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以云南省7所高校300名在校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法,对高校硕士研究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高校硕士研究生在体育锻炼方面普遍存在认识程度高、参与程度低;参与锻炼时间短;参与锻炼频度不高;参与锻炼形式主要是"与同学结伴"或"团体组织";参与锻炼项目以跑步和球类为主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江西教育学院大学生的体育行为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影响该校大学生体育行为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身心健康理念已经被大学生接受,他们同时更加关注娱乐体育,女大学生习惯被动参与体育运动。平时参加体育运动每周3次的学生占调查学生的15%左右,大学生最常参加的体育运动项目主要是球类项目,影响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客观因素主要是体育运动场地和器材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江苏重点高校学生体育文化生活现状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法就江苏重点高校大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与态度、体育活动的频度及时间、活动形式、项目的选择、体育消费以及体育动机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高校大学生对体育的参与意识较强,但是在锻炼时间和频度上存在不足;活动项目主要以球类为主,舞蹈、健身操在女生中占有一定比例;场地器材设施不足、学业重、没有时间和无人组织指导等客观原因是影响高校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锻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对蚌埠市部分高校学生的体育锻炼动机与行为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1蚌埠市高校学生锻炼动机呈多样化;2.在体育锻炼的态度、次数、时数以及强度上也存在着显著的男女性别差异;3.体育锻炼时段的选择主要集中在下午和傍晚、晚上和周末余暇时间且存在显著性别与年级差异;4.体育锻炼的形式主要是"与同学好友一起锻炼";参与体育锻炼项目男生主要以"大球类"为主,而女生主要以"小球类"以及"散步"为主;影响其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是"学习压力大没有时间"以及"缺乏场地器械"等.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对福建省几所转型高校教师体育锻炼现状进行了同卷调查,经数理统计,结果显示:福建省转型高校教师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较弱,体育人口约占22.84%;体育锻炼项目以散步跑步、球类为主;体育锻炼动机以健身、陪子女(亲人)运动和消遣娱乐为主;锻炼场所以本校体育场馆、住家附近的空地为主;时间和兴趣是影响教师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本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教师体育锻炼状况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滁州市城区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滁州市城区大学生对体育锻炼认识不足;男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意识高于女生;男生和女生在活动项目上没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在活动的时间和场所有所差别;部分大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没有正确认识到体育锻炼对身心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校园体育文化资源匮乏,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  相似文献   

7.
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和文献资料法对福建省六所高校大学生的体育行为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影响大学生体育行为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对体育运动的价值取向主要是增进身心健康;对参加体育运动的频率调查显示当前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状况并不理想,只偶尔参加体育运动的学生占调查者的四分之一多,大学生最常参加体育运动项目主要是球类项目;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是体育运动场地和器材的缺少;大学生最需要提高的体育能力是科学锻炼能力.  相似文献   

8.
采用问卷法等对常州市女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锻炼时间和频度、锻炼形式和项目及主要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女生参加体育锻炼动机目的明确并呈多样化,主要选择趣味性和运动量小、对抗性弱的运动项目进行锻炼;喜爱参加集体等锻炼;每周锻炼次数和每次锻炼时间严重不足;场地器材不足、课外辅导的有效手段的缺乏等等是影响女生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张鹏 《考试周刊》2010,(53):145-147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文献资料调研及专家访谈等方法,对陕西省高职院校女大学生体育活动进行现状分析,结果表明: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一般,对余暇体育活动较为喜爱,但每次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次数不足;球类项目在高职院校女大学生体育锻炼取向中占有相当的比例;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其体质状况一般;就业压力大,缺少运动场地和器材及学校开展的项目有限是影响高职院校女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取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笔者通过对重庆市部分高校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情况的调查,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手段,就影响和制约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旨在探索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道路,为增强大学生体质和营造高校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与健康行为管理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体质监测、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大学生的体质状况、健康行为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发现:缺少适度的体育锻炼是导致大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主要原因.而缺少锻炼伙伴、缺乏运动器材、课余时间少,运动场管收费等又是制约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关键因素.针对调查结果,文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数理统计等方法,了解郑州市高校保健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通过分析,得出结论,旨在提高保健生身体的整体素质,为郑州市普通高校保健生更科学的参与体育锻炼提供有利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通过调查杭州市周边地区在校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现状,分析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积极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为贯彻全民健身计划、促进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行为价值观提出可供参考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4.
论文通过网络问卷和现场调查问卷调研的方式对江西省内高校750名高校大学生进行了调研,目的在于分析当前大学生对体育锻炼价值观的认识及其对终身体育观形成的影响。调研结果发现,不同年级、删别和专业类学生对体育锻炼价值观的认识存在明显差异,一方面由于性别因素引起的生理机制和心理因素的不乒,致使男女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价值观认识有区别,另一方面理科专业学生较文科专业学生更加倾向于娱乐荇压和人际交往价值观取向,而非体育类艺术专业大学生偏向兴趣爱好、自我实现、塑造形体和经济导向价值观的认识,此外,低年级学生由于开设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影响,对于体育锻炼的兴趣较高,但人际交往和塑造形制.方面的价值观认识低于高年级学生。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探讨、分析云南省白族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特征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白族与汉族大学生相比心理问题检出率和各因子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白族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动机呈现多元化特征;白族大学生体育人口数百分比高于全国高校水平;不同锻炼动机的白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效益显著;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干预,要采取多元化的手段,使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效益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6.
通过随机抽样调查了209名大学生体育价值观与体育锻炼行为之间的关系,并对样本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分析、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实证研究表明:体育价值观及其各因素与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理论拓展认为,体育锻炼行为的发生一方面得益于体育价值观内在驱动力的诱发作用,另一方面也是建立在客体环境上外因合力的结果。建议在大学体育教学中重视对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培养,从而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7.
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研究的热点之一是身体锻炼与身体自尊的关系问题.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大学生身体自尊与体育锻炼坚持性进行调查和分析.研究发现,大学生身体自尊与体育锻炼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其中有关运动能力的认知和评价受到体育锻炼坚持行为的影响;体育锻炼者身体自尊与非体育锻炼者差异显著并呈性别差异;体育锻炼与运动能力、身体吸引力及身体价值感三个维度的关系最为密切;通过长期坚持体育锻炼能够改变身体自尊水平,尤其是提高运动能力的自我评价水平.  相似文献   

18.
运用问卷调查和数理分析的方法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体育锻炼之间的关系。发现除敌对因子外,体育锻炼者在SCL-90各项因子上的得分均低于非体育锻炼者,并且在部分因子上的得分呈现显著性差异和非常显著性差异。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性的影响,持续一个小时左右中等强度的锻炼最为理想。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体育锻炼能够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为了了解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现状,文章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山西师范大学13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把锻炼的频率、每次锻炼所需要的时间、锻炼强度、锻炼的持续时间等几方面作为判断大学生是否拥有锻炼习惯的重要指标。分析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形成的因素。为更好地开展学校体育改革,建设和谐校园,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锻炼行为等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促进超重和肥胖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有效提高大学体育教学质量,以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法对湖南省高校390名肥胖大学生的身体发育状况和体育态度、体育行为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被调查的肥胖大学生体育态度基本处于低水平,极少甚至不参加课余体育锻炼。提出在体育教学设计中应区别对待超重和肥胖大学生,有针对性的提高其体育态度的认知成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