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要吃月饼,也是大家团圆的日子。 2.通过“中秋节”的活动,激发幼儿爱家乡、爱幼儿园、爱父母的情感。 3.通过社会实践“买月饼”,了解售货员的劳动,培养幼儿尊重热爱周围的劳动者,锻炼幼儿的交往能力。 活动准备 1.活动前教师与售货员联系好,让他们协助老师配合教育。 2.师生共同布置活动室。 3.准备好“月亮观察日  相似文献   

2.
目标:1.积极参加活动,体验为家人准备“开饭”的快乐情绪。2.能初步根据经验选择大小不同的碗、勺等餐具。3.尝试运用手指撕纸,揪泥条,以准备“饭菜”。准备:1.幼儿已多次欣赏歌曲《炒小菜》。2.大小不同的碗、勺若干(多于幼儿人数),每人一张餐垫。3.纸条、纸片、橡皮泥等若干。过程:1.萌发参加活动的积极情绪。(1)边欣赏歌曲《炒小菜》,边自由跟唱,表演动作。(2)回忆自己在家和谁一起吃饭。开饭啦,在家里我们和谁一起吃饭呢?(启发幼儿说出家庭成员。)2.感知餐桌和餐具,为选择餐具作准备。(1)观察餐垫。餐桌上有什么?看看餐垫,今天谁和我们…  相似文献   

3.
目的:培养幼儿的判断力和思维力。准备:画有各种动物、水果和其它幼儿喜欢的东西的画片若干张。玩法:让每个幼儿挑选自己所喜爱的画片挂在胸前,然后在音乐伴奏下,边做律动边听老师的口令。当音乐一停,老师突然发出口令:“能吃的东西集合!”于是挂着这类画片的幼儿便集合在一起,由孩子们自己互相检查是否做对了(比如:这是西瓜可以吃的,这是桔子能吃的,这是铅笔不能吃的……)。音乐再起,老师再发出“能用的东西集合”、“是小  相似文献   

4.
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培养幼儿勇敢、克服困难的良好品质。2.通过活动锻炼幼儿各种爬的动作,发展幼儿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活动资源1.垫子若干,椅子两张,铃铛若干。2.黑猫警长头饰一个,小老鼠图片若干。3.梯子三把、轮胎6个,圆形拱门5个。4.录音机,音乐《黑猫警长》。活动过程1.开始部分听音乐,做模仿动作:骑摩托车,边踏步走边敬礼、下蹲瞄准,弯腰找洞口,挥手再见等。2.基本部分(1)交待任务、角色:老师扮黑猫警长,幼儿扮白猫警士,一起练习爬的本领去捉老鼠。(2)引导幼儿观察场地一:一张垫子的上方挂有铃铛,另一张是没设障碍的。师:“这两边…  相似文献   

5.
活动目的: 让幼儿进一步掌握几何图形的特点;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分类能力。活动准备: 1.在三张白纸上分别画好下面的几何图形:(?)(?)(?) 图一图二图三2.幼儿每人一把剪刀、一张正方形纸,每人一份剪好的几何图形(圆形、椭圆形、半圆形各若干个)。3.教师用的几何图形一套(七种)。活动过程: 一、几何形娃娃过生日教师先后出示正方形、圆形,问:“这是什么形状?有什么特点?”(请幼儿个别回答)  相似文献   

6.
正活动目标:1.知道9月10日是中国的教师节;2.了解老师工作的辛苦与对孩子们的付出,从而增进对老师的信任感和喜爱感;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祝福与感谢之情。活动准备:1.幼儿熟悉的3~5位本校老师工作的视频和照片;2.海绵纸剪成的若干朵小花;3.林妙可演唱的《老师》音乐磁带、录音机等。活动过程:一、唱唱跳跳引主题1.情境引入:唱唱跳跳老师随着林妙可演唱的《老师》音乐边唱边跳入课堂,引起幼儿的注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教育幼儿爱护玩具、珍惜玩具,知道使用玩具的正确方法。准备:1.布娃娃、羽毛球拍、积木、玩具小汽车及图书若干。2.用损坏的玩具、图书等布置成“玩具医院”。3.纸、剪刀、胶布、胶水等。过程:(一)组织幼儿玩新玩具。1.出示新玩具,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2.教师特意与个别不爱护玩具的幼儿一起玩。3.活动后谈话:你们喜欢这些玩具吗?为什么?有一个地方的玩具  相似文献   

8.
活动准备 1.录像:《母亲与婴儿》。 2.材料:大型积木若干,长方形图画纸若干,彩笔若干,照相机一架,硬纸盒一个,婴儿的衣鞋帽等。 3.人员:邀请一位母亲带婴儿作客。 4.家长:向家长介绍此次活动的目的、内容,请家长配合,给幼儿讲一些小时候的事,并让幼儿带一件自己小时候的东西和一张小时候的照片。  相似文献   

9.
活动目的 1.提高幼儿跳跃、平衡、投掷等技能。 2.培养幼儿“一物多玩”的兴趣和遵守游戏规则的习惯。 活动准备 废旧报纸每人一张,报纸团若干,猴子头饰每人一个,录音机,磁带。  相似文献   

10.
阮琴老师和幼儿各拿一套《构图说话》进入观摩活动教室.坐定后,老师拿出“爷爷”、“奶奶”两张卡片,让幼儿认清后,贴在讲台前的绒布上,蛮有趣味地叙说开了:“这爷爷奶奶家有个活泼可  相似文献   

11.
活动一:自己做早餐(3~4岁) 目标 1.通过了解下汤面、煎鸡蛋的简单程序,激发幼儿劳动愿望。 2.培养幼儿有秩序地做事的习惯。 准备:长方形纸若干张(作撕面条用),印有圆形的正方形纸若干张(圆形作煎鸡蛋),锯末作胡椒粉,青草剪成细段作葱,盐、温水,娃娃餐具若干套。 过程:教师做“情景表演”,幼儿观察下汤面、泡快餐面、煎鸡蛋的过程,然后选择活动内容。  相似文献   

12.
活动一实验反射活动活动目的:感受光的反射现象,激发探索兴趣。活动准备:每人一面小圆镜。活动过程:1.欣赏儿歌《请太阳》。①教师朗诵一遍儿歌。②教师:“小朋友知道小太阳是怎么回事吗?我们大家一起来试试,谁先请到小太阳。”2.幼儿实验(每人一面小圆镜)。老师:“屋子外面的太阳怎么会到屋子里面的墙上来呢?镜子怎样放才能请到小太阳?”3.讨论。  相似文献   

13.
有趣的网     
<正>【活动目标】1.认识"网",基本了解"网"的外形特征和常见用途。2.欣赏中国汉字"网",培养幼儿喜爱中国汉字。3.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活动对象】五六岁幼儿。【活动准备】1.知识准备:《仓颉造字故事》的学习,对汉字从古至今的演变过程有初步的了解。2.经验准备:用苍蝇拍和用小纸扇打苍蝇比赛。3.鱼缸一个、鱼若干条、捕鸟捕鱼网兜、鱼网各一个。网状物品图片若干张。4."网"汉字卡五张(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相似文献   

14.
活动来源:歌曲《春天里来》改编自老电影《马路天使》的主题歌《春天里》。整首歌曲轻松欢快,表现出春意盎然的美景,适合大班幼儿演唱。目标:1.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初步学唱歌曲。2.学习借助图谱来理解、记忆歌词,并体验自主学习带来的快乐。准备:1.图谱一张,歌词图片。2.幼儿已有关于春天的认知经验。过程:1.欣赏教师范唱。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请大家听一听。2.了解歌曲内容。师:歌里都唱了些什么?幼:花衣裳。幼:啷里个啷。幼:有花香。幼:太阳照我身。幼:我听到有“田野”,其他的我记不得了。老师你能不能唱慢点,有的…  相似文献   

15.
卢琪  王黎敏 《山东教育》2003,(33):34-34
活动目标引导幼儿发现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萌发对数字的兴趣。活动准备1.活动前布置任务,请幼儿在周围生活中找一找“哪里有数字?它们表示什么意思?”2.教具:0~9数卡二套,有数字的物品若干,数字信息若干条。3.学具:幼儿人手三套0~9的数卡。活动过程一  相似文献   

16.
活动目标 1.通过尝味活动,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五官变化并画出不同表情。 2.引导幼儿用不同的线、形、颜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活动准备 蜜、白糖、柠檬、秀豆、黄连、苦瓜、辣椒末、芥末酱,小勺、盘、牙签、餐巾纸,镜子、水彩笔、油画棒、签字笔、水粉、白纸。 活动过程 1.教师同幼儿做游戏“尝味猜表情”。 告诉幼儿老师准备了甜、酸、苫、辣等味道的食物,让幼儿猜一猜都有什么食物。请几位小朋友到前面品尝,大家通过看他们的表情猜一猜,他们吃的是什么味道的食物。 幼儿猜出后,教师提问: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从哪  相似文献   

17.
挑选小演员     
目的:培养幼儿的形象思维和表达能力。准备:画有各种表情的小图片若干张,“小熊拍照”玩具一件。玩法:教师扮演电视台的导演,挑选演员。全体幼儿坐成圆圈“击鼓传花”,鼓停后持花者就从小盒中摸一张纸条。由老师请纸条上写的两名幼儿作表演者,教师根据孩子的特  相似文献   

18.
第一层次:画脸谱 活动目的: 1.欣赏脸谱的色彩美。 2.会用对称的方法画京剧脸谱。 3.随音乐自由表演,体验当京剧演员的乐趣。 活动准备: 供幼儿欣赏的脸谱若干张。椭圆形卡纸、彩笔、松紧带。录音磁带《月色美》。 活动过程: 1.出示脸谱,引导幼儿有序欣赏。 2.引导幼儿了解脸谱的含义和颜色特征。 3.引导幼儿观察脸谱特点(夸张和对称),鼓励幼儿大胆画出自己喜欢的人物脸谱。  相似文献   

19.
安平 《学前教育》2005,(10):10-1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幼儿园“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使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而且幼儿要“富有个性地发展”,怎么实现呢?几年来,我们在以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幼儿获得发展方面下工夫,在教学中结合幼儿的兴趣点组织教学,使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幼儿的学习积极性相结合,产生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一、在新形式的集体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3月初,皮影剧团来到我园,为幼儿表演了《狐假虎威》《一块肉》《骄傲的大公鸡》等。演出结束后,幼儿久久不肯离开,纷纷向我提问:“老师,皮影戏是怎么演的呀?”在征得演员同意后我和幼儿一起参观了  相似文献   

20.
小鸟和大树     
小龙鱼教育发展有限公司海联幼儿园的罗萍和顾明慧老师运用“小鸟和大树”这一活动材料,分别设计和实施了两个不同的教育活动。公司所属各幼儿园的全体教师参与了基于这两个教育活动的园本教研活动。一、教育活动(一)小鸟和大树(小班)/罗萍活动目标:鼓励幼儿从不同维度思考,尝试进行数、形、色等方面的匹配。活动准备:每个幼儿身上有3张图形卡;关于春天的音乐磁带。活动过程:1.大树的身体是树干,手臂是树枝,脚是树根。大树有哪些好朋友?2.游戏:小鸟和大树。(1)交代规则:春天来了,大树和小鸟随着音乐自由地表现。音乐停时,小鸟找一棵大树做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