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璐璐 《今传媒》2012,(10):80-82
影视作品作为文化传播的一种形式,对塑造国家形象起着重要作用,宫廷剧中后宫争斗、尔虞我诈、"你死我活"的影片叙事内容不胜枚举。这种叙事角度虽然抓住了观众的眼球,但却容易在国外造成一种文化扭曲。当今影视剧中极其流行的宫廷剧,像《宫》、《美人心计》、《步步惊心》这些"穿越剧"很容易让他国对中国文化造成曲解。本文就这一现象,以中国古装宫廷剧为切入点,思考在全球化视野中,如何制作优秀的国产影视剧作品以及建构正确的中国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2.
王树菲 《东南传播》2016,(5):132-135
中国电视剧中的"霸道总裁"人物形象是消费文化时代下的产物,也是客观现实在媒介的主观反映。本文根据电视剧叙事内容的时间相应把"霸道总裁"人物形象分为三种,分别反映了"霸道总裁"在电视剧中典型的视觉形象表现。再从人物类型、情节类型、叙事结构具体地分析《杉杉来了》,并从中总结出中国电视剧中"霸道总裁"形象呈现的一般模式。通过研究个案到一般,发现"霸道总裁"的形象刺激女性受众视觉快感与偏好式地接受形象消费,反映其对以男性为中心意识的社会性别秩序的认同与接受。  相似文献   

3.
张心巧 《今传媒》2012,(12):150-152
长篇小说《白鹿原》作为新历史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体现了作家们新的创作思路和还原历史原貌的欲望。《白鹿原》在整个文学史的革命叙事中处于关键的转折阶段,呈现出与红色经典﹑革命历史小说等不一样的风貌,在政治层面是对革命话语的翻转和颠覆,体现出消解神圣﹑解构既有历史观念的立场。本文将从阶级模式、革命对象、革命政党、革命者形象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陈忠实用他的笔,建构了一面反观现代革命历史的镜子,超越了当代文学史上传统的革命叙事话语体系,使得《白鹿原》成为一道当代文学发展历程中不可或缺的风景。  相似文献   

4.
张心巧 《报刊之友》2012,(12):150-152
长篇小说《白鹿原》作为新历史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体现了作家们新的创作思路和还原历史原貌的欲望。《白鹿原》在整个文学史的革命叙事中处于关键的转折阶段,呈现出与红色经典、革命历史小说等不一样的风貌,在政治层面是对革命话语的翻转和颠覆,体现出消解神圣、解构既有历史观念的立场。本文将从阶级模式、革命对象、革命政党、革命者形象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陈忠实用他的笔,建构了一面反观现代革命历史的镜子,超越了当代文学史上传统的革命叙事话语体系,使得《白鹿原》成为一道当代文学发展历程中不可或缺的风景。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2016,(14):65-69
近二十年韩剧中意识形态的构建经历了三个阶段性变化,当前进入了与其文化产业出口大国相适应的"大国形象"诠释阶段。本文以热播剧《太阳的后裔》为样本,分析了《太》剧中叙事手法、传播技巧等意识形态构建策略的隐秘植入。认为当前我国电视剧产业发展中,应对意识形态引领角色的具体含义进行清晰分析,并参照多元环境变迁,主动调试意识形态构建中的阶段性变化。  相似文献   

6.
2020年是国家脱贫攻坚的决胜年,主旋律电视剧《花繁叶茂》摆脱传统扶贫剧桎梏,通过对基层百姓去脸谱化、干部形象立体化塑造等方式,探索更具真实性的镜头叙事.同时,通过突出真实性的叙事策略,使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重点难点得以暴露,叙事的现实感与生活喜剧形式结合,进一步强化了剧中的人文主义基调.  相似文献   

7.
随着TVB新剧《大太监》在电视和网络上的热播,历史上的太监终于在宫斗剧中不甘寂寞,从配角走到了前台,真真正正做了一回主角。然而,《大太监》这部电视剧却受到了巨大的质疑,首先是主角李莲英在剧中90%的时间都在做好事,且专横跋扈、昏庸腐朽的慈禧太后也一改形象,以正面的形象示人,反而是敦厚善良的东太后成了反面形象,被抹黑无数。然而,历史终究是  相似文献   

8.
李洁 《东南传播》2010,(1):107-108
韩国家庭伦理剧在近年我国引进的韩剧中占有重要比例,以叙事独特、新颖,具有相对固定的模式为特点,以《黄手帕》等为代表。由于文化背景不同,韩国家庭伦理剧与以《金婚》为代表的中国家庭伦理剧在叙事视角、叙事时间和叙事结构三个方面都有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9.
电视剧《绝密使命》以其独特的叙事角度、影像语言谱写了红色交通线上革命历史的光辉篇章,塑造了勇于牺牲、绝对忠诚的基层党员形象,弘扬了跨越时空的革命精神,诠释了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拓宽了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的范围。  相似文献   

10.
《风云1911》(以下简称"风")演绎的是中华民族从清末新政到辛亥革命后南北议和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这段时期神州大地上重大历史事件迭出,人物传奇纷纭,《风》剧在叙写真实历史事件的基础上,揭示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规律和革命进步的真谛。但《风》剧的特别之处在于,剧中个体生命的情感并没有被宏大叙事的壮阔旅程所淹没,而是得到了重点关注和有力表达。这成为该剧的一大亮点,感人至深。《风》剧通过抒写该时代背景下蔡振声与郭景文两大家族之间的悲欢离合,及由其衍生的家国情、友情、爱情、  相似文献   

11.
李会娟 《大观周刊》2011,(9):93-93,88
窦娥是《窦娥冤》中最具悲剧形象的人物,她是一个集不幸和反抗为一体的女性,在剧中她被无情的冤杀了,无论是社会的原因,还是她自身性格的两面性,都更深一层的塑造了她的悲剧形象。  相似文献   

12.
“母亲”是人类文化的一个永恒话题,是叙事艺术塑造的经典形象。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电视剧中以母亲为书写对象的作品不胜枚举,如《浪漫的事》(2001)、《空镜子》(2002)、《结婚十年》(2003)、《中国式离婚》(2004)、《半路夫妻》(2005)、《家有九凤》(2005)、《婆婆)(2006)、《母亲是条河》(2006)、  相似文献   

13.
陈亮 《兰台世界》2016,(16):139-141
《西游记》的故事在影视剧中屡见不鲜,通过移植式改编、取材式改编及演义式改编三种形式呈现出来,而在改编过程中,"孙悟空"的形象发生了巨大改变,在此不仅将其在影视剧中的形象呈现出来,而且在原著中寻找线索,探析了孙悟空通过《心经》来降服"心猿",同时兼任修行者和修行导师的角色,还原和归本了"孙悟空"的形象。  相似文献   

14.
论韩剧的女性化叙事与女性形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韩剧中的女性化叙事方式和不同于中国电视剧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带给中国观众一种全新的叙述视角。韩剧以独特的叙事模式与唯美的镜头语言,力图通过浪漫的故事,唯美的女性形象建构一种世俗神话。女性化叙事就是打破以往男性宏大的叙事方式,通过细  相似文献   

15.
<正>1939年冬,毛泽东和其他几个在延安的同志合作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在对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论述中,首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观点,指出:"这种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和历史上欧美各国的民主革命大不相同,它不造成资产阶级专政,而造成各革命阶级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统一战线的专政。""中国现阶段的革命所要造成的民主共和国,一定要是一个工人、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在其中占一定地位起一定作用的民主共和国。换言之,即是一个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其他一切反帝反封建  相似文献   

16.
王燕 《现代视听》2015,(2):72-74
电视剧因其独特的性别叙事特性成为大众文化的典型代表,近年来都市婚恋剧中更是呈现了为女性打造,被女性观看的新倾向。本文拟从近年来的都市婚恋剧中人物形象塑造和叙事风格的转变来探析其性别叙事的流变。  相似文献   

17.
《改革报》(La Reforme)是法国的一家日报,1843年7月29日由法国小资产阶级民主派领袖赖德律·洛兰创办,被视为法国共和党人的机关报。该报1845、1846年的发行量分别为1698、1860份。1847年该报与马克思恩格斯编辑的《德意志-布鲁塞尔报》、英国工人宪章派机关报《北极星报》结盟,共同为民主事业奋斗。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时期,《改革报》一度跃升为法国第二大报纸。  相似文献   

18.
张刚 《出版广角》2016,(5):72-73
影视作品通过剧中人物的思想行为、与社会现实的关联互动来表现主题,通过叙事与音画结合的方式凸显其艺术价值。主题音乐是流动的艺术语言,它除了烘托剧情,还能表现剧中人物的形象、性格和内心活动,使人物整体形象更丰满而立体,对人物塑造起到定型作用。  相似文献   

19.
谢稚  孙茜 《青年记者》2012,(35):56-57
美国迪斯尼公司以中国古代巾帼英雄花木兰为原型,以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为叙事母体,创作了动画电影《MULAN》,让花木兰这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女性形象得到了新的诠释和演绎。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从《木兰诗》到迪斯尼动画电影《MULAN》的叙事变化,阐释了这种叙事变化的叙事意义及其传播效果。从《木兰诗》到动画电影转化中的叙事变化  相似文献   

20.
董婉驰 《今传媒》2015,(1):90-91
本文以《青春之歌》《早春二月》为文本,试图通过中国十七年电影中女性知识分子的形象,来分析知识分子这一形象在十七年大的政治文化意识形态背景中的表现。电影《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早春二月》中的陶岚都是典型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她们敢于冲破封建社会的束缚寻找属于自己的道路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从而获得女性自身的话语权力,独立并且不受制于男性。本文通过对十七年电影女性形象的分析来认识女性在五四运动接受新思潮的影响后对自我意识的认知和自我价值的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