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辨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具有含混性与逻辑矛盾,并未与"马克思主义"(或"传统马克思主义")区别开,后者在地域上也属于"西方",也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在理论本质、理论基础、理论特色及社会基础等方面都同"马克思主义"存在重大差别,因而从总体上讲并非是"马克思主义".可将"西方马克思主义"视为"西方马克思学(左翼)",而其准确称谓应是"西方马克思理论流派",它是西方知识分子对马克思学说及社会变革的一种学术探讨,具有特定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界定,首先必须要解决"用什么"、"怎么样"和"向谁" 来进行大众化的三个最基本问题.为此,可以从其内容指向、发展历程和客体指向三方面对其进行深刻把握.同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不是一个单向的从理论到实践的历程,而是一个理论和实践不断交织、发展和完善的互动过程.全面把握和深入领会其内涵界定,还必须厘清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个重要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鲜明地提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科学命题.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根据时代特点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不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4.
葛兰西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大利和西方主流学界从不承认葛兰西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相反,高度评价他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著名活动家,又是20世纪最富独创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之一。葛兰西同所谓"西马"创始人柯尔施、卢卡奇在政治立场(如对列宁主义和共产国际的态度)和理论倾向(如对黑格尔唯心主义的态度)上泾渭分明、针锋相对。十月革命和列宁主义对葛兰西的实践和理论产生决定性影响。安德森和科莱蒂把葛兰西说成"西马"出于其政治需要:否定传统马克思主义,反对列宁主义。"西马"非"马"是个筐,萝卜、白菜一块儿装;"思潮"凝聚左、中、右,真、非、反"马"大合唱——"西马"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学术概念。国内个别学者认为葛兰西是"西马",除受安德森、科莱蒂影响外,主要是研究对象的复杂、研究材料的匮乏和研究方法论的缺陷所致。  相似文献   

5.
意识形态"多元论"与坚持马克思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意识形态"多元论"的要害是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与其密切联系的是马克思主义"多元论".在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问题上,二者是相同的.马克思主义具体化不是马克思主义"多元化".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就要始终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蕴含着丰富的"以人为本"思想.马克思主义批判了费尔巴哈"类本质人"的观念,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人是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类"属性、社会属性和个人独特性的现实的个人.只有将"现实的个人"作为"以人为本"理念的归宿,才能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中真正体现"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本质规定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贯彻并体现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不仅有助于青年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而且体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区别的要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中突显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需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努力完善教师知识结构;改变传统的章节式教学方式,实行专题式教学模式;同时注意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突破课程理论性强的难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由"西方马克思主义"及其文论反观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研究,指出"西马"可以给我们三个方面的启示强烈的现实热情和问题意识、自觉的理论创新意识、信仰与科学研究相统一的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三个着眼于"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其理论价值在于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坚持了认识的辩证法;实践价值在于,无论是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还是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都是坚持"三个着眼于"的结果,而且对于解决今后改革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也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们知道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在探讨马克思的实践思想时,我们首先要遇到的是关于"实践"的定义问题.但在马克思的论述中,从来就没有给实践下过一个明确的定义.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应该如何把握"实践"呢?这对于我们正确把握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原典"、"原理"和"原创"三者之间的关系.原典,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寓所和原始出处;原理,是后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理论概括,是在理解和领悟马克思主义基础上形成的解释性成果;而原创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力源泉.从诠释学的视角反思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三原"问题,有助于正确处理"特殊和普遍""个别和一般"的辩证关系,推进马克思主义研究.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深入和"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的设立,我们有必要对西方学者提出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及其研究体系进行反思.西方学者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就是脱离经济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的哲学理论,后来提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视野开始转向经济学.我们构建具有我国特点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体系,必须正确认识西方学者所提出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必须加强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新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难度,不仅仅在于通过阅读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外文原著,了解他们的思想,更在于如何运用正确的判断标准,对这些思想的是非曲直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必须具有开发其理论资源为解决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寻找答案的强烈意向.本人在研究中逐步改变了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如下看法:与带引号的"左"联系在一起的"激进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严重脱离实际的"经院式的马克思主义";局限于哲学和美学领域的"‘哲学的'马克思主义";热衷于把现代西方思潮与马克思主义结合在一起的"调和、折衷的马克思主义";致力于破坏和否定的"批判的马克思主义";只适应于现代工业社会的"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4.
由北京大学中文系、吉林大学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研究中心、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和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联合举办的"文艺意识形态学说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4月7~8日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近4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一以贯之的"红线",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之一脉相承,这就是具有普遍意义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其具体结论、个别(特殊性的)原理等易逝,"精髓"不变;局部真理不具有普遍性或超越时空会失去特质,"精髓"被传承并指导意识形态。"精髓"问题既为革命导师所"心授""口传",又为革命和建设实践所证实。  相似文献   

16.
有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著述早已汗牛充栋,但对其子学科马克思主义民众化的研究却踟蹰不前.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实践层面的需要.马克思主义由"简"至"专"是顺应潮流之举,马克思主义民众化是对时代精神的回应,对其一些基本范畴的探索有助于在更大的语境上展开言说.  相似文献   

17.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出现了一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曲解和误读,所谓"儒家社会主义"就是其中的一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扎根于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儒家社会主义"是农业空想社会主义和封建社会主义,不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提并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儒家文化)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8.
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就要使广大学生深刻领会"三个选择",即"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要讲好讲深讲透"三个选择",需要在三个方面着力,即:历史和人民是怎样进行选择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本身是什么;历史和人民为什么会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9.
阎丽红 《文教资料》2008,(34):64-66
不同历史时期的"意识形态终结论"有不同的背景,有不同的涵义.马克思主义认为,只要阶级存在,民族国家存在,意识形态就不会终结.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堂教学中"学习共同体"的构建途径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一是实现"教学相长"的教学目标及要求,二是实施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三是倡导自由平等的教学过程及其评价,四是营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五是共生共享教学资源.以上途径的实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也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亲和力与针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