流、心灵沟通的层面来凝聚全球价值共识。遵循人类共同发展的价值理念,实现中国梦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和谐一致的,中国价值观与全人类的共同价值相通,跨文化对话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价值互动。中国价值观的国际传播,需要精心构建与国际话语融通的对外话语体系,运用大数据工具分析全球的涉华舆情,采用国际化叙事策略进行文本创新、讲好中国故事,通过系统协同传播主体、传播内容和传播渠道等要素形成传播合力。  相似文献   

11.
毕若雪 《新闻前哨》2022,(18):42-44
融媒纵深发展背景下,构建文化品牌、塑造文化现象已成为提升文化价值的重要途径之一。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在实现伟大复兴道路进程中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具有较高的宣传价值。而红色博物馆作为红色文化的载体,对红色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整合营销传播理论与红色博物馆品牌传播相结合,分析武汉红色博物馆品牌传播现状和问题,以期提出为武汉红色博物馆品牌传播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修辞学的话语、适应和情境三个维度探讨跨国传播中品牌名称再命名的方法,分析了品牌名称再命名的方法、语义和内涵的修辞调整、品牌形象的本土化与国际化问题。本文选择Interbrand公司发布的2012世界最具价值品牌100强的品牌名称,研究发现再命名的名称在语音尽可能与原名称相近的基础上,涵义比发音更重要;语言影响之外,对再命名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为:市场国影响、象征性、好寓意,翻译给予国际品牌的不仅是个中文名称,还是一个独特的本土形象;另外,国际品牌和本土化形象是个矛盾统一体,再命名可以是对品牌价值增值的过程,在原有品牌资产的基础上开拓新市场、打造新的国际本土化形象。最后为中国品牌进入国际市场的再命名修辞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进行国际化品牌传播人才的培养和储备,进行国际化行业操作规则的熟悉、对于国际化品牌建设理论和经验的积累,将是互通国际未来几年间经营管理上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文化与经济、综合国力、国家软实力的日益交融,纪录片跨文化传播在国家形象塑造、文化传播与文明传承、人类发展与人性价值揭示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有效推动我国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的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如何在世界纪录片中打造中国品牌,如何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纪录片生产、播映大国乃至强国,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议题。一、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的功能和意义纪录片的功能概括起来主要包括纪录、教育、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人文关怀、抒写情感等,这些功能往往交织重叠在一起,难以区分,所以每个人都有不同的  相似文献   

15.
阮璋琼 《东南传播》2014,(8):135-137
本文以天津滨海新区国有企业品牌为例,探讨国有企业品牌传播的现状及问题。滨海新区国有企业品牌有几大特点:区域性为主;经营领域范围较广,以服务性为主;大多数企业处于成长期;集团化品牌数量多。目前品牌发展水平不均衡;企业品牌发展与区域紧密联系;品牌信誉度高,具备良好的品牌伦理。天津品牌传播存在的问题,包括政府方面推进国有企业品牌发展的整体思路还有待完善;企业方面,有些企业品牌意识淡薄,部分企业品牌形象贵族化,缺乏鲜明和稳定的品牌文化,重视品牌对外传播,忽视企业内部传播。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中央电视台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为例,在全媒体整合传播背景下,结合跨文化与跨语境传播、国家形象传播及国际关系、外交政治等理论,综合运用个案研究、质化研究等方法,剖析其在全媒体整合传播下打造中国文化软外交与构建中国国家形象两方面的表现。其深层“可视化”地传播中国饮食文化“治大国如烹小鲜”的理念,凭借优良品质和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现实发展的准确解读,在品牌构建、国家传播、文化表达、全媒体营销等多领域的开拓式探索,为中国纪录片进军国际市场,实现中国文化国际化传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通过广告学和跨文化传播相关理论,探讨中国元素与品牌塑造在跨文化背景下的相互关系、本文认为,对中国元素的运用应侧重于对塑造品牌.而品牌的塑造要以中国文化价值为背景.得到文化上的认同.本文提出通过建立一个符合中国形象的文化标识.使中国元素能在品牌塑造上体现出更大价值.  相似文献   

18.
高渊 《新闻窗》2014,(3):85-86
一、中国消费品品牌国际化的障碍 随着时代发展,品牌国际化已经是不可阻挡趋势,但中国品牌在国际化的路途中仍然面临着许多障碍和挑战。只有克服这些障碍,中国消费品品牌才能在国际大舞台上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9.
品牌传播是一个系统,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策略,是把握好传播的节奏,换句话说,就是需要适时调适好品牌传播中的刚性与柔性.一般来说,在品牌建设的初期,企业为了告知受众品牌的价值,或者为了在竞争市场上利用品牌“占位”,传播的调子往往是刚性的,其作用主要体现是快速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并在受众心中产生印记.但是,品牌建设是个长期的过程,在知名度之后,更需要实现品牌的受众接受度与忠诚度.这就需要寻找出更多的品牌元素,采用柔性化的传播方式.实际上,任何一个品牌的传播策略,都是由刚性策略与柔性策略共同构成的;其品牌传播的实践过程,也一定是刚性与柔性统一的过程.刚柔并举,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声屏世界》2011,(6):24-25
编者按作为国内唯一一家挤进世界500强的保险公司,中国人寿深感自身的行业责任。在传递自身品牌价值以及传递保险行业价值的同时,我们看到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在经历了几十年风雨之后,中国人寿已经成为巅峰之上的巨人。今天,如何通过一系列的传播帮助缩短其品牌和人们心灵的距离感成为了中国人寿最大的挑战;如何用真正触动人心的情感洞察与消费者对话,呈现一个有见地、懂感情、价值鲜明、亲切有信的大品牌,这已然成为了中国人寿在2011年进行品牌传播发展的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