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职业压力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求基础教育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的状况及其主要压力来源,揭示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特点、影响因素,分析教师职业压力的产生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教师职业压力主要来源于教学工作、教学评价和学生因素;参加课改实验教师与未参加课改实验教师的职业压力不存在显著差异;教师职业压力发展趋势是先下降再缓慢上升,其中6~10年教龄阶段的教师表现出较低程度的职业压力,而后职业压力随着教龄的增长而升高;城市区域和学校类型等背景因素在教师职业压力总分上的主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2.
以甘肃省为例,通过随机抽样,采用教师职业压力问卷和职业倦怠量表对118名西部高校外语教师职业倦怠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进行了探究,结果显示,背景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均对西部高校外语教师职业倦怠具有促发作用。职业倦怠在性别、教龄、学历、课时量等背景性影响因素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回归分析发现,社会性影响因素对职业倦怠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不同的压力源对职业倦怠的影响力不同,科研、自我发展、工作负担、竞争上岗等压力是西部高校外语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主因。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饶淑园 《教育导刊》2007,48(3):32-35
教师职业压力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研究课题.本文从教师职业压力的普遍性、影响力、压力源、教师个人背景因素对职业压力的影响、职业压力管理等方面对近20年来国内外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状况进行综述,以期对后来者的进一步研究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探讨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采用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问卷,对913名初中和小学教师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存在显著正相关,职业压力对职业倦怠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教师的职业压力越大,职业倦怠越严重,不同来源的职业压力对职业倦怠的3个维度具有不同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考察绩效工资制背景下我国西部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状况,本研究对西部地区30所义务教育学校的578名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西部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处于较高水平.其中,女教师高于男教师;小学教师高于初中教师;教龄16~20年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最低,教龄21~25年的教师最高;乡镇学校教师职业幸福感较高,农村学校教师较低;本科学历教师职业幸福感较低;语数外教师职业幸福感较高.应营造良好社会风气、转变职业观念,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制度的完善和实施,建立教师继续教育制度,以稳定西部义务教育学校师资,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考察新课程背景下河北省沧州市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的状况,从而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和教师管理提供心理学依据。研究方法:采用朱从书等人编制的《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问卷》以整群随机取样方式选取沧州市市区和东光县、盐山县公立学校的913名初中和小学教师进行测试,采用SPSS 15.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结果:当前沧州市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属中等水平;职业压力的总体状况及其各个维度在性别、教龄、学校层次、学校类型、任教学科、是否班主任等不同方面存在着不同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教师职业压力是当前教育科学研究的新领域。当前在我国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教师正承受着较为严重的职业压力,本文从学校、社会、教师个人三个维度对中学教师职业压力的来源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缓解教师职业压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雷文斌 《考试周刊》2012,(71):177-178
目的:了解初中教师职业倦怠的状况,分析工作家庭冲突、控制感与初中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方法:对陕西省西安市第八十一中100名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进行分析,结果:1.在去个性化因子的得分上男女教师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男教师得分显著高于女教师;2.在个人成就感低因子上各年龄阶段的教师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3.家庭—工作冲突可以解释职业倦怠感总变异量的8.1%。结论:初中教师职业倦怠的整体情况处于中等水平,在性别变量上女教师比男教师更容易体现出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9.
钟云芳 《教师》2010,(3):22-22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以后,初中教师的职业压力问题日益突出,并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了解初中教师职业压力的现状和根源,就能找到缓解初中教师职业压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卢奔芳 《教育与职业》2007,(30):156-159
本研究以压力的认知现象为理论基础,以交互作用理论为依托,运用实证研究方法了解我国西部地区中小学教师所承受的各种压力,以及不同学校、不同教学成效教师在职业压力方面存在的差异,探讨了教师的职业压力与教师成效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所有教师普遍认为教师职业压力大;不同教龄、年龄、学科教师之间压力程度差异不大;不同学校教师之间压力感差异显著;不同教学成效教师之间职业压力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1.
旨在探讨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间的关系,为促进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提供心理学依据.采用教师职业压力问卷、社会支持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对625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主要来自于工作负荷、职业期望和考试压力,在心理健康水平方面,高职业压力的教师要显著低于低职业压力的教师,高社会支持的...  相似文献   

12.
实际调查表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西部地区学校所面临的主要困难是:学校在教育资源、专家引领、教师培训、评价改革等几方面的不足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产生了较强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3.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710 Maltese primary schoolteachers revealed that the level of teacher stress, job satisfaction and career commitment was constituted differently in some of the teacher demographic subgroups. A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of the stress ratings of 20 items covering various aspects of the teacher's work environment yielded four factors described in terms of ‘pupil misbehaviour’, ‘time/ resource difficulties’, ‘professional recognition needs’ and ‘poor relationships’. Teacher sex and ability‐group taught interacted significantly with the stress factors. Results also showed that teachers who reported greater stress were less satisfied with their job and less committed to choose a teaching career were they to start life over again. Moreover,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general measure of job stress and the stress due to each of the four stress factors was strongest for ‘pupil misbehaviour’ and ‘time/resource difficulties’. Of the four factors, ‘professional recognition needs’ had the strongest inverse relationship with job satisfaction and career commitment.  相似文献   

14.
黄颂 《教学与研究》2002,8(8):55-60
二战以来西方社会结构的变化对社会分层理论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变化的社会结构 ,西方社会学在批判马克思模式和韦伯模式的基础上有了很大发展 ,并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征 ,即阶级观念模糊、社会分层维度的多元化、职业分层模式得到强调、社会流动原因获得了多重解释、获取性因素受到重视、社会分层学派杂出 ,分层理论呈现出从冲突走向综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以西部地方院校免费师范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铜仁学院2010届免费师范生的问卷调查,从实证的角度对免费师范生的培养现状进行分析,为西部同类地方院校免费师范生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实证参考。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obtained information on causes of stress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the performance of the American working woman in the classroom and on the job. In order to implement the study, a questionnaire which included categories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job-related information,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and symptoms of stress information was used.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with available subjects in order to secure additional information.The study was concerned with 281 American females enrolled and/or employed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in Alabama, Georgia, Louisiana, Mississippi, Florida, Wisconsin and New Jersey. A total of fourtee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from these seven states was represented in the study.Data secured from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 results were used to compare subjects on the basis of demographics, attitudinal, adjustment, educational and other factors which contributed significantly to performance and style of the American black working woman; to present information on how to alleviate some of the stress factors that cause poor performance; and to help the American working woman to recognize stress in order to learn how to manage it without having to deal with possible consequences of poor health and additional financial obligations.Of the fifty-two variables compar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eleven variables in fifty-nine instances when cross-tabulated. A probability of 05 was consider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nd was the criterion for support or non-support of the specific hypothesis.  相似文献   

17.
西部民众对若干典型社会问题的推测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西部大开发中出现的若干典型社会问题,通过自编的问卷,设计了9种不同的问题情境,采用五择一的方式,在西部地区进行随机的调查,得到了人们对这些问题未来发展趋势的推测结果。对3910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人们对腐败问题、失业问题、农民问题和环境问题比较担忧,普遍认为这些问题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都还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甚至会变得越来越严重;对于收入问题、民族冲突等的推测则比较乐观,认为老百姓的收入会不断得到提高、民族冲突也将趋于缓和。  相似文献   

18.
在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西部地区特殊的市场背景,选取了多个评价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我国东西部及全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进行了综合比较,测度结果表明西部地区的市场化程度与东部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较皆存在较大差距,促进西部文化发展的培育路径有制度创新、人才体制创新、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19.
采用自编的心理冲突调查问卷、Cawte量表和主观幸福感指数量表(WBIS),调查531名大学生的心理冲突状况、应激水平及主观幸福感。结果为:(1)过多的心理冲突可引起生理与心理应激水平的升高;(2)心理冲突频率与应激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r=0.533,P<0.01);(3)心理冲突频率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的负相关(r=-0.158,P<0.01)。因此,过多的心理冲突已构成应激源,是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大学生心理冲突问题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20.
梁启超用西方逻辑学思想来研究墨学,提出墨家著作里也有概念、判断和推理等理论.这种用<墨辩>里的一些概念来比附西方逻辑学理论的做法与梁启超的文化现有关.这种研究的积极意义在于促进了逻辑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开了"中国逻辑史"研究之先河.其消极影响在于不利于逻辑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入研究,影响着当今一些学者对"中国逻辑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