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明清小说普遍有“乌托邦”叙事,提出了较为具体的理想社会模式,同时也为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行了积累.这种叙事的社会背景是封建王朝的异常强大和明清之际中国进步思潮的出现.  相似文献   

2.
明清晋商研究是对明清时期中国晋商进行的多角度的一系列研究。“诚信,仁义”是明清晋商的金字招牌,但诚信是无论古今及无论任何地方的商人都提倡的公序良俗,并非晋商独有。明清晋商对内部的管理强调等级制官场文化的“官僚君主制”,这种明清晋商特色的管理模式尽管对明清晋商的发展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也为明清晋商走向衰败埋下了伏笔。只有给明清晋商一个清晰、准确和基本的定位,才能为后续研究明清晋商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明代的五伦关系中,正在逐渐演变为以夫妻一伦为重;而在夫妻一伦中,夫妻关系正在被夫妾关系所取代。这是一种新型的夫妻情感伦理关系,是儒家伦理文化氛围中的明清家庭伦理关系的新变化。文章通过对传统儒家伦理中的“义”、“义夫”进行适当的辨析以及对明代四个比较有代表性的男女哀情故事的举例,借此说明在传统的礼制下,夫妻之间是一种“终身相倚”的关系。这种终身相倚,仅仅是妻子对丈夫的依赖,并非丈夫对妻子必须忠诚。明代大量出现的义夫以及传统士人对义夫现象的宣扬与鼓吹,不仅仅是对原始儒家伦理观念的一种复兴,而且是情感逐渐取代伦理的新反映,是基于新的社会土壤之上伦理关系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4.
商雅琼 《考试周刊》2009,(40):55-56
明清时期晋商“重商轻学”,形成了“学为商之用”、“学而优则商”的教育价值观。本文对晋商这种教育价值观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才子佳人小说是以“才子”、“佳人”的遏合遭际为主要内容的、表现作者爱情婚姻理想和人生价值现的小说流派。这种婚姻理想体现在三个方面:选择婚姻对象的标准不是门当户对,而是情投意合;婚姻的决定权不在父母之命,而是自主自择;婚姻理想的实现不仅是功名的追求,更是情感的延伸,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明清才子佳人小说是对当时淫情小说的反动,以其浪漫主义色彩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二月河在“落霞”系列小说中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最为出色的当属于伍次友、邬思道、方苞等人的“帝师”形象,这些帝师形象是明清历史演义小说中“军师”形象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才子”形象的结合体。在他们的身上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作者正是通过伍次友等人的“帝师”形象,重塑了儒家思想至高无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明清时期,深受传统文化濡染的士大夫在家训中论及夫妻、父子等家庭内部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时,虽然也主张夫义、父慈,但更注重的是妇顺、子孝,表现出夫妇、父子关系中的不对等性特点:即夫妻关系的主从性和父子关系的等级性,这些现象表明传统社会后期理学及家长制、宗法制的强化对明清士大夫关于家庭人际关系的理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人生之路,从嗷嗷待哺的孩子到耄耋老人漫漫几十年,会经历无数次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当生活出现重大转折时,就是考验人们有没有智慧保障自己一生幸福的时候。父母拥有使自己幸福的智慧,这种智慧也会“遗传”给孩子。人生中惟一确定无疑的事是一切都在变化,所以我们要学会有效地应对变化。这种变化包括:事业停滞不前甚至破产终止;投资成功或者中大奖而突然暴富;遭遇战争、官司和婚姻变化等等。这一切都会直接影响婚姻,既可以拉近夫妻关系,也可以疏远夫妻关系。在人生的变化中,夫妻关系发展到最后,会产生两种结果,一种是夫妻能迅速正确地分…  相似文献   

9.
以程朱为代表的宋儒所推崇的人格理想,主要是强调应成为德性涵养的“圣贤”,而且,这种类型的理想人格往往表现出恭敬、柔靡、内敛、戒慎等人格特质。明清以来,由于发生巨大变革与社会转型,儒家士大夫的人格理想也在逐渐发生变化。许多具有开拓精神的士大夫们努力倡导一种具有血性意志、豪迈气慨的豪杰精神,呼唤“天生豪杰,必有所任”①的英雄气概。曾国藩所向往的合圣贤与豪杰为一体的人格理想,就受到这一思潮的影响。曾国藩在自己推崇的理想人格中,加入了宋儒从不提倡的刚强、质直的气质内涵。他追求的圣贤人格理想,一方面具有宋儒那种戒慎…  相似文献   

10.
“张敞画届”的典故源于《汉书·张敞传》,是说西汉时的京兆尹张敞经常为妻子画眉毛。而且画的样子很好看。后人因这一典故而以“画眉”来比喻夫妻相亲相爱。但通过对典故进行重新撂究发现,这一被后世传为佳话的夫妻关系其实并不被当时的主流社会认可,张敞本人因此举而仕途受阻,终不得重用。文章从这一典故出发,对在儒家学说笼罩下的汉代夫妻关系做一简单剖析,进而窥探在这种氛固下的汉代社会文化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11.
“张敞画届”的典故源于《汉书·张敞传》,是说西汉时的京兆尹张敞经常为妻子画眉毛。而且画的样子很好看。后人因这一典故而以“画眉”来比喻夫妻相亲相爱。但通过对典故进行重新撂究发现,这一被后世传为佳话的夫妻关系其实并不被当时的主流社会认可,张敞本人因此举而仕途受阻,终不得重用。文章从这一典故出发,对在儒家学说笼罩下的汉代夫妻关系做一简单剖析,进而窥探在这种氛固下的汉代社会文化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12.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思想。它在明清时期古典园林中有充分的体现。本文从园林的意境、布局、环境等方面.对明清古典园林中所体现的“天人合一”思想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明清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完善时期,作家的主体意识普遍地得到强化。许多作家开始自觉地进行理想人格的探索。从总体上说,明清小说作家对理想人格的探索还是因袭传统儒家理想人格,即使有些作家如吴敬梓等虽创造了“儒道合一”、“儒侠合一”型的理想人格,也仅仅是传统理想人格的修正,没有从根本上超载传统理想人格的范围。明清时期作家还有一些作家在时代浪潮的推动下.创造了新型的理想人格。但是因为没有得到先进理论的指导,其结果依然是不完善的。  相似文献   

14.
从《易经》直到杜甫、殷等有关“神”的说法.是严羽“入神”说的先声和渊源。“入神”说包含了严羽最高的美学原则和审美理想,认为只有李白、杜甫之作才达到“入神”这一“诗之极致”的境界。“入神说”对明清、近代文论有巨大的影响,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20余年来断代史与专史积累的微观研究成果,亟需全局性的整合,用以更新和发展有关中国历史的通感。有了这种“总体史”作依托,明清史的认识眼光就有可能立足于比较高远的基础,避免高低不同的无谓反复。从有关“反欧洲中心主义”中国观、认识明清历史视角的变化以及明清经济的发展与不发展等方面,提出若干研讨性的疑难问题,以期深化对明清历史再认识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
礼乐制度是以“乐”从属于“礼”的思想和制度。“礼”,即宗法制和等级制互相结合的礼仪;“乐”,即音乐,观其设立之根本目的,意在对民众进行思想教化。明清时期的礼乐制度高度成熟,不仅完善了宋元时期“本人性情,礼乐兼有”的礼乐观,而且在意识形态上更加细化。本研究以《清史稿·乐志》作为切入点,运用比较音乐学的研究方法,刍议明清时期礼乐制度的时代形塑,同时对明清时期礼乐制度所蕴含的时代思想及流变特点进行阐述,继而讨论礼乐制度在明清时期的形成、转型与嬗变。  相似文献   

17.
“冯小青传记”的创作几乎贯通了明清“冯小青现象”的始终,参与创作的文人至少十七人,现存十四则流传于世.文人在“冯小青旧传”的基础上对其人其事进行了演绎.在对“冯小青传记”的演绎经历了明清之际的文人化、清代前中期的才子佳人化之后,冯小青其人在清后期的“后传”中确立了恪守家礼的贤妻形象.这些演绎蕴涵了文人思想、情感、价值取向与时代社会对于文人心理的投射.  相似文献   

18.
科学主义对科学本质的误解,导致对科学课程本质和课程理想的误解。在科学主义的背景下,斯宾塞“功利主义”的科学课程理想是,以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来进行“训练”和“指导”,为学习者广泛意义上的“完满生活”做好准备;赫胥黎在“自由教育”的旗帜下提出的科学课程理想是,通过科学课程对人的“理智”进行训练,从而实现人的“自由”;杜威的科学课程理想自然已经由“物质生活取向”转向“人文”取向,但他的这种“人文”关怀终究是“技术兴趣”的,通过训练人的理智为控制自然和社会。这些建立在对科学及科学课程本质误解基础上的科学课程理想必将遭受严厉的批判。  相似文献   

19.
“冒籍跨考”现象指的是在科举考试体制中,由于录取的“分区定额制”,导致考试竞争激烈地区的考生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进入考试竞争相对不太激烈的地区参加选拔性考试。“冒籍跨考”在宋代出现,至明清时已愈演愈烈。明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解决“冒籍跨考”问题,但其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高考移民”屡禁不止,其存在的主要原因是目前高考录取制度造成的不同地区之间高考竞争压力的显著差异。探讨明清“冒籍跨考”现象,可以加深我们对当前“高考移民”问题的认识,并为其提供可资借鉴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0.
在对“程度副词+指人名词”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发现这种结构中含有一些理想认知模型(ICM).利用理想认知模型(ICM),可以很好地理解“程度副词+指人名词”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