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有位朋友去拜访雕刻家。雕刻家从一堆未经雕刻的树根中随意抽出一段,问:"这像什么?"朋友看不出像什么,便说:"树根呗。"雕刻家拿出刻刀在树根上雕刻起来。不一会儿,原本什么都不像的树根竟成了一匹栩栩如生的骏马。朋友问:"拿到一段树根,是不是你想雕什么就是什么呢?""不是的,雕刻前看树根像什么,像骏马就雕刻成骏马,像耕牛就雕刻成耕牛。如果像骏马偏要强行去把它雕刻成耕  相似文献   

2.
雕刻人生     
一次,我去拜访一位雕刻家。在他家园子里,堆着一堆未经雕刻的树根。雕刻家从中随意抽出一段树根,问我:你说,这像什么?我看不出这树根像什么,便说:一段树根呗。雕刻家拿出一把雕刻刀,在树根上雕刻起来。不一会儿,开始似乎什么都不像的一段树根,竟成了一匹呼之欲出的骏马。  相似文献   

3.
两段树根     
有两段树根,一段被雕匠雕成神,一段被雕匠雕成猴。于是两段树根有了不同的命运:一段被人供奉、膜拜,一段成为人的玩物。被雕成猴的树根埋怨雕匠说:"我们同是树根,命运却如此截然不同,都是你一手雕刻造成的啊!""我哪有这等本事,去雕刻别人的命运!"雕匠缓缓说道,"其实,从土里出来的时候,你们一个长得像一尊神,一个长得像一只猴,我只是按你们的形状略加雕饰而已。所以,你们的命运并不是我雕刻的,而是你们的成长  相似文献   

4.
人类是聪明的、伟大的,一块腐须横生的树根,经过雕刻家的琢磨,就魔术般地变成了优雅的仙鹤、凶猛的老虎、慈祥的老人……真的是雕刻家有魔法吗?很显然不是的,而是雕刻者在雕刻前,都在细细地端详每一块树根,然后根据每块树根的样子,像虎的就把它雕成虎,像鹤的就把它琢成鹤……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5.
一段树根     
黄小平 《良师》2011,(9):17-17
一段树根,如果它遇到一位雕刻家,雕刻家会把它雕刻成一件艺术品;如果它遇到一位农夫,农夫会把它制作成一件农具,如果它遇到一位樵夫,樵夫会把它当成烧火的木柴。  相似文献   

6.
人类是聪明的、伟大的,一块腐须横生的树根,经过雕刻家的琢磨,就魔术般地变成了优雅的仙鹤、凶猛的老虎、慈祥的老人……真的是雕刻家有魔法吗?很显然不是的。而是雕刻者在雕刻前,都在细细地端详每一块树根,然后根据每块树根的样子,像虎的就把它雕成虎,像鹤的就把它琢成鹤……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课堂教学。现代的课堂教学.除了要有现代的模式、现代的教仪这物质外壳外。最现代的还是其精神内涵——针对孩子的不同特点进行教学,使其得到提高、发展。那么。如何去展开教学呢?我觉得课堂教学好比是根雕艺术。应根据特点去“雕琢”学生。  相似文献   

7.
针对《核舟记》一文中有关"雕刻家的艺术构思"这个问题,从意境的角度,探讨"奇巧人"不雕明月而明月自出的雕刻技艺.  相似文献   

8.
悲喜鹰雕     
王楚 《小学生导读》2023,(Z2):56-57
<正>每次回家,小明都不由自主地瞅瞅角落里那个未完工的鹰雕。它双眼炯炯有神,爪子也苍劲有力,但两只翅膀没有雕好,还只是木片。他的心痒痒的、酸酸的,却只能无奈离开,因为妈妈马上就会严厉催促:“写作业去!”小明不解也委屈:小时候妈妈可是极力支持他雕刻,风雨无阻陪他找老师、训练,吃尽苦头,一心想把他培养成雕刻家。  相似文献   

9.
为了纪念一位古代的英雄,大家请雕刻家给这位英雄雕一个石像。 雕刻家答应下来,先去翻看有关这位英雄的历史,想象他的容貌,想象他的性情和气概,雕刻家的意思,随随便便雕一个石像不如不雕,要雕就得把这位英雄活活地雕出来,让看见石像的人认识这位英雄,明白这位英雄,进而崇拜这位英雄。  相似文献   

10.
是材不是材,关键在于用。 首先要看会不会“选材”。你看,木匠到森林里选 材,看到奇形怪状的树根,认为没有用,摇摇头就走了; 而雕刻家看到那些树根,却如获至宝,把它们雕刻成了 珍贵的艺术品。这个简单的材料,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  相似文献   

11.
从前有个爱雕刻的老爷爷,他会用木头雕刻出花瓣娇嫩的玫瑰花、展翅欲飞的鸟儿,还有各种各样眼睛会说话的小人儿。  他有一个忠实的小伙伴,邻居家的一个小男孩。小男孩没事的时候,总喜欢蹲在老爷爷身旁,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老爷爷那双粗糙的大手,看它们怎样变魔法。  有一天清晨,老爷爷从森林里拖回一根大圆木,一锯两半。老爷爷琢磨着先将其中一半雕刻成骏马。一天,二天,三天……一匹活蹦乱跳的骏马从老爷爷手下奔腾而去。  “哎——老糊涂了,忘了雕刻缰绳!”老爷爷叫道。  “老爷爷别急!”小男孩指着另一半大圆木说:“再雕个驯马师”…  相似文献   

12.
【2006年广东的高考作文题】一个雕刻家,正在一刀一刀地雕刻一块尚未成形的大理石,渐渐地,脑袋、肩膀都露出来了,雕出了一个美丽的天使。一个小女弦看到了,问:你怎么知道天使藏在石头里?雕刻家说:石头里本没有天使,但我是用心在雕刻。  相似文献   

13.
针对《核舟记》一文中有关“雕刻家的艺术构思”这个问题,从意境的角度,探讨“奇巧人”不雕明月而明月自出的雕刻技艺。  相似文献   

14.
王晖 《辽宁教育》2006,(12):1-1
一个雕刻家,正在一刀一刀地雕刻一块尚未成形的大理石。随着时间的流逝,从大理石中渐渐地露出了人物的脑袋、肩膀……终于,在雕刻家的手中,一块平淡无奇的大理石竟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天使。一个小女孩看到了这一场景,就好奇地问雕刻家:你怎么知道天使藏在石头里的?雕刻家回答:石头里本没有天使,但我是在用心雕刻,所以普通的石头就变成了美丽的天使。“石头里本没有天使,但我是在用心雕刻,所以普通的石头就变成了美丽的天使!”这是艺术家的内心感悟,是他对自己工作态度的概括。在故事中我们发现:原本是一块普普通通的大理石,却能在雕刻家的手中…  相似文献   

15.
苏格拉底的父亲是一位石雕师傅。苏格拉底很小时,有一次见到父亲在雕一只石狮,他问父亲:"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的雕刻师呢?"父亲说:"以这只狮子来说吧.我并不是在雕刻.我是在唤醒它!""唤醒?""狮子本来就沉睡在石块中。我只是将他从石头监牢里解救出来而已。"多么富有启发意义的话!家长就是孩子心灵的雕刻师。孩子,特别是成绩不尽如人意的孩子就像  相似文献   

16.
正有个雕塑家正在全神贯注地工作,他用刻刀一刀一刀地雕刻着一块尚未成型的大理石,一个小男孩在一旁好奇地看着他。渐渐地,石头中显示出了马的形状:高昂的马头、矫健的四蹄、飞扬的尾巴……最后,一匹骏马呼之欲出。小男孩万分惊讶地问雕塑家:"你怎么知道这石头里藏着一匹马?"雕塑家哈哈大笑,认真地对小男孩说:"石头里什么也没有,但我心里有马,就把它雕刻了出来。"  相似文献   

17.
并非戏言     
《师道》2013,(3):63-63
跟好朋友吵架冷战中,中午那朋友在QQ上给我发了一个∑,不解,我又不好意思问她这是什么意思,于是复制粘贴问众好友。一理工科朋友简单有力地回答:这个东西在数学的意思叫求和。上英语课,老师问:"知识是什么?"全班人回答:"knowledge!"就我一个特别大声地说:"力量!!!!"大学的宿舍——早晨像停尸房,除了六点诈尸出去晃荡一圈,其余时间都是蒙头睡;下午像养老院,多数人瘫痪在床神智不清,个别偏瘫的还能拿起手机和电脑;  相似文献   

18.
赏识意大利著名的雕刻家、画家米开朗基罗曾完成了一件旷世杰作“大卫像”。但是据说雕刻大卫像所用的这块大理石,曾被多位雕刻家批评得一无是处,有些人认为这块大理石采凿得不好,有些人嫌它的纹路不够美,用它绝对雕不出好的艺术品,总之它被批评为一块不受人赏识的普通石头。但当米开朗基罗以独特的眼光,和这块人人认为无用的大理石相遇后,它就成为举世瞩目的“大卫像”了。周围一些不起眼的人、事、物,或许都隐藏着不同凡响的智慧。让我们成为别人的米开朗基罗吧,使一些平凡的事物,因我们而截然不同。以“赏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提示:赏…  相似文献   

19.
有什么用     
从钢琴老师家出来,春夜正好,像件薄薄的黑绢衫子,亲密贴身。有路灯,把夜色稍微推开一段,像是撸上去的袖管。我一路问小年课上了些什么——遗忘与记忆同步,两小时内学到的知识就忘掉70%,为了达到最佳学习效果,必须立刻复习。我听完一堆"八分音符"(其实我也不知道那是什么),叮嘱她:"要好好学钢琴呀。"她点头:"嗯,我长大了要当钢琴老师。"又说,"我也要好好学英语。要不然我去美国,大家听不懂我讲话怎么办。"——很抱歉,她五岁,已经很自然  相似文献   

20.
有人问一位艺术家是怎样雕刻出栩栩如生的人像来的,艺术家回答说:“拿一块石头来。把多余的部分砍掉就是了.”看来。艺术家的创造并没有固定模式.然而.他所用的工具却可以一一列举.数学推理也是如此,很难说出用什么方法便能解决什么数学问题.但数学推理常用的方法却大体上可列出那么几条.使用起来,也就像雕刻家手中的刀凿斧锯。“运用之妙,在乎一心”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