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造性思维是中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教师应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创造 ,在创造中学习。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应贯彻于语文各类型教学的始终  相似文献   

2.
联想和想象是思维的最基本的和最重要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联想力和想象力,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有着重要意义.从思维学的角度,联想可以划分为形象联想和抽象联想.形象联想主要包括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等.根据形象联想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结合词语和作文教学进行联想训练是方便有效的途径.从思维学的角度,想象也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就需要唤醒学生的再造想象,而创造想象的训练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作文训练.  相似文献   

3.
语文是基础教育学科中的一门基础课,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思维、创新能力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在新的课程教学理念指引下,语文教学课堂呈现出多模式,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局限在教会学生基础的语文知识,而是把语文课堂作为一个丰富多彩的舞台,一个生活的浓缩片段,一个理想展翅的天空。学生在多模式下的语文教学课堂中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培养自己的创造力,想象力,从被动学会向主动学习转变。一、情境式的语文教学模式情境教学通过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开展,让学生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以期激活学习者的情境思维,从而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使以往简单的我教你听转变成一种互动的教学模式。(1)激发情感。激励,唤醒,鼓舞学生。殷切地期待学生,坚信学生一定会成功,是真正引导学生开启智慧大门的闪光的金钥匙。只有在教学中真心真意地爱学生,才会给学生创造一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良好成材环境。在课堂中,充分运用语文的教学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愉快学习,教师就会捕捉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多给学生鼓励,理解他们,公平地对待他们,平易诚心地与...  相似文献   

4.
知 识经济时代首先要求人们具有创新意识。要求学校教育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摆在突出位置。章熊先生说“语文教学要注意创造思维的培养……社会的发展呼吁未来的一代具有更强的创造力。因此 ,我们预测 ,到下个世纪初 ,创造性将成为教育领域注意的焦点。因此 ,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是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最关键的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鼓励他们不囿于教师的定论大胆质疑 ,逐步形成创造性思维。那么 ,何为创造性思维呢 ?有这样一个事例 :一天 ,从幼儿园回家来的小刚兴奋地向爸爸报告…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是一门富有创新内涵的学科,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听说读写的要求,都含有大量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培养的因素。而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开展创新性学习的最佳时机。教师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培养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具有创造素质的新  相似文献   

6.
思维的过程是具有隐秘性的,学生思考的过程未必都会呈现或者被他人发现,如何实现思维透明化呢?习作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为学生创造思考的机会,笔者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利用思维导图呈现学生思考的过程,实现思维透明化.  相似文献   

7.
语文新课标把思维品质作为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特别强调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而比较阅读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方法.笔者结合大量的教学实例,从四个方面初步探讨了运用比较阅读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和创新性,并论述了比较阅读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8.
目前,中小学课堂的教学模式基本是灌输--接收,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听讲--背诵--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接收的状态,教师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识结论给学生讲清楚,学生只要全神贯注地听,把教师讲的记下来,考试时准确无误地答在卷面上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因此,听,成了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方法。这种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的学习机械、呆板,靠死记硬背完成学业,严重束缚了他们的思维,扼杀了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而语文作为一切学科的基础,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在图形创意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力非常重要。教学中,如果善于打破学生所习惯的单一的"逻辑思维"方式,让学生们在游戏与童心状态下进行创作,并在课堂上更多地鼓励学生大胆创造,就有利于打开学生思维的枷锁。另外,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提高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和综合创造能力也是锻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韩雪源 《阅读》2023,(95):14-15
思维能力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环节,是学生发展思维和认知能力的有效途径。在阅读教学中,通过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对话、创设生活情境、开展群文阅读等策略,可以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美术教学中培养创造能力的三个方面作了一点探讨,主要是从培养创造能力的基础——开拓视野,从培养创造能力的核心——培养创造性思维,从培养创造能力的实现——创造性思维与实践的结合进行了一些尝试,并进一步挖掘美术学科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方面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指出,"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尤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要完成这一目标,关键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当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比较薄弱的.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是尤其需要关注的.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语文课本是唯一的信息源,语文教师是唯一的信息传递者,教室是唯一的语文信息交流场所.在全球呼唤"让学生学会学习"的信息时代,语文教学的这种封闭状态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语文教学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信息环境下的语文教育体系,培养学生多方面获取信息、有意识搜集信息、有主见处理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发散性思维是一种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去设想,探求多种答案,最终使问题获得圆满解决的思维方法。语文阅读教学应从以下方面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引导学生课前查阅资料,从不同角度理解阅读材料;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巧妙设置阅读的“主问题”;在适合朗读的阅读教学中,以朗读教学为突破口,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造型人才,培养创造能力的核心和关键是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之思维开阔,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尽可能提出多种设想和答案,灵活地变换影响事物的质和量的某种因素,产生新思路,使问题得到最佳解决。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为此,我做了如下尝试,取得良好效果。  一、创设问题情境,加强方法教育,开阔思维境界学生是实验教学的主体,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必须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为此,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例如高…  相似文献   

16.
如何提高中专语文教学质量是教学领域的一个老话题,本文针对当前中专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形成原因,以及如何从趣味性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出本人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7.
在日常教学中,有的教师认为创造性思维就是让学生奇思妙想,于是在实际操作中就产生了“散而不聚”的现象,有的教师认为创造性思维只是搞一些小发明、小创造,只适应于课外活动。这些只重视表面现象而不能深入本质的认识显然是不当的。那么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我在实际教学中,经过分析观察,总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学科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以语文教学为例,我在讲《田忌赛马》一文时,有这么一句话,“孙膑让田忌将下等马跟齐威王的上等马比,结果输了第一场”,我就问学  相似文献   

18.
数学思维按其智力品质可分为再现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两种。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创造思维的策略主要有:让数学创造进入课堂,激发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的动机;展现数学思维过程,引导学生探索数学创新思维的规律;实施开放式数学教学,创设学生进行数学创新思维的情境。  相似文献   

19.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从几方面尝试:一是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求知欲;二是课堂上大胆置疑,激活学生思维;三是强化课外阅读,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积淀厚实的基础;四是在作文中张扬个性,力求创新.  相似文献   

20.
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往往包含了大量的逻辑关系和抽象空间,求异思维的培养是打破学生主观思维的重要方式,推动学生向着新的学术领域进发,从而对问题进行求解分析,可见求异思维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本文将从现有的中职数学教学状态出发,针对当前学生的求异能力水平提出提高学生求异思维的方法,寻找新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